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勝過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當我們一提起清朝,除了熒屏中熱播的清宮劇之外,最被大家熟知的便是清朝最具盛名的三位皇帝,他們分別是康熙、雍正、乾隆,也是開創康乾盛世的三位皇帝,而自從這三位皇帝過世之後,清朝就再也不復往日之強盛,皇帝的治理能力也越來越差。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勝過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但如果要你在清朝的眾多皇帝中,選擇一個比這三個皇帝還強的人,你心中會更傾向於誰呢?其實要說清朝皇帝最具文韜武略的,其實並非以上這三位皇帝,而是最被大家所忽視的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

在中國的歷史中,凡是開創出一個歷史朝代的人,皆是人中龍鳳的大能人。無論是統一六國的秦始皇,還是擊敗西楚霸王開創漢朝的劉邦,以及隨後的劉秀、朱元璋等人,他們個個都是無人可敵的人中豪傑。那為什麼到了清朝,開創出一個朝代的皇太極就這麼容易被人忽視哪?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勝過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在金庸先生的筆下,曾這樣評價皇太極:"皇太極作為清朝的開創者,其文武兼備,在中國曆朝歷代的皇帝之中,也是極為少見的人物,並且以他的才能和見識,著實不再劉秀、李世民、朱元璋等帝王之下……但就是因為其滿人的身份,使得他在史學家眼中,並未得到他應有的評價。其作為皇帝所應具備的知人善用、高瞻遠矚等,恐在李世明之後,再也沒有哪位皇帝能夠比得上他了。"

專門研究清史的歷史專家閻崇年曾這樣說道:清太宗文皇帝謀略之高、手段之毒、城府之深,讓後世之人歎為觀止,他一生開疆拓土、征戰沙場……。而最能代表皇太極善於謀略的事情,便是他通過精心的策劃,將努爾哈赤的汗位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又通過各方面的手段,將分散在蒙古草原的蒙古諸部落籠絡在自己手中。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勝過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而在武功發麵,他更是表現出了極佳的軍事才能和政治眼光,面對袁崇煥的堅防死守,他利用崇禎嚴重的疑心病,離間袁崇煥與崇禎的關係,假借崇禎之手滅掉了自己的宿敵。對於明朝這個龐然大物,他雖然知道其明朝內部早已腐朽不堪,但其規模依舊是清軍無法輕易撼動的,所以他採取了伐木理論,先解決朝鮮半島的李氏政權,為將來建立清朝打下了堅實基礎。而這一戰略選擇,在今天看來是極為正確的。

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勝過康雍乾三帝,金庸:才能不在李世民之下

並且在一些史學家眼中,在那個時期東西方都有一個極為耀眼的人物,他們分別是東方的皇太極,以及西方的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而皇太極則由於後來東方學說的沒落,而逐漸被國內外所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