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子零部件企業訂單連續四季度下降

前三季度工業利潤同比下降2.1%,降幅逐季收窄

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發佈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1%。其中,一季度下降3.3%,二季度下降1.9%,三季度下降1.8%,降幅呈逐季收窄態勢。

前三季度工業企業效益出現結構性改善,主要體現在:

一是利潤增長行業增多。1—9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同比增加,佔比超過七成,比1—8月份增加2個。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3.7%、11.8%、13.5%和17.2%。這四個行業合計拉動全部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

二是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增長加快。1—9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3%、4.6%,增速比1—8月份分別加快3.5、1.6個百分點。

三是汽車電子行業利潤回暖帶動裝備製造業利潤增速由負轉正。1—9月份,汽車製造業利潤同比下降16.6%,降幅比1—8月份收窄2.4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由1—8月份下降2.7%轉為1—9月份增長3.6%。受上述兩個行業利潤回暖影響,裝備製造業利潤由1—8月份下降0.7%轉為1—9月份增長0.9%。

9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5.3%,降幅比8月份有所擴大,主要受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擴大、銷售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

華為2018年申請專利數量世界第一,專利質量不及高通、英特爾

10月28日,據asiannikkei消息,2018年華為申請專利數量世界第一,該公司去年總共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是排在第二三名的三菱電機(Mitsubishi Electric)和英特爾(Intel)的兩倍。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订单连续四季度下降 | 每周产业数据汇总

不過,總部位於東京的研究公司Patent Result經過對2018年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幾位的專利質量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華為提交的專利中只有21%是“高質量創新”,相比之下,排名第三和第四的英特爾和高通分別擁有32%和44%的“高質量創新”專利。

Patent Result的研究結果還表明,華為在大舉收購專利。據悉,華為從外國公司購買了約500項專利,其中250項來自美國公司,這些專利的收購對華為的專利組合產生了重要影響,因為這些組合專利佔據了華為近67%的“高質量”專利。研究還指出,IBM和雅虎分別向華為出售了40項和37項專利。

需要說明的是,不僅僅是華為,科技公司在加強專利組合方面通常都很積極,在2018年美國授予的專利數量TOP榜單上,三星排名第二,蘋果排在第11位,華為排在第19位。

Gartner發佈未來IT組織與用戶十大趨勢預測:網絡購物將定為“成癮性疾病”

信息技術研究和顧問公司Gartner於昨日公佈了2020年及以後十大趨勢預測。此次Gartner十大預測考慮的是隨著科技給人類帶來多樣化且不斷變化的期望,人類的境況將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十大預測:

  • 2023年,參加工作的殘疾人士數量將因為人工智能與新興科技減少他們參加工作的障礙而增加到原來的三倍。

  • 2024年,人工智能情感識別將影響您所看到的一半以上網絡廣告。

  • 到2023年,30%的IT組織將通過“自帶增強”(BYOE)的策略擴展“自帶設備”(BYOD)策略的邊界以滿足工作團隊對增強型勞動力的需求。

  • 2025年,50%擁有智能手機但沒有銀行賬戶的人將使用可通過移動設備訪問的加密貨幣賬戶。

  • 到2023年,G7國家中至少有四個國家將建立自治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設計師監督協會。

  • 2023年,40%的專業工作者將如同編排他們的音樂流媒體體驗一樣編排他們的業務應用體驗。

  • 2023年,最多30%的全球新聞和視頻內容將通過區塊鏈驗證其真實性,用以應對深度偽造技術。

  • 到2021年,大型傳統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上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將是預期的兩倍。

  • 到2023年,“行為網”將能夠對個人行為進行電子化追蹤,這將影響全球40%人口獲得福利和服務的資格。

  • 2024年,由於數百萬人將因為濫用數字商務而承受財務壓力,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把網絡購物定義為一種成癮性疾病。

日本電子零部件企業訂單連續四季度下降

北京時間29日消息,據日媒報道,被視為日本經濟先行指標的電子零部件訂單萎靡不振。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村田製作所等日本6家電子零部件企業的訂單額合計不到1.6萬億日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連續4個季度下降。

雖然在來自“5G”通信領域的訂單支持下,與二季度相比降幅縮小,但前景依然不明朗。在6家企業中,村田製作所7~9月的訂單比上年同期減少10%左右。而京瓷、TDK和日東電工預計減少5%左右。均為面向汽車和智能手機的零部件業務低迷。

在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9月新車銷量同比減少5.2%,至227萬輛,連續15個月下降。TDK用於汽車電源等的零部件因此陷入苦戰,京瓷的車載顯示屏也出現減速。

GSA報告:全球5G網絡商用數量已達46個

來自GSA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全球有321家運營商正在103個國家進行5G投資,其中46家已經推出商用服務。GSA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62家運營商在其網絡中部署了3GPP標準的5G技術。其中,46家運營商已經推出了3GPP標準的5G服務;34家運營商推出了3GPP標準的5G移動服務;27家運營商推出了3GPP標準的5G FWA服務或家庭寬帶服務。

根據GSA的統計,目前美洲地區有5家運營商已推出了5G商用服務,亞太地區有7家,歐洲地區有20家,中東和非洲地區有14家。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订单连续四季度下降 | 每周产业数据汇总

圖:全球5G商用分佈(截至2019年10月)。來源:GSA。

GSA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0月中旬,全球71家供應商已經發布了172款符合3GPP標準的5G終端,其中至少38款已經商用上市。這其中包括50款手機、55款CPE終端、32款模組、11款移動熱點設備以及25款其他終端(如機器人、無人機、筆記本電腦等)。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订单连续四季度下降 | 每周产业数据汇总

圖:5G終端發佈數量(截至2019年10月)。來源:GSA。

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同比萎縮3%,華為市場份額升至42%

10月3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道,根據週三發佈的市場數據,華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進一步得到加強,第三季度出貨量增長66%。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儘管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相比去年同期整體萎縮3%,華為的智能手機在第三季度的9780萬臺總出貨量中佔到4150萬臺,即42%的市場份額。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订单连续四季度下降 | 每周产业数据汇总

華為的增長,蠶食了主要競爭對手Oppo、Vivo、小米和蘋果等品牌的市場份額,後者在今年第三季度總的市場份額約為50%,低於去年同期的64%。Canalys的移動業務副總裁Nicole Peng表示,該第三季度的銷量也標誌著這是蘋果五年來在中國的最差季度。

我國名稱含5G的專利有1411件:公司申請佔62%,大學申請佔20%

10月31日,在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宣佈5G商用正式啟動。他表示,中國5G商用進程正在加快,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城市城區已實現連片覆蓋,預計年底,全國將開通5G基站超過13萬座。

據lplytics統計,中國廠商的5G標準必要專利(SEP)佔36%,領先美國、韓國、芬蘭等。其中,華為領跑5G標準必要專利及標準技術貢獻量,其5G標準必要專利申請量為2,160件,佔比18%,在所有廠商中排名第一。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專利名稱中含“5G”的專利共有1,411件。其中,以公司為單位申請的5G專利數量最多,佔比61.94%。以大學為單位申請的專利數量

286件,共有71所大學持有5G專利。此外,也有多個5G專利為公司與大學共同申請。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8億部

市場分析機構Counterpoint發佈了最新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3.8億部,與去年同期的3.798億部基本持平。

報告指出,就品牌而言,華為、Realme和三星實現了正增長,全球市場份額均有所增長。9月,印度和中國的市場需求強勁,幫助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停止了連續7個月的同比下降。

SEMI報告:全球MEMS和傳感器FAB產能到2023年將增長25%

美國加州時間2019年10月29日-SEMI發佈的最新報告MEMS & Sensors Fab Report to 2023指出,受到通信、運輸、醫療、移動、工業和其他物聯網(IoT)應用需求的驅動,2018年到2023年,全球MEMS和傳感器Fab產能預計將增長25%,達到每月470萬個晶圓*。

該報告列出了230多家公司,400多條產線,這是首個關於MEMS和傳感器前端產線的報告。該報告涵蓋了從2012年開始的12年時間,報告預測到2023年,MEMS代工廠將佔所有MEMS和傳感器產線的46%。圖像傳感器代工廠將佔總數的40%,剩下的14%指同時生產MEMS和圖像傳感器的工廠。

日本电子零部件企业订单连续四季度下降 | 每周产业数据汇总

Figure 1: Installed capacity and MEMS and sensors fab count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