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原創文No.84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洗稿

鄰居被騙了,被手機兼職騙子套了十幾萬,陪她一起去警察局報案,光是聊天記錄就打了50幾頁的A4紙,而且是正反面都打印的那種。

說起被騙的經歷,也真是夠驚心動魄曲折離奇的。

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她說我從一開始就知道手機兼職這個事情十有八九是一個騙局,主要是太無聊了,閒得慌,之所以加她好友一是我想看看他們是怎麼一步一步設局的,二是想試一下到底自己能不能被他們騙。

其實都是滿滿的套路,第一步進去,以後的路就被騙子牽著鼻子走了。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好奇害死貓,信息反覆轟炸,時間久了便會將信將疑

自從懷孕辭職在家,現在孩子一歲多了,鄰居兩年多都宅在家,公婆照顧吃穿,老公負責掙錢,她就負責生娃養娃。

每天閒得除了玩手機就是玩手機,以前加了備孕群,現在加了無數寶媽群,每天交流育兒經驗分享寶寶成長。

偶爾那些群裡面也會發些諸如:賺點奶粉錢,找點生活費,足不出戶,輕鬆賺錢,當天操作,當天盈利,免學費,無押金為噱頭的兼職廣告,她心裡門兒清,不聞不問,也假裝沒看見。

偶爾也有群友曬曬單子,說是今天又“躺賺”了多少,她第一反應這肯定是“託”,幾個負責發佈廣告,幾個負責扮演角色,心裡還暗自嘲笑這些人智商真捉急,這麼顯然的騙局把戲。

反覆這種兼職信息轟炸,時間久了她就有點好奇了,這麼無聊低能弱智的把戲,點進去看看到底都是些什麼,到底如何的無聊透頂?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閒得無所事事,想去了解了解

加了好友就把她拉到專門的”兼職群”了,鄰居說:“你還真別說,他們整得還多成規模的,連群名稱都是‘全國兼職信息發佈群XX群’,我在第88群。”

我潛水了好幾天,接下來就看他們每天發佈的各種兼職信息,因為太無聊,反正時間大把,閒著也是閒著,有點看熱鬧的心態在裡面,我想看看這淌水到底有多“深”。

經驗告訴我,我肯定不會輕信和片面認同這些兼職信息的。我有點幸災樂禍的心態在裡面,有獵奇和圍觀的心理。

這也相當於增加社會經驗和成長閱歷,畢竟閒著和社會脫離了好幾年了,都不知道網絡這個東西,發展得這樣快。

學點知識,以後出去別人問啊,都能多少知道點。學學騙局,增強抵抗力,以後自己或者身邊朋友也少挨點騙。

又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目標客戶”

接著我就試水了,我先找了一個最沒風險的,手機給文章視頻點贊評論轉發,這個很簡單,上家發下來,打開點擊或者評論一下就完了。沒啥其他特別的要求,工資日結,每天幾個小時,一天有幾十塊錢。

還有就是註冊新用戶,用自己的手機號碼註冊各種軟件賬號,下載手機應用,一天下來也有好幾十甚至上百。還有如:手機打字、各種優惠券推廣、湊人數、拉人頭、看新聞得現金、走路可賺錢等等。我都一一試過了。

一開始我倒是沒考慮錢的,但是每每一做完,錢自動就到賬了。我有兩個底線,只要要求“交押金”或者“先墊後付”,我肯定是立馬就撤退。

現在回頭看,這些小打小鬧,零零散散的“零用錢”或者叫“奶粉錢”,完全是騙子釣大魚的“魚餌”罷了,目的就是為了摧毀我的“心理防線”,其實背後騙子們一直在掌控著整個流程進度。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一環套一環,一個坑接著一個坑,她是這樣一步一步被騙的

等我都試了一遍後,卻沒能驗證我一開始認為的手機兼職都是騙子的想法,手機兼職這個事,真的可能是靠譜的。也沒發現騙子到底是如何騙的,好奇心和時間是一回事,現在我是對錢有了興趣了。

於是我對一開始的廣告語:“左手帶娃,右手工作,手把手教你免費掙點奶粉錢”、“賺點小錢,總比閒著強”,這樣的廣告語慢慢吸引了,大錢掙不到,小錢是沒有問題的。

我不貪心,我只想帶好孩子的同時順便玩玩手機,就像他們每天發的廣告語說的,每天輕輕鬆鬆五十至二百,我心裡明白:只要超過這個數,肯定十有八九就是騙子了。

慢慢每天收入水漲船高,從每天幾十到一百再到二百,我的胃口被他們慢慢喂大,後頭就有高級客服專門加我好友,邀請我做收益高點的刷單,你沒猜錯,我想了想還是就加入了。

但是我還是提防著,我還是覺得事情有點蹊蹺有點心存懷疑,怎麼說呢:我覺得錢賺得越來越快不說,快趕上我老公工資了。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刷單,是有任務有紀律類似傳銷的騙子組織機構

備註:(不管如何刷單,都是違法的,千萬別去碰)

一開始進去,是模擬真實的購物流程,所謂“真刷單”,用騙子的話說,叫做“代付”,上家給了商品鏈接,你點進去購買,選擇上家“代付”,上家完成付款,你截圖過去,就把“佣金”立馬給你返回來了。還有一種“墊付”就是自己下單付款,完成截屏給他,他就把錢發給你。讓你嘗試到幾單,立馬叫你交入會費,讓你發展線下。

然後組織極其嚴格的培訓,讓你短時間快速瞭解整個“流程”,接著就給你發鏈接了,你就開始刷單了。賣家僱用“刷客”扮演顧客,用虛假的購物方式,幫助賣家提高商品銷量和信用度的數據,並且填寫虛假好評的行為。通過這種方式,商家可以在電商平臺中因為銷量數據高而佔據較高的搜索排名,且可以通過刷出來的好評率獲得潛在購買者的信任——這,本身就是違法的。

刷單只是幌子,騙錢才是目的。

一開始騙子以練習刷單業務流程為幌子,讓我購買百元左右的商品,等購買成功後,快速將購物本金和刷單佣金返還給我。隨後按此流程一直操作,我一直刷了好幾天,逐漸騙子就贏得了我的信任。

不知不覺幾天過後,商品單價會越來越高,當然,承諾的佣金也會越來越高。因為“佣金”高,自然就會有一系列附加的任務和條件,要完成一系列任務後才能一次性本金佣金付齊。

這時我起疑心了,半信半疑試了一次,果然,一系列任務完成後,本金和佣金都到了我手上。

最後幾天當我連續完成任務後,騙子們又以各種系統故障、轉賬延遲、賬戶凍結等理由,引導我向詐騙賬戶匯入同樣的金額激活賬戶。

這一次,我這條大魚終於上鉤了,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一下子被騙了十幾萬。具體過程我就不說了,公安機關、網絡上都有詳細的介紹和聊天記錄,都大同小異。我的聊天記錄就打了50幾頁的A4紙,而且是正反面都打印的那種。我想說一下一開始我認為是騙局,後天為什麼卻又被騙了。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付費的陷阱

人只要閒著,有了大把的時間,會時不時有些新奇的想法,會去好奇很多的新鮮事物。好奇有時間加上還可以掙錢,這是所有騙局能夠形成的三個基本條件。手機兼職有閒暇時間是首先的,然後你會在好奇與利益的催生下一步一步陷進去。那些手機兼職的目標人群都是學生黨、寶媽們、待業者和有相對空餘時間的上班族。

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去賺錢,而且賺錢這個事情是繁瑣和複雜的,過程太長,結果還不一定好。金融詐騙就抓住了這點,利用你想佔便宜的心理,宣揚“短時間就可以獲得高額回報”。這縮短了這個過程,保證你能得到可觀的回報。

我們每個人,都喜歡低投入快回報,都想一付出就立馬嚐到甜頭,騙局會讓你覺得甜頭會是追求唾手可得的,殊不知這就是你被騙的真正原因。

好奇又有時間,她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優質目標客戶”

很多受害者只要睡一覺,就知道自己被騙了

鄰居一個晚上被騙子反覆“洗腦”,然後一系列的操作把錢用各種方式轉過去後,美美睡了一覺。

第二天一醒來就發現被騙了,拉上我就往警察局跑,做了筆錄詳細打印了聊天記錄,連警察都吃驚:你這是什麼操作,自己把自己培養成了騙子的潛在目標客戶,最後成功被騙子騙了?

別認為你比聰明騙子,說句不該說的話:別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騙子”吃飯的本事。他們有策劃實施詐騙業務的騙子,有專打詐騙電話的基層員工,也有專門承接群發詐騙短信業務的“技術兵”。可怕得超乎你的想象,不要用你自以為是的好奇與湊熱鬧,去和別人的“生存技能”比試。

錢能拿回來的概率太低,想要順藤摸瓜太難,很多騙子錢財轉手很多次,服務器甚至人都有可能不在國內,反正網絡詐騙想要破案,把被騙的錢追回來,太難了。

快要過年了,騙子又開始”衝業績”,用上了新的騙錢花招,不僅要騙走你的錢,有時還會讓你背上高額網貸。只要有利益誘惑,就會有各種騙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才是不上當受騙的最根本辦法。

最簡單的必殺技:任何時候不要洩露手機驗證碼!只要你相信天上不會掉餡餅,你就能避開99%的騙局。

拒絕騙局,保護隱私,任何時候都不能洩露個人信息,請深深相信天上真的不會掉餡餅,從你看完這篇文章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