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處歷史低位,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突顯配置優勢

伴隨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被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而央企作為帶動科技發展的生力軍,其改革進度也備受關注。有消息稱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有望近期出臺。科技創新同國企改革一道,成為央企提升經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力,也為投資者帶來優質的投資機會。有沒有能分享央企改革和科技創新雙重紅利的便捷途徑呢?“基”會來了!聚焦央企科創龍頭的央企創新驅動ETF及聯接基金陸續面世,其中嘉實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A類:007792,C類:007793)目前正在各大渠道熱銷。

嘉實中證央企創新驅動ETF及聯接基金兼具科技創新、國企改革和工具化三種投資特徵。具體看來,嘉實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採用指數化投資方法,通過投資目標ETF,實現對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的緊密跟蹤。

央企創新驅動指數在中央企業300多家上市公司當中,選擇符合創新驅動方向的100只股票加權計算而成。目前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標的涉及18個行業。其中,軍工、計算機、電子、建築裝飾(含高端製造、新材料)板塊權重,均超過10%;100只標的中,權重約76%分佈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且科研成果豐碩、研發投入大、科研人員多,科技屬性明顯;成份股主要為中大盤的央企科創龍頭企業,有望引領國家的科技創新發展方向,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紅利。

從科創產出看,截至2018年末,央企創新指數成分股企業近5年獲得的重大科研獎勵總數達到408項,專利申請數量中位數219個,參與編制的國家和行業技術標準中位數59項,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4個。

當前央企創新驅動指數成份股估值水平處於歷史相對低點,正處於長期配置的較佳窗口。Wind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0月29日,中證央企創新驅動指數PE估值為15.09倍,處於歷史相對低位,中長期配置價值突出。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通過以嘉實央企創新驅動ETF聯接基金為代表的指數基金,能夠一鍵投資100只央企科技創新龍頭股,投資更為便利,且投資門檻低至1元;還能分散單隻成份股波動對產品造成過大影響的風險。

作為國內較早開展被動投資的基金公司,早在2005年嘉實就推出了國內首隻滬深300指數基金,此後還發行了首批跨市場的ETF以及中證500ETF等。經過多年牛熊考驗,嘉實滬深300ETF和嘉實中證500ETF已成為深交所的頭部產品。根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嘉實基金已經七度獲評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大獎。嘉實也是一傢俱有科技創新基因的基金公司,對科技創新理解深刻。自2009年建立“全天候、多策略”投研體系,目前投研體系已進入3.0階段,擁有超300人投研團隊,形成逾25個投資策略組,正在用科技和數字來改造整個投資決策流程,提升投研效率。而且嘉實對科技領域的投資與研究已經形成跨市場、跨區域、跨行業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