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斷奶時間選在多少日齡最佳,後期要注意什麼?

以文溫暖三農


其實對於仔豬的斷奶時間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主要是看豬場的運作模式來決定仔豬斷奶時間的長短,當然了仔豬斷奶的時間越長,那麼對於仔豬斷奶後的飼養與管理就越輕鬆,但是對於豬場來說母豬的利用率就會大大降低,因為母豬發情週期是21天,如果仔豬斷奶時間過長就會增加母豬的非生產天數,同時也會增加豬場的各種成本,所以仔豬斷奶時間的長短是與豬場的運作模式息息相關。


一般在大型農牧企業公司的規模化養殖場,豬場對於仔豬斷奶的時間一般為21天,為什麼是21天而不是25或35天呢?主要是規模化養殖場採用批次化生產模式,母豬發情週期為21天,他們為了提高豬場的生產效率增加母豬的利用率,都會選擇仔豬出生後21天斷奶,如果不及時斷奶,母豬的發情週期就會被動拉長,增加非生產天數同時也會增加成本,21天斷奶是為了給準備到預產期的母豬騰出欄舍,這樣提高欄捨得利用率,這是大型農牧企業公司規模化養殖場的盈利模式所決定的;當然了,21天斷奶的仔豬轉到保育舍或者到家庭農場是比較難養的,因為仔豬斷奶時間比較早會受到很多的應激,主要是拉稀為主,那麼仔豬的成活率就比較低了。


假設是中小型母豬場(100-200頭規模),相對於大型農牧企業公司規模化養殖場他們的母豬數量比較少,不形成批次化生產或者很少採用批次化生產,他們主要目的是提高斷奶仔豬的成活率,那麼對於仔豬的斷奶時間就會延長,最長的時間為35天,由於仔豬斷奶的時間比較長,當仔豬斷奶時脫奶膘比較少恢復身體也很快,同也會很快適應外環境,這樣出現拉稀脫水的情況比較少,而且對於後期的飼養與管理比較輕鬆上料快,所以為什麼很多農村散養戶都比較喜歡購買30斤左右的仔豬來飼養。


仔豬斷奶後對於後期的飼養與管理非常的重要,因為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仔豬死亡率升高,那麼剛斷奶的仔豬需要注意溫度和保健工作,第一,對於仔豬斷奶後來到保育舍或者家庭農場,它們需要豬舍內大環境溫度應該為(26-28℃),小環境應該為(28-30℃),所以豬場應該提前做好豬舍內的預升溫準備;第二,仔豬到豬舍內後不要立即給它們飲水,要讓它們緩衝半個小時左右再給飲水,同時飲用的水應該是溫水,特別是秋冬季節仔豬喝冰涼的水後容易造成拉稀;第三,藥物保健,在飼料中拌一些防拉稀藥物,這步驟很重要,因為很多仔豬對新環境、飲水、飼料等都會不適應很容易引起拉稀,這時防拉稀藥物顯得尤為重要,起到防範於未然的作用,一般防拉稀藥物有硫酸新黴素、地美硝唑、土黴素、恩諾沙星等,連續使用一週。


匯聚會


仔豬斷奶時間選在多少日齡最佳,後期要注意什麼?

目前的仔豬斷奶日齡主要有21日齡、28日和35日齡。一般情況下,仔豬斷奶越早,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越多,年出欄肥豬數就越多,因為仔豬的斷奶日齡可以提高母豬的年產胎次。從理論上講:斷奶日齡提前7天,母豬一年提供斷奶仔豬數會增加1頭左右。

一般情況下,仔豬斷奶日齡越早,其斷奶體重越小,抵抗力越差,成活率越低。斷奶越晚,斷奶體重大,成活率高。但是斷奶過晚,仔豬需要的奶水越多,母豬體重將消耗更多。如果母豬體重下降過多、母豬背膘消耗嚴重將會影響母豬下一次發情和配種,甚至會出現母豬斷奶後長時間不發情。


養豬朋友要根據人員飼養管理水平、豬場設備設施、天氣氣候等實際情況而確定仔豬斷奶時間。

在我國,不同養豬規模和飼養水平的豬場仔豬斷奶日齡也不盡相同。集團化豬場一般採用的是21日齡斷奶。中小規模豬場多采用的是23日齡斷奶。而農村散養戶多在28日齡斷奶。

大型豬場:豬場內技術人員水平較高,設施設備先進,舍內溫度溼度通風較好,同時母豬非常奶水充足和仔豬斷奶重量較大的話,可以選擇21日齡斷奶。

中小豬場和散養戶:由於豬場人員緊張、技術水平不高,設施陳舊落後,斷奶後應激非常大,發病率也較高的情況下,建議延遲斷奶時間在28日齡-35日齡斷奶。

仔豬斷奶後要注意哪些問題?

第一:哺乳期做好開口誘食工作。減少仔豬吃奶水到吃開口料的應激。

第二:做好三點定位。讓仔豬養成吃、睡、拉的良好習慣,為斷奶仔豬提供良好生活環境。

第三:保證豬舍適宜溫度和通風。由於斷奶仔豬體表脂肪比較薄,很容易受到低溫的刺激,所以保證斷奶後舍內溫度控制在30℃左右。

第四:合理免疫和科學保健。斷奶時在飼料中可以添加黃芪多糖、電解多維、益生菌等藥物,以便較少應激、修復受損腸粘膜、提供免疫力。另外,支原體、圓環、偽狂犬、豬瘟、口蹄疫等疫苗也是要免疫的。

《豬易知》將為養豬朋友分佈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哺乳仔豬要過三關(初生、開口、斷奶)是大家都很熟知的,其中斷奶是很嚴重的一個應激階段,所以要建立一套理想的操作規程以減少問題的出現。值得注意的是斷奶日齡和初生體重、開口誘食、哺乳期飼養管理關聯很大,斷奶重和以後的生長性能有很強的相關性,我們就從乳豬斷奶日齡和斷奶以後需要注意事項兩方面仔細瞭解一下

一、乳豬斷奶最佳日齡

1.最佳斷奶日齡沒有標準答案

提早給乳豬斷奶是規模化養化模式所採取的一個飼養管理措施,目的是增加母豬年胎次和乳豬斷奶成活率。用這兩個目標指數作為綜合衡量乳豬最佳斷奶日齡才是最為合適的依據,還要根據以下所說的幾方面實際情況來定,並非一成不變,否則機械照搬選擇斷奶日齡就可能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

2.乳豬斷奶時強關聯因素:乳豬斷奶體重,這涉及到母豬飼養管理內容。平均初生體重達到一定標準,斷奶成活率就高,相反弱仔多,斷奶成活率就很低;初生乳豬5-7天需要開口誘食,主要目的使乳豬適應飼料並從飼料中獲取營養,以避免斷奶時出現應激綜合症;哺乳期間的飼養管理、疫苗接種保證乳豬有很好的健康狀態;提供哺乳乳豬合適溫度、乾燥衛生環境;飼養員在哺乳期間的細心飼養工作;母豬在哺乳期間的泌乳質量和數量,母豬在3周齡達到沵乳高峰,然後維持2周左右逐步下降。

比如為什麼要使用母豬產床?大家都斷奶乳豬的生長性能:母豬怕熱,乳豬怕冷,如果在同一環境不做相對分割,很難處理這個矛盾。乳豬溫度合適,母豬就會產生熱應激,母豬溫度合適了,乳豬又太冷而發生腹瀉和其他健康問題,產床有獨立保溫箱,這樣相對照顧到母豬和乳豬的合適溫度。另外產床離地飼養,床面乾燥衛生,獨立飲水嘴,比起地養方式,最大限度提高乳豬健康狀態,特別是減少乳豬細菌性腸胃道疾病。

3.豬場採用斷奶時間

豬場通常採用21-28天斷奶,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發揮母豬產能並減少乳豬斷奶後應激問題。散養或小規模豬場採用35天或更長時間斷奶,不建議太早期斷奶,過早斷奶會降低母豬以後的產仔數,增加母豬以後的配種困難。同時過早斷奶日齡需要提供乳豬更為優質的飼養設備和特殊昂貴的飼料。

以28天斷奶為例,有個重要細節和大家分享一下。實際上通常採用讓乳豬在原地停留7天後,再轉群至保育舍的做法,乳豬離開母體後就有很大心理上的應激,再急著轉群就造成更大的應激。另外不要在斷奶當天做過渡料的變換,稍微晚兩三天再進行乳豬料和保育料的轉換過渡,道理同前。

小結:乳豬最佳斷奶日齡沒有標準答案,需要根據豬場飼養管理水平、母豬和乳豬的健康狀態、養豬硬件等實際情況,在21-28天斷奶時間範圍靈活掌握,太早太晚都不好

二、後期要注意什麼

乳豬斷奶後,還有一個重要的飼養階段,稱為保育期(斷奶-15公斤左右)。過了哺乳期和保育期兩個飼養階段後,無論是留為種用還是育肥,就相對要簡單得多。如果是育肥,就分為仔豬(15-30公斤)、育成豬(30-60公斤)、育肥(60-出欄)三個階段,不同飼料飼餵的育肥過程。我們先重點了解一下保育豬階段需要注意的事項

1.乳豬免疫能力:乳豬從出生最初幾小時內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而獲取免疫能力,我們稱之為被動免疫。母乳中主要有三種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這些免疫球蛋白會被血液稀釋,並逐步下降到最低。乳豬的主動免疫在21天開始建立,並逐步增強,過程比較慢。乳豬斷奶後,停止母乳餵養,失去了IgA,而斷奶乳豬的小腸需要IgA的保護,抵抗病原體尤其是大腸桿菌的能力減弱。

以豬場最晚28天斷奶日齡來看,乳豬主動免疫能力還沒有建立完全,因為這個原因,會降低斷奶乳豬生長速度、腹瀉增多而導致死亡率增加,因此

乳豬斷奶後的保育階段仍然需要提供適宜的營養和飼養條件

2.提供專用保育料:斷奶仔豬對飼料的消化能力對於提高採食量和日增重非常重要,同時可以減少消化道疾病,醫藥費用及死亡率。如果在保育階段提供大量非乳源性養分的飼料,就會引起部分飼料消化不良,這給有害菌群提供了生存繁殖機會,明顯改變腸道菌群平衡。這種變化常常導致腸道損傷,進而降低斷奶仔豬消化酶的水平和消化吸收的能力。

因此保育階段需要選擇專用保育料顆粒料或40%保育濃縮料。不建議自配保育料,因為豬場飼料加工設備和加工飼料工藝達不到要求。乳豬斷奶後兩三天開始用保育料和乳豬料逐步過渡,一般分為4天完成,比例分別為1/5、2/5、3/5、4/5。剛開始需要勤添少喂,保持飼料新鮮,斷奶仔豬喜歡粉料和小而軟的顆粒料,後期可以採取自由採食飼餵。

3.其他:保育舍提前做好徹底消毒衛生工作並停放幾天;轉群前先加溫避免斷奶仔豬受冷,一般在26-21°C之間,根據日齡而逐漸降低,同時通風和保溫做好協調,保持良好空氣,減少呼吸道疾病發生率;保育豬根據體重大小分群飼養,儘量保持均勻;斷奶仔豬更喜歡鴨嘴式飲水裝置,高度以豬背高為參考標準,提供清潔飲水並注意飲水消毒;免疫程序根據仔豬和當地常見疫病情況,由技術員來制定合理免疫程序;使用離地高床飼養保育豬。

觀念分享:通常保育舍是和產房形成流水線的設計方式,實際上這種設計對保育豬飼養不利。建議儘量遠離豬場其他豬舍設計保育舍,即所謂分點式飼養,避免其他豬舍疾病影響;同時採用小單元保育舍設計,和母豬產房每週斷奶仔豬數量配套設計為若干小單元,做到保育舍全進全出,減少斷奶仔豬疾病感染概率。

通過以上說明,我們瞭解到乳豬早期斷奶日齡有一定範圍要求,和懷孕母豬、哺乳母豬和哺乳仔豬飼養管理有強相關,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沒有最佳斷奶日齡的說法。斷奶後的保育階段仍然是很重要的飼養階段,主要從營養和飼養管理角度來說明,其他方面還有所欠缺。

草木七舍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草木七舍


現在豬價行情好,豬場考慮的是如何讓母豬多生,仔豬多活,肥豬快長。最佳斷奶日齡和斷奶注意事項就是仔豬多活問題。

一、 首先回答,仔豬多少日齡斷奶最佳?

斷奶日齡一般時間為21天到35天,至於選擇哪一天,根據豬場設備設施和人員飼養管理水平而定。建議北方地區春天和冬天寒冷季節在28到35天斷奶,南方地區選擇21到28天斷奶。當然也要根據豬場實際情況來分。

1 、大型規模化豬場 如果豬場人員技術水平較好,設施設備先進,母豬奶水充足,保育舍有保育床,並能控制早期斷奶仔豬需要的溫度 溼度 密度等,可以選擇21日齡斷奶。
2、 中小規模客戶 豬場設備設施一般,家庭牧場性質,兩個人管理10到50頭母豬,建議28日齡斷奶。
3 、散養戶 豬場養殖規模不大,設施較為落後,斷奶應激比較大,斷奶前幾天腹瀉,採食量低,聚堆,有以上表現得豬場,建議35天斷奶或者母走子留繼續在產床飼養幾天。

二、斷奶後注意哪些問題?

仔豬從出生到斷奶有三關,分別是出生關、補料關、斷奶關,關關致命,關乎仔豬能夠順利生長。其中仔豬最難過得一關就是斷奶關,仔豬斷奶前後,需要降低斷奶應激,提高仔豬抗逆能力,控制腹瀉和呼吸道,提高仔豬育成率和生長速度。

1、斷奶-保育生理特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1)斷奶應激大:母子分離,仔豬思念母豬;保育合群,大小豬爭搶打鬥;產房轉保育後環境變化;保育期間頻繁的更換飼料和疫苗免疫;能夠引起仔豬斷奶應激的因素非常多,斷奶應激綜合症表現為仔豬腹瀉,厭食或拒食,生長緩慢或停滯,後期出現僵豬,甚至死亡。

2)抗逆能力差:保育豬由於自身生長髮育問題,對外界抵抗能力差,如溫度、溼度、通風等。保育舍剛開始需維持20℃以上,若長期處於18℃以下環境,不利於仔豬生長髮育。保育豬對溼寒反應大,如若長期處於溼寒環境,容易誘發仔豬感冒、發燒、腹瀉等疾病。

3)生長髮育快:保育豬一旦適應環境,採食恢復正常後,食慾特別旺盛,經常表現出搶食和貪食的情況,此時稱為豬的旺食時期。若是飼養管理到位,仔豬生長迅速,日增重400克以上不是難題。

4)對疾病的易感性高:仔豬從產房轉到保育,從母乳過渡到固體飼料,失去母源抗體的保護,而自身的主動免疫能力又未建立或不堅強,免疫疫苗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有效保護性抗體,此時對疾病易感大大增加,如藍耳、圓環、副豬、鏈球菌、黃白痢、副傷寒等是保育期間經常發生的疾病。

2、如何解決斷奶-保育過度,解決後期面對問題

1)斷奶前做好開口誘食 :很多豬場都說誘食我也做了,但是斷奶後仔豬還是不認食,這隻能說做法不到位。小編在豬場工作期間,發明了粥料開口誘食的方法,非常好用,斷奶前(25天斷奶)仔豬採食量大約300g,斷奶後非常順利。

具體方法:14天開始拌粥料,剛開始用奶粉料+開口料+黃芪多糖+溫水,水料比為5:1,水料比往後3天一過度,直到3:1,一直喂到斷奶。這樣的仔豬斷奶採食無應激,無腹瀉,後期長勢很快。劣勢就是增加工作量,夏天需要刷餵食盆,一天一次。

2)斷奶轉群飲用生薑紅糖水

仔豬斷奶應激比較大,從溫暖的產房到溼冷的保育舍,仔豬是畏冷怕寒的,肚皮接觸地面,寒傷脾胃,脾不能運化水谷,容易引起腹瀉問題。寒氣入體,也容易引起感冒、發燒。因此,轉群后進入保育舍,應該驅寒。

生薑紅糖水製法:生薑1斤切成薑片或者薑絲,紅糖250g,加水4斤,用慢火熬30分鐘,候溫後加入電解多維和黃芪多糖,用於轉群當天飲水,緩解應激。

3)斷奶轉保育前7天保健:合理採食,養護腸道

斷奶後仔豬由奶水過度到固體可以,胃腸消化能力不足,建議添加開口料每頭豬吃8斤左右,少量多次,鍛鍊腸道。由於仔豬生理缺陷,斷奶前期胃酸分泌不足,建議在開口料中加入少量

酸化劑,並使用微生態(益生菌)調理腸道,促進消化;飼料中繼續添加黃芪多糖和電解多維緩解應激,修復受損腸粘膜。

4)斷奶後2周呼吸道保健:替米考星+板青顆粒+多西環素

仔豬斷奶後兩週,仔豬容易出現鏈球菌和副豬問題,以及藍耳轉陽。馬上進入冬天,豬場咳喘比較常見,除了注意豬場飼養管理,溫度、溼度控制,還要針對豬群加強保健,建議使用板青顆粒+替米考選+多西環素。

5)疫苗免疫

仔豬期間,病毒性疾病首選的預防方式為疫苗免疫。必須免疫的疫苗有豬瘟斷奶前後28天左右首免;支原體7-14日齡免疫;圓環14日齡免疫;偽狂犬50-55日齡左右首次免疫;口蹄疫45日齡左右首免。

綜上所述,斷奶到保育階段,是仔豬成長的轉折點。即是哺乳仔豬的延申,也是育肥豬的前提,這個時期的豬比較嬌貴,一定要細心觀察,注意溫度、溼度、密度、健康度等細節變化。

《豬業前沿》持續為養豬人提供一手豬價信息、養豬新聞、疫病綜合分析,喜歡的朋友請點擊關注,謝謝!


豬業前沿


您好,三農小管家我是一位創業青年,同時對種植和養殖也有一定的見解,我來回答您這個問題。

提要:按照往常傳統仔豬斷奶時間為50~60天左右,目的是為了仔豬後期能夠容易成活,但如今採集化養方式進行,斷奶通常在20~40天之間,就可以進行母子隔離(斷奶)獨立餵養,但都需要仔豬體重最低在5~6.5kg以上,不然仔豬難成活,因在斷奶時要保證仔豬發育良好才行,確保斷奶後仔豬能夠自行採食,達到正常生長。

仔豬斷奶須注意事項

1】在仔豬斷奶時必須保證仔豬有足夠的採食飼料的能力,因後期仔豬生長過程基本是全部都是依靠自行採食,此時如果仔豬採食能力差會直接導致營養不足,很難達到正常生長髮育的效果。

2】仔豬斷奶不宜低於20日齡,因仔豬體抗力較差,斷奶太早容易感染其它各種疾病症,且斷奶之後成活率降低,得根據仔豬能夠自行採食而身體健康下再進行斷奶,確保斷奶成功。

【3】得根據仔豬的生長狀況來判斷適時斷奶時間,通常剛滿20日齡以上的仔豬體重不能低於5kg,28日齡時體重不能低於6.5kg以上為宜,當仔豬體重過低時斷奶,會使其造成營養不良(發育不良)導致仔豬瘦弱,所以需要等到仔豬體重及日齡達到時才能斷奶。

提示:仔豬斷奶時不適與不勢,免疫都會同時進行,直接加重仔豬的各種不適,通常這種情況常見是出現應激反應,還會影響到免疫的效果,斷奶後對仔豬不利,很難確保仔豬安全的渡過這一關,一定要確保仔豬體重達到5~6.5kg之間或以上才可以斷奶。

仔豬斷奶3個方式方法

【方式1】分批斷奶,把體重大且發育良好的仔豬先斷奶,留下個頭小或體質差的適當延時哺乳時間,利於體質差和個頭小的仔豬能夠正常的生長髮育。

可也不能把仔豬斷奶時間拖延太久,不但影響母豬配種時間,還會影響到仔豬不適應自行採食,要仔豬小的時候養成習慣才行,得多觀察和使用飼料試探胃食,給仔豬帶來獨立採食適應習慣。

【方式2】間隔斷奶,當仔豬體重達到了斷奶時間時,可在白天適當趕出母豬與仔豬進行分舍,讓仔豬對獨立環境適應,有利於斷奶成功、利於適應獨立採食。

可讓仔豬吸食一部分乳汁,在適合時可一次性斷奶,這樣一來不但達到仔豬斷奶的目的,且又可防止母豬延誤了發情期及母豬發生乳房炎等症。

【方式3】採取一次性斷奶方法,仔豬到了斷奶時間時,把母豬和仔豬一次性分舍。把母豬趕出仔豬舍內,留下仔豬即可。

通過需要讓母豬發產下一代的方法,使母豬加快發情,便於授精。但這種方式不在不得已而為之範圍內,建議不要使用,據我往年走訪豬業中經驗發現,因突然母子分舍,仔豬容易受到刺激,不會採食等影響發育,再則導致母豬發生乳房炎等症。

因此,小管家我認為,在給仔豬斷奶之前應該注意適當控制母豬飼養來降低泌乳量,這樣的話可稍微有利於提前做斷奶的工作。

仔豬斷奶後管理及使用飼料知識

  • 搞好衛生

搞好豬圈舍內衛生,仔豬進入斷奶進入保育床等舍前一定要徹底清除圈舍乾淨,確保仔豬不易發生各種疾病等不良症。

  • 餵養知識

當把仔豬留在飼養舍後,要同時喂飼乳豬料一個星期,或多喂幾天,根據仔豬採食情況而定,一定要看好,避免仔豬採食不慣導致體重下降。

  • 觀察病症

觀察豬有無突發病症,可在喂料時察看哪頭仔豬在採食中有不適等症後,根據病情狀況去找當地獸醫取藥,按照要求對應使用即可。

特別是在冬夏季的時候,要注意仔豬發生各種不適症,如夏季易發生高燒中暑等,要定時控制豬圈舍內溫度、沖水等衛生,才行,一旦中暑後體重下降,出現不食等狀況。

而冬季如豬圈內溫度控制不好,導致仔豬著涼,就會出現仔豬胃腸蠕動紊亂,腹瀉等情況,所以冬季時要在仔豬舍做好控制適宜溫度,這一步關鍵,其次要保持豬圈舍內衛生,避免感染各種疾病等症發生。

  • 充其營養,助仔豬順利完善斷奶

個人建議使用液態奶,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採用一些類似的奶,斷奶後補充營養的奶來喂仔豬,因剛斷奶仔豬自由採食能力差或不食,所以補充奶是有必要的。

液態奶主要是解決剛斷奶後的仔豬不食料問題,預防仔豬體重下降等導致易發未知病變,一開始剛斷奶的仔豬很難適應吃料習慣,為了更加保證仔豬健康而考慮,得給仔豬補充一些營養品為宜,同時也要結合喂料,讓仔豬慢慢的適應採食後再停用即可,這樣有利於仔豬生長,更加健壯、健康。

具體用量:如下圖所示。如有不瞭解之,可詢問專業人士後再使用,避免給仔豬帶來出現不良反應。

結語〉: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良好,帶來的經濟效益也都較為樂觀,越來越多人也都從各個不同的領域跨越中來,特別是養殖業其中的養豬這塊也都有不少人進來,做投資或個人加大進行養殖,但往往都是一些新手對仔豬斷奶這方面不是很瞭解,所以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認識才行。

總而言之,只要是用心查看知識,想要了解也並非是難題,在給仔豬斷奶時需要注意仔豬體重達到斷奶適時才能進行,包括打掃衛生等其他管理措施都要做好,才能完善順利仔豬斷奶工作,斷奶後在補充一些液態奶結合飼料餵養等其它奶品,助仔豬習慣自由採食後,多察看仔豬有無別的疾病等及時防治,到了仔豬可完全自由採食後,可一次性斷奶即可。

-END-

以上知識為個人的見解,同時也是結合養豬朋友提供的知識,僅供參考。


三農小管家


仔豬斷奶時間選在多少日齡最佳,後期要注意什麼?

現在農村散養戶的仔豬已經達到了1000塊錢一頭,而規模化豬場的斷奶仔豬更是達到了1500塊錢一頭,如此高的價格讓每一頭仔豬都非常珍貴,如何提高仔豬的成活率是現階段養豬人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


仔豬斷奶多少日齡合適?

對於這個問題一直有比較大的爭議,斷奶越早母豬的利用率越高,但是仔豬越不好養,而斷奶越晚母豬的利用率越低,仔豬越好養。

綜合考慮筆者推薦養殖戶比較理想不懂斷奶時間為28天,尤其是冬季低溫季節更應適當延長仔豬的斷奶日齡,保證仔豬的成活率。若是豬場硬件設施比較差,仔豬斷奶後的成活率比較低,甚至可以等到35日齡斷奶。


斷奶後需要注意什麼?

仔豬斷奶後若想保證仔豬的成活率,筆者認為需要重點注意三大問題:

1)三點定位

要想保證仔豬的成活率和豬群的生長速度,優異的生活環境是必不可少的,而豬舍內的生活環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靠豬群自己來維持,三點定位就格外重要。仔豬斷奶轉入保育舍後,需要讓仔豬的吃、睡、排在各自位置上。

仔豬進圈前可在吃料地方加上飼料,排便地方放上少許糞便,轉入舍內後前3-5天加強管理,及時將未排在地方的糞便進行打掃,訓練仔豬在規定地方排糞排尿。

2)豬舍溫度

剛斷奶仔豬體表脂肪比較薄,很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所以仔豬剛斷奶時需要注意豬舍溫度的控制,一般斷奶時的舍內溫度控制在30攝氏度,後續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每週下降2-3℃,直至將至20-22℃為宜。

3)腹瀉和呼吸道疾病的防控

仔豬斷奶後常見的疾病就是斷奶後應激性腹瀉以及各種細菌性疾病引起的腹瀉,除了 加強飼養管理和保溫之外,還需要通過藥物進行預防。

腹瀉:仔豬斷奶後飼料中加入黃芪多糖粉+苦參止痢顆粒進行腹瀉等預防,若是發生腹瀉可在此方案的基礎上再加入硫酸新黴素進行治療。

呼吸道:保育豬常見的呼吸道有藍耳、圓環、支原體等繼發的副豬、傳胸和鏈球,推薦仔豬斷奶後飼料中加入黃芪多糖粉+板藍根顆粒+銀黃可溶性粉進行預防,若是有咳喘等呼吸道症狀,再添加替米考星和強力黴素進行治療。


果然悠


豬農都知道養豬有三關,其中一關就是斷奶關。養殖戶在仔豬斷奶時期如何做得不好,豬就會容易出現生長受阻,以及腹瀉、水腫等疾病,所以,養殖戶要高度重視仔豬斷奶這一關。

仔豬適宜斷奶日齡的確定可根據生產任務和生產水平自行決定。一般,引入品種28天斷奶、本地品種35天斷奶為適宜。實行早期斷奶可縮短母豬的繁殖週期,增加產仔窩數。仔豬斷奶後的1~2周內,大多數表現為食慾不振,生長緩慢。為預防這種現象,在仔豬斷奶期間該如何護理呢?

豬仔日常護理:

  飼料配製

  為了使斷奶的豬仔儘快適應採食飼料,可以通過營養手段,按照豬的營養需要配制飼料。一般情況下在豬仔出生後7~10天就開始補飼教槽料。教槽料是與母乳相近的飼料,原料以乳品或代乳品為主,由於適口性好、易消化,可增加仔豬採食量,提高斷奶後豬仔的體重。另外,如果豬仔因換時不適應而腹瀉,可以用膨化大豆代替豆粕,這樣能減少豬仔的腹瀉率。

  養殖密度

  飼養密度明顯影響豬的群居和爭鬥、採食和飲水、活動和睡眠、排糞尿等行為。夏季飼養密度過大,豬體散熱多,不利於防暑,而冬季適當增大飼養密度,有利於提高豬舍溫度。斷奶後的豬仔一般一頭可用0.5平方,但是一個豬棚內總數不能超過100頭,因為頭數過多,影響棚內空氣等環境質量。

  圈舍衛生

  豬仔斷奶後,由於體制幼小抵抗力差,極其容易感染病菌,所以豬仔對圈舍衛生要求相對來說要高一些。平日裡養殖戶將欄內打掃乾淨後用高壓水沖洗,然後對地面、牆壁、食槽、水槽潑灑消毒液,數小時後,再以清水衝乾淨就可以達到防治病菌感染的目的。同時豬舍內應保持清潔、乾燥、通風、保暖,給豬仔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更有利於豬仔的成長。

  防疫措施

  斷奶後的豬仔會出現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神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所以要及時給豬仔進行疫苗接種。豬仔可在20日齡時進行豬瘟兔化弱毒疫苗的注射;30日齡和50日齡可以進行肌肉注射或口服豬副傷寒弱毒凍幹菌苗;仔豬60日齡可以肌肉注射豬瘟、豬丹毒、豬肺疫三聯疫苗;仔豬70日齡可以肌肉或皮下注射豬鏈球菌弱毒凍幹菌

  以上就是斷奶後豬仔養殖需要注意的事項



農民7姐


感謝提問!發財馬來解答這個問題。

前言:當前美好的生豬與仔豬價格,被大家公認為史無前例。話說回來,這也是對辛苦養豬人的回報。面對美好行情,各母豬繁育場都希望自身場母豬早斷奶、快發情。有條件的大多仔豬出生後21天斷奶,一般的多半仔豬出生後28-30天斷奶。

仔豬斷奶後期的注意事宜

管理目標:精準精細餵養,保證21天斷奶體重6-6.5公斤、28天斷奶體重7.0-7.5公斤、30天斷奶體重7.8公斤;適時斷奶,護養腸道健康;斷奶後做到三不變,防止斷奶及環境應激腹瀉。

1.適時斷奶。

  • 為了提高母豬年利用率,增加產仔窩數,大多數豬場都提早進行仔豬斷奶;
  • 有條件的大多選擇21日齡斷奶,一般的大多選擇28-30日齡斷奶。

2.溫溼度適宜。

  • 正常情況下,大豬怕熱、母豬最怕熱,而仔豬則怕冷(皮下脂肪薄、被毛稀少、自身保溫能力差)。當前要做好防寒保暖為第一要務,以人體進入欄舍舒適為宜;
  • 適時適宜通風換氣,防止有害氣體(二氧化硫、硫化氫)濃度過高而傷害豬隻呼吸道。

3.環境衛生乾淨。

  • 環境應激是百病之源,更何況是斷奶的仔豬,要及時清理欄舍糞汙;
  • 合理衛生消毒,防止進一步打破仔豬群免疫平衡。
  • 一般斷奶後要保持欄舍原環境不變,把母豬趕走,仔豬留原欄舍。

4.飼料、原料優質可靠。

  • 仔豬由於胃腸消化功能差、消化機能不完善,飼料原料要選擇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營養全面的,且靠得住的品牌廠商。
  • 斷奶後要儘量保持原飼餵飼料品牌不變、使用原料質量及廠商不變、飼餵飼養員不變。
  • 飼料飼餵上儘量定時定量、少喂勤添,使用乳豬濃縮料或12%保育濃縮料時,玉米、豆粕等大宗原料細粉。
  • 飲水上,供應充足清潔的適宜飲水,飲水中添加多維素、Vc、食鹽。而且日常要保證飲水質量安全,合理消毒。

5.免疫保健合理,防重於治。

  • 免疫上,主要是21-30日齡仔豬肌注偽狂犬疫苗,預防偽狂犬;60日齡仔豬加強免疫肌注豬瘟兔化弱毒苗。
  • 保健上,日常以護養仔豬腸道健康為主要目標,配合飼料中可適量添加益生素、微生態、乾酵母、發酵料等。
  • 保健上,當前適逢深秋,晝夜溫差大、應激頻繁,各豬場仔豬群抵抗力普遍下降,此時呼吸道高發。常常表現為豬隻咳嗽、氣喘,為防患未然。日常建議飼餵1周左右的保健飼料(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阿莫西林、氟苯尼考、荊防敗毒散、麻杏石甘散等)。

小結:仔豬在生豬養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地位。管理做的是否到位,事關後期育肥收益高低,把控好斷奶後的精心管理、精細餵養尤為關鍵。搞好仔豬斷奶篇,仔豬斷奶的護理您是如何做的?

2019-11-1


發財馬


對於最佳斷奶日齡現在的狀態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豬場老闆認為21日齡斷奶好可以縮短母豬的產仔間隙,提高母豬的飼料利用率,最大限度發揮母豬的生產性能。有的老闆認為28日齡斷奶好,仔豬發育更完全,抵抗力更強,斷奶後的成活率高。

國外的斷奶日齡多為24-25日齡斷奶。

為了驗證仔豬21日齡斷奶,還是28日齡,還是國外採用的24日齡好,四川某集團豬場做了數試驗。

試驗選取斷奶日齡相近的母豬均分進四個組,第一組母豬16-20天斷奶,第二組21-23日齡斷奶,第三組母豬24-29日齡斷奶,第四組母豬30日齡以上斷奶,分別統計各組母豬本胎的產仔情況以及下胎產仔情況,結果如下所示:

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

  • 1、第一組和第二組母豬,在第二胎時的產仔數比當胎下降0.23頭以上,而產活仔數更是下降0.35頭以上。
  • 2、第三組和第四組母豬,第二胎的產仔數比當胎提高了0.4頭以上,產活仔數提高了0.32頭以上。

3、三四組和一二組對比發現,斷奶日齡大於24日齡時,下一胎會比當胎所產0.6頭左右

為什麼會出現斷奶早於24日齡,母豬產仔數反而下降的情況呢?

因為正常母豬產後子宮的恢復時間需要28天,斷奶後可與4天內發情,若斷奶日齡低於24天,就是母豬發情時母豬的子宮還未完全恢復,自然就無法完美完成下一胎的妊娠工作。若是晚於24日齡斷奶,配種時母豬的子宮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休息和恢復,自然產仔數更高。

所以,建議母豬的斷奶日齡大於24天。而且天氣冷時可適當延長斷奶日齡至28天,當溫度比較合適時可控制在24-25日齡斷奶比較好。這樣既可以讓仔豬得到更充分的發育,又有利於母豬子宮的恢復,還可讓母豬的利用率保持在較高水平。


仙居小輝


對於何時斷奶目前公認的是早期斷奶比晚期斷奶好,所謂晚期斷奶就是過去傳統的飼養法裡面仔豬生下來到停止吃奶的時間大概是35--55天;這種方法現在基本上已經沒人再用;所謂的早期斷奶就是大家公認的出生後2-4周齡體重達4.5公斤以上時,即14―35天;實行早期斷奶可縮短母豬的繁殖週期,增加產仔窩數。仔豬適宜早期斷奶日齡的確定可根據生產任務和生產水平自行決定。一般,引入品種28天斷奶、本地品種35天斷奶為適宜。這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仔豬斷奶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