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隨著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的上映,又引起了對電影技術與內容關係問題的討論。除卻電影延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裡3D+4K+120幀的配置之外,影片最引人注目莫過於對CGI造數字真人技術的應用。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縱觀影史,電影從無聲到有聲,黑白到彩色,21世紀以來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數字電影的興起無疑成為電影界的第三次革命,而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對CGI技術的運用。

CGI即電腦生成圖像技術(Computer—Generated Imaging),被廣泛運用於電影、電視、視頻遊戲、互動多媒體等領域,因為其創造的視覺奇觀特性而吸引了廣大觀眾。

提到電腦特效電影,很多人可能會想到2009年創下影史票房第一記錄的《阿凡達》。實際上,在此之前,CGI技術早就在電影中有所運用。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關於CGI在電影中的應用,晨晨將其概括為四大階段:1.開天闢地之“綠葉襯紅花”階段

在使用計算機的CGI技術誕生以前,特效電影的鼻祖當屬法國電影大師喬治梅里愛,影史第一部科幻片《月球旅行記》,便是他使用定格拍攝創造的視覺特效。

此後經歷了遮罩技術、藍幕技術、黃幕技術的發展,在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遊》,在1968年誕生以後,終於在20世紀70年代迎來了數字綠幕技術的興起。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世界第一部全面使用二維電腦圖像生成技術的電影是美國1973年邁克爾·克萊頓執導的科幻恐怖片《西部世界》,這部46年前的電影,開始嘗試採用像素化攝影來模擬機器人殺手視野鏡頭。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像素化圖像也就是用許多小方格組合而成,畫風是這樣的,感覺在玩像素遊戲。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續集理查德·賀夫倫1976年拍攝的《

未來世界第一次使用靜態三維電腦圖像生成技術,它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後首部引進的科幻電影,是許多科幻電影迷的“入坑”之作了。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裡面有一段在電腦裡用三維CG頭像展示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的過程,更像是展現了一種建模的東西,離咱們現在常看到的CG動畫還有很大距離。

而在此之後,真正給CGI技術帶來革命性意義的電影離不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發展。

“星戰”系列的第一部:1977年上映的由喬治·盧卡斯執導的《星球大戰4:新的希望》。

該片獲得了第50屆奧斯卡包括最佳視覺效果的六項大獎,以盧卡斯為首的工業光魔公司開創了整個電影特效行業的發展。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其中有各種飛船和戰艦,太空艙和機器人,最讓晨晨覺得帥氣的是他們手裡拿各種顏色的光劍對決,小時候買了玩具光劍口中發出鏘鏘的配音,瞬間盧克附身。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然鵝實際上,看起來酷炫的光劍,在拍攝時是演員拿著纏了電影銀幕用的高反光膠帶,後期給它們加上了亮光製成的。

之後,第一部用CGI技術嘗試創建角色的是38年前的《觀看者》,裡面有一段CGI美女模特的鏡頭,而她實際上是真人扮演加上後期電腦製作完成的。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這電影相當冷僻,而之後1982年的《星際旅行:可汗怒吼》用CG動畫展現“創世”過程也跟它一樣。

可以看到,《未來世界》、《神秘美人局》、《星際旅行:可汗怒吼》三部片的情節設置都是在電腦上給觀眾看了一段CG動畫,只是一種點綴。

真正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在37年前,也就是迪士尼在1982年推出的電影《電子世界爭霸戰》,它作為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相結合的電影,裡面有長達20分鐘的用真人表演來描繪計算機內部世界的劇情。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除此之外,還有光輪摩托車競速賽,賽博朋克,相當超前,之後2010年的續集《創:戰紀》還把它進一步發展了一下。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1984年的《最後的星空戰士》是第一部完全用電腦特技(除了結構和爆炸)製作完成的電影,所有太空船、宇宙飛機等的激光射線均由Cray X-MP電腦合成。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聽起來好像挺牛掰,但電影裡是想要以CGI展現咱們真實的星際空戰,畫風是這樣的: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對,看起來一點也不真實。你要知道1984年《星球大戰》三部曲都上映了,還做出這種特效,想想整部電影都是這種畫面,果然觀眾不買賬,最後票房撲街。

2. 更進一步之CG角色閃亮登場

要說之前CGI都是為演員服務的,那麼到了這個階段,終於出現了第一個純CG角色,那就是1985年皮克斯《少年福爾摩斯》“彩色玻璃騎士”。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看起來是不是相當出戏?

就這30的鏡頭工業光魔花了6個月才完成,它作為一部兒童向的電影唬唬小孩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要說真正預示CGI電影時代來臨的電影是哪部?

這就輪到咱們的“技術狂魔”詹姆斯·卡梅隆登場了。

1989年由他執導的《深淵》,電影中出現第一個用電腦三維動畫角色製作的水狀外星人蘇多帕。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要知道,水質角色對於CGI來說可是技術難點,給晨晨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裡面變形海怪,童年陰影啊!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之後,卡神又在1991年《

終結者2——審判日》中進一步發展了水質角色,第一個CGI主角液態記憶機器人T1000亮相。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本來覺得施瓦辛格的T800以一敵百戰鬥力爆表,第二部T1000登場後簡直逆天好嗎,結尾被丟進鍊鋼爐簡直是因為咱阿諾的主角光環吧!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除了卡神以外,還有一位電影領域的先驅,他就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他之前主要利用仿生道具進行拍攝的《大白鯊》和《外星人E.T.》可謂影史經典。

而他1993年執導的《侏羅紀公園》,第一次用CGI技術把栩栩如生的恐龍搬上了銀幕,就問你害怕不害怕。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深淵》、《終結者2》、《侏羅紀公園》三部影片均獲得多項奧斯卡大獎,至此掀起了CGI電影拍攝熱潮。

這時的CGI製作多以非人類生命為主,所佔戲份也比初創階段進一步加重,製作技術逐漸成熟。

3.遍地開花之“萬物皆可CG”

這個時候CGI技術已經逐漸成熟,相信誰也忘不了1994年上映的《阿甘正傳》中阿甘和肯尼迪、約翰遜、尼克松等總統會面的場景。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除了人物CGI,用CGI製作動作場面更為炸裂。

像同年上映的卡梅隆執導的經典動作片《真實的謊言》裡,施瓦辛格駕駛戰鬥機打鬥的場景也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衝擊。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而你可能沒想到的是,1997年卡梅隆創下影史最高票房的《泰坦尼克號》裡許多場景都是用CGI做的,連咱們傑克肉絲的經典場景"You jump, I jump"都是。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怪獸領域CGI同樣跟緊時代步伐,同年的《怪獸哥斯拉》中“小短手”哥斯拉比咱們霸王龍可更為霸氣。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除了人物、動作、動物CGI趨向逼真,還有許多留下了許多可以載入史冊的CGI電影“騷操作”。

比如《黑客帝國》(1999年)中名場面“子彈時間”,它完全超越傳統力學定律,拓寬了電影的時空表現力,CGI技術已經成為劇情推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4.大勢所趨之真假難

如果說之前階段CG人物還有種“塑料感”,那麼隨著動作捕捉和表情捕捉技術的發展,《指環王》(2001)系列中安迪·瑟金斯飾演的咕嚕姆,無疑開啟了虛擬表演的先河。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CG生物外表進一步精細,表情更為生動,而安迪·瑟金斯更是憑藉《金剛》(2005)、《猩球崛起》(2010)等一系列角色的塑造而被譽為當今“表演捕捉第一人”。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卡神當然不甘落後,他在2009年執導的《阿凡達》,開發出“頭套式表情捕捉系統”,演員的細微的表情動作都能被精準記錄下來。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實現了動作捕捉技術和表情捕捉技術在電影中的完美結合,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這一年《阿凡達》超越《泰坦尼克號》,卡神自己破了自己的票房影史記錄的2009年,因此被許多人稱為數字3D電影元年。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電影製作者已經不滿足於類人類的CG角色創造,開始了真假難辨的人類CG角色創造階段,而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漫威系列電影對“返老還童術”的運用,給影迷留下了許多難忘的瞬間。

有《蟻人》(2015)中把70多歲的邁克爾·道格拉斯還原成中年版的漢克·皮姆博士。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有《美國隊長3》(2016)中,鋼鐵俠託尼·史塔克重返20歲,咱們“妮妮”的鮮肉時期也相當帥氣啊。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有《驚奇隊長》(2019)中,返老還童的神盾局局長尼克・弗瑞和特工菲爾・寇森。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當你覺得“返老還童術”已經夠神奇了,沒想到孜孜不倦的技術者們又開發了個“起死回生”術。

2015年的《速度與激情7》中因車禍身亡的保羅·沃克,在電影中“起死回生”,與他生前拍攝的場面簡直真假難辨。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而迪士尼公司在真人動畫電影領域更是獨樹一幟,2017年,它出品了史上第一部除一位真人演員,其餘全由CGI製作的《

奇幻森林》,如置身夢境。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2019年無疑是迪士尼真人CG動畫電影的爆發年,有《阿拉丁》中變藍的賤萌燈神威爾史密斯。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有“真獅版”《獅子王》中精確到毛髮的以假亂真的動物們,許多觀眾還因為過於真實引起不適。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還有2019年10月上映的《沉睡魔咒2》中酷炫的黑魔女。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在這個階段,有個人打破次元壁,又把CGI技術提上一個新的臺階,猜到是誰了嗎?

還用猜,又跟我們的技術狂迷卡梅隆大神相關。

2019年,卡神監製的《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意味著全球首個全CG人型主角的誕生。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這部由二次元宅系神作《銃夢》改編的電影,由真人動作捕捉+實景拍攝+CG特效,甚至精細到阿麗塔毛孔裡的汗毛,動用3萬臺電腦耗時4億小時打造而成。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一直到李安首部3D+4K+120幀規格下《雙子殺手》中真人CG小克的誕生,現實與虛擬的邊界進一步模糊了。

晨晨帶大家回顧的這一趟電影CGI技術之旅到這,也許有的人會問,怎麼沒看到咱們中國電影真人CG電影的身影啊?

說出了你可別笑,一直到2019年,咱們中國真正從嚴格意義上的第一部真人CG電影就是那部被吐槽到死的郭敬明的《爵跡》。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看看這塑料人物,好像穿越回了20世紀末的好萊塢真人CG大片中。

不過咱們也不能氣餒,其實中國電影在CG領域發展迅猛。

在進入21世紀頭一個10年後,從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到2015年的《尋龍訣》、《捉妖記》,再到2017年的《妖貓傳》,最後到2019年動畫領域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電影CGI的發展史:37年前,第一部將CGI與真人動作結合的電影誕生


隨著打開中國科幻電影大門的《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我們看到了中國CGI技術發展的潛力,中國的銀幕上,以後必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的CGI人物。

我們可以樂觀的展望:下一個電影科技的革新狂潮,或許就能屬於中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