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周冬雨獲好評:天賦努力缺一不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最近上映的講述校園暴力的青春片《少年的你》刷爆了朋友圈,有討論影片“融梗”抄襲的,有討論演員出不出戲的,還有討論評分是否過高的……

雖然剛上映時一水的負面評價和爭議不少,但是上映兩天之後逐漸穩定在8.5的評分還有直逼6億的票房都說明電影質量還不錯,劇情也足夠吸引人,特別是裡面兩個主演,周冬雨和易烊千璽的表演給電影本身加分不少。


《少年的你》周冬雨獲好評:天賦努力缺一不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易烊千璽作為新人表現亮眼不說,在此之前已手握多項電影獎以及榮獲“影后”稱號的周冬雨自然是眾人關注的焦點。

因為前兩部戲曾出演過類似角色的周冬雨,近年一直被質疑“是否只能出演單一類型的角色”,但很顯然這次的周冬雨也用演技回應了質疑,證明自己已經是個成熟且能獨挑大樑的女演員。

為什麼周冬雨的演技一次又一次讓人驚豔,很多人感嘆說,天賦實在是太重要了,周冬雨怕是“天生下來就是吃演員這碗飯的”

但也有人對這個結論提出疑問,表演中天賦真的佔到90%以上,不需要努力就可以做到成功嗎?

看了周冬雨在片場的記錄和幕後的採訪,想說,還真不是,成功的人永遠都是天賦和努力缺一不可。

在拍攝《少年的你》這部戲之前的《七月和安生》裡,周冬雨就已經和這部戲的同班人馬合作過了。同樣的導演和同樣的製作人員,只是這回要講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所以在表演上週冬雨也必須拿出不同的東西。

在上部戲裡,導演曾國祥給了周冬雨很大的表演自由,因為她本人的許多特質和那個角色都很符合,但在《少年的你》裡面的“陳念”,對於周冬雨來說,她很多行為都是自己不認可的。

比如說為什麼被欺負成這樣卻不反抗?因為陳念是個壓抑而隱忍的少女,但周冬雨不是,所以她必須要想辦法變成是。


《少年的你》周冬雨獲好評:天賦努力缺一不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所以在這次拍戲的時候,曾國祥對周冬雨的演出也逼得很緊,一條條不行,一條條重來,他說,“我要的是陳念,不是周冬雨”

曾國祥對周冬雨的要求細緻到什麼程度呢,就是走路時手的姿勢不對,考試時視線模糊還是肯定,都有經過考量。

這讓周冬雨很崩潰,有時一到片場就渾身不得勁,甚至一度想要放棄。

曾國祥說自己換了很多種方法,去逼她,去罵她,“最後搞得她真的有點崩潰了,反而就進入那個狀態了。”


《少年的你》周冬雨獲好評:天賦努力缺一不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看完這個影片背後的採訪後,我想起之前某天和朋友的談話,我們談到人生規劃和理想之間的問題時,她提到了“天賦點”這個東西,相信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最擅長的某樣東西,她覺得自己要是找到了這個東西,那就找到了理想和奮鬥目標。

然後我們討論了很久,不僅自己找還讓對方幫忙找,自己“可能的”天賦點到底是什麼。

很遺憾,這一場對話持續了將近兩個小時,雖說理清了一些思路,但還是得不出結果。朋友說,自己好像學生物能學得很快,學語言也學得很快,做商務溝通也不錯,所以最適合自己的到底是什麼?

現在想想,要是人人都等著找到自己所謂“天賦”的東西再去努力,那時間豈不是在等待中消磨殆盡了嗎?


《少年的你》周冬雨獲好評:天賦努力缺一不可,人都是被逼出來的


周冬雨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天分再高的表演者,在面對不同的作品時也要去細細打磨精進,以保證在每一次的演出中讓觀眾忘記自己先前的角色,再接受自己一個新鮮的角色。

每個人努力的程度不同,努力的條件也不同,但我相信人都是可以被逼出來的,潛力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只不過有些人是自我驅動型,有些人是環境驅動型。

有時對自己信心不足的時候,不如將自己先一步放入那種環境中,在環境和困難的雙重壓力下,像周冬雨這樣,或許能讓你發現不一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