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什么是装饰音?为什么对音要加以装饰?

装饰音,是对音的装饰。对音的装饰,用的还是音。这样,装饰音,总是包括基本音(即未被装饰的音)和用以装饰基本音的音两者在内。

为什么要装饰?

为了美。

任何一个物品,一件衣服、一个花瓶、一张桌子、一个阳台、一个房间等,如果有了适当的装饰,肯定会增加它们的美感。

装饰音也一样,它会使被装饰的音变得更为美丽,我们听乐曲,有时感受到那么一段旋律非常灵动优美,简直妙不可言,往往是装饰音的功劳。

我们可以试验一下,弹奏装饰音时第一遍先去掉装饰用的音,只弹本音。第二遍再加上装饰它的音。

两相比较,立即会感到由于有了音的装饰,一个相对平淡的音,如何变得更加动听、增添了魅力。

钢琴曲中的装饰音,也是对钢琴发音弱点的一个弥补。我们都知道,钢琴发不出“滑音”,不能象二胡那样“抹音”,不能“揉弦”,发音后即减弱。

在古钢琴上弱得更快。装饰音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弱点。所以古钢琴曲里装饰音特别多。

举两个中国钢琴曲的例子也能说明这一点。

我们都听过钢琴曲《百鸟朝凤》(王建中根据同名哨呐曲改编)和《翻身的日子》(储望华根据朱践耳的民乐曲改编)。

在这两首钢琴曲里,居然能听到哨呐、板胡的韵味和维妙维肖的百鸟欢鸣声。

这完全是巧妙运用装饰音的功劳。

通过这两个例子,就能懂得装饰音是有巨大艺术表现力的一个技术手段。

常见装饰音有哪些?

学钢琴中常遇到的有:

(1)颤音(tr)。是指基本音与上方二度音的快速交替。颤音与震音(Tremolo)不同。震音是至少三度(通常必八、五度为多)以上的两个音的快速交替。有的书籍将二者相混,读者须注意分辨。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2)倚音。是用小音符写出的并用连线与基本音连起来的一个、二个或更多的先于基本音奏出的音。单个倚音与基本音的距离,二度居多,但也有其他音程的。还有一种后倚音,标写在、也弹奏在基本音之后。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3)回音。是表示从基本音上方二度音弹奏开始,然后弹基本音,再弹下方二度音,最后回到基本音。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4)上波音。是指基本音弹出后迅速弹出上方二度音并回到基本音。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5)下波音。奏法同上,只是上方二度音改为下方二度音。

教你学会弹很好听的“装饰音”

在tr的上方,的上方或下方,的上方和的下方有时标有升降号(#、b),这是指装饰用的音(不是基本音)的升高或降低半音。

怎样练好装饰音?

在初学者接触范围内的装饰音,都要求灵巧、敏捷、清晰,还要漂亮。没有哪个装饰音可以弹得“慢腾腾”的。

如果学生已经具有手指独立灵活的基本功,弹奏装饰音就不会感到特别困难。

如果尚不具备必要的基本功而又遇上了装饰音,也不必气馁,加倍练习就是了。

练习时可参考如下几点:

(1)首先,通过老师的示范、自己的试弹,想象出装饰音那个“帅劲儿”、“精神劲儿”、“漂亮劲儿”。这会加强练习好的愿望。

(2)如果弹不流利,可先慢练作为过渡。慢练时,开始手指可抬得高一点,但触键要敏捷,利落干净,去掉任何多余动作。任何多余都是“隐患”。随着整个速度逐渐加速,手指抬得高度相应降低。但最终不能过低。过低了,弹不清楚;过高了,影响速度。

(3)装饰音的第一个音,要有加重点的感觉。好象由它“发动”起来、带动起来。

(4)为了保证准确的节拍,可以先去掉装饰音,只弹基本音。在确立了准确的节拍、节奏感后,再把装饰用的音加上去。这一条,只是针对一弹装饰音就搞乱了节奏的情况。

处理好节奏

装饰音的节奏处理,基本分为两大类:

(1)弹在拍子上,也可以说弹在拍子内、拍子里、拍子中。意思是装饰音的第一个音准确弹在拍点上。这就意味着被装饰的基本音要推移到拍点之后了。

(2)弹在拍子前。意思是拍点之前弹出装饰音,把拍点留给基本音。这就意味着装饰音占用的是前一拍末尾的一点时值。

欧洲音乐作品,巴洛克时代和古典时代的大都采用“拍子上”的奏法;浪漫派及以后的,大都采用“拍子前”的弹法。

然而,装饰音种类很多,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的具体情况,上述基本原则都会有例外。

好在许多乐谱上已将装饰音的弹法按实际要奏的音符、节奏写出,同时还用括号标出了装饰音记号,这时按写出的音符弹出就是了,不要再加装饰。这种情况在巴赫乐曲中常会遇到。

善于举一反三的学生,在接触一些装饰音后,将会获得独立处理装饰音节奏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