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哪個省的才子最多?

wangshuiyiyu


歷史上,江南多出才子。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被演繹得更是讓大家津津樂道,絕對是位大大的網紅,路人皆知。我以前也一直認為江南是古代超級學霸們的多產地區,但看過博物館對江西吉安的展覽後,發現江西才是名副其實的學霸超生地。

吉安(古稱廬陵)被譽為“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寫春秋”,廬陵歷代科考,進士多達3000人,冠居全國府州的NO1,文化發達的蘇州才1771人,位居第二名,可見當時兩府州差距不小,吉安學子在明朝連續倆次科舉中包攬狀元、榜眼和探花,甚至第二次全國前七名都是吉安學子。

在廬陵,流傳著這麼一段話:“一門六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

明《永樂大典》中記載“天下多舉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由此可見,當時廬陵的學霸們多強悍。這些學霸中就有狀元文天祥和主持編撰《永樂大典》的解縉。

江西文化興盛最直接的原因是創辦了眾多的書院。兩宋、元、明時期,江西書院數量在全國獨佔鰲頭,直到清代,江西書院仍位居第二。如聞名全國的白鹿洞、白鷺洲、象山、鵝湖、豫章、東湖書院等,其中,白鹿洞書院名氣最大,歷經千年,享有“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美譽。

現附觀展時拍攝的“白鷺書院學子手抄本”和“上京趕考用的書箱”和考卷。





涼拌古今


往遠了說,我們先看看歷朝歷代狀元的籍貫統計。

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開始,到清光緒31年(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為止,1300年間,我國共計產生了文狀元592名(武狀元185名)。其中,江蘇最多,有60餘位狀元。第二名是浙江,出了54位狀元。

往近了說,我們看看自1955年到2017年,這62年來,我國當選的兩院院士籍貫統計。

江蘇省佔了450人;浙江省佔了375人,這兩個省分列第一和第二名。排名第三的廣東籍是145人,人數不到第二名的一半。

很明顯,按照古代的狀元和兩院院士人數來說,江蘇省是我國曆史上出才子最多的省。而江蘇省出的名人中,我最敬仰的就是周總理。

周總理是江蘇省淮安市人,近代最“完美”的名人。閻錫山曾評價周總理說:

“周恩來乃神才也!周恩來先生的確是個大人才,我在國民黨裡沒見過,國民黨裡沒有這樣的人才。”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要論歷史上哪個省的才子最多,最好去讀二十四史及《資治通鑑》!我的觀點,論多而且份量重,非中原莫屬!狹義的中原指河南,廣義的中原指北中國河南、河北、山東、山西、陝西、蘇北、淮北、鄂北。

居於中原腹地的中原、中州,是中國歷史上人才最為集中,而且多重量級人物。中國歷史上的政治人物最高級別的是宰相,河南最多,多達220人,陝西127人,河北120人,山東115人,山西84人,江蘇76人,浙江69人,安徽46人,江西30人,福建29人,湖北29人,四川20人,湖南12人,甘肅11人……歷史上軍事人物也是北中國中原居絕大多數,歷史上科技文化人物同樣是北中國中原居絕大多數。

中州大地居全國之最:

先秦七子,中州過半。

建安七子,中州過半。

竹林七賢,中州過半。

天下名士,中州過半。

漢魏文章半洛陽。

竟陵八友,中州過半。

唐詩大家,胥出中州。

宋朝五子,中州過半。

大明前七子,中州過半。


豫川876


三大文化大省是山東,河南,江西,唐朝之前一千多年,文人才子大多出自北方,宋之後直到現在才子文人科學巨匠大多出自南方,而前面兩省在唐朝之後就一蹶不振,後被江西省取代,而江西人才也就在明朝之前還行,之後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現在也是主要靠近江浙這片地方文人多一點,像兩院院士江浙應該就佔了差不多一半吧!


只笑一人


說周總理祖籍是江蘇淮安就是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江蘇淮安是周總理的居住地而不是祖籍。古代中國科舉考試需填寫籍貫,以祖父的為準,而且需填寫父、祖、曾祖的名和字。從周總理的祖父由浙江紹興至江蘇淮安做官、定居看,周總理應是浙江紹興人。


hsrdr


1、山西省

柳宗元,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狄仁傑,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宰相,政治家。

王維,河東(今山西運城)人,唐代著名詩人、畫家。

王昌齡,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司馬光,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

關漢卿,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竇娥冤》。

2、江蘇省

韓信,淮陰(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

顧愷之,晉陵無錫(今江蘇省無錫)人。東晉畫家、繪畫理論家、詩人。

祖沖之,出生於建康(今南京),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張旭,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書法家,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范仲淹,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范成大,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

秦觀,江蘇高郵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

黃公望,常熟縣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

倪瓚,江蘇無錫人,元代四大畫家之一。

仇英,明代繪畫大師,吳門四家之一。

唐寅,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祝允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著名書法家。

文徵明,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徐禎卿,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代文學家。

施耐庵,生於興化白駒鎮(今鹽城市大豐區),元末明初文學家,代表作《水滸傳》。

吳承恩,淮安府山陽縣人(現淮安市淮安區人),明代文學家,代表作《西遊記》。

徐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

馮夢龍,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

歸有光,蘇州府太倉州崑山縣(今江蘇崑山)人,明代散文家,著名古文家。

顧炎武,蘇州府崑山(今江蘇崑山)人,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經學家、史地學家。

曹雪芹,生於南京,約十三歲時遷至北京。清代文學家,代表作《紅樓夢》。

鄭板橋,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

3、浙江省

虞世南,越州餘姚(今浙江慈溪)人,南北朝至隋唐時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褚遂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代政治家、書法家。

賀知章,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人,唐代詩人、書法家。

駱賓王,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錢起,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

孟郊,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唐代著名詩人。代表作品《遊子吟》。

羅隱,新城(今浙江杭州)人,唐末五代時期詩人、文學家、思想家。

沈括,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代表作《夢溪筆談》。

周邦彥,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詞人。

陸游,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趙孟頫,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書法家、畫家、詩人。

王冕,浙江諸暨楓橋人,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篆刻家。

劉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今浙江溫州)人,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宋濂,金華潛溪(今浙江義烏)人,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

于謙,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詩人。

徐渭,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

黃宗羲,浙江紹興府餘姚人,明末清初經學家、史學家、思想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

龔自珍,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和改良主義的先驅者。

4、江西省

陶淵明,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末至南朝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

歐陽修,吉州永豐(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王安石,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

黃庭堅,洪州分寧(今江西九江)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文天祥,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

解縉,江西吉水人,文學家、書法家,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5、河南省

謝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東晉政治家、名士、書法家。

賈誼,洛陽(今河南洛)人,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

韓愈,河南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劉禹錫,河南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吳道子,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唐代著名畫家,畫史尊稱畫聖。

李賀,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著名詩人。

李商隱,出生於鄭州滎陽(今河南鄭州滎陽市),晚唐著名詩人。

元稹,東都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代著名詩人、文學家。

白居易,生於河南新鄭,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6、湖北省

屈原,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

杜甫,襄陽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孟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

陸羽,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唐代著名的茶學家,尊為“茶聖”。

米芾,湖北襄陽人,北宋書畫家。

李時珍,明代著名醫藥學家。

張居正,湖北江陵人,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

7、四川省

陳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遂寧市射洪縣)人,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

李白,出生於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隆青蓮鄉,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蘇洵,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

蘇軾,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書畫家、政治家、學者。

蘇轍,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

楊慎,四川新都(今成都)人,明代著名文學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

8、陝西省

司馬遷,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

孫思邈,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人,唐代醫藥學家,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顏真卿,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名臣、著名書法家。

杜如晦,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人,唐朝初年名相。

杜牧,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傑出詩人、散文家。

韋應物,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詩人。

柳公權,京兆華原(今陝西銅川)人,唐代著名書法家、詩人。

楊凝式,華州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唐末五代時期宰相、書法家。

寇準,華州下邽(今陝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詩人

9、甘肅省

李廣,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

張芝,瓜州縣(今甘肅酒泉)人,東漢著名書法家。

姜維,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

李孝恭,出生於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翱,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


怪噠叔


歷史上最厲害的省非清朝江南省莫屬!自古江南多才子,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地轄江蘇安徽兩省,是當時經濟最繁榮的一個省!正因為它過於繁盛,後來才被拆開為兩個省(此處心疼安徽2秒鐘)。


sinian1984


江蘇,江西,河南,山東,自古就有地靈人傑,文人需要環境的薰染,從自發到文化,人文的傳承與歷史是分不開的,歷史中文化繁榮的高峰,都是從這些地方進行延展的。


溫吞兒的泉


要分兩個時期,這個時期要以宋為分界線,宋之前,確實北方開發早,文化經濟比南方繁榮,因而北方人才多於南方。尤其是山東,山西河南河北一帶,人才輩出!宋後,北人南遷,加上宋政府的大量開發,以及對外貿易的拓展,南方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文化上開始逐漸超過北方,南方人才開始逐漸超過北方,尤其是江浙,江西湖北湖南一帶!


大經小緯雜談


我感覺是福建福州,尤其是在文風鼎盛的宋朝。福州位於閩江北岸,也一樣要在沿江的碼頭下船之後,再走過一段,才是巍峨的城牆。北宋仁宗時代,福州太守張伯玉曾經在福州遍植榕樹。所以現在的福州,已經得到了後世那個“榕城”之名。在這個時候,福州的人口已經達到了59萬之多,其中城內居住的人口10萬有餘。這裡是整個大宋的船隻製造中心。附近土地肥沃,糧食產量驚人。僅在兩宋時代,福州就出過文武狀元一共21人,進士更達到2200人之多。所以這裡無論是經濟、交通、文教、商業、都是極為繁榮鼎盛之地。

當時福州的繁華絕不亞於汴京、江浙等地,是名副其實的文風鼎盛之地。

下面是現在的福州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