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導讀:2019年1-6月,以特色小鎮、文旅綜合體、度假區、景區、主題樂園為目的地建設的文旅地產投資,新簽約、開工項目104個,項目涉及的總投資金額8301.95億元。當中,新簽約項目83起,新啟動開工項目21個。隨著國內城市裡地鐵、高鐵的快速延伸,TOD模式也成為了國內各大城市紛紛搶灘的“藍海”.....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從住建部2016年公佈首批127個特色小鎮名單開始,到2018年4月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文化和旅遊的融合推動了全國範圍轟轟烈烈的文旅投資,特色小鎮、文旅綜合體、度假區、主題樂園等一批文旅項目的建設在全國各地全面鋪開。

一.文旅地產“大時代”中的房企轉型

房地產企業紛紛成立旗下文化和旅遊公司搶灘文旅,至目前,已有過半的百強房企佈局,文旅投資的主體呈現多元化;特色小鎮在經歷了跑馬圈地、野蠻生長之後,多點開花,向著規範化、高質量方向發展;與此同時,以文旅綜合體、特色小鎮為代表的文旅項目則越建越大……

I.文旅產業:拉動內需增長的另一極

【10萬億級支柱產業】

經文化和旅遊部綜合測算,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7.82億人次,同比增長7.8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6497.1億元,同比增長8.47%。隨著產業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文旅地產作為開啟利潤新增長點的一個窗口,正在紛紛搶灘加速佈局。據業內人士估計,我國旅遊度假行業將形成10萬億級支柱產業。

【跨越式大發展的時代】

隨著文化部門和旅遊部門的打通融合,我國旅遊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值得關注的是,今年8月《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出臺。可以預見,有了一系列政策的“傾力支持”,文化和旅遊產業的巨幅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同時,消費正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旅遊產業帶動消費升級,正成為其重要引擎之一。隨著文化和旅遊的進一步融合,巨大的消費潛力將被激發,消費質量和消費者的體驗感也進一步提升,各類重量級主題樂園遍地開花,優質的文化旅遊資源有望被進一步挖掘……2020年打造世界旅遊強國的目標近在眼前,文化與旅遊行業正在迎來一個跨越式大發展的時代。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II.轉型分析:老牌央企華僑城的創新發展

【文旅投資窗口打開】

隨著產業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文旅地產作為開啟利潤新增長點的一個窗口,正在紛紛搶灘加速佈局。他們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在打造旅遊硬件項目的同時注入更多文化內涵、打造超級旅遊IP以重構旅遊全產業體系,從而助力文化旅遊產業整體升級,引領旅遊經濟發展進入良性循環。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田園綜合體、康養度假等迎來良好發展勢頭。

【創新:文化+旅遊+城鎮化】

作為一家開創了“旅遊+地產”先河的央企,華僑城從深圳起步,後逐步將這一商業模式複製到北京、上海、成都、武漢等地,以主題公園及周邊綜合配套、生態資源保護等帶動房地產銷售,以房地產反哺旅遊,通過這一方式,華僑城奠定了中國主題公園的龍頭地位。2015年,華僑城在原有“旅遊+地產”模式上探索出“文化+旅遊+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

華僑城意在打造一個新型生態模式,通過土地資源的獲取和賦能,建設完備的自循環系統,包括商業綜合體、住宅、酒店、城市基建、城市公共空間、藝術展館等,形成完整配套,以文旅為主鏈,貫穿起整個生態,從而提升區域價值。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轉型中的加減法】減法:在中國經濟發展由中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根據自身戰略發展做“減法”的企業並不在少數。2018年以來,華僑城轉讓多項資產股權,包括純地產項目和金融資產等。這些動作折射出華僑城對不符合集團戰略的產業形態做減法的信號。

加法:2016年起,華僑城在全國範圍內發起了一系列大手筆投資,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華中、西部、雲南等地進行多點佈局,獲取項目數十個。2019年5月16日,華僑城位於深汕合作區小漠文旅小鎮正式啟動,總投資超千億,被規劃建設成粵港澳大灣區首席濱海文化旅遊小鎮。據相關資料顯示,華僑城集團上半年在全國範圍共落地項目18個,整體發展態勢趨盛。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TOD:成都2019發展熱詞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這個對成都來說頗為新鮮的英文縮寫,譯成中文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已在歐美國家風靡20餘年,在日本城市發展規劃中利用到了極致。

近年來,隨著國內城市裡地鐵、高鐵的快速延伸,TOD模式也成為了國內各大城市紛紛搶灘的“藍海”,其中,成都身影踴躍。

到底,這個被譽為“城市精明發展”的舶來品為何?何以炙手可熱?對於市民、對於城市又有何具體裨益?衝在前列的成都,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思路?

I.TOD:並非簡單的“地鐵上蓋物業”

【軌道加載複雜功能】

TOD”落到城市裡到底是什麼?軌道加載複雜功能,並非簡單的“地鐵上蓋物業”。簡單來說,就是在公共交通的交通功能外再加載其它功能,以站點為中心塑造起小島型的生活區。人們在這個園區裡可以便捷地獲取生活服務,產生消費。”而公共交通裡的城市軌道交通,因其“運輸能力強、人流密集”的特點,成為了發展TOD的最好場所。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地鐵上蓋物業”與TOD

地鐵上蓋物業相對來說是一種單一的建築形態,不會考慮與交通板塊的互動,只是一個通道把二者連接起來了。

軌道站點與周圍區域的“互動”,和商業體相比,“社區”才是TOD項目所對應的。

  • 從形態上來講,TOD模式是以軌道交通站點為中心,以400-800米(約5-10分鐘步行路程)為半徑進行高密度開發;
  • 從功能上來講,TOD就是要形成一個同時滿足居住、工作、購物、娛樂、出行、休憩等需求的多功能社區,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高度和諧統一。

社區這個詞很重要。它不是簡單的一個站點加商業綜合體。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新川科技園南站TOD一體化項目規劃圖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TOD一體化設計範圍內的城市結構 意向圖

II.備受青睞:軌道建設的造血神器

【炙手可熱:大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推動新城更新、改變城市發展格局是TOD模式的一大重要作用

,功能落後的城市近郊區通過實施TOD綜合開發,融合產業、公共服務資源,可以形成新的商業中心和生活中心。TOD項目多了,就能在城市裡形成多箇中心,從而就將中心城區的資源、人口轉移出來,有效緩解中心城區的人口負荷和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同時也優化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這也能退讓出更多公園綠地和開敞空間,形成疏密有致、大開大合的城市形態,給城市居民營造更加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 微觀層面:交通站點如果只具備交通功能,只設有進出口,那麼枯燥的出行對於通勤的老百姓來說是“比較辛苦的”;
  • 宏觀層面:隨著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城市人口急劇增加,過去城市發展“攤大餅”式的單一集中型的城市已經開始生病,包括交通擁擠、環境汙染、通勤成本較高以及土地資源緊缺等。而經過國外城市幾十年的探索,已經證明了TOD模式是“一劑良藥”。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新加坡市中心的天際線、建築物和Kallang的城市景觀

III.成都思路:一個TOD就是一個公園城市社區

【已對全市700餘個地鐵站點進行戰略研究】

2017年下半年,成都市政府先後出臺《成都市軌道交通專項資金籌措方案》《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的實施意見》,確立了成都軌道交通建設資金籌集和TOD綜合開發的頂層設計;隨後又出臺了《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實施細則》,為TOD綜合開發提供了具體操作層面的實施辦法;2018年4月,《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專項規劃》《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一體化城市設計導則》編制完成,劃定了TOD綜合開發實施範圍;並將成都全網700餘個站點按照“城市級、片區級、組團級和一般級”構建了四級分級體系。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新川科技園南站TOD一體化項目規劃圖

剛起步的成都,步伐十分快。在吸收了世界多個城市的先進成果後,成都自己的路子怎麼走?

在成都推進TOD綜合開發的過程中,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下屬的成都軌道地產集團是骨幹之一。

  • 一個TOD綜合開發項目就是一個美麗宜居公園社區

去年,成都提出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城市建設從“在城市中建公園”轉變為“在公園中建城市”,從“空間建設”轉變為“場景營造”。而成都的TOD項目,也將圍繞“打造美麗宜居公園社區”的願景,營造高端消費場景、宜居生活場景、新興業態場景和蜀風雅韻的文化場景,擦亮成都“生活城市、消費中心”的名片,再次書寫城市樣本。

據瞭解,目前成都已從全域成都的視角,對全市700餘個站點進行了戰略研究,按照“無策劃不規劃、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實施”的原則,對標國際一流,開展了TOD綜合開發的策劃規劃設計工作。

按照《成都市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開發實施細則》,成都將在全市13個區市縣裡各打造一個TOD綜合開發標杆項目,體現“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理念,展現“人隨線走”“站引人聚”的實體效果,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城市新名片。“然後充分發揮試點項目以點帶面的輻射作用,進一步推動更多站點實施TOD綜合開發。”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新川綠谷規劃圖

【水到渠成:成都TOD探索】

當成都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上升29位至全球第71位、成功躋身世界城市Beta+級, TOD必然進入成都視野;當成都承擔起在中國首建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歷史使命,開啟新時代現代化城市建設的“成都探索”,TOD意味著最優的路徑選擇。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當成都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已達6條,累計運營里程197公里,佔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近50%,TOD已是水到渠成。人們為了生活聚集在城市,也將為了更好的生活繼續聚集下去。

TOD:文旅地產“大時代”背後的綜合開發新寵

往期精彩專題:




關於【光正房地產/華美天下】運營品牌:

  • 始創團隊核心成員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碩士陳大佑Wesley先生、資深旅遊策劃人樊嘉毅先生等。
  • 以政府旅遊部門、旅遊產品投資者為主要合作伙伴。
  • 合作範圍包括:旅遊產品提煉及升級、旅遊主題梳理、運營系統建立及優化、戰略投資、引入旅遊類知名品牌、旅遊發展策劃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