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人人網與Facebook的前世今生

近期,人人APP在蘋果應用商店悄悄上架,並一度取得衝擊榜單TOP5的好成績。不知道還有人記得它嗎?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一、人人網:還記得我嗎?你認識我嗎?

  • 你知道Facebook嗎?
  • 你知道校內網嗎?
  • 你知道人人網嗎?

如果你能接住小胖的這靈魂三問,那麼不好意思胖友,你跟小胖一樣都有一段“被狗吃掉的青春”哇!

你是否還記得諸如:“最近來訪”、“偷菜”、”特別好友“、深夜的無病呻吟、一件芝麻綠豆小事也要公之於眾的記錄癖……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我們說人生如白駒過隙,其實一點也不誇張,青春已經在倉促中離我們漸行漸遠。

但或許正是由於這幫中年油膩大叔和阿姨們的懷舊情結,以及部分不可告人的小秘密。近期,人人APP在蘋果應用商店悄悄上架,並一度取得衝擊榜單TOP5的好成績。

人人APP只是人人網的移動端,而這款熟人社交產品最開始叫“校內網”,創始人更是大名鼎鼎的美團老闆和創始人王興,是王興當年依據“六度人脈”理論,花了99%的努力幾乎是接近原生Facebook拷貝而來的一款產品,當然國內的舶來品多了去了,今天咱們不糾結這個。

生於2005年的”校內網“並沒有在王興大佬的手裡呆多久,在2006年即被千橡集團收購,陳一舟成為校內網掌門人,2009年校內網改名人人網,更是在2011年5月4日成功在美國上市。彼時,人人網的活躍用戶大約在1.17億,巔峰時期用戶量甚至能和QQ一較高下。

當然這之後的故事許多人知道也有許多人不知道:人人小站、人人遊戲、人人直播、人人區塊鏈、人人金融、人人汽車,等等,凡是互聯網行業裡你見到的火過的領域,差不多都嘗試了一遍,而結果確讓人大失所望,最終在2018年11月,人人網以等價60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份賣身多牛傳媒。

人人網的狗血故事就像隨風逝去的狗血的青春一樣,雖然每個人心裡都曾跟哪吒一樣,默默吶喊: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然後呢?

讓我們先把故事放一放,來看看人人網這個產品本身,在溯本清源之後、在鉛華落盡之際、在其仍有可能發生蛻變前的這一刻,如果人人網有故事,那一定都是產品本身的故事,產品決定了劇情的發展。同時,我們也一起對比一下人人網的孿生兄弟Facebook,為什麼界面、功能、部分商業模式都幾乎一樣的兩個產品,最後的結局卻是截然不同?

我們試著給出也許還不算完美的答案吧。

二、人人網與Facebook的產品功能對比

1. 界面設計

兩者的界面驚人相似,如有雷同,純屬故意。

要不是一個用漢字,一個用英文,簡直就是雙胞胎錯不了了!

(1)PC 個人主頁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2)PC登錄頁面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2. 功能設計

我們可以通過一個表格來看一下人人網與Facebook到底有哪些功能是接近後者類似的?

嚇死你……

核心功能基本都是一樣的,多像是失散多年的兄弟。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3. 技術框架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除了界面和基本的feature之外,對於無論是Facebook還是人人網這樣的超級SNS網站來說,以服務上億計的用戶規模來作為基礎標準,對技術的要求一定是非常高的。

(1)開發語言

由於歷史以及個人喜好等原因,Facebook在代碼語言的選擇上是以PHP為主,而人人網則是選擇現在看來在當時並不是那麼火爆的Java語言,但是這本身都無可厚非,無論是Facebook還是曾經一度火爆的國民SNS人人網,其實都可以說完美支持了自己業務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2)數據庫層面

Facebook選擇的是當時剛剛起步的NOSQL,而人人網除了MySQL之外,還研發了自己的分佈式KV存儲系統Nuclear。

(3)緩存

Memcached是人人網和Facebook都用到的一個分佈式內存緩存系統。

(4)圖片存儲架構

Facebook專門開發了一套圖片存儲架構——Haystack,相比於Facebook,人人網並沒有一套完整的圖片存儲架構體系。

三、人人網與Facebook的盈利模式比較

十四年來天下兵,到處不曾無此聲!

人人網存在的14年是中國互聯網飛速發展的十四年,Facebook的發展也僅僅比人人網多了1年而已,而以Facebook為代表的西方互聯網企業也同樣經歷了這段激情澎湃、枕戈達旦的歲月。

戰場上殺伐聲曾未間斷,無數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前赴後繼,這些產品在不斷提高用戶體驗給到用戶更好地服務的同時,也不停的思索著企業怎麼能夠長期生存先去的現實難題,許多商業模式便凸顯了出來,我們可以通過人人網和Facebook來略窺一豹。

(1)廣告是大頭

如果說互聯網發展了近20年以來,什麼商業模式是最成功的,廣告無疑是首屈一指的。一方面由於廣告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就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了,因此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認為線上廣告的存在基礎邏輯也只是用戶換了一塊屏幕而已(先不討論是否這樣);另一方面,這樣的一種商業模式也是經過歷史驗證的,商業模式、業務流程和從業人員似乎也都是輕車熟路了。

如果說哪裡有人、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廣告的話,這句話肯定會被許多廣告大師和品牌大咖們詬病,但是線上廣告的可檢測性加上線上巨大的流量,這兩者其實才是線上廣告被不斷深化的關鍵點之二。

(2)社交遊戲及遊戲分成

如果我們稍微留意一下現在這些已經成名的互聯網企業,除了廣告、電商之外,遊戲一定是其盈利的一個巨大入口。人人網不例外,Facebook更不例外。

(3)其他

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粗略的看到人人網和Facebook在商業模式上的差異點,也可以看到Facebook較人人網來講更加剋制,人人網幾乎嚐遍了中國境內最近幾年所有的產品和商業模式紅利,但其就像一個面對無數彩色玻璃球的孩子,到最後可能什麼也抓不住。而反觀Facebook,我們看到其更加沉穩的一面,從如下的對比中我們也可以有所感悟。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人人網的投資情況: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Facebook的投資情況:

一文读懂人人网与Facebook的前世今生

(4)關於開放

作為事後諸葛亮,我們今天坐在這裡可以盡情地、放肆地、毫無遮攔地去品評人人網或者Facebook的過往和得失,對於兩者的商業模式我們卻不能說好壞,無論是人人網估值幾十億美元的時候,還是最後以6000萬美元賣掉,至少對於創始人、創業團隊來說已經是比較成功了。

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分析一下為什麼幾乎同樣的孿生兄弟的兩個產品,至少到現在看來結局會有如此的不同呢?

可能很多朋友也跟小胖一樣,心裡隱約有那麼一丟丟感覺,或者我們也看一下別人的評論和意見,最後我們發現這兩個產品之間或許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兩者對於“開放”的不同認識和不同實踐結果。

互聯網產品的一大特點就是無限的縮短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大家再也不是藏著掖著了,只要用戶學會了互聯網產品的使用,那麼就會享受到王子和平民同樣的待遇。這就是信息的“開放性”,同樣,作為產品或者產品擁有者企業主是否也要具備這種素質和心態呢?小胖不能給出肯定的回答,但是時間可以。

Facebook 將 Messenger 變為第三方平臺的舉動,被業界認為是該公司迄今為止作出的最重大的決定之一。不同於一般的授權方式,這種模式是把其他應用聚合到Facebook平臺之中,而普通用戶可以在Facebook上無限制使用。

雖然人人網也提出過類似的想法和模式,但最後卻又當裁判又下場踢球,雖然賺了不少錢,但是從長久收益來看卻並不良好。

但是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這裡的商業邏輯,因為Facebook又不傻,為什麼會願意給別人做嫁衣裳呢?我們可以看一下Facebook2019年第三季度最新的財報,或許就很容易懂了。

  • 在核心數據方面,截至2019年9月30日,Facebook月活數為24.5億,同比增長8%;每日活躍用戶(DAU)平均值為16.2億人,同比增長9%;
  • 2019年第三季度廣告營收為173.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5.39億美元增長28%;
  • 移動廣告營收佔據了Facebook廣告營收的大約94%,比例高於上年同期的92%。

我們前面已經講過,Facebook的商業模式大頭還是在廣告收入,而廣告收入的大頭又在移動端的廣告收入,而這一些都需要一個核心要素的支撐——用戶數及用戶活躍度。所以,Facebook開放後其他應用帶來的用戶和價值可想而知。

當然這種模式最早也並不是由Facebook提出來的,而是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line,當然微信也有類似的功能。各家開放程度不同,也肯定都有各家的考慮,這裡就不繼續討論了。

四、從人人網和Facebook的發展我們得到的幾點啟示

1. 產品的定位和迭代

僅憑一篇文章不可能把兩個這麼偉大的企業讀懂、講完,但是我們可以試著從這段歷史中總結一些經驗,讓踩過的坑都可以成為財富。

無論是什麼樣的企業,產品一定是第一位的,好的產品才能帶來更多的客戶和客戶的付費,從而能夠保障一個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

其實如果僅僅比較人人網和Facebook的話,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到前者雖然一直標榜在學習Facebook,但是人人網在產品的方向和策略上要分散很多,反觀Facebook則是一直聚焦於社交網絡平臺這個領域。

當然,我們也知道在2009年校內網改名為”人人網“並準備ALL IN”社交“的時候,”微博“出現了,一下子打亂了校內網的節奏,但是我們仍然也無法解釋同樣Twitter在美國更是早於新浪微博等存在,Facebook還是發展至今並確立了霸主級的地位。

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

作為一家公司去不停的探索人人汽車、人人金融、人人區塊鏈、人人直播這都是無可厚非的,甚至是順利成章的,但是小胖建議可以重新開一個小公司去專門試水,而不是在已有的產品上隨便更改(從界面到規則),這是對用戶極大的不尊重。

其實通過研究可以發現Facebook在創業之初也遭遇過內部團隊的不信任,但是一定要有一部分人信任某個點,並可以持續為了這個點去拼、去奮鬥。

因此,我們在做自己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找到自己和團隊可以相信的點——這個產品的定位、這個團隊的定位,哪怕像許多硅谷創業者一樣,做到一定程度把產品賣掉變現,這都是明確的方向,切忌陰晴不定、搖擺不定。

2. 企業的創始人

我們無法否定人人網兩代創始人的成功,無論是之後又涉足飯否、現在成為O2O霸主的美團大BOOS王興,還是13年前買入校內網如今賣掉人人網的陳一舟。從某種意義上來看,他們開始就是成功的,也一直都是成功的。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針對一個產品或者企業的創始人進行一些討論,而更為有趣的是,這兩位的創業經歷一是足以讓我們膜拜,二是這兩位也正好代表了創業者的兩種形態,小胖試著來分析,也希望讀者們可以與我一起討論。

在《陳一舟的投資帝國》中,作者的一段話說的很有意思:

“同為湖北籍的周鴻禕說他(陳一舟)是“湖北第一聰明”,雷軍在清華演講時說早年最崇拜的人就是陳一舟。他(陳一舟)卻說,真正的創業者貴在堅持,要戰鬥到最後,就是像周鴻禕那樣成為一個偉大的鬥士。”

“事實上,雷軍和周鴻禕都在堅持,他(陳一舟)早就撤了,遊走在企業家、投資者、投機者三者之間搖擺不定。”

我們翻閱陳一舟老師的履歷你會發現真得很驚豔:

1969年,出生在湖北武漢;

1987年考入武漢大學物理系; 1993年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學習獲MIT碩士學位;

1995年後,進入美國阿爾泰克公司(Altec)工作,主管北亞地區事務;

1997年進入斯坦福大學攻讀MBA及電機工程雙碩士學位;

1999年與斯坦福大學校友周雲帆、楊寧共同創辦ChinaRen公司,陳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Chinaren 被SoHu收購後,陳一舟任SOHU副總裁。

2002年11月千橡互動集團成立,自任董事長CEO,旗下有DuDu網,dudu加速器,貓撲網,uume,魔獸中國,5Q校園地帶等網站。

2011年5月5日美國時間5月4日,中國知名社交網站運營商人人公司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陳一舟的身價約為18.17億美元。

其實當時間倒回20年,在中國互聯網的發展初期,沒有人可能會預想到今天的世界會是這個樣子,當然也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許多人已經不知道Chinaren這個論壇到底是怎麼風靡一時了。

而陳一舟的成名之作就是這個ChinaRen,也是憑藉這個進入當時紅極一時的搜狐成為副總裁,然後就有了接下來的一段段故事。

但正如上文提及,陳無疑是成功的,但又是不堅定的,因為到處都可以賺錢,也就沒有必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了。其實在早年的人人網內部郵件中,陳也發過類似的總結,他提醒創始人要”聚焦“而不是分散。

反觀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和美團的王興,他們的更願意在一個地方高築牆、廣積糧之後再去擴展,但是到底這兩種孰好孰壞,應該還是成敗論英雄吧。

3. 21世紀的商業模式跟以往到底有什麼不同

其實從人人網和Facebook兩家公司、兩個產品的比較中我們可以學到和得到的很多,但是最讓小胖動容和感觸最深還是“開放”這回事。

已經存在20多年的互聯網行業其實已經不算是一個新的行業了,而互聯網行業對於整個社會最大的價值不僅僅是有多了一個賺錢的領域,更多還是對人類思想的解放、對社會信息邊界的打破和撞擊,互聯網使公平和平等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得到展現。

以前我們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是現在來看,第一我們無法阻止徒弟“自學”,網絡上的知識可以說是汗牛充棟、浩如煙海。第二當組織的範圍被擴展之後,我們需要更多的能量來維繫這個已經略顯鬆散的體系,我們不可能“孤軍奮戰”。

舉例來講,現在我們看到的Facebook、微信、支付寶、滴滴等“平臺級”的產品已經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對他們的依賴也越來越高。從另外的角度來看,

當你無限開放之後,你反而會更加緊密。

  • https://www.cnblogs.com/jpwangluo/archive/2012/09/17/2688421.html
  • https://www.jianshu.com/p/ee028968e7ce?pageName=tab_recommend
  • http://www.16xx8.com/photoshop/jiaocheng/2015/136629.html
  • http://www.sohu.com/a/245110915_99890227
  •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33r8pCEeXIR.html
  • http://www.woshipm.com/pmd/70876.html
  • http://www.cyzone.cn/article/562881.html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7187161643581755&wfr=spider&for=pc

#專欄作家#

FatBoy,微信公眾號:夜來妖,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做了幾年產品。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