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習慣,這個“潘多拉”魔盒被養成後,負債消費就成了必然

對於如今社會來說越來越多的朋友負債越來越多,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月光族”等詞彙形成一種普遍的認知。相信不少朋友都會疑問,為何如今負債的人越來越多?錢到底都去哪了呢?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生命不息消費不止,收入趕不上消費怎麼辦?只有負債

不可否認從改革開放後國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無論是從物質還是精神上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就。但是相比於60年代的朋友的消費觀念,有多少花多少來說。70、80、90後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負債消費已經成為趨勢。簡單點就是,基本上多數的80後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幾張信用卡。那麼為何負債的人越來越多呢?而且負債越來越高呢?幾點觀察:

消費習慣,這個“潘多拉”魔盒被養成後,負債消費就成了必然

消費升級

第一、上世紀90年代以前人們的收入水平與消費水平是基本持平的,有多少錢辦多少事是當時的主流。之所以當時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人們的收入渠道比較少(農民就是種地,城鎮職居民就是上班);一方面就是當時的物資不夠豐富;無論是日用品還是其他都不夠豐富。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後,工廠增多人口流動加速,收入增加,各種商品進入市場,人們的消費熱情被打開。自從就開始了“生命不息,消費不止”的生活。

第二、有房才有家的傳統思想下,房價的快速增長使得人們的購房成本越來越高,負債佔據了不少一部分。已經有不少消息指出目前房貸開支已經逐步佔據了不少家庭主要開支的60%以上,過高的開支導致了基層人們的消費能力不足,人們消費意願降低的情況下肯定會影響經濟增長。

第三、維持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為了維持經濟增長金融部門發行類似於信用卡這樣的負債型消費也是必然。

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日益改變,人們超前消費的意願愈發強烈,隨著信用卡類產品的逐步普及,超前消費低還款已經成為趨勢。簡單來說就是,人們的收入增長永遠趕不上消費支出的增加。這樣的情況下,勢必會導致負債越來越多。

消費習慣,這個“潘多拉”魔盒被養成後,負債消費就成了必然

購房者

負債高,收入低會伴隨著幾代人,提高自身收入才是根本

從近幾十年來我國實行的都是相對寬鬆的貨幣金融政策,只是說為了解決房價過高問題才今年開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也是為何包括房企在內的很多行業感覺到壓力大的原因。甚至在某些城市已經不允許信用卡類大額消費,其實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防止資金過多流入樓市。高負債、收入低的時代背景下,努力提升自己能力提高收入才是根本。幾點觀察:

第一、房產、汽車等大額商品成為消費必需品後,其高價格開始傳遞到各行各業,勢必導致消費提高。昨天剛發表了一篇文章,簡單來說就是房價上漲會導致其他商品上漲;這種市場經濟下的關聯性是任何措施都阻擋不了的。所以,在如今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存在高消費的情況,只是說房產和汽車的表現比較明顯而已,讓大家“肉疼”了。

消費習慣,這個“潘多拉”魔盒被養成後,負債消費就成了必然

4s店

第二、合理負債還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觀念,負債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合理。無論是從富豪還是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基本都有合理的負債。因為也對於我們的負債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就是50%以內。解決高負債的方法只有兩個:降低負債和提高收入水平。很可喜的是如今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具備了很多獲得兼職收入的機會。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綜上,當消費習慣這個“潘多拉”魔盒被養成後,大家就會習慣於此。正像很多互聯網企業(美團、滴滴打車等)開始進入市場都是先培養人們的消費習慣一樣(哪怕是進行大量補貼)一旦養成一個固定群體的消費習慣,那麼收益就不成問題了。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轉評、關注,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