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故事·百家講壇」 中國茶葉機密是如何被竊取的?

19世紀40年代,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茶葉供應國。183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喪失了茶葉進口的壟斷權,自己生產茶葉就成了該公司的主要目標。他們想移種中國茶,但首先必須找到能刺探到中國茶葉生產秘密的專家,於是他們把目光轉向了英國植物學家福鈞。

福鈞從小喜歡園林藝術,曾跟隨一些富有造詣的園藝學家學習園林藝術。學成後,他進入愛丁堡植物園進一步深造。此外,福鈞對中國比較瞭解,因為他曾作為倫敦園藝會領導人在中國呆過一段時間,回國時帶回了100多種西方人沒有見過的植物,其中包括小巧的盆景植物。

受東印度公司的派遣,福鈞於1848年6月20日出發前往香港。他接到英國駐印度總督的命令:“你必須從中國盛產茶葉的地區挑選出最好的種子和茶樹,然後運到加爾各答。”既出於冒險的愛好,也基於利益的誘惑——英國付給他的報酬是每年550英鎊。他毫不猶疑地充當了“經濟特務”的角色。

1848年9月,福鈞抵達上海。當時的上海還只是一個根據《南京條約》向外國人開放的小港口。為了不被當地民眾識破身份,福鈞弄了一套中國人穿的衣服,按照中國人的束髮方式加上了一條長辮子,打扮成了一個鄉下農民的模樣,之後就向以盛產綠茶聞名的黃山進發了。陪同他前往的有來自產茶區的兩個中國人,一個是男僕,一個是苦力,他們收了福鈞的錢,幫助他隱瞞身份。

面對種類繁多的植物和滿山遍野的綠色茶樹,福鈞興奮不已。每走一段路,他都要記錄下自己的所見所聞。在跋涉茶區的過程中,福鈞發現,多霧的氣候和富含銀元素的土壤很適於種植藥用茶,他由此逐漸瞭解到何種氣候和土壤才適於種植優質茶。在寧波地區,他也採集到許多茶種。他常常碰到這種情況:由於他出手大方,表現得體,主人常常拿出自己珍藏的最好的茶招待他,以感謝他的來訪。

1848年12月,福鈞已經弄到了大量茶種和茶樹苗,並將其中很大一部分茶種播種在英國駐當地領事館以及一些英國商人住的院子裡,目的是不久以後將茶樹苗送到印度去。他發往印度的每批茶種和茶樹苗都是分三隻船裝運的,目的是儘量減少損失。

為了掌握更多的茶葉技術,福鈞又於次年深入到了著名的紅茶區武夷山。他從當地和尚那裡打聽到了一些茶道秘密,特別是茶道中對水質的要求。這一次,他喬裝成知識界名流,瞭解到了使綠茶變成紅茶的過程。當時多數歐洲人一般都喝紅茶,因為綠茶運輸過程中在船艙中發酵了,所以,綠茶和紅茶其實屬於同一種茶,這一發現在歐洲引起了極大熱議。

然而,要想把中國的種茶和製茶技術傳到印度,僅僅靠福鈞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因此在回印度前,福鈞招聘了8名中國工人(6名種茶和製茶工人,2名製作茶葉罐的工人),他們的到來使喜馬拉雅山一個支脈的山坡上增加了兩萬多株茶樹。從1853到1856年,福鈞又到中國呆了三年,目的是進一步瞭解花茶的製作技術。

結果,在印度境內的喜馬拉雅山山坡上,茶葉產量不斷增加。而在世界範圍內銷售給西方人的茶葉中,中國茶葉所佔的比率甚至下降到了10%。

回到英國後,福鈞發表了他的旅行手記,但刪去了原稿中與他的間諜使命有關的細節。他從手記的出版中獲了利,而中國人卻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茶葉機密是怎樣被洩露出去的。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中国茶叶机密是如何被窃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