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六大寺

1、大昭寺AAAAA

[西藏拉薩城關區]

拉薩六大寺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始建於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後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築群。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是西藏現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築,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結構建築,並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佈局。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佔地25100餘平方米的宏偉規模。大昭寺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大昭寺作為布達拉宮的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傳說大昭寺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在戒…[詳細]

2、哲蚌寺AAAA

[西藏拉薩城關區]

拉薩六大寺

哲蚌寺,系黃教六大寺廟之一,位於拉薩市西郊十公里處的根培烏山-南坡上,海拔3800米,沿山勢-逐層而建,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哲蚌寺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於公元1416年創建,解放前這裡的僧侶數目多達10000人,是藏傳佛教最大的寺廟。寺內主要經殿有六個:甘丹頗章,措欽大殿,密宗院,洛賽林院,郭芒院,德陽院。主要佛像有:見解彌勒佛,金剛怖,不動佛,還有金寫甘珠爾,大戰佛莽等歷史悠久,-舉世無雙的真品和不計其數的-各種鍍金佛像,佛經等珍貴文物。另外,寺廟的-四大佛經學院中-有三個顯宗院和一個密宗院,三個顯宗院,是根據宗喀巴三師徒,所著經典的基礎上-各持己見,洛賽林院習用…[詳細]

3、色拉寺

[西藏拉薩城關區]

拉薩六大寺

色拉寺全稱色拉大乘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主寺之一。與哲蚌寺,甘丹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是三大寺中建成-最晚的一座。位於拉薩北郊3千米處的-色拉烏孜山麓。色拉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宣德九年,絳欽卻傑,應召赴北京,受封-大慈法王。寺內有吉札倉,麥札倉,阿巴札倉等三大札倉。其全盛期,寺中有僧8000餘,規模僅次於哲蚌寺。色拉在藏語裡是野玫瑰的意思,傳說山下修寺時,這裡長滿了野玫瑰,色拉寺因此得名。寺內保存著上萬個金剛佛像,大多為西藏本地製作。還有許多是從內地或印度帶來的銅佛像,大殿和經堂的四壁上保存著大量的彩色壁畫原作,最著名的塑像就是大殿裡的馬頭明王像。色拉寺周圍柳林處處,流水淙淙,自古就是高僧、…[詳細]

4、小昭寺

[西藏拉薩城關區]

拉薩六大寺

小昭寺位於大昭寺的北面500米處,為西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拉薩名勝之一。通常與大昭寺連稱拉薩二昭而馳名於世,始建於唐代,與大昭寺同期建成。根據五世0-所著的《大昭寺目錄》等書記載:小昭寺主要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的身像,大昭寺主要供奉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釋迦牟尼8歲的身像。松贊干布逝世後,遵照文成公主的旨意,大昭寺和小昭寺釋迦牟尼佛像進行了對換。小昭寺又名-上密院,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的最高學府之一。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前部為庭院,後部是神殿及其門樓、轉經迴廊等附屬設施。門樓高三層:底層-為寬敞的明廊。明廊有10根大柱,皆為十六稜形。柱身有三條銅箍,銅箍面…[詳細]

5、楚布寺

[西藏拉薩堆龍德慶縣]

拉薩六大寺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之主寺。亦稱磋卜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塔布拉傑弟子噶瑪噶舉派創始人都松欽巴修建。楚布寺海拔4300米,位於拉薩市堆龍德慶縣西北的楚布河上游,距拉薩西郊70公里。楚布寺規模龐大的建築群以大殿為中心進行分佈,共包括經堂、佛堂、0殿、佛學院、密宗修習院、-私邸及僧舍等,正在修復建設中的還有較具規模的講經臺等建築。楚布寺擁有大量稀世文物,包括江浦寺建寺碑,現位於楚布寺大殿內,高約兩米半,寬約半米,上刻古藏文,該碑對研究吐蕃時期政治、經濟、宗教等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空住佛,楚布寺鎮寺之寶,也是第八世噶瑪巴為紀念其上師而塑造的銀像。此外,瑪恰噶拉石刻塑像、米拉日巴曾用過的缽、都…[詳細]

6、噶丹寺

[西藏拉薩達孜區]

拉薩六大寺

噶丹寺:在拉薩達孜縣境內的旺古爾山上。始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由西藏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興建,是格魯派第一座寺廟。寺建在山頂及山坳處,殿宇高低錯落,樓群重疊,外觀巍峨,其規模相當於三個布達拉宮。拉基大殿規模宏大,可同時容納3000餘-誦經,殿中有彌勒像與宗喀巴等銅造像,高大精美。另陳列有宗喀巴生前法座椅子,後堅錦緞傘蓋。左側0神殿藏有珍貴文物多件,有清乾隆所贈嵌有金銀寶珠的盔甲一套。寺內原有壁畫中,有《釋迦牟尼講經圖》,是黃教早期壁畫的代表作,十分著名。寺中有靈塔90餘座,內藏宗喀巴和甘丹赤巴等的遺體。

傳播文化,傳遞知識,傳播正能量

喜歡請關注,轉發,收藏,每天都有精彩文章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