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歲準提寺披上高科技防火衣 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300多歲準提寺披上高科技防火衣 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修繕後的準提寺

300多歲準提寺披上高科技防火衣 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準提寺修繕施工

300多歲準提寺披上高科技防火衣 通過省文物局驗收

修繕前的準提寺

近日,修繕竣工一年多的準提寺修繕工程成功度過“考驗期”,一次性通過江蘇省文物局驗收,原本大面積漏水以及擾人的病蟲害情況得到了有效根治。通過驗收的準提寺還添加了多個智慧化預警系統,能夠快速、準確監控建築內的煙、火等動態,並配備專職安全管理隊伍。有了這些“高科技”加持,已經300多歲的準提寺顯示出新的活力。

老建築疾病纏身

大面積漏水還有病蟲害

2017年,準提寺勘驗工作啟動,當時,這座歷經300多年滄桑的老建築已經“疾病纏身”:大面積的綠色植物鑽滿了屋頂、屋簷的瓦縫,白蟻的啃食令它傷筋動骨,大面積的漏雨給建築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在揚州有一句話,叫做‘屋有千年壽,就怕屋頂漏’,當時準提寺的前後四進建築藏經樓、大雄寶殿、天王殿、山門殿,都有大面積漏雨現象。”江蘇古宸環境建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也為了讓這座明代古剎能夠重新煥發生機,2018年6月1日,相關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揭瓦大修解決滲漏

準提寺修繕通過省驗收

修繕過程中,四進建築的損壞程度相當,施工方採用了揭瓦大修的方式進行修繕。

首先對屋面的植物進行了清理,另對建築內腐朽的木結構進行了整修、替換,當時白蟻的病害非常嚴重,對木結構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市白蟻防治中心技術人員協助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漏雨對望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汙染,甚至有些已經損壞。修繕過程中,對有汙染的望磚進行了清理,已經損壞的望磚則進行了替換。全部鋪設完成之後,又塗上了專業級別的防水卷材,之後再覆蓋瓦,有效地阻隔了雨水的滲漏,讓古建築“延年益壽”。

本次修繕中,發現損壞最嚴重的是大雄寶殿北面的重簷廊,大面積滲漏已經導致其桁橋滾動,如此屋面即有傾斜和坍塌的危險,修繕時也對其桁橋進行了撥正、整修、加固。此外,施工方還對房屋的外立面進行油漆打磨、清理,重新出新。

“工程竣工一年後,今年10月30日,省文物局前往現場,根據實際實用效果檢驗修繕工程是否有效,結果一次性通過驗收。”上述負責人表示,古建修繕工程一般都要經過一年左右的“考驗期”,這一年時間的實際使用,才是最能檢驗修繕效果的“利器”。

智能化系統應用

為古建築安全保駕護航

“通過修繕,建築的漏雨以及病蟲害情況得到了有效根治。”個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準提寺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個園管理處為其專門配備了一支5人的安全管理隊伍,24小時值守,在提供人力保障的基礎上,還定期進行消防演練以及消防技能培訓等相關工作,確保準提寺古建築安全。

十幾年前,準提寺曾進行過一次修繕。2018年9月15日修繕工程竣工後,個園管理處將準提寺老化的線路全部更換,同時添加了一套智慧化用電預警管理系統,“在每一棟建築的總閘處都安裝有監測系統,一旦發生過熱、過載、短路等情況就會報警,反映到監控室的監控大屏上,與此同時,連接的手機上也會收到相關提示。”準提寺安全保衛科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安裝以來,已經處理過多起線路過載的隱患。“由於寺內有商戶,用電會存在不規範的情況,這套系統就能夠將這些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個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建築內同時還增設了煙感報警系統,一旦建築內發生火情或煙霧濃度超標,也會及時報警,確保古建安全。“今後,我們對於準提寺以及個園的建築安全工作將著眼於智能化、智慧化的方向,利用新的防護手段、技術,精細化為古建築的安全保駕護航。”記者林倩雯

【古建檔案】

準提寺

準提寺位於揚州市鹽阜東路6-1號,建於明代,佔地約225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是揚州古城區現存規模化的、建築群保存完整的寺廟之一。準提寺寺門朝南,門開一洞。其由南向北依次排列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藏經閣等古建築。第一、二進殿房皆五間。第三進是大雄寶殿,亦為五間,重簷翹角。殿前天井較大,天井中原植有兩棵銀杏樹,現僅存西邊一棵。天井西邊有一排五間配房。最後一進是藏經樓,樓上下各五間,樓前兩側各有樓梯道房三間。清學者阮元曾在寺內保存有宋代石刻“三公石”,已蹤跡不見。院內還存古銀杏一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