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孝,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千年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孝作为一个人好坏的衡量标准之一。对于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长大的父母,应当报以孝道,这是合情合理的。

然而,有一个母亲在检查完身体之后,医生不让她吃肉,但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并且这个人还被认为是一位大孝子!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首先,先从前文提及的这位儿子说起,他名为傅斯年,初字梦簪,字为孟真,是山东聊城人。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以及学术领导人。同时是五四运动学生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在近代,傅斯年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从性格上来讲,傅斯年是真性情,豪爽,不畏强权,敢说话的一个人。

李敖在《李敖有话说》中说:“有一个学生领袖傅斯年,终其一生不肯加入国民党。他不但不加入国民党,还鼓励他的老师胡适要采取跟国民党并不很合作的态度。这一点我觉得傅斯年很了不起”

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并且,傅斯年最为人称道的,并不是他的学问,而是他的脾气。这从他的两个绰号就可以看出:一个是“老虎”,一个是“大炮”。说起“大炮”,有名的例子就当属炮轰孔祥熙和宋子文了。

在他发表的《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中写道:“我真愤慨极了,一如当年我在参政会要与孔祥熙在法院见面一样,国家吃不消他了,人民吃不消他了,他真该走了,不走一切垮了。”一下子便把只会中饱私囊的宋子文给踢下台了,让人拍手称赞。

然而,在外天不怕地不怕的傅斯年,在回到家中面对母亲时,却是恭敬的头都不敢抬。

傅斯年出生于书香门第,但他父亲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傅斯年父亲早逝,家中全靠母亲支撑。

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到了母亲一人身上,但傅斯年的母亲不辞辛苦,她细心的照顾着傅斯年,并将他抚养成人。旧时代的女性总是令人敬佩的,因为她们会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辞辛劳,而无疑傅斯年的母亲就是这样的女人。

当年的傅斯年才华横溢,在学界中可谓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但到了母亲面前他就非常温顺,若是惹母亲不高兴,他就长跪不起,任凭母亲斥责,直到其气消他才起来,并乞求母亲的原谅。无论他对外人如何,但是对母亲,他始终是最温顺的。

傅斯年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并且还比较胖。医生叮嘱不能让其吃过多肥腻的食物,可偏偏老人家就喜欢吃肥肉。而傅斯年的夫人俞大彩,遵从着医生的嘱托,便几乎不买肥肉给母亲。

都说老人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不能吃到自己想吃的,就闹脾气。为了这事,傅斯年的母亲不时就向媳妇发火,而知道这件事后,傅斯年又在母亲面前长跪不起,向母亲说明吃肥肉的利害关系,直到母亲的气消他才起身离开。

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再回到房间后,他又偷偷对妻子说:“以后你给母亲吃少许肥肉,对患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控制情绪比忌口要更重要。母亲年纪大了,别无其他嗜好,就爱吃肉,让她吃少许,不比她惹生气好吗?我并不是责备你,但念及母亲含辛茹苦将我养大成人,我只是想让她老人家高兴一些,尽尽孝道。”

由此可以看出,傅斯年是真的孝顺,他会为了母亲而真心的着想。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南京空袭日频,而傅斯年由于事务繁忙而无暇顾及家庭,更是无力陪侍母亲避难,于是放心不下的他特委托一名下属,以及两个侄儿负责保护母亲转移至安徽和县。

待到南京沦陷后,傅氏辗转来到重庆后不久,两个侄儿来见,傅斯年还以为家人都顺利脱险,十分的高兴。但当侄儿述说,他都母亲没有逃出来时,傅斯年大怒,当场便打了侄儿耳光。

母亲检查完身体,医生不让她吃肉,儿子却对妻子说:快给母亲买肉

随后,他千方百计令人把母亲从安徽接了出。当时的老太太已是70余岁的高龄,傅斯年每次逃到老母逃难一事,都满怀歉疚。他曾对同事说:“幸能平安至后方,否则将何以面对祖先?”

到了1914年,傅斯年因过于操劳患有高血压在医院休养,而此时却偏偏遇到母亲去世,他悲痛之际,又为自己不能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尽孝道而深感愧疚。

对此,你怎么看呢?

参考资料:《李敖有话说》、《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