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農民在家有地種,在城裡有事做,兩份收入,你怎麼看?

小滿阿忠


兩份收入好於一份收入嗎?

我寧願要月薪30000的收入一份,不願意要每月1000和3000的兩份收入。

不知道我是不是有病?


循環經濟齊


有這兩份收入羨慕嗎?如果你是農民,在農村裡生活,你就知道種地只能管一家人的溫飽,管不了一家人的開支零花,就不得不去城裡做事賺錢。小趙就給大家算算賬,例出來大家就可以做個比較。


在農村裡按一個家庭十畝田,種一季來算,除掉種子、化糞、農藥、耕田、割稻,自己的人工不算,一畝田能掙個500塊錢,還是管理的相當不錯的。十畝才5000塊錢,家裡要是人多的話還好點,要是人少,有4個多月的稻齡期,在這段時間裡,基本上都是沒有多少時間去打零工的,全身心投入到水道種植和管理上(即使出去做事,也要隔三差五的回家看看,根本不敢長時間的出門)。


只有在忙完農活了,農民才會出去打打零工。農民們出來做事,有手藝的人還好點,要是沒手藝的人,只得在建築工地打小工,當副手。小工的工資都不是很高,一天才100多塊錢。在工地上做事想做滿30天是不可能得,有時候不是確這個就缺那個。要是做室外颳風下雨、下雪結凍還不能做,一個月能做20天事就不錯了,一個月也才3000多一點,現這點錢也只能夠生活開支。

農民的總工資加起來,都還沒有上班族的工資高。種田只能說是附帶,管住溫飽,不花錢買糧食,平時家裡的生活開支,都還是要靠打零工,更加別說有社保、醫療的保障了。



我是小趙,也是個農民,也不想打兩份工,但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就是逼著自己去選擇。


常德農村小趙


我給一個最實際的答覆。

農民在城裡打份工,休假休班再忙自己的農田,這樣的例子在2O年前,是最讓人羨慕的。比城裡的正式職工還要自豪,正式職沒其它出路,死靠工廠,而農村職工半工半農,雙重收入,休班回家忙忙農田,看看孩子,收實一下雜活,媳婦象接神仙似的招待老公,在當時來講比農民工或正式職工受歡迎。

而現在隨著形勢改變,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不再願意休假休班,在外多幹兩天比在家種一畝地的收入還要多,家裡的幾畝地有婦女孬好管理著不落荒為目地,因為糧食價格多年來就象鐵打的堡壘沒有變化,而其它物品漲幅又那麼快,農民已不指著種糧來增加收入,現狀總結兩句話:種吧回不來本,不種吧,放棄又可惜。

所以說,一邊工作一邊種地已不是農民選擇的模式。打工,那就在外一年到頭的幹,種地,那就多種做一個土地稱包大戶。現在農民的思維再也不是從前小打小鬧的水平,胃口越來越大,要求也越來越高,加上各媒體的引導,特別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年老年幼都在接受網絡媒體的指導。想信未來的明天,農民與城裡人將會平起平座。





心田154388518


是啊!,農民在家裡有地種,進了城有事做,的確是有兩份收入。可是換一種說法來說,農民在家得種地,進了城得找事做,與其說是兩份收入,何嘗不是一直在工作,永無休息之日呢!

農民在家裡辛勤種地,那份辛苦,不是農民永遠也想像不出來。在季節變化差異大的地方,每年有農忙季節和農閒季節。農民在農忙的季節裡要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到了農閒的季節,急急忙忙的趕去城裡找一些城裡人不願乾的髒活累活來做。為什麼農民要這麼辛苦呢?因為單憑地裡的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人,一些肩扛著養活全家重擔的壯勞力,不得不奔波在城市與農村之間。農忙時得種地,農閒時得打工。若是身無千斤擔,誰願意城裡農村兩頭幹?若是單憑種地足以維持開銷,誰不想農閒時在家裡好好逍遙過些時子?

也許有人會說,既然種地不划算,為啥不全職打工呢?可是打工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工作的,老人,孩子,人家老闆不要啊!還有一一些地方的教育問題,孩子不得不回家上學。於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就只有回到農村,為了要生活,只能盡力種點地了。這樣一來,年青力壯的頂樑柱們,在農忙時節就得回家幫忙,過了農忙又去打工。表面一說,好像是兩份收入。其實質上是在臘燭兩頭燒,一年四季沒個休息的日子。

唉!農民的苦,只有農民自己知道。天不一定知道,但地一定知道。不是農民的你不知道,但作為農民的我自己知道。

農民的兩份收入,一份來自於種地,種地收糧養活人。一份來自於城裡打工,做最髒最累的活,為城市建設作貢獻,用汗水血淚換鈔票支撐家用。養活人離不開農民,城市建設也離不開農民,可是農民卻過著苦哈哈的日子,好想向蒼天大聲質問,天理何在?

農民做兩樣事,兩份收入,不是農民自己所向往的,而是被生活所壓的。農民沒辦法做李太白,只有向五斗米折腰,六十七十歲的農民有幾個的背能直挺著?

不敢再寫下去了,我怕我會流著淚越寫越憤怒,會言辭不當。


用戶覃悠然爸爸


這就對了,在城裡掙著工資,家裡的地有收入。一舉兩得,一槍兩眼兒。這就是聰明的選擇。比那些地拋荒了,在城裡混不下去了,整天曬寒酸講困難喊不公發牢騷的無能之輩強百倍,只要努力奮鬥拼搏,就是贏家。只要掙到錢,你就是蟈蟈兒。


說實話z


有人說,農民在家有地種,在城裡有事做,兩份收入,你怎麼看呢?很簡單,現在農民在家種地的年輕人很少見,有點知識和技朮的都奔城市去發展了,在家種地不賺有的還賠,-不奔城市難道在家:一家老小怎麼生活,現在在家的多部分是年老體衰之人,混夠吃就行。有不要田地的,也有兩走著的,因無收入保障,無奈之舉!不要有忌度心腸,他們也是為了生活所迫吧!


WangFDDI夢圓


這是大部份中青年農民的生活現狀,5O後農民基本己告別打工路,返回農村,部份6O後仍在邊打工邊種地。

象題主所述打工種地兩份收入是不錯,但凡是農閒打工的,他們經營的土地都不多,一般三,五畝地且以種糧為主。否則也沒有太多空閒時間,所以,要說這點地的收入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也就是能滿足個日常吃飯問題,餓不著而已。這還是平原地區,如果是在山區可真是沒法說,產量太低,收不回成本也是常事。

這是現實的,但是,土地拋荒也好種樹也罷,土地對農民來說真的不重要嗎?“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這句話不現實嗎?我想農民心中是有數的!

實際生活中,土地的價值是不能以產出的糧食收入來衡量的,如果把一畝地的糧食賣掉,然後用所得收入來支付生活費用,可能維持不了幾個月,而綜合經營好的話,一年的柴米油菜就有保障。有土地的農民和沒有土地的農民,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長遠打算是絕對不一樣的,城市居民對農民經營土地的心理預期也是不理解的。

有錢的情況下有塊地種是一種享受,以種地為生則很辛苦而無奈,所以說,家裡有地種,城市有工打,也算是比較完美的。不看收入,只看保障,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因為沒錢才看重土地的“基本保障”性,有錢人誰看著那點地了?不錯,但是擁有土地是農民的本有權利,即是有錢了,也不會無償交回集體。你的就是你的,這不在於利潤高低,而是擁有這一“權利”的尊嚴。

現實中,城市居民不要高估農民土地的“高大上”,農民也不要輕視土地的價值,有總比沒有強。



鞠維坤1


說農民打工收入,種田收入兩份收入的人純屬爭眼說瞎話,不瞭解農民的艱辛,俗語:一心不能兩用,農民有分身術?目前社會年青人外出務工,老年人在家帶孩,只有小菜能自供,那有時間的能力去種田?外出務工人亦夠辛苦,掙點供老供少,農村土地單幹後分散難耕,發展不一,少數未荒土地戶主,只能在家種點自給,有能力的人進城打工,或安居,那來的兩份收入?


黃佛緣2939


作為農民的我們,每年除了忙碌于田間地頭的栽種,剩下的時間就得抓緊外出務工,因為不忙著出去,一年一家人的開支和生活就會陷入兩難的境地。對於這些,當然很多人會認為農民在家有地種,然後外出有工打,兩份收入,農民很會做或者很划算。其實作為農民的我們呢,又是兩樣都難,首先種地來說,如今的農產品價低是一層,其次就是滯銷,還有就是化肥成本的不斷提升。只是農民的我們是覺得有地不種是浪費,還有就是不種我們農民的生活會更難。至於打工呢,這筆收入我想很多人是知道的,我們的活計辛苦不說,就憑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回於各個車站遭人白眼,這是好多人不能忍受的,還有就是運氣不好的一年,東家做幾天搬去西家又幹幾天,一年下來搬家都會讓很多人心煩。所以當下對於農民的這兩份收入,都是相當不易的,大家應該做的是恭祝他們有個好的雙豐收,才是對農民的最大尊重。






北方的郎161765506


你提到的家有地種、城裡有事做,其實是比較完美的,兩邊都兼顧到了。但我不得不說一句“你幸苦了”,農村的活不輕鬆,除草、挖土、播種,為了有個好收成,經常想著該施肥了還是該除草了。更別說到了收獲的季節,忙得腳不沾地,種植農作物全靠老天爺吃飯。

你如果還在城裡上班,那你得找一個比較自由的地方上班,不然隔三差五就要回農村種莊稼,所以會比較挑工作。

就如我上面所說的那樣,只要工作允許,那倒是無所謂,最後在此感嘆一句“兩份收入的背後有著多少辛勞與汗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