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普通人都知道是爛片,導演、編劇跟投資方都是“傻子”嗎?

完顏半壺紗


剛畢業的時候進了一家影視傳媒公司,一個剛起步的公司。

老闆兼導演,原來是工程師,但是可能一時興起,在拍片裡找到了興趣吧。於是拉著一幫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比如我),拍一些農村網絡短視頻。

反正是週末假期,不耽誤工作,又可以去別的地方走走,就當是郊遊,於是來了二三十個人。


最開始是拍網絡段子,後來是導演自己寫劇本,把自己身邊的故事都寫進去。劇本已經是很隨意了。

接著是演員,演員就是群眾中誰感興趣,誰就可以參演,反正讓每個人都有露臉的機會。

那這種情況下,就不可避免商業互吹。吹著吹著,演員就覺得自己演技怎麼怎麼好,導演就覺得自己導得怎麼怎麼棒。

圍觀的群眾一多,都不用宣傳。於是村支部,鄉支部,縣支部都知道了。

導演覺得時機成熟,於是辭了職,自己註冊了公司當了導演。


但最初一群陪著他的人還得工作,養家餬口,週末也需要休息,於是漸漸地,大部分就不來了。

導演在村裡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兩臺電腦,幾臺攝影機,幾個平常沒固定工作的人。

演員現找,找到了才能拍。導演沒有多的錢支付演出費,演出的人除了想出名的,還有想要錢的。平常的時候,就是吃飯,互捧,到處開車玩樂,並美其名曰取景。

反正大家都很忙,忙得焦頭爛額,大家都很辛苦,拍戲也是很累。最後出來的成果就差強人意了。


後來有幸見過真正正規的攝影團隊,從器材設備到工作安排,從演員素養到演技,從後期製作到宣傳,真的是。

講這個例子就是想說。導演和編劇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們以為自己能拍出大片,甚至周圍的人讓他們這樣以為,但他們有的可能根本就沒見過真正的導演是什麼樣子,只能靠自己的理解摸索。但是又很想有作品來成就自己的個人簡介,不管這作品好不好。

演員也是如此,金錢、名氣、曝光度,總要有一個,演技什麼的慢慢再說吧。

然後投資商就像買東西,看重的從來不止爛片本身,而是它背後的商業價值。只要能把利益範圍擴大,爛不爛無所謂


風轉了幾個彎


對於出現爛片的情況,我覺得有以下四個原因。

第一,一些電影是單純用來週轉資金,一些電影的製作與投資往往牽涉很多方面。電影的質量與否不是電影人關注的,他們的目的只是運用電影這一手段完成自己在資金上的轉移以及逃避一些稅收,或者是其他更高的收益。

第二,投資人希望利用電影圈錢,他們投資的項目雖然質量不行,但通常有其他買點,比如說是情懷,以及小鮮肉帶來的流量效應。靠賣情懷的爛片典型代表就是《愛情公寓大電影》,掛著羊頭賣狗肉,以愛情公寓為噱頭,吸引觀眾入場,這已經虛假營銷的程度。而流量類型影片則是前不久的《上海堡壘》,投資商希望利用鹿晗的名氣大賺一筆,但沒想到偷雞不成蝕把米。

第三,由於某些特定原因需要拍一部電影,但本身沒有規劃,只好濫竽充數。這方面典型的就是《神奇四俠2》。製作該片的廠商擁有的版權來自於漫威,但按照雙方的規定,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沒有電影立項,神奇四俠的版權會自動迴歸漫威。製作商沒有辦法,只好製作一部爛片矇混過關。

第四,也是最為廣泛的因素,玩砸了。簡而言之,就是把一個良好的項目拍攝崩潰了。大多數影片能夠被看中,然後立項拍攝,本身是沒問題的。但電影涉及到了一個完成度的問題。好片就是電影達到了導演預想中的效果,爛片則是幾乎達不到預期。就好像唱同一首歌,歌曲質量再好,音痴唱出來的是垃圾,歌唱家演唱的才能成為經典。造成這一方面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資金不夠,後期劇本亂改,錯誤估計市場,演員與角色不符等等。


餃子要有豆腐


一,可能一看劇本,覺得這是個好片能賺錢,誰知道拍著拍戲畫風有點詭異,隱隱約約覺得這應該是個爛片無疑了,可是有什麼辦法?演員請了,預算花出去了,你不拍完虧死,索性拍完說不定大眾有審醜觀呢?說不定這電影就大爆呢?

二,是個爛片演員都知道但是導演他不知道。導演覺得我的拍攝手法那個美,故事那個蕩氣迴腸,我獲獎無數,拍個小電影那更不在話下。參考《富春山居圖》導演孫健君。人家拍宣傳片出身。爛片也不止這一部!!

三,有爛電影成功的例子在,有流量在,還怕啥?流量明星粉絲那個多,隨隨便便就是幾個億的票房,還能把我們這些審美觀和三觀正常的人放在眼裡?參考狗血的《小時代》系列。

我前面舉例的電影,在我看來都是很爛的卻都賺錢的電影。我能說啥?這麼爛還是有人看,所以那麼爛的電影還是有人拍!!


兜兜有暗器


我覺得他們意不在賺錢與否。而是僅僅為了在電影這方面有個展露的機會和參與的意向。當然,如能瞎貓碰死耗子賺上一筆,也算是意外收穫,錦上添花。如賠錢,那也是意料中的事。重要的是投資商和導演在電影圈算注了冊,為以後在電影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了電影圈的一員。為在電影圈的長遠發展作鋪墊。畢竟剛入行,不會有什麼大成績大收穫,只是剛試水。波濤還不大。只要時機和經驗一足,成功便會在望。另一種是估算不準,僥倖心理佔了主導。素不知,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觀影人不再好糊弄了。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不對稱的結局。


小小鳥qxjd127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也是造假成本很低因此很普遍的地方,影視行業是這二者合體的極致表現。

在一個人情如微信掃碼一樣管用的地方,好劇本代表什麼呢?編劇不是我的關係戶,不能給濫竽充數的署名,沒有回扣,這都不能合作,你就算好本子也什麼都不是。

爛劇本?找個槍手,只要把製作費的大部分收入囊中,給足回扣,買收視率買熱搜,平臺上映播出,就是勝利!至於觀眾覺得像爛片,對比起,我們的製作體系從頭到尾,根本沒考慮過觀眾。

至於那些本身拍出來就為了避稅,走錢的影視作品,投資人估計連你拍的是啥題材都不關心,因為他的人生中有更重要的目標。


琉璃影音


我們知道現在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電影界也發展了翻天覆地的發展,但是也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比如出現了很多爛片,而這些爛片,既沒有什麼情節,而且就是純屬為了賺錢,那麼問題來了,那他們為什麼會堅持做下去呢?

首先,很多導演,編劇都是為了錢而去演電影,因為知道自己是爛片,所以說他會找很多有名的演員來演,這樣即使是爛片,但是他們有很多的演員去幫他們吸引觀眾,這樣即使說是爛片,但也不影響它的票房,這樣即使被罵也沒有關係,比如說《上海堡壘》,所以說,他們就單純的為了票房,然後呢,有的時候,導演,編劇,投資方看的不是這個電影有多好看,而是看出這個電影能吸引多少觀眾,能帶來多少利潤,今這個社會都是如此。

利益永遠放在第一位,所以說,電影的質量就是不高,反觀現在中國電影界,太多的爛片的出現,導致了中國電影出現了一種低質量的現象,這樣的話,中國的電影發展就被阻礙,我們需要一些高質量的電影來提高我們中國的電影的質量,但是如今很多人都不是這樣想,一個電影最重要的是情節,人物,而不是我們所謂的一些明星效應,這也反映了一些人缺乏一種責任感,對中國電影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最後,我希望以後會有更好的電影呈現給我們觀眾,而不是我們所謂的爛片。


靖歌閣娛記


可能性1:

他們知道自己拍的是爛片,但是基於某種目的,還是要拍。

可能性2:

他們不知道自己拍的是爛片,迷之自信,並且有信心獲得成功。

可能性3:

他們根本不在乎好壞,反正有賣點就行了,最終目的是賺錢。


中影星美國際影城


如果你是個種瓜的,你的土地貧瘠,你的種子乾癟,你又是瓜農,你春天種了,水也澆了,肥也施了,秋天收到一車歪瓜裂棗,你家裡等你豐收賣瓜買米做飯,你就不賣了麼?你可以便宜賣啊!電影本身是藝術,但是投資的人是商家,但凡是投資都有風險,賺了賠了是常事,他們的初心可能是豐滿的,現實是很骨感的。但是不賣是陪的更多


神身邊的人


“爛片”是如何形成的?就拿“三個女人一臺戲”來說,早就成俗套子了,編劇為什麼還這麼寫?因為老百姓愛看,我有時跟家人調侃說,生活中的這些個破事兒還不夠煩人啊,還有心思去看電視劇裡的那些破事兒。可是,沒辦法,人就是這麼好奇,就如美國作家歐亨利寫的那個《橡皮城市》一樣,一有動靜,腦袋就全伸過來了,怎能賴導演、編劇、發行方呢。


碧伶居士


國內除了少數投資人導演懂電影外,大部分都是外行,什麼片子火就跟風投什麼片子,而且在中國人際關係和一張能自賣自誇的嘴,是兩個特別能成事的利器,比如兩個編劇,一個水平不行,但是能說會到,另一個水平不錯,但不善於言辭,投資人哪懂看劇本啊,不都是靠編劇能不能說的他心動,好嘛,能說會到的編劇的劇本通過了,不善言辭的那個編劇,好好的劇本無人問津 。

這樣的現狀,不是一兩天不是一兩個人能改變的,估計到市場根本容不下爛片的時候,虧的那些個外行投資人上街討飯的時候,就不會有那麼多爛片了。

所以,抵制爛片,珍愛生命,從你我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