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不推出一個從配置到價格和華為mate一樣的手機系列?

習慣就好了


大實話:出一個和Mate系列價格一樣的手機好說,但是,出一個配置差不多的就不好說了。

在說這個事情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段子:小明和鐵錘是同班同學,但是,小明每天都認認真真學習功課,就這樣堅持了十幾年最後終於考上了清華,但是,鐵錘基本上每天都是吊兒郎當,學習上也是投機取巧地多。最後只考上了個普通專科,那你說,為什麼鐵錘不也考個清華呢?是因為鐵錘不喜歡嗎?

同理,對於手機廠商來說也是如此,你想要把自家手機賣得貴一點,這沒問題,畢竟,自由的市場下價格就是自己定的,但是,你想要讓顧客為你的價格買單,那就不好說了。畢竟,在非壟斷的市場環境下,用戶基本上還是在為價值付費的。這個價值則包括實用價值和品牌價值。

首先,就實用價值來說,現在世界上公認比較厲害的研發能力比較強的手機廠商其實也就是三星,IPhone,和華為。之前餘承東也曾經說過,未來世界上只會剩下三個手機品牌,當然,人家沒具體說是哪三個。但是,現在來看,最有可能的就是這三個。

而這種研發層面的絕對能力,就是我們用戶所說的“配置”高低。這基本上就是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用高價請全世界厲害的科學家,工程師等等。你沒有投入那麼多錢,你就做不出來。這就是鐵打的門檻,不可能說通過投機取巧越過去。

然後,就是品牌價值了。這其實體現的就是基於研發實力基礎上的宣傳的意義,你的東西好,你當然敢說厲害,你的東西要是不好,然後你說厲害,那就涉嫌數據造假虛假宣傳了,而像科技產品這東西又是區別於一般的消費品的。

比如說,一個塑料袋和一個LV的包包,可能你還真的沒法衡量哪個好或者哪個不好,畢竟,你要是比裝東西多少的話,那真的是塑料袋更厲害。但是,像電腦,手機這些科技產品,基本上大家對比的都是很實用的數據,比如說拍照,通話質量,視頻拍攝質量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專業的檢測機構做出來可感的好壞對比的。

所以,在這種有理性的評價規則的前提下,自然就很難把低配的產品賣高價,而配置則又是絕對的實力決定的,也做不得假。

因此,總的來說,小米當然是可以用類似的品牌策略的,但是,市場能不能接受,那就要看小米真正的實力了。

有理有據,實話實說,關注:大實話。讓我們一起用理性的視角看世界。


大實話


小米目前最高端的是MIX系列,但是定價卻比華為旗艦低很多,而且銷量也比不上華為。那麼小米為什麼不推出一個配置到價格和華為mate一樣的手機系列呢?


說小米之前先來說說華為的mate系列。mate系列已經成為了國產最高端的手機之一。mate意為朋友或者助手,華為早期宣傳為爵士人生,其實對標的就是三星的Note系列,主打高端商務手機,而華為mate系列保時捷甚至高達萬元售價。

而小米手機本身就是性價比的代名詞,小米自己也宣傳是為發燒而生,這也決定了小米的定價不會太高的。雷軍曾經說過:小米的硬件利潤率不超過5%。這些年來小米也試圖進軍高端市場,但似乎並不順利。

新發布的小米9作為新一代小米數字系列旗艦,被雷軍寄予厚望。雷軍希望把三千元內交給獨立的紅米來做,而小米則做高端一點。可是小米9的定價卻也只是2999元起步,讓人大跌眼鏡。畢竟小米9首發了驍龍855和12GB的內存,隔壁的三星卻賣能賣到上萬。這樣網友直呼小米走不出低端的怪圈!

看來小米做慣了低端,真的很難高端起來。而雷軍也只能試探、不敢大步向前,生怕賣得太貴會被罵。而小米MIX3售價三千多元,故宮特別版五千元左右,已經是小米的極限了,但是市場表現卻很一般。
所以,小米就算推出了新的對標華為mate的系列,估計銷量也不會好到哪去,反而可能會導致小米的口碑下滑。華為的mate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華為已經真正進入了高端市場,能夠和蘋果三星分一杯羹,小米還沒有這個能耐。這也是市場認可度決定的。


數碼小咖秀


簡單的分析下:

1.公司性質不同。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學習早期蘋果,主要做系統優化起家,再整合手機產業及工業技術開發手機,創始人雷軍以極致性價比走量作為銷售宗旨和手段。本質上,性價比在社會進程中已經制約了小米發展。

2.行業產品革新暫停。早期的小米,一方面吃到互聯網發展紅利,一方面趕上了手機行業的進化時機,而且當時的人文和社會相對落後,用戶麻瓜、小白是常態。機會,技術,人群,這些都促成了小米前期的壯大。但如今小米模式或產品被友商模仿或超越,行業技術上也少有突破,小米競爭力在國內已經頹勢。

3.技術制約與技術發展。小米其實就是資源整合的營銷,硬件技術上都得看別人眼色,友商也不友好。

如果小米做出華為mate類似產品會怎麼樣呢?

1.米粉會大量出走,性價比是小米靈魂,小米創始時是抓住國人貪小便宜的人性弱點,如今這麼多年的映象,米粉已經是被慣壞的孩子了,改,很難,而且友商也在加速進步,蠶食已經快飽和的國內市場。

2.就算極致的性價比,mate硬件上等成本也得3000左右。小米只是資源整合的互聯網公司,實體或硬件上無法承受銷售之痛,賣不好公司就廢了。不敢一下子上,只能慢慢來。

3.市場殘酷,對同等級中品牌價值是用戶走量的一個因素,相比,華為品牌號召力大於小米。硬件實力或專利華為也自給自足,而且手機業務華為可失敗多次。

每個人都有見解,但大體都是小米只能慢慢來!脆弱的模式和技術是小米的弱點。如今小米也在轉型,希望小米技術和實業上有所發展,上市謹防被外國資本控制,如聯想,美國以國家名義發難華為但沒轍,就是因為華為不上市。

上市的都有機會成為美國資本的武器。


星7資訊


方向決定成敗,細節決定輸贏。高端手機,拼的是細節和體驗,拼的是我有的你沒有。

不是小米不推出,而是小米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和華為來抗衡。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很難得到大家的認可,因為你沒有技術,也沒有自己的議價權,所以價格底才是小米的唯一賣點。從小米上市以來,手機價格不斷在增長,小米的銷量也不斷在下降,說明了一點小米現在做不了高端機。在高端機市場,蘋果華為和三星,已經掌握了90%的份額了。

而高端手機是最難做的,不僅要在細節和體驗上下文章。還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要做大家沒有的,你有的才行。顯然小米,這三點都做不到。所以無法進入高端市場。

最初以為小米是有心要進入高端市場才做是研發芯片的舉動,誰知是為了藉此上市。澎湃s1不僅小米沒有參與研發,是直接從大唐手裡買過來的,上市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這樣小米進入高端市場就更難了。

小米目前能做的只能是拼價格拼硬件,在體驗和細節上還要下很多功夫才行。技術才是小米最大的短板。蘋果有自己的os和芯片。華為有自己的麒麟芯片和相機突破技術以及很多可玩性的創新,都是自己有別人沒有的,還有一點華為的os也有了,只是暫時沒有用到手機上。三星也有自己的芯片,有自己的屏幕。而小米什麼都沒有。這也是小米進入高端市場非常難的一點,在國內廠商,小米應該是高端市場銷量最少的一個。Ov一加高端市場的銷量都是小米的好幾倍。因為小米能做到的,其他廠商都可以做到,而其他廠商有的小米確實一樣都沒有。小米用的都是供應商的東西,但供應商的東西誰都可以買到,所以根本沒有議價權。想進入高端就要做別人做不到的。

高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是非常難的。不僅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不管是軟件還是硬件。還有足夠的創新能力。

小米既然選擇了以價格優勢賣自己的手機,那就不要進入高端了。選擇進入高端,就不要說別人賣的貴。你小米自己沒有任何核心,都賣四千,別人那麼多核心技術為啥就不能?所以說小米在說別人之前,就應該考慮自己以後的發展,說別人的價格高,那你就別想再進入高端市場。






早晚有看點


你拿華為的價格小米做得比他還好,信嗎?一個才成立九年的公司就進入世界五百強,同時手機價格也是小米給整體拉下來的,要不然不知道你要花多少冤枉錢才買到手機!噴子們,仔細想想,給小米多些包容,理解!小米在探索科技的路上從未止步,小米阿爾法是多麼驚豔,小米開創了全面屏時代,小米手機被其他國家博物館收藏!所有種種都是小米公司也在進步,給小米30年你看看小米雄厚不?價格如此便宜如此親民的最便宜產品,有這樣一家偉大的公司應該感到高興才對,同時應該支持祝福小米公司!而不是天天詆譭!


馬達轟鳴聲


做手機的誰不想衝擊高端?但是不是誰都能衝擊高端!目前藍星上有實力這麼做的只有三家,分別是蘋果、三星和華為!

衝擊高端的條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核心元器件必須絕對自主把控,也就是能自己設計絕不採購公版,即便暫時不能自主設計的也一定要有能力控制供應鏈。

那些是核心元器件:

1.CPU,這是最重要的手機元件,基本上手機換代都以CPU為劃分,蘋果不用多說,A系列CPU全是自己操刀,三星同樣是自家的Exynos,華為拼殺多年現在終於有麒麟壓陣,除了這三家,其他做手機的都是沒能力自主設計,更不用說自產自銷了,統統要等高通,高通玩砸就砸,玩好就好,高通要是更新速度慢,你小米就不可能先於華為出旗艦,比如說855就比980慢了半年,小米9就不可能先於Mate20 Pro出現,這是鐵的事實。

2.屏幕,目前可以說三星一家獨大,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變化,京東方作為後起之秀得到各路大佬的鼎力支持,尤其是華為(蘋果也有)目的之一就是打破三星壟斷,而三星作為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特殊對手,多次卡友商脖子,給人爛屏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華為Mate20就吃過這個虧,早些年的HTC更是直接給割了JJ搞成太監一蹶不振。所以這次華為頂住壓力在P30 Pro硬上京東方(BOE),目的就是扶持自己的供應商,據說蘋果也在考慮下一代iPhone吸收京東方為屏幕供應商之一,給三星極大壓力。至於是小米、VIVO這些,目前還沒有在海外市場威脅到三星的高端機型,所以暫時還可以有AMOLED的蜜糖屏幕吃,真要威脅到三星,三星一卡脖子不給貨,立馬歇菜。

關於三星給友商爛屏這件事,還是小米戰略合作伙伴潘九堂說的,我可沒有瞎編:)

綜上所述,不掌握核心元件的設計和供應鏈,僅僅靠研究如何提高燒瓷器的良率做手機殼的小米(當然也包括OPPO、VIVO等)想衝擊5000檔以上的高端機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也!


迷彩聊科技


首先,我特別希望小米能有和華為M系列和P系列一樣的高端系列,小米一直也在推出高端產品系列的手機,特別是今年把紅米獨立出來,小米開始走高端路線,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華為當年推出的D系列不也是很慘淡麼?也是等到P6和MATE7 之後,才奠定了華為在國產系手機的高端市場地位。所以,給小米一點時間,我相信小米會在高端機市場有一定的地位,當然小米的某些高管的一些做法真的有點LOW,畢竟國產機就華為一家並不是什麼好事,百家爭鳴才是最好的市場氛圍。

第二,我看到很多網友說小米拉低了手機的價格?我一直覺得這種說法欠妥,小米沒有拉低任何品牌手機的價格,從始至終都沒有。我在做手機行業的時候是安卓2.0的時候,也剛好是由功能按鍵機到智能手機過度的階段,不得不佩服雷總當時的眼界,看到了局勢。這也是雷總經常說的“順勢而為”。小米一代的時候價格1999元,以當時的配置,這價格簡直是屠夫。但是我們想一想,小米當時賣到和三星,HTC,蘋果一樣的價格?還有今天的“小米”嗎?誰會花5000左右的價格去買一個從來沒有聽過的品牌?況且小米1的設計和做工反正我是不喜歡的。顏值比當時的旗艦低多了。當然2代出來的時候確實眼前一亮,非常不錯。截止現在我也覺得小米2和2S是小米設計最漂亮的手機。雷總高明之處就是硬件最貴的時候,每次的出貨量很低。拉長供貨時間,這樣相應的硬件成本降了下來,還更能造成“一機難求”的現象。這也是後來小米一直被罵的原因之一。這當然也造就了小米的成功。雖然小米賣的很好,價格也便宜,但是蘋果,三星,HTC該賣多少錢還是多少錢。另外手機基本是必備品,必備品都有高中低相應的型號。不要說沒有小米買不到便宜的智能手機,這就是一個笑話。而且因為小米的火熱,其實帶動了很多山寨機的崛起,什麼大米,藍米,反正一堆“米”。線下很多實體店都是掛著“小米”門頭賣“雜米”。小米當時養肥了不少“黃牛”和不良“商家”。山寨機的消失並不是什麼小米的功勞,而是行業的洗牌,別說山寨機,如日中天的諾基亞都基本不見了蹤影。

第三,其實,我相信真正的小米,真正的希望中國企業好的人。是不會相互吐泡沫。兩家公司的營銷,誰沒有海軍,或者誰沒有“水軍”。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厚海大飛哥


高端不是偶然。看看三星,蘋果,華為。核心技術都是抓在自己手裡,華為同樣在努力的國產化打造自己的供應鏈。其他幾家的命脈說得難聽點抓在別人手裡,別人不給你你就完了。說得好聽點,誰都能買到,你能我也能,就看誰財大氣粗。怎麼往上衝?等你衝上來了,就跟htc 華為一樣,三星直接斷你的貨,htc直接涼涼,華為這一波也受到了多大的衝擊?

大家都在說要感謝小米壓制住了手機價格!其實有嗎?有,但是並沒有多大意義,手機價格還是一直在往上漲,更多的人始終還是根據消費能力來選擇手機,我能買到好點的東西,但是我的消費水平根本降不下來。因為小米衝擊的不是頂端手機價格!

反而是華為的出現把高端手機頂峰價格硬生生往下壓了。讓大家的高端手機有了多一些的選擇!

總有一天,國產都要感謝華為,因為華為培養了另外一條不同於三星,蘋果的手機供應鏈!這是其他國產廠家都做不到的事!


時光不曾在


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的就是,目前來說國產供應鏈體系的廠商們還沒有衝擊高價的影響力,也沒有衝擊高價的實力,國產廠商目前能夠做到5000元檔位的也就只有華為了。



小米目前的影響力來說,很難做到產品升級以及品牌升級,從小米過去的幾款產品來看,都非常想衝擊高端期限,但問題是每到發售的時候,還是妥協,因為高端市場確實不是一般廠商所能做的。



主要的問題就是小米目前來說,還沒有拿的出一樣屬於自己獨家擁有的核心硬件,這也就表明了,其實小米所有的產品都採用的是公版的東西,那麼既然是公版的東西就很難叫得上價格,尤其是在這個同質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



其實小米也非常想衝擊高端旗艦產品,畢竟老走性價比產品利潤確實比較低,品牌的成長也並沒有什麼好處,這麼多年以來,啊,小米先後通過了幾個系列來進軍高端市場,但最後都淪為走量的產品,這似乎是小米的一個魔咒。

問題是目前的旗艦手機想要突破五六千元檔位的話,自己的技術沉澱和研發實力一定要跟得上,目前來說也就華為三星和蘋果這幾個品牌,而OPPO和vivo憑藉著自己的精準客戶也可以賣到更高的價格,但這個是小米學不來的。



所以總體來說不是小米不想做,而是小米做不到。


互聯網的放大鏡


高端機一直都是手機廠商的追求,當然,除了蘋果之外,剩下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只能高中低搭配,而真正在高端市場站穩了腳跟的只有三星和華為。剩下的嘗試過,衝擊過,或者正在嘗試的,都不是特別成功。

小米作為曾經的國內第一,在國內呼風喚雨的那兩年,也希望借勢衝擊高端機市場。的小米note和小米MIX都是這樣。但是與華為mate7 一戰成名不同,小米的mix和note一直是叫好不叫座的尷尬處境。最後導致了note系列發展到第三代突然變成中端機型,然後沒了下文,小米mix到了mix3也在一片罵聲中慘淡收場。

歸根到底,小米不是不想打上高端機市場,而是小米自己的實力無力支撐他做一部各方面均衡,同時又能保證溢價的機型。小米與華為最大的差距就是科研水平,華為擁有自己的芯片,有自己的閃存主控,有自己的通信基帶,可以說,除了屏幕之外,都是頂尖的存在。華為一年在手機方面投入400億元的研發費用,超出國內所有手機廠商之和,高額的研發費用帶來的,就是獨特的競爭力。而小米在這方面真的不行,不到一百億的研發,還要分給米家的產品和半死不活的松果團隊,剩下的還能給予手機團隊多少東西?小米的產品除了MIUI外幾乎全部依靠供應鏈,但是小米本身對供應鏈又缺少議價權。導致了小米的手機缺少核心競爭力,這也是高端機真正需要的。

另外一個就是小米的性價比模式制約了他發展高端機。小米的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宗旨和極致的性價比,在降低了手機溢價,給予消費者實惠的同時也使的手機缺少利潤。沒有利潤就沒錢進行研發,也就沒有三星,華為那種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對供應鏈的掌握。但是,性價比模式是人人都能複製的。今年的榮耀,OPPO,vivo,甚至三星都推出性價比機型進行窮追猛打,小米的日子不好過,只能想方設法保住基本盤,無暇顧及高端。

因此,不是小米不想衝擊高端,只是小米的科研實力和他的用戶群體無法支持小米衝擊高端。如果有一天大多數米粉能夠接受小米不再發燒,不再性價比爆炸的時候,小米才真正有衝擊高端的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