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香港血戰索羅斯賺了多少錢?

相見不如不見73842556


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首先席捲泰國。以索羅斯量子基金為代表的國際炒家一路掃蕩東南亞各國。



從1997年10月開始,國際炒家就先後三次衝擊港幣。當時香港政府堪堪守住了與美元的聯繫匯率制,但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前三次香港政府的手段不外乎收緊銀根、提高利率,增加國際炒家持有港幣的成本。反映出來的就是經濟雪上加霜,股市暴跌。國際炒家還是獲取了一定的盈利。



這個時候港幣面臨的危機主要有:香港經濟受到東南亞經濟危機影響,經濟萎縮,失業率上升,貨幣貶值壓力非常大;香港並沒有多少工業生產能力來抵消通貨膨脹,卻一直聯繫美元固定匯率,港幣價值被嚴重高估;香港的股市和樓市到1998年8月,已經比1997年的高峰期大幅下跌了50%以上,銀行金融系統存在著重大的風險壓力。

1998年8月與索羅斯大戰的經過

1998年6~7月份,索羅斯代表的國際炒家再次衝擊港元。不僅在匯率市場,而且將矛頭同時指向了股票市場和期貨市場。


1998年8月初,就有一些國際炒家造謠人民幣將貶值10%,香港將脫鉤聯繫匯率制,導致人心浮動。黑市美元人民幣兌換價曾經高達1:9.5;恆生指數也從1萬點跌破8000點,直指6000點。

8月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一改常態,直接入市吸納了國際炒家拋售的200多億港幣。

8月6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再次接手200多億港幣,同時將港幣存入了香港銀行系統,穩定了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8月7日以後,由於一些股票業績不佳,導致了股價劇烈下降,最終在8月13日,恆生指數跌到了6600點。

8月14日,香港政府正式介入股票和期貨市場,使用鉅額外匯資金參與股市和期貨交易。由於這一做法在全球開放性資本市場尚屬首次,國際炒家動用各個輿論機構和香港開展了一場口水戰。

國際炒家還採用聲東擊西的方式,攻擊盧布和歐美市場,希望嚇跌恆生指數,可惜收效甚微。

8月25日至8月28日,香港和國際炒家在股票現貨市場上進行了殊死搏殺。8月27日國際炒家賣出200億元,8月28日又賣出史無前例的790億元,香港動用外匯基金全部接收。

隨著月底臨近,8月底的股指期貨合約結算價高達7851點,比入市前的6600點提升了1200點。

國際炒家覺得港府介入市場行為不可持續,紛紛平倉8月底股指期貨合約,轉續賣空9月合約。

在8月份的交戰中,國際炒家每平倉一筆賣空合約至少要虧掉3萬港幣。

9月7日,香港製定並頒佈了外匯、證券交易和結算的新規定,使炒家的投機大受限制,恆生指數飆升588點。

9月8日,9月合約價格上升到8220點。至此,國際炒家才平倉落荒而逃。


索羅斯大虧

在1998年8月這次交鋒中,香港金融管理局是有不菲的收益,索羅斯損失慘重,至少虧掉了7~8億美元。

網傳,事後索羅斯大罵這壓根兒就不是市場經濟。可是不是市場經濟有那麼重要嗎?從凱恩斯主義盛行開始就再也沒有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了。

自確定入市以後,香港政府先後動用了100多億美元,消耗了外匯基金約13%。實際上,之前1993年的“英鎊保衛戰”中,英國政府動用了77億美元與國際投機者交戰。金融市場交鋒,堪稱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


暖心人社


98年香港和索羅斯的較量是近代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場金融戰場!這場金融戰爭裡索羅斯固然強大,但是香港真的也不弱,因為香港的背後有“中國”撐腰,所以索羅斯最後見好就收了,而香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首先我們從時間軸來梳理下1998年的金融市場保衛戰與索羅斯的對決!


1998年金融大戰的序幕

東南亞諸多國家出現了經濟實力與固定匯率不匹配的情況,而索羅斯乘機攻擊泰銖引發了金融危機,當時的泰國、印尼等國家在索羅斯的擊潰下瞬間倒下,無力招架!而索羅斯也是聲東擊西,其實目的在於香港的市場!

1998年戰前的環境

1)香港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

房價在1997年達到了一個階段性的高位,並且漲幅巨大!而股票市場則是在1997年的8月7日也達到16673點的高位。但是香港的貨幣仍然是處於一個自調機制,不太容易攻破!

2)索羅斯的策略是這樣的!

索羅斯沒有采取以往攻擊英鎊,泰銖的直接方式,而是採取了聲東擊西的手段!一方面對於香港匯率市場,股票市場,以及期貨市場的進行三重打壓,一方面通過自己的手段推高港幣的利率快速上漲,促成了恆指和期貨暴跌,獲利後離場!


大戰開始前雙方的準備

香港動用了所有的金融資源迎戰,甚至香港政府還去北京搬來了救兵,請求支援!所以說索羅斯看似是在打擊香港市場,其實是在與整個中國的市場為敵!


而索羅斯則是預先開始囤積了大量的港幣,化解香港金管局提高短期貨款利率的招數!推高了港股,打開了做空市場的空間,讓做空利益最大化!並且在動手前囤積了大量的港幣,將近2000多億,還在1998年的6-7月裡建立了大量空倉賬戶以便用來做空!


大戰開始

1)1998年的8月5日

索羅斯拋售了自己持有的400多億港幣,香港金管局全部拿下,匯率則是在1美元:7.75元港幣左右,並且還將買入的港幣存入銀行,穩定拆解率!

2)1998年的8月7日

恆指藍籌出現大面積下跌,跌幅一度達到了3%!而索羅斯乘機砸盤,恆指跌至6600多點,港股郭嘉隊開始出動資金救市,維穩市場!

3)1998年的8月13日

香港政府聯合內地資金進入市場,展開了8月期指合約的爭奪戰,郭嘉隊買入了大量市場上炒家拋出的合約,將期指從6610點推高到了7820點!逼迫索羅斯退出!!

4)1998年的8月14日

香港郭嘉隊再次拿著巨資進入股票市場,不惜成本的力挺藍籌股,穩定指數,將8月份的期指太高了整整600多點,高於索羅斯的沽空價格,再次給予索羅斯打擊,逼迫退出!

5)1998年的8月25日

索羅斯開始平倉8月合約,而大肆賣空9月合約!香港郭嘉隊則是在8月合約的平倉獲利上再度出擊,推動9月合約,讓9月合約結算遠遠高於8月合約650點,反擊索羅斯的做空目的!而索羅斯則是認為香港郭嘉隊的資金有限,難以長久支撐,所以決定將沽空期指合約從8月推向9月,打一個持久戰!沒想到香港郭嘉隊出奇的強勢!給了索羅斯重重一擊!

6)1998年的8月27日

索羅斯在現貨市場全面出擊,打壓指數!而香港郭嘉隊則是死守股市,同時在期貨市場上將8月的合約價格推高了1200多點!


1998年8月28日決戰時刻

恆指期貨8月合約結算日。上午10點開市後的半小時,股市成交量突破了100億港元,整個上午達到了400億港元,僅僅半個交易日就已經接近了1997年8月29日的單日曆史最高成交記錄!

而在下午開市後,拋售的情況繼續加大,但是恆指和期指卻被死死守在了7800點以上。結果恆指全日成交鎖定在了7829點,期指成交鎖定在了7851點,總交易量為790億,刷新了港股單日成交記錄!

索羅斯只能選擇退出!28日當天,平均每分鐘的交易額達到了3.5億港幣!全天成交額超過了790億港幣,破了港股的記錄,幾乎是前一個交易日的十倍!


結局

國際炒家承受不住,開始退卻了,恆生指數保住了。香港隨後宣佈這次金融保衛戰,港府獲得了勝利,99年恆指重回萬點,政府資金成功撤出還獲得了幾十億元的收益。這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也終於歸於平靜。

雖然說索羅斯大戰香港未能獲得勝利,但是索羅斯虧錢了麼??

根據測算,索羅斯大約借了1200億港幣做空港幣,60多億港幣做空恆生指數期貨,一開始借了等值700多億港幣的股票做空,隨後又再借了等值近1000億港幣的股票做空,按10%的年利率計算,利息近300億港幣。做空港幣沒有獲利。

但是做空股指期貨收益率近30%,股指期貨總價值近600億港幣,獲利近180億港幣。做空股票收益率近30%,股票總市值1700億港幣,獲利近510億港幣。所以索羅斯總獲利就是0+180+510-300≈390億港幣,摺合約50億美元。現實中索羅斯應該賺得更多。

只能說索羅斯雖然在做空港幣上面雖然虧了,但是他卻提前就做空了恆指,在做空恆指上面賺了。結論就是,索羅斯的做空香港目的失敗了,而香港贏得也很慘烈!


琅琊榜首張大仙


1998年索羅斯血戰香港,並沒有賺到錢,而且如果索羅斯不收手,可能被徹底幹翻。

事情要先從索羅斯血洗泰國講起,索羅斯在當年已經是可以讓全球各國都聞風喪膽的人物,早在1992年的時候,索羅斯狙擊英磅,直接使英國被迫退出歐洲匯率體系,這一戰也是索羅斯“偉大”戰役之一。在1997年時索羅斯盯上了泰國,大舉做空泰銖,簡單來說就是不斷的向泰國央行借到大量的泰銖,然後在外匯市場大舉拋售泰銖,並以他的影響力帶來大量的跟風盤,從而引起恐慌,造成泰銖大幅貶值,貶值後把美元換成泰銖,償還在泰國借的錢,然後拍拍屁股走人。

索羅斯的招數,簡單直接,招招見血,而亞洲更大的市場,香港等著他。

於是在1998年,索羅斯選定了下一個狙擊目標:同處亞洲的香港。畢竟剛剛乾完泰國,亞洲金融危機聚集地,既有心理效應,也有實質性的市場強關聯。但是索羅斯狙擊香港,並沒有取得他預想中的成功。

當時索羅斯攜自己的量子基金,連同其他國際炒家,囤積香港,大舉做空港幣和香港股市,也造成了港股的大跌,但是關鍵時候,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的曾蔭權做出了重要的抉擇,採用政府入市干預市場的方式,調用外匯儲備與做空機構放手一博。當年的血戰可載入金融史冊,後來還以此為題材拍了不少電視劇和電影。

最後索羅斯沒有得逞,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鼎力支持香港政府,當時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的穩定,為香港政府提供源源不斷的外匯儲備。在期貨結算日後,港股大漲。曾蔭權立即宣佈:在打擊國際炒家,保衛香港股市和貨幣的戰鬥中,香港政府已經獲勝。雖然有媒體報道說索羅斯鉅虧,部份媒體披露,索羅斯在狙擊香港一役大約虧損10億美元。但實際上索羅斯使用的是各種對沖方法,在做空無法繼續下去之後投降走人,只能說沒有賺到,並不會鉅虧。

索羅斯之所以在香港一戰沒能成功,主要還是低估了“干預的力量”,他認為香港是一個自由市場,政府不會出手干預,但實際上香港的動盪會進一步影響到整個亞洲,中國肯定難以避免,關鍵時候中國中央政府的強力支持成為港府勝出的重要原因。泰國之所以被輕易狙擊,還是因為自身實力不夠,外匯儲備不足,而狙擊香港,實際上就是狙擊整個中國,必然不可能成功!


財經宋建文


1997年10月,當利用資金橫掃東南亞後,索羅斯帶領的國際炒家將目光投向香港。當時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不足3個月。雖然香港基本沒有當時泰國那麼糟糕,但是房地產和股市泡沫也不少,最後瓊斯及索羅斯選定香港作為第二波衝擊的主戰場,他們認為維持住聯繫匯率制度的成本高昂,認定香港政府挺不過去,所以便開始積極研究,及後很快就對香港發動攻勢。1997年11月,對沖基金開始港元長達十幾個月的進攻。宏觀對沖基金在匯市、股市及期市聯動造市,全方位發動對港元的立體式襲擊:首先大量賣空港元現匯換美元,同時賣空港元期貨,然後在股市拋空港股現貨,此前後在恆生指數期貨市場大量沽售期指合約。最後,在香港政府的頑強抵抗下,對沖基金三次進攻均未夠能摧毀港元。1997年底香港三級金融機構對內地非銀行客戶所持債權摺合為709億港元,1998年底跌至509億元,下跌28.6%;1999年8月再跌至432億元,比1998年底再下跌14.7%。

1998年8月5日,在美國股市大跌、日元匯率重挫的配合下,對沖基金開始對港元發動第四次衝擊。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髮動攻勢,開始炒賣港元,先向銀行借來大量港元向香港政府拋售,換來美元借出以賺取利息,同時大量賣空港股期貨。1997年10月,香港政府調高隔夜拆息,使其一度高達300%,其目的是阻止炒家拆借港元。(這並非發生在1998年8月,後來被謔稱為“任一招”)。但不久後,香港政府意識到過高的拆借利率會帶來股市的崩潰。因此,1998年8月,曾蔭權率同財政官員採用靈活手法,沒有大幅加息,只大量動用外儲的美元承接港元沽盤,企圖挽回對港元大幅度貶值的預期,同時,再將港元購入香港藍籌股作為長線投資以避免股市的全線衰退。此項全新策略成功穩定港元匯率以及恆生指數,但此舉亦換來美國聯邦儲備局時任主席格蘭斯潘的強烈反對。然而,9月起,俄羅斯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美國的投資基金。上述香港舉動即令到美國財金界別頓時改變態度。2000年時,前美國總統克林頓呼籲格蘭斯潘來訪香港出席國際論壇時,順道向香港政府考察外儲投資的成功例子。




香港政府更於8月15日宣佈動用外匯儲備於股市及期指市場入市,打擊炒家操控市場的行為。最終以近1,200億港元(約150億美元)大量購入港股,炒家撤退。在此一役,香港政府動用大量外匯儲備投入股市,一度佔有港股7%的市值,更成為部分公司的大股東,一旦股市下挫聯繫匯率將有可能崩潰。其後成立外匯基金投資公司管理,及於1999年11月,香港政府將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

1998年8月,香港政府因亞洲金融風暴而通過市場運作買入了大量香港股票,以穩定聯繫匯率,擊退國際炒家。1998年10月,香港特區政府成立了外匯基金投資有限公司,其功能之一為就該投資組合以一個有秩序的方式沽售提供意見。

在選擇沽售方案時,香港特區政府選擇了一個對股票市場造成最少影響的中性方案。最終,以交易所買賣基金為結構的盈富基金於1999年11月成立,成為香港特區政府沽售計劃的第一步。此方案不單能符合以上的要求, 還有助擴充香港資本市場的空間。道富環球投資管理亞洲有限公司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Asia Limited) 被委任為盈富基金的經理人,而美國道富銀行 (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mpany) 則被委任為信託人。[3]

1999年11月,港府把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當時,盈富基金以 333 億港元(大約 43 億美元)的規模發行,為當時亞洲(日本除外)最大型的首次公開發售。透過盈富基金的首次公開發售及其後的持續發售機制,截至 2002 年 10 月 15 日止,大概有 1,404 億港元的恆生指數成份股通過盈富基金流回市場


讓瘋子把我帶走


很多人說索羅斯贏錢走了,其實不然,他以失敗告終的,虧大發了。他本來想借香港的港幣然後換成美元,再把港幣打沉,變成跟日元一樣不值錢,然後還錢給香港,可是沒想到他下血本居然沒能把港幣打沉,同時他還槓桿期指跌,沒想到在政府的努力下在最後結算日不跌反升,所以他虧了。但香港和大陸都付出沉重的代價來保衛,因為政府在資本傷人的生意。那麼多錢哪裡去了呢?其實錢就被那一堆數據淹沒了,一個雞蛋本來一塊錢被買到10塊錢,政府是最後接手的人,而索羅斯他的賭注是雞蛋會低於五塊錢,每低一毛就能賺一億美金,相反每升一毛他就虧一億美金,所以政府不管雞蛋是否值得五塊錢都得守著,索羅斯也不管是多少錢買來的都得把雞蛋壓倒五元以下,最後政府以慘烈的代價守住了,索羅斯也以慘痛的代價失敗了。最後政府和索羅斯都輸了,而那些把雞蛋送上10元的人然後離開的人賺大發了,那些買10元雞蛋以為還會上到11元甚至更高的人慘烈犧牲了。所以炒股票如果不是靠運氣就必須做功課,要知道這個產業是否值得這麼多錢才好長期持有,如果不是就做短期,賺了一點就走人,不要貪心,一貪就沒了。槓桿的更要小心哦。


冥者32774194


有人說索羅斯沒想到中央政府會介入98年香港金融大戰,這是扯淡,是替索羅斯敗走香港找藉口!稍微有點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香港股市、匯市穩定對香港的重要性。索羅斯干掉了英國、幹掉了泰國……,把世界攪和天翻地覆,最後集中火力全力以赴準備幹掉香港,他必然是有備而來,也做好了央媽出手的最壞打算,試想,你要往死裡打人家孩子,人家家長還能坐視不管?連普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索羅斯能想不到嗎?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根本沒把中國政府當回事,他認為以他千億美元的實力,橫掃世界的氣勢,即使中央救援香港也是無濟於事!說白了,是他低估了中國政府的實力!


俊採星馳MAX


不是98年,是97年,索羅斯在香港虧了錢走的,但即使這樣他還是從亞洲市場席捲了近兩百億美元,他是過於自信了,認為中國不會救市香港,如果中國政府當時不救香港股市,索羅斯下一站將是澳門。97年亞洲金融危機我是不會忘記的,當年我爸的廠子就是金融危機倒閉的。索羅斯是美國量子基金會總裁,當年他看中了日本和亞洲房地產泡沫經濟,聯合多個金融投機商,第一站就是日本,直到現在日本對於房地產的控制的都很嚴格,就是害怕再來一次97年都悲劇,索羅斯沒有進攻我國股市原因很簡單,中國的股市掌握再國家手中,他抗不過國家。自97年以來,索羅斯被日本,新加坡等許多亞洲國家列入禁止入境,最不受歡迎的人,也就是說不許索羅斯到自己的國家,哪怕旅遊都不可以。


用戶52157040082


如果官方介入後,索羅斯們見好收手,那麼他們是賺了不少的。但是他們太貪婪,妄圖像擊垮韓國東南亞那樣擊垮港府,甚至中國中央政府,那麼很顯然他們低估了中國人的決心和實力!

他們主要的虧損就是在與港府和中國國家隊對決時期,因為必須重金做空,沒有對沖空間,所以誰扛不住,滿盤皆輸!

當然,在付出一些代價之後,他們最終還是知難而退了,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勢”已經不在他們這邊了。之所以能洗劫新馬泰,在於他們善於在市場心理承受價格上給予致命一擊,造成“恐慌和跟風”,玩的是“一兩撥千斤”,但在香港,是“千金博一分”,對誰來說也代價極大!

經過這麼久相持,市場普遍認為政府不會退讓,所有做空的人至少都得觀望,而不會輕易跟風,這樣,基本上索羅斯們就失去控制市場情緒的能力了,只能真刀真槍與港府互砍,能不能砍贏且不論,就這個過程,拖的時間越久,對索羅斯們越不利。

這場戰爭,索羅斯們輸了,最多傷筋動骨,只要他們別死扛,懂得認輸,但對中國🇨🇳政府而言,輸不起,所以要麼生,要麼死,別無退路!

再有,中國是調用外匯儲備跟他們打,客觀上,只要有出口,外匯儲備是源源不斷的,而他們的私募基金是需要向大佬募款的,大佬們不會同意把資金投入到風險這麼大的項目中,所以他們資本有限。

最後就是中國中央政府展現了自己的擔當,力挺港府,拿出真金白銀,出錢出力搞,對市場情緒來說也是一大利多!港府也不任由市場這隻手說了算,果斷出手,無視輿論干擾,積極干預!

最終是港府勝利,中國人痛擊金融大鱷索羅斯!香港一穩定,亞洲跟著就穩定了。或許是人力物力財力消耗過大,索羅斯們撤退後就偃旗息鼓了。

後來索羅斯讓孫女學中文,或許是這件事對他的影響也很大吧。


沸騰的冰點2


說索羅斯沒虧的我也是服了你們的智商。沒虧為什麼逃走,如果說是因為中國中央政府參與了所以逃走,那更可笑。我不相信索羅斯沒想到過中國中央政府會參與,更不相信他在想到了中國中央政府會參與的情況下不去調查中國的外匯儲備。別人是做好了中國中央政府攜帶全部外匯參與的準備。他失敗應該是有兩個原因:第一,中國中央政府和香港政府反應迅速,改規則改的早,不像泰國,英國,想改規則都來不及了。第二,低估了中國的影響力,沒想到中國會聯合歐洲國家以及日本,把外匯儲備拉上去。還有一點,國際資本巨鱷的中途收手(這個純屬個人猜測,但有80%以上的可能性),導致資金鍊跟不上。


華夏神學


香港經濟沒崩盤,穩定了市場!穩定了經濟!穩定了人心及香港是亞洲的金融中心的地位沒變!連帶穩定了內地沒受波瀾,保持了“兩戰”以來奠定的剛剛改革開放的轉型接軌勢頭!是戰略上大大的勝利!要不上怎麼會‘’獎勵‘’梁錦松一個跳水皇后?索羅斯損失是巨大的,在期指槓桿合約上約上千億美金!還有吃裡扒外借子彈予以索羅斯的漢奸們,也是損失巨大的!比如李嘉誠,後來氣急敗壞地公然指責港府“居然”修改“玩法”規則,替索羅斯鳴不平實為替自己借給索羅斯上百億股票血本無歸而搗地捶胸,如喪考妣!股市期貨是可以有連帶“衍生產品”相互槓桿,且賺贏賠付都是放大呈幾何形態的。正是這種衍生產品關係漏洞才被索羅斯利用,這也是索羅斯敢公開蔑視被收割國指責時羞辱他們常說得:我沒錯,錯的是你們有漏洞,且正好被我抓住了!這次來香港,國際炒家索羅斯的確做了精心準備,考慮到了香港的外匯儲備金存底量的。但索羅斯他們忘了“規則”是可以修改的,尤其是主權在手,老子決心積極干預下時!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對沖基金炒貨們就是隱蔽埋伏,極短時間內急火攻擊然後另一頭~期貨槓桿大面積收割!玩的就是“時間”!你不看清或錯失“時間”應對,你就等著血被抽乾!經濟垮臺吧。而港府這種應對手“要求”而修補的“漏洞”做法通常要在及時恰到好處才行!而那些被收割的國家都是應對失策或根本就朦朦朧朧地喪失了介入良機,等意識到漏洞問題時已經大勢已去為時已晚,英國泰國東南亞都是,包括美國的“兩房債券危機”,都是這個原因!‘’兩房‘’爆發都沒法干預了,直接導致全世界跟著連鎖反應的經濟危機爆發!只有後來汲取血的教訓,美國才“規範”衍生品出臺政策,加強了“市場管理”!後果就是不斷出臺“量化寬鬆”修改遊戲規則,花了十年功夫清理壞賬,才有了現在起死回生現狀哦😊。所以說,索羅斯確實是幫助市場經濟能自動修補“漏洞”的“行家裡手”!話說回來,索羅斯當初仍然以為香港是和被收割國一樣都是‘’單獨“政府管理一樣都是待宰的羔羊羊,呵呵,他不知道肥羊後面還有個肥🐷~。之後,同樣手法又去俄羅斯股市設套攪局,也被普金有樣學樣地修改規則關門打狗,令索羅斯鉅虧好幾百億約八百億美金落荒而逃,從此,索羅斯信譽一落千丈,其基民不再視其為教父跟風,也就一蹶不振而“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