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他並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陽光,卻在黑暗裡燃燒火炬,給人們照亮道路,使他們走向黎明。 --- 巴金

深夜難眠思念妻、音容笑貌永存在。在那個動盪的年代,每個人都在為了生存而奔波著。可是蕭珊卻願意為了巴金,扛住所有苦難。1972年8月13日中午,蕭珊嘴中不停的喃喃著巴金的名字。但是再濃厚的愛意,還是沒能躲過死神的魔爪。直到2005年,巴金一直在懷念蕭珊的落寞和沒有及時關心她健康的悔恨中,度過那孤獨的日子。

巴金從小體弱多病,沒能讀大學。正是在沒能讀大學的日子裡,他擁有了充足的時間去發展自己。他曾去法國、日本等國求學,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也曾在祖國各地周遊,宣揚抗日文化。巴金可謂是早年成名,他憑藉《家》這部作品,震驚當時的文壇,也成為眾多青年心中的偶像。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蕭珊就是在這個時候愛上了他的文章,於是他倆持續了好幾年的書信來往。在收到蕭珊的信之前,他已經收到了許多愛慕者的信。但是他從未動容過,直到那個女孩子穿著藍色的民國服裝,一頭利落的短髮,緩緩走進入了他的世界。

巴金是一個不善言辭的男子,但是這個女孩子像是一道耀眼的光束,照亮了他的世界。巴金覺得婚姻會成為拖累,同樣的自己也會成為別人的累贅。所以他厭惡婚姻,但是這個女孩子改變了他的看法。

最一開始在巴金的眼裡,蕭珊就是一個小孩子。而蕭珊把巴金當成了思想上的啟迪者,她喜歡巴金,像一個狂熱的粉絲一樣。她開始關注巴金的日常生活,並常常去看望他。時間像是長河中的水一去不返,而巴金對蕭珊的感情也隨著時光長流越來越渾厚。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心,為這個活潑開朗的女孩而跳動。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終於巴金再也抑制不住對蕭珊的感情,他選擇了和蕭珊訂婚。他們同吃同住,這個年輕的女孩變成了賢妻良母照顧著他的起居。在那個動亂的年代,他們四處奔波尋找可以定居的地方,蕭珊跟隨著巴金四處遊蕩著。

巴金家中的生活開支全部都要由巴金支撐,蕭珊只能暫時沒名沒分的跟著他。但是蕭珊給予了巴金最大的包容和關懷,她理解他的辛苦。巴金下定決心,一定要給這個女孩幸福。

1944年他們結束了八年的戀愛長跑,巴金娶了蕭珊。沒有鮮花、沒有禮堂、沒有祝福、沒有神父就這樣這個青春靚麗的女孩在她二十六歲正直青春貌美的年華,嫁給了她最愛的男子,哪怕他已經四十歲。真正的愛情來的多久都不算晚,婚後他倆活成了所有情侶豔羨的樣子。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巴金成家之後,更是日夜筆耕不輟寫著文章,為了支撐起這個溫馨的小家,更為了養得起他最愛的女人。蕭珊知道一個作家在寫作的時候最不能被人打擾,她一個人扛起了家裡所有的雜事。巴金在蕭珊的照顧下,更是全心全意的投入了寫作。動亂往往伴隨著分離,可是分開的越久,他倆之間的感情就會越加深厚。就像那甘醇的酒,歷久彌香。

特殊時期,巴金遭受到了批鬥。身為妻子的蕭珊也未能倖免,她很多時候都擋在巴金的前面抗住了所有責難。她被歹徒抽打在地,痛不欲生,仍然沒有告訴巴金。蕭珊一直默默忍受著所有痛苦,為的就是不讓巴金擔心。她理解巴金的處境,更是對他的遭遇感同身受。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巴金被派下去勞動歸家之時,看到臥床不起的蕭珊不禁自責不已。這是他最愛的女人,為了他變成了這樣,怎能讓他不悲痛。他申請陪在蕭珊身邊,照顧她日常起居,未獲批准。看著病床上的蕭珊,巴金只能轉身離去。

後來蕭珊被查出身患癌症,巴金還被迫在勞動。1972年7月,蕭珊在手術室外看著自己最愛的男人,她知道自己要走了。她緊緊握著巴金的手,遲遲不願意放開。她喃喃道:“可能我真的要走了。”

巴金聽到蕭珊的話,留下了淚水。明明是我要比你先走,為何你現在就選擇棄我離去在後來回憶中巴金寫道:她非常安靜,但並未昏睡,始終睜大著兩隻眼睛。我望著、望著,好像在望快要燃盡的燭火。我多麼想讓這對眼睛永遠亮下去,我多麼害怕她離開我……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同年8月蕭珊沒能抵抗住病魔的折磨,離開人世。蕭珊在臨死之前嘴裡一直喃喃著巴金的名字,她擔心著,如果他離開了,那麼巴金由誰來照顧呢?愛情最美麗的地方就在於,我們不是一個人,但你早就成了我的整個世界。等到巴金衝到醫院時,蕭珊的屍體也早已涼透。

巴金跪在病床前,留下了淚水,這是我心心念唸的女人,為何會變成現在這副模樣。蕭珊死後選擇了火化,巴金便把蕭珊的骨灰放置在自己的床頭,日夜想念他最愛的女人。不是巴金不願意讓蕭珊入土為安,而是他在用另一種方式讓妻子在等他。等他可以結束這世間的一切,他便陪她去那陰暗的地下。

百年的歲月,沒有你我該怎麼活下去。沒有了蕭珊的巴金更是把自己的所有時間全部投入寫作中,他用工作麻痺自己。但是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還是會俯臥床頭,將骨灰抱在懷裡,靜靜地思念。對於蕭珊來說,入土不會為安,而是隻要陪在巴金身邊才讓她可以“安”

蕭珊:26歲嫁40歲丈夫,恩愛一生,卻沒能逃過病魔,丈夫餘生懷念

他用自己充滿感觸的文筆,一筆一劃寫下了對蕭珊的思念。真正的愛情是無論你在不在我身邊,我的身邊永遠也只能有你。愛情不是說時常把誰掛在嘴邊,而是說我永遠把你放在心裡。蕭珊就是巴金心裡的一顆糖,在他生活困頓無法繼續下去的時候,他就會把她拿出來舔舐,那份甜蜜是誰都給不了的。

晚年的時候有很多作家,勸巴金再次結婚,他的身邊需要有人照料。可是在巴金的身邊只要蕭珊來過,那麼之後誰都無法靠近。他把蕭珊死後的那段時光看成了是上帝對他的懲罰,懲罰他沒有在蕭珊最痛苦的時候陪在蕭珊身邊。

他把他對蕭珊的愛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成了世人最羨慕的模樣。巴金被人歌頌的不是他的百歲高齡,而是他對蕭珊的愛隨著歲月累積變得更美,巴金的愛情永遠離不開一個名字--蕭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