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英國百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角色

參考消息網11月3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0月24日刊登愛德華多·坎帕內拉撰寫的文章稱,歷史逆轉是難以接受的,尤其是當輝煌的過去突然間被平凡的現在所取代時。在某種程度上,居於英國脫歐之核心位置的心理劇表明,英國權勢集團無法接受大英帝國的衰落導致全球角色遭削弱這一現實。像鮑里斯·約翰遜首相這樣的英國脫歐鐵桿支持者,把對離開歐盟後的光明未來的期望寄託在帝國往昔的復興上。

文章稱,這不是倫敦第一次提出盎格魯-撒克遜人團結一致、在一個不那麼容易征服的世界中重塑其角色這一理想。

美媒:英國百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角色

文章指出,與其他帝國不同,大英帝國沒有在與新興強國發生衝突後突然崩潰。其滅亡是逐步的,在許多情況下,是和平、溫和的。這使該國較易保持前母國與前殖民地之間的經濟關係,有時還包括軍事關係。與此同時,英國精英利用帝國的緩慢解體有效地在國際體系中給國家重新定位。

文章稱,與如今抱有英語圈幻想的英國脫歐派一樣,其維多利亞時代的祖先也渴望用一個不那麼具有侵擾性的“更大不列顛”(Greater Britain)來取代大英帝國。他們認為,海外英國僑民形成了一個有機統一體。這是一個跨大陸的單一政治共同體,可以充當英國霸權的保證者、民主原則的推動者和全球穩定的守護者。

一些知識分子想象,這個政治共同體將橫跨整個帝國,包括印度。另一些人則傾向於努力經營一個只包括定居殖民地(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和新西蘭)的政治事業——這些殖民地的人口、經濟實力和戰略重要性都在迅速增長。第三種人希望讓即將取代聯合王國成為全球霸主的美國參與進來。

很快,儘管英國知識分子此前曾強調讓英國僑民團結一致的種族因素,但制度上的共性和共同價值觀佔據了主導地位。溫斯頓·丘吉爾本人夢想在二戰後建立一個以美國為首的英語國家協同體。正如約翰遜本人在其傳記《丘吉爾因素》中所聲稱的,丘吉爾深信,美利堅帝國是其前身大英帝國的自然進化結果,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其延續。

文章稱,冷戰期間,有關盎格魯-撒克遜統一體的辯論停止了,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立成了當時的分界線。但是,鐵幕拉起,帶來了一系列技術和政治變革,出人意料地為那些仍夢想建立一個英語國家聯盟的空想家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1989年柏林牆倒塌,似乎證實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民主自由理想的優越性,而歐元的採用引起了英國的歐洲懷疑論者的擔憂——他們擔心,歐洲一體化大業朝著“日益緊密的聯盟”這個方向走得太遠了。

文章稱,此後,建立一個新帝國的提議進一步增加。保羅·約翰遜和羅伯特·康奎斯特是保守派歐洲懷疑論陣營中最有影響力的兩位人物,他們提出了最具烏托邦色彩的計劃。前者設想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和新西蘭成為美國的正式成員州,並佔據適量的眾議院和參議院席位。康奎斯特建議,成立一個英語國家聯合體,其緊密程度甚於同盟(alliance)但次於聯盟(union)。還有一些人,比如美國企業家詹姆斯·貝內特,設想了一種制度化較輕的結構,將英語圈描述為一個被共同的歷史和文化粘連在一起的網絡文明。

文章認為,無論此類計劃是多麼不切實際或過分簡單化,都為英國脫歐辯論奠定了基礎,因為它們可以為倫敦提供一個宏大的替代背景。當脫歐成了一個具體前景,許多熱衷於建立英語圈的人士向下修正了他們的雄心,提出了基於自由貿易協定和防務合作、沒有任何複雜的超國家架構的略微現實一些的計劃。有些人可能會把這個新的勢力範圍限於所謂的“CANZUK”(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和新西蘭);另一些人將美國納入其中;少數人也感興趣地關注著新加坡、印度和愛爾蘭。

1962年,美國前國務卿迪安·艾奇遜說過一句名言:“大不列顛失去了一個帝國,尚未找到一個角色。”他認定的身份危機實際上在近一個世紀前就已開始。在他說這句話後50多年,這場危機仍未結束。(編譯/裘芳)

美媒文章:英國百年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