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時基金:城投信用債配置價值顯現

由於全球的負利率和低增長環境短期難以緩解,中國資產處於相當有利的位置。展望四季度,外部擾動影響的降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波動性的接受程度提高,以及中國經濟相對於發達經濟體的穩健成長性,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進一步提升。利率債可能會受到通脹和經濟企穩的壓力,但上行空間有限,調整則是買入時機;信用債整體信用利差不具有吸引力,部分地區的高收益城投債可能是投資機會。權益品種方面,伴隨四季度經濟企穩,低估值行業有望否極泰來,部分冷門行業可能會有較好表現;映射到轉債市場上,部分品種也將會有類似的機會。

最佳投資機遇在中國

利率下行,固然反映了經濟的下行壓力,以及實體經濟邊際收益下降趨勢,但落入負利率區間又帶來怎樣的影響?筆者認為,未來是依賴貨幣政策和金融工具的創新,還是通過研發投入帶來新的產業革命和技術創新,是每個國家必須做出的選擇。對於企業來說,最擔心的是外部擾動帶來的不確定性,而非資金成本。只要資本的全球化、逐利性和安全性三大要求不變,中國將是未來百年的投資首選。

債券收益率先下後上,相比上季度末收益率小幅下行,曲線略陡峭化。正如筆者上季度預期:三季度經濟數據偏弱,政策面偏暖,債券機會大於上半年。

但同時伴隨政策利好落地,加上去年四季度低基數效應、專項債大概率在四季度落地、屆時經濟可能會企穩,銀行資金成本下降較慢,依舊是制約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滑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增速儘管有所減緩,但依舊快於發達經濟體,收益率相比西方負利率依舊有吸引力,中美利差又回到歷史最高點,收益率上行空間有限,大概率維持震盪格局。

城投信用債配置價值顯現

在低利率環境下,資產荒使得中低等級信用債表現強於高等級信用債,各等級信用債利差進一步壓縮,接近歷史較低位置,成為今年以來信用債的主要回報來源,強於預期。伴隨相關法規的出臺,市場出清機制引來頂層設計,破產製度的完善有利於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但短期會對市場信心造成一定影響,尤其是民企產業債受影響較大。

與此相反,化解地方隱形債務、疏通銀行借新還舊渠道等解決方案的提出,對城投債信用風險環境影響正面,尤其利好部分地區的高收益城投債。三季度的轉債市場繼續呈現分化格局。部分行業的轉債品種表現良好,部分品種衝高回落,與正股走勢關係密切,而部分偏債品種維持低位盤整態勢,對投資者的擇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季度許多轉債成功轉股,又缺乏大市值轉債發行,流動性溢出使得個別行業轉債估值較為堅挺。

筆者相對更關注行業和正股的整體估值,轉債自身指標只是考慮的一個因素;偏向於規避部分行業內較高估值的正股轉債品種,而更關注流動性較好、正股估值合理、未來有潛在上漲空間的品種;另外,隨著純債收益率的逐步回落,筆者也開始關注部分純債收益率較高,個股期權近乎免費的品種。

本季度A股正式納入全球三大指數公司主流指數,帶來了核心資產的進一步熱議。核心資產過去幾年表現良好,而今年低估值策略整體表現不佳,有些非核心品種估值相當便宜,核心資產和低估值個股的估值溢價也達到了2014年以來的新高。風格切換不重要,重要的是估值和自身成長:估值是基礎,善變的是流動性和情緒。與2015年不同,這次市場調整更可能的是由行業或企業的盈利不達預期引發。“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冷門低估值股票一旦重新得到市場青睞,獲利機會也將再度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