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基金二期出爐:超2000億資金掃貨芯片業,哪些個股將受益?

11月2日,第三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發佈的報告顯示,“大基金”二期已經成立,募集規模500億元。基金二期的成立將加快我國製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推動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

大基金二期出爐:超2000億資金掃貨芯片業,哪些個股將受益?

國家大基金兼具產業引導和財務投資雙重角色,投資領域覆蓋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預計未來幾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將進一步快速發展。我國半導體產業的自給率不到15%,根據《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計劃2020年自給率達40%,2050年達到50%。因此半導體材料和設備將是關注重點。此次大基金二期的成立,對半導體行業是一大重磅利好。

工商信息顯示,“大基金二期”已於2019年10月22日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2041.5億元。從投向上看,二期或致力於打造自主可控的集成電路產業鏈。有業內人士預計,大基金二期或於2019年11月開始投資。

相比一期,大基金二期有一大特點,即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較為集中和成熟的地區均參與進來。最為突出的是長江經濟帶,從東向西依次有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北、重慶、四川等地省級(直轄市)資金直接(或間接)參與其中,認繳資金合計1002億元。此外,北京、福建、廣東(含深圳)等地也積極參與。

大基金二期出爐:超2000億資金掃貨芯片業,哪些個股將受益?

目前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已形成產業集聚特徵。長江經濟帶的集成電路產業規模佔全國七成以上,並湧現出諸如華為海思、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長電科技、中微半導體等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測、設備等環節領軍企業。而大基金投資的這些公司的相關個股如科創板的中微公司(688012)、華興源創(688001),創業板的精測電子(300567)等個股,值得關注。

產業化方面,在2000年前後,上海以敏銳的眼光引入華虹NEC、中芯國際等項目,發展為中國集成電路(IC)的產業重鎮。

在今年10月舉辦的“第二屆全球IC企業家大會”上,上海高層許昆林曾表示,搶抓IC發展機遇,上海今年啟動建設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籌備建設集成電路裝備材料產業園。同時,上海積極推進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建設,加快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力爭為中國乃至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創新發展貢獻。而本次大基金二期注重產業鏈投資,這是否有利於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本地企業的發展?上海本地相關的半導體科技類股票能否因此消息而大漲?

我們拭目以待。

除了大基金二期的投資特徵,它的投向也備受關注,目前業內有三種代表性觀點:一是認為“跟一期相比會有一些不同,但是大體不會變很多”,“不同”之處的一個表現是二期會投半導體下游的終端應用企業;二是認為重點投向可能更向設計材料設備等傾斜,同時增加下游應用;三是認為投資會集中在應用上,這對整個產業鏈會有帶動。

無論是哪種觀點,大基金二期會投應用端是共識。如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終端應用產業,此外半導體制造裝備及材料也是二期大基金投資的重點。

大基金二期出爐:超2000億資金掃貨芯片業,哪些個股將受益?

為什麼應用端如此重要?因為應用端代表了最真實最前沿的市場需求,在培育引導產業方面,能夠有效牽引上游供給能力發展方向。比如作為應用終端的蘋果提升了整個手機供應鏈的水平,類似的,華為保證自身供應體系安全、推進備胎計劃過程中,必然會加強與上游芯片等企業合作,引導芯片產業發展。

簡單來說,應用端面向商業消費群體,會直接帶動全產業鏈的設計和製造方向。

東吳證券認為,大基金二期將帶動設備行業的發展,龍頭企業將明顯受益:按照一期1:3的撬動比,所撬動的社會資金規模在6000億元左右,按照加重投資裝備行業的投資思路,預計設備端的投資佔比為15%左右,則設備方面的投資額可達900億元。

因此預計二期基金的投資路線如下:首先,二期基金將對包括刻蝕機、薄膜設備、測試設備、清洗設備等領域已有佈局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這將會幫助龍頭企業鞏固自身地位,繼續擴大市場。此外,提升企業成線能力可以幫助擴大設備產品佈局。第二,產業資源和產業鏈的整合可以提高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幫助國產設備提供工藝認證條件並且打造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最終實現國產替代進口。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