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難過!多家知名企業與房地產說“再見”

當業內還為雲南城投接連轉讓項目震驚時,沉寂多時的SOHO中國突然傳出消息,旗下高達80億美元的物業正在尋求買家。曾經輝煌一時的房企大鱷現在卻要“賣身”過年,市場之難可想而知。與幾年前不同,這次多家知名房企出現危機,如三盛宏業、新湖寶中、華業、萊茵置業等,截止目前破產房企已達410家。這個年底不知道還有多少家企業要跟地產說“再見”。

潘石屹也想說“再見”?

出售物業的傳言不管真假,老潘好多年已經沒有新項目了,不知道何時說再見。

10月31日,SOHO中國對於出售其辦公樓資產的傳言進行了公告,公告稱在投資物業組合日常經營管理中,集團會不時探討集團所處住要市場的商業地產市場環境及潛在交易機會。但截至目前,本公司確認,不知悉任何為避免本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而須公佈的與集團資產出售相關的資料。

年关难过!多家知名企业与房地产说“再见”

而就在公告前一天,SOHO中國剛把車位賣給了慧泊停車。北京9個商業項目共計2583個地下停車位組成的資產包賣了7.61億元。

儘管此次SOHO中國出售辦公樓資產的消息尚不能鑿實,但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SOHO中國基本每年賣一兩棟樓,自2014年至今,潘石屹賣樓收入近300億元。

這不禁讓人們對SOHO中國的經營狀況有所擔憂。

根據其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6月30日,SOHO中國的總借貸總計約177.61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約20.53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1.54億元,不足以覆蓋一年內的短期債務。

如何讓業績增色,是SOHO中國面臨的難題。

年关难过!多家知名企业与房地产说“再见”

房企變賣資產一直以來是紓困的常見舉措,被視為房企快速回款、補充現金流的救命稻草。以往,小房企甩賣資產,加速出局的情況比較常見,今年這種趨勢正在向中型房企、百強房企蔓延。

年內已有410家房企破產

近兩年,房企融資環境趨緊,監管對於違規涉房貸款的監管力度明顯加強。資金壓力下,部分抗風險能力較弱對中小房企,正在排隊宣告破產。

截至2019年10月30日,破產房企已經達到410家,平均每天有1.3家房企正在消失,而9月份公告破產房企高達50家,創下今年以來的新高。

而相比去年全年破產房企458家,今年相繼宣告破產的房企速度明顯加快了。

年关难过!多家知名企业与房地产说“再见”

打開一個個破產公告可以看到“資不抵債且無財產可供分配”等相關字眼,沒錢了、也沒有項目可再繼續運營是房地產企業破產的主要原因。

而就在前不久,又有幾家百強房企已經走向破產邊緣。

據媒體報道,百強房企三盛宏業上海、舟山等區域部分員工,聚集到公司總部,針對被拖欠的工資以及員工理財向管理層討要說法。

據悉三盛宏業多個項目已經大面積停工,計息債務達到270億元,即將進入“破產”倒計時。

2019年來,三盛宏業的資金危機越來越明顯,先試公司債到期急需兌付,ABS計劃又被迫遭遇終止,9月份遭遇多起法院執行的民間借貸合同糾紛。因為缺錢而引發的危機,引發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連鎖反應。

天風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孫彬彬分析認為,三盛宏業涉足地產開發、科創大數據和海洋投資等多個產業。多元化發展進入別的行業,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經驗積累不足,風險高;另外一方面,其他行業多面臨投資大回款慢,資金佔用多的問題,商業項目則面臨去化慢,回款週期長的問題。

而9月份,因被母公司佔用資金逾22億元二陷入流動性危機老牌房企銀億股份業收到了中國證券監管管理委員會調查通知書,因其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

下半年以來,銀億股份不斷爆出債務違約,銀億股份母公司銀億集團有限公司、 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已向浙江省寧波市中級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年关难过!多家知名企业与房地产说“再见”

10月30日晚,*ST華業發佈了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受計提到期應收賬款及財務費用增加影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虧損50.49億元,基本符合市場預期。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已經處於資不抵債的狀態,公司破產和解迫在眉睫。

年关难过!多家知名企业与房地产说“再见”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來,防控金融風險成為經濟重點工作之一,有部分公司擬採取破產重整的方式解決債務危機。但對於華業這樣仍擁有一定盈利能力和優質資產的公司而言,遭遇詐騙而導致公司現金流“休克”,破產和解或許是更好的解決途徑。相對破產重整來講,破產和解對公司的要求更高,需要債權人、政府部門、司法機關等多方支持。如果華業在各方幫助和支持下能夠順利完成破產和解,也將為市場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

爆雷在路上 小房企上市求生

“今年大企業破產有所增加,房地產市場進入了又一輪優勝劣汰,百強房企業承受很大的壓力。“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林波表示,目前來看今年十月房企銷售情況並不理想,融資嚴控,房企到年底現金流更緊張,可能爆雷的企業更多,年關難過。

根據克爾瑞地產研究發佈的報告,9月份,有95家房企的融資總額為1124.48億元,環比上升45.3%,同比上升17.2%。

可以看到,四季度多家品牌開發商採取降價促銷動作,有些折扣低至6折,主要目標就是加速回款,緩解資金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個房企正在籌備赴港上市。10月25日,匯景控股更新了招股書; 10月22日,港龍地產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材料;10月17日,三巽集團也披露了招股書;在更早之前的5月23日,奧山控股同樣披露了招股材料。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融資環境艱難,小型房企急需謀求新的融資渠道,但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環境並不樂觀的情況來看,小型房企赴港上市並不一定能夠吸引足夠的投資者,獲得實際融資效果。現金為王的時代,房地產行業的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