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從《大獨裁者》中卓別林飾演的理髮師和希特勒到《天生一對》中林賽·羅韓飾演的安妮與與荷莉,從《終結者:創世紀》中施瓦辛格飾演的老年版和年輕版終結者到《雙子殺手》中的兩個威爾·史密斯......從電影誕生以來,先進的電影人就一直在探尋“一人分飾兩角”的可能性,由同個演員在同一部電影中飾演不同角色,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個看似簡單的想法都起到了為不少電影增光添彩的作用,但是,在《雙子殺手》中,由威爾·史密斯一人飾演的兩個角色Henry和Junior,不僅沒能為影片帶來劇情上的看點,反而成了影片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並非120幀的錯,兩個威爾·史密斯成《雙子殺手》最大失誤


不久前,李安導演執導的新片《雙子殺手》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影片延續了上一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3D、4K、120幀的拍攝技術,在上映前就吸引了不少網友的關注。但是,和預期的不同,影片正式上映後卻獲得了兩極分化的評價,擁護者認為《雙子殺手》革新了電影技術,批評者則認為《雙子殺手》中的情節過於老套。口碑平平的情況下,《雙子殺手》的票房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根據貓眼數據預測,《雙子殺手》的最終票房將停留在2.2億左右,而這一成績顯然與片方預期相差甚遠。

其實早在內地上映前一週,《雙子殺手》就率先於北美上映,相比內地觀眾對於李安導演的態度,面對《雙子殺手》,北美觀眾則顯然嚴苛得多,imdb5.7分,mtc38分,爛番茄新鮮度25%,從北美幾家權威性網站評價來看,《雙子殺手》的口碑顯然已經撲到谷底。在票房表現上,《雙子殺手》,首周僅收入2000萬美元,並且隨即被《小丑》《沉睡魔咒2》等影片趕超,在不少媒體看來,糟糕的口碑將讓《雙子殺手》至少虧損7500萬美元。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關於影片不盡人意的市場表現,不少人將矛頭指向了《雙子殺手》過於超前的技術規格上,的確,即使在美國影院中,也沒有任何一家影廳能夠放映完全版本的《雙子殺手》——全美僅有14 家影院能夠以120 和3D 的規格放映,但最多都只能提供到2K 畫質,而非電影本身要求的4K 畫質。技術規格上的曲高和寡讓不少觀眾沒能如願體悟到李安導演的技術革新,但是,清晰度和幀數並非《雙子殺手》被詬病的主要原因,影片之所以沒能在觀眾中激起漣漪,所有的槽點幾乎都集中在以兩個威爾·史密斯為重心所展開的劇情上。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年輕時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在街頭火拼、同臺較量,這個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可能還不錯的故事構想,卻成了《雙子殺手》中的劇情主線,實際上,《雙子殺手》最初劇本的靈感來源,也確實源自於90年代達倫·萊姆克構思的一個概念,本有望被迪士尼公司製作出來,但受限於技術發展,最終這一設想不了了之。2016年,天空之舞(Skydance)製片公司從迪士尼手中買下該片版權,於是這個佈滿灰塵的劇本輾轉到了李安導演的手上,在電影藝術和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的今天,這個如今看起來陳詞濫調的劇情還會被觀眾接受嗎?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二十多年後,李安導演試圖用他所倡導的“120幀未來影像”來拍攝《雙子殺手》,但是,無論技術如何超前,都無法掩蓋劇情上的老套羸弱。影片中的主角,是一名準備退休的51歲NSA特工Henry,而他面對的敵手,是比自己年輕且各方面能力都比自己更強的23歲克隆人Junior,這兩個角色都由威爾·史密斯飾演。

確立好這兩個主要角色後,影片開啟了一場並不驚心動魄的貓鼠遊戲,Junior追殺Henry,Henry試圖反殺Junior,最終真相大白後兩人達致和解……對於一部旨在營造戲劇高潮和視覺奇觀的科幻動作片來講,《雙子殺手》建立在兩個特工角色上編排的劇情顯得非常單薄,而一人分飾兩角的威爾·史密斯,更像是被劇情推著走的“牽線木偶”,縱使威爾·史密斯的巨星臉不至於讓觀眾感到陌生無趣,但在一人分飾兩角的設定基礎上,劇情上的平淡無奇讓整部電影始終缺乏一種感染觀眾的力量,而由CG生成的Junior從外觀和內在上看都更像是一個人形複製品,與Henry之間擦出的火花極為有限,兩個角色向外傳遞的情感嚴重失衡,無法讓觀眾產生共鳴,將這樣的故事擺在看慣了同一類型和同樣設定的好萊塢觀眾面前,《雙子殺手》所獲得的差評便在意料之中了。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一人分飾兩角,CG技術重生演員,好萊塢早有先例

《雙子殺手》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失敗,一方面歸咎於影片平淡無奇的劇情,另一方面,觀眾早已對這一建立在一人分飾兩角基礎上的劇情司空見慣,回首過去的國產片,林青霞曾在《東邪西毒》中同時飾演慕容嫣和慕容燕,成龍曾在《雙龍會》中飾演一對兄弟馬友和玩命,而在去年張藝謀導演執導的《影》中,通過一人分飾子虞和境州兩個角色,鄧超也貢獻了極為精彩的演技。

在工業化程度極高的好萊塢,一人分飾兩角更是屢試不爽的設定,遠可追溯到1940年由卓別林主演的《大獨裁者》,在這部片中,喜劇大師卓別林同時扮演了兩名重要角色,而在《大獨裁者》之後,好萊塢電影更廣泛延用了這一設定,《天生一對》《傳奇》《雙重人格》《宿敵》等影片均出現了“一人分飾兩角”的劇情設定。上述電影與《雙子殺手》中採取的一人分飾兩角的方式並無二致,甚至,與《雙子殺手》瘋狂燒錢的行為相比,一些電影往往沒有使用CG技術,而能用有限的成本,將一人分飾兩角這一併不新鮮的設定營造出非凡的效果。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以2014年上映的影片《雙重人格》為例,影片改編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同名小說,由出演《社交網絡》而一炮走紅的傑西·艾森伯格主演。在片中,傑西·艾森伯格飾演一位徹頭徹尾的失敗者西蒙,他被人忽視、被人欺負,甚至只能躲在家裡用望遠鏡偷窺,直到一天一位同樣叫西蒙的人出現,兩人外貌身形完全一致,性格截然相反,後者風趣健談,鋒芒畢露,是人群中的焦點……

《雙重人格》正是從“人格分裂”這一設定出發,引出了兩個從外貌上看別無二致的角色,但是兩人的性格行為卻完全相反,在這一設定基礎上,通過主演傑西·艾森伯格遊刃有餘切換自如的演技,在向觀眾展現二人激烈博弈過程的同時,《雙重人格》又引出了社會現實的殘酷以及個體所面對的壓力等議題,影片在不乏驚悚情節的同時又處處透露著黑色幽默,與《雙子殺手》相比,兩個角色通過一系列心理交鋒最終走向一體的過程,顯然更加合理也更具說服力,一人分飾兩角不再是外在的噱頭,而真正構成了推動劇情向前發展的重要元素。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以《雙重人格》等為代表的由一人分飾兩角的電影,在膠片時代更容易實現,是土法造車的典範,影片幾乎沒有使用現代的電腦特效技術,而是通過分別拍攝兩個角色的戲份,後期再由剪輯合成,給觀眾造成一人分飾兩角的效果。實際上,隨著特效技術的不斷髮展,一人分飾兩角如今也變得更加簡單易得,電影人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土法造車,去依次拍攝兩個角色的戲份,相反,通過動態捕捉和CG技術相結合,由同一演員飾演的兩個角色可以同時出現在監視器中,甚至為了劇情需要,再造一個更年輕的虛擬角色也並非難事,在《雙子殺手》之前,施瓦辛格主演的《終結者:創世紀》就曾有過類似的嘗試。

在2015年上映的《終結者:創世紀》中,老年T-800和年輕T-800同時現身,兩人的打鬥戲份也是整部片最大亮點。兩個角色雖然均由施瓦辛格主演,但只有老年版T-800的角色是由施瓦辛格親自上陣,另一個年輕版T-800則完全由數字特效打造,“我的戲都是自己演的,不過年輕的那個只是用了我的腦袋。”談及用數字特效打造的年輕版自己,施瓦辛格如此幽默解釋道。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為了還原30歲時的施瓦辛格,《終結者:創世紀》劇組的特效團隊首先找到了澳洲健美運動員Brett Azar,在所有候選人中只有他的身形與年輕時施瓦辛格相似度最高,在拍攝時,Brett Azar負責年輕版施瓦辛格的走位,與此同時特效團隊則負責掃描年輕時施瓦辛格的臉部資料,以此搭建數字版施瓦辛格的模型,隨後再使用動態捕捉的技術捕捉施瓦辛格的面部動作,並將數據投射到數字版模型上,通過這一系列過程,不僅能在數字版施瓦辛格身上渲染出真實的皮膚效果,甚至臉部的皺紋、毛孔也清晰可見,由此促成了兩個施瓦辛格的同臺較量,讓不少《終結者》粉絲大呼過癮。

一直不被人理解的李安

結語

作為電影拍攝中最常見的設定之一,一人分飾兩角不應該是創作者拍攝電影的目的,而應該是完善故事情節、豐富電影內容的手段。隨著未來CG技術的不斷髮展,可以預見觀眾會看到越來越多一人分飾兩角甚至一人分飾多角的電影出現,相應的只有圍繞這一設定在劇本環節不斷創新,防止影片劇情落入俗套,才能避免《雙子殺手》所遭到的挫敗。

— THE END —

作者 | 邁克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