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截止发稿日,由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而成的电影《少年的你》票房已破9亿元,豆瓣评分目前为8.4分。电影《少年的你》聚焦青春期的校园霸凌、高考、家庭教育等社会热门话题,把“校园霸凌”再次带入公众视野,成为热门话题。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随着电影票房和热度的步步高升,原著小说深陷“抄袭”、“融梗”的负面事件中。有网友指出,原小说抄袭融梗多部作品,包括东野圭吾小说《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恶意》和Twentine的《忍冬》

各方人士纷纷发声之际,电影官方高调宣布《少年的你》将在北美上映,定档11月8日。一位网名为“阿井幸作”的中文翻译家将相关争议搬运至外网,“《少年的你》将在英国上映”的消息登上热搜,网友发现越来越多的关于其抄袭的推文出现,甚至看到有人发出疑问“你们全中国竟然都支持抄袭的吗?”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说到小说抄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原创本就不易,在这个讲究“效率化”的当下,尤其艰难,且越来越稀缺。也正是因为原创费力费时,所以出现大批抄袭别人已成熟作品的“抄袭”小说。

被匪我思存状告抄袭自己原创小说《冷月如霜》的《甄嬛传》,法院至今未宣判。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墨香铜臭的《魔道祖师》、《天官赐福》,潇湘冬儿的《11处特工皇妃》(后改编成电视剧《楚乔传》),秦简的《庶女有毒》(后改编成电视剧《锦绣未央》)等等,这些知名小说都存在抄袭污点。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今年6月份,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锦绣未央》小说涉嫌抄袭12案进行宣判,法院认定秦简(周静笔名)的《锦绣未央》抄袭行为成立。历时五年多、第一批11位作者、后来加入的温瑞安前辈、62位编剧、三所16位律师、近百名志愿者……最终促成了锦绣未央案。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据悉,网络版270万字左右的《锦绣未央》被判定共抄袭来自12位作家的16部作品共11.4万字,侵权语句共计763处(句),侵权情节共计21处。被判赔偿金额共74.05万元。相比之下,《锦绣未央》电视剧制片人王莹曾公开表示,拍摄时光服装道具,投入便上亿元,这点赔偿金额连成本都算不上。

《少年的你》里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但是原创作者的权益谁来保护呢?

讽刺的是,这句在网络上铺天盖地营销的宣传语,也是抄自一部日本老番《最终兵器彼女》。这句话在人形兵器的女主保护地球后,身为普通人的男主说的。《少年的你》小北保护陈念没问题,但是陈念保护世界的念头是从哪里来的?金句在这里突兀且牵强。

脱胎于“抄袭”的“融梗”,资本和平台共同受益

此次玖月晞抄袭事件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融梗”。何为融梗?《新京报》将其定义为“比洗稿还要高级”的抄袭行为,融梗借鉴的可以是情节、故事演讲的逻辑和线索的安排,它复制的是创意和智慧,而非简单的文字。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融梗”这个词的出现也是由玖月晞引起的。玖月晞的小说《小南风》被扒抄袭《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和《被缚的恋人》,原本她达到了晋江平台的抄袭标准,但是恰好在此时,晋江改动了抄袭判定规则,把细纲相似十分之一和五分之一两个比例线明文写入鉴抄规定,相似比例低于10%的被定义为非抄袭,由此而来的融梗也得以脱罪。

对于商业组织晋江来说,修例的理由很充分。一是旧的鉴抄标准需要牵扯编辑大量精力进行人工判定,成本过高,改为成文法之后标准统一成本大大降低;二是融梗非抄袭定论之后,为日后大卖融梗小说收取高额版权费铺平了道路。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玖月晞因《小南风》抄袭被举报期间,微博认证为晋江副总裁的博主发文

此后,“融梗”似乎成了“合理合法”之内的抄袭手段,成了抄袭的“遮羞布”。玖月晞对于此种创作手法十分得心应手,据悉,她一共出版了16部小说,570余万字,多部作品被扒抄袭融梗,有10部卖出影视版权。这种现象让晋江支持纯原创的作者和粉丝们大为不满,但在规则之内又无可耐何,因此将行为本身定义为“融梗”,并追封玖月晞为“融梗天后”。

《少年的你》抄袭引海外群嘲,“融梗”能否成抄袭的遮羞布?

豆瓣网友总结玖月晞部分抄袭作品

融梗现象的盛行,对于认真原创作者的不公平自不必说;长远来看,行业资源向融梗IP的集聚,使得行业形成更鼓励诞生裁缝而非原创者的现象,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丁墨因举报玖月晞抄袭未被处理,被逼离开晋江;尾鱼新作因为被玖月晞融梗,被迫停止更新……

抄袭者无耻、平台纵容、缺乏专业判定、片方未能深入审核……网友不能否认主创拍出了一部好电影,但也不能否认《少年的你》原著伤害了原创者的权益,不管电影本身有没有抄袭,它确实脱胎于一部融梗原著。借由这次争议,去带动更多人正视网文写作圈的融梗现象,继而思考如何更有力地治理乱象,是很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