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滑縣,公元前658年,衛國在齊國幫助下復國,建都於楚丘,即今天滑縣。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程咬金是濟州東阿縣人,少時即驍勇善戰,善於使用馬槊。隋大業六年(610年)起,盜賊蜂起,程咬金組織了一支數百人的武裝,護衛鄉里。後來歸附李密,得到重用,為內軍驃騎之一。當時李密在軍中挑選出勇烈之士八千人,隸屬四驃騎,分為左右,號稱內軍。李密常對人說:“這八千人抵得上百萬大軍。”程咬金管領四驃騎之一,所受恩遇特別隆厚。

王世充與李密決戰時,程咬金率領內騎紮營於北邙山上,單雄信率領外騎紮營於偃師城北。王世充襲擊單雄信營壘,李密派程咬金與裴行儼前去救援,裴行儼被流箭射中,墜落馬下。程咬金馳馬救援,連殺數人,趁王世充軍後退之機,抱起裴行儼,二人同騎一馬回奔。追兵用槊刺擊,程咬金身體被刺穿,程咬金回身折斷其槊,斬殺追兵,二人方免於此難。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單雄信有勇力,擅長使用馬槊。大業九年(613年),韋城翟讓亡命瓦崗,聚眾起義,單雄信與徐世勣前往歸附,翟讓在徐世勣的建議下攻取滎陽、梁郡二郡,瓦崗勢力達到萬餘人。

大業十三年(617年),翟讓在王伯當與徐世勣的建議下將瓦崗之主的位置讓給李密, 李密自稱魏公,封翟讓為司徒,單雄信為左武候大將軍,徐世勣為右武候大將軍。

同年七月,李密率軍與王世充會戰,雙方互有勝負。此時翟讓部下王儒信勸翟讓奪李密之權,但翟讓拒絕,李密聽到這個消息後,打算除掉翟讓。逢王世充率軍進攻,翟讓率軍出戰被王世充擊敗,李密與單雄信率領精兵前往救援翟讓,打退王世充軍。第二天,翟讓到李密處擺宴,李密拿一張好弓給翟讓,派人趁翟讓看弓時將翟讓砍殺。徐世勣被亂兵砍傷,單雄信無奈,向李密叩頭求饒。房彥藻以單雄信輕易屈就,勸李密殺了他,但李密愛惜單雄信才能,拒絕這個建議。李密寬慰單雄信、徐世勣等,讓他們分統翟讓部眾。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秦瓊於大業十三年(617年)隨裴仁基歸降李密,李密用秦瓊為帳內驃騎,與程咬金等一起統領八千內軍,待遇十分豐厚。

大業十四年(618年)七月,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於黎陽童山大戰,激戰從清晨一直持續到黃昏。混戰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墜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幾乎落入追兵之手,幸得秦瓊拼死捍衛才得以脫險。救出李密後秦瓊又收攏潰軍與宇文化及軍力戰,終於將其擊退。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魏徵於大業十三年(617年)在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元寶藏起兵響應瓦崗李密,元寶藏給李密的奏疏都是魏徵所寫,李密見魏徵非常有文才,於是召見魏徵,魏徵獻上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但李密不用。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隋煬帝大業末年,徐世勣見天下已亂,就近參加了翟讓的瓦崗軍。他勸說翟讓:“附近是您與我的家鄉,鄉里鄉親,不宜侵擾。宋、鄭兩州地近御河,商旅眾多,去那裡劫掠官私錢物非常方便。”翟讓稱善。隋朝遣名將張須陀率兩萬多人討伐,翟讓驚恐之下,企圖逃走,徐世勣予以制止。瓦崗軍採取誘敵深入、伏兵襲擊的戰術,將隋軍全部殲滅,張須陀亦戰死。李密當權,稱魏公,大封官爵。徐世勣被授為右武候大將軍,統領本部。

隋朝令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軍討伐李密。 徐世勣使用奇計,在洛水兩岸幾次大敗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為東海郡公。當時河南、山東大水,饑民遍地,隋朝賑給不周,每天餓死數萬人。徐世勣向李密進言:“天下大亂,本是為飢。如果我們攻陷黎陽國倉,大事可成矣。”李密聽計,派徐世勣帶五千人,自原武渡黃河,掩襲黎陽倉的隋朝守軍。當日攻克,開倉招民眾隨便領糧,十天之間,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萬人。

此後,瓦崗軍內部發生矛盾。翟讓在宴會時,為李密殺死。混亂中,在場的徐世勣也被士卒砍了一刀,身受重傷,王伯當急忙喝止,徐世勣才得以倖免。李密為穩定人心,派大將單雄信前往撫慰翟讓舊部,將其分別歸屬於徐世勣、單雄信、王伯當麾下。

武德元年(618年)十月,李密被王世充擊敗,聚集餘眾歸順唐朝。李密原來所統領的屬地都由徐世勣接管。 武德二年(619年),徐世勣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封魏國公)已經歸附大唐,如今這裡的人民土地,是屬魏公所有,我如果上表獻出它們,就是借主人的失敗得利,自己為自己邀功,用來求取富貴,是我認為恥辱的。現在應當一五一十地記錄州縣的名稱數量和軍民的戶口,全部報告魏公,讓魏公自己獻給朝廷,這樣就是魏公的功勞了。”

李世勣的道人品得到李淵的認可。李淵說:“徐世勣感懷主人的恩德、推辭功勞,確實是純臣。”下詔封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封萊國公。又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並被賜姓李氏。

河南滑縣瓦崗寨裡有哪幾位英雄?

王伯當,是李密的學生,隨李密一起投奔瓦崗寨,為李密的心腹。李密與王世充在偃師決戰,命王伯當守後方基地金墉城。不久,李密兵敗,王伯當亦棄金墉城,與李密相會。李密決定降唐,王伯當表示願意誓死相隨。李密降唐後,因不被李淵重用,決定造反。王伯當苦勸不成,於是決定與李密共存亡。李密襲取桃林縣後,欲投部將張善相,途中被唐將盛彥師伏擊,李密與王伯當俱死,伯當乃忠義之士也。

徐世勣,魏徵,秦瓊,程咬金四人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真實歷史比小說忠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