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鬼才樑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01

鬼才梁守槃

在航天四老中,梁守槃被同事稱為鬼才。因為面對困難,他總能提出不一樣的想法,另闢蹊徑。

我國鷹擊8號反艦導彈,在84閱兵一亮相,就震驚歐美媒體。因為在兩年前馬島戰爭時,阿根廷用不起眼的反艦導彈擊毀英國的軍艦。

當年阿根廷進口法國反艦導彈,射程只有25公里,而我們的鷹擊8號超過了百公里。

鮮有人知道,這是梁守槃和其團隊的傑作。

梁守槃到底在做了什麼?值得我們紀念?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02

不錯家庭

梁守槃家境非常殷實,父親是民國的高官。這讓他有機會受到良好教育。但是他不是紈絝子弟,相反,他很有中國人的使命感。

對於兒時的記憶,梁守槃很少提及。只知道在清華畢業之後,他就到美國麻省理工留學了。

梁守槃在清華機械系航空組學習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他們學習的飛機是美國的,國內沒有工廠。

由於時局不穩,學習的條件很艱難。特別是看到日軍的飛機,在中國的領空肆虐。航空組的學生感到非常屈辱和悲憤。

梁守槃在美國麻省理工只學習了一年,就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學習速度很驚人。教授想讓他繼續讀博士,但梁守槃對美國卻沒有留戀,而是立刻回到了戰火中的祖國。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伴隨著戰火,梁守槃撤退到西南聯合大學,任航空系和機械系副教授。當時的西南聯合大學,在抗戰中培養了一大批航空系人才,這些人後來大都成了中國空軍和民航的骨幹。

在昆明的歲月,梁守槃等人為中國的航空打下了基礎。這也開啟了梁守槃將近20年的執教生涯。時至今日,很多中國航天航空專家,都曾是他的學生。

但對梁守槃來說,他的志向不僅僅是在於學術上。他更希望參與到國家的科研項目中。但長久的動盪,沒有條件讓他完成理想。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03

航空報國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開始兩彈一星的研製工作。梁守槃才有機會實現航空報國的理想。

在國防五院創建的初期,沒有資料,沒有設備,沒有經驗。在錢學森、梁守槃等人的組織下,把國內毫無經驗的大學生領進了航天的大門,訓練和教導他們導彈火箭的基礎知識。這批大學生也成了中國航天的中堅力量。

梁守槃是一個非常有自信的科研工作者。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梁守槃認為,中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力,結合現有的工業基礎,造出導彈,是沒有問題的。

“德國20年前能造出導彈,現在的中國為什麼不可以?”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在後來和蘇聯專家的合作中,梁守槃展現出很高的天賦和才能。中國仿製的導彈東風1號,研製的速度是比較快的。

梁守槃在和蘇聯專家的合作過程中,強調我們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有自主研發能力和“反設計”能力。

梁守槃不迷信蘇聯專家的權威,他相信中國的科技人員的能力和智慧。

例如在導彈的環形氣瓶的材料上,蘇聯專家認為只有他們國家的鋼材才能使用,而梁守槃經過分析後認為,國內的回火工藝完全可以達到要求,因此沒必要從蘇聯進口那麼多的材料。

每一次反對,梁守槃都能拿出讓蘇聯專家信服的數據。但耿直的性格,也讓他得罪了不少人。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東風一號即將大功告成之際,援助中國的蘇聯專家,因為國際關係惡化,不得不撤走。

一個蘇聯專家在走之前對中國研製團隊說:“你們的液氧純度有問題,如果導彈發射失敗,我們不負任何責任。”

這位蘇聯專家的話,無疑給東風1號的發射計劃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在不可能獲得任何國外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國內專家不得不對發射過程再一次論證。

當時大部分人認可那個蘇聯專家的話,認為應該停止東風一號的發射。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然而梁守槃在進行了反覆論證和計算之後,則堅持認為我們的液氧純度沒有問題,各項指標都在規定範圍內。他認為是蘇聯專家錯了,所以他堅持發射。

在之後在排查之中,核查到計算的數出現了烏龍。液氧是沒有問題,這就堅定了梁守槃的信心。

在開會的時候,梁守槃力排非議,堅持發射的觀點,並且立下軍令狀:

如果發射失敗,可以殺我的頭!

直到東風一號順利發射,才讓梁守槃鬆了一口氣。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04

身份危機

東風一號順利發射,標誌我國有了自己的導彈,但並不是自主研發的。所以梁守槃等人又馬不停蹄帶領著學生,開始自主研發東風2號導彈。

但是萬萬沒想到,梁守槃的科研生涯卻遇到困境了。

因為梁守槃的家人都在臺灣,包括他父親也是臺灣的高官。在敏感的時期,梁守槃從事這項絕密工作,許多人對他不放心。

甚至這一段時間,梁守槃被停止了科研工作,很多人認為應該把梁守槃調走。

這個時候是錢學森,任新民等老一輩科學家站了出來,紛紛為梁守槃打保票,經過眾人的努力,才保住了梁守槃的科研工作。

如果當年梁守槃被調走的話,對國家會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在東風2號研製成功之後,中國導彈力量開始向多元化發展,梁守槃被調到海防武器系統擔任總設計師。

梁守槃負責研製反艦導彈,這就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鷹擊8號。

反艦導彈設計之初,一切都進行得比較順利。但是在實驗的時,雷達老是出現問題,開始團隊認為是溫度原因,後來發現是發射架的問題。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按照慣例,會重新設計製造發射架,但是這樣做成本高,而且耗時長。

梁守槃並沒有選擇重新制作發射架,而是對現有的發射架進行改造,大膽的將發射架長度縮短一半,並且調整角度,以很小的成本完成了改造。

當時的科研工作者,對梁守槃的創造性思維很讚賞,梁守槃鬼才的稱號,也不脛而走。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05

不進則退

在梁守槃一輩子的科研工作中,最值得自豪的就是低空超音速導彈。

當時國外並沒有對這種武器進行研發,在立項的時候,也遭到了國內很多人的反對。但是梁守槃堅持上馬這個項目。面對質疑,梁守槃堅持自己的判斷。認為中國人以現有的工業能力,是能夠製造出這一款領先世界的武器的。

因為他的堅持,我國的低空超音速導彈,才能長期處於世界先進水平。這也被外界稱為航母大殺器。

在平時的科研工作中,梁守槃經常教導他的學生:

武器研製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梁守槃是較早提出導彈型號的研究工作,要進行經濟承包的,要注重導彈的經濟效益問題。這也影響了後來我國軍工貿易的走向。我國軍工貿易能打開國際市場,很多時候靠的就是這種性價比。

梁守槃作為一位老專家,在50多年的工作之中,不迎合觀點,不譁眾取寵,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在加入航天工業總公司成為高級顧問之後,繼續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做貢獻。

梁守槃的一生,雖然不是驚心動魄的,但是也是充滿傳奇的,他在崗位上默默地為祖國做出貢獻,隱姓埋名,不求名利。

他給中國科研者樹立了信心,鼓舞了後來人,勇往直前。

科技鬼才梁守槃:曾讓美國顫抖的科學家,卻差點被調離崗位

————————end————————

爾知語錄,講述科學家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