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10月31日

“威寧八景”之一的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六洞橋立項修復施工現場

文物修復施工隊發現了一塊

清光緒年間的修建記事碑

為威寧文史、交通史

清代建築史和六洞橋文物研究

提供了有力佐證

填補了六洞橋研究無文史實物的空白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據相關史料顯示,六洞橋長堤,位於威寧城關東南三里處,現六橋街道六洞橋社區,西北東南向,始建於咸豐年間,同治年間維修,“破四舊”時期拆出風雨樓及記事碑。

該建築堤橋合一,均為料石砌築,全長345米,其中,堤長328米,寬3米。

橋跨大中河,主橋為三孔石拱橋,長17米,寬4.5米,單孔淨跨3.6米,矢高2.2米。

南側近劉家巷段又間隔分設單孔石拱橋六座,故得名“六洞橋”。

夕年,堤岸遍植垂柳,美譽“六橋煙柳”盛景,為“威寧八景”之一,更有《詠威寧八景》七言詩、《六洞橋上追神仙》民間故事為佐證。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施工現場,正在開挖修復的橋堤如石龍戲水,從威寧職中後牆下坡處一直通達劉家巷而去,橋體蒼桑歲月盡顯,有“茶馬古道”新石碑為記。

修復工程嚴格按照原址、原料、原工藝還原修復,人工勞動密集度很高。

特別是粘合料選擇上,均按原工藝的黃沙石灰拌合體填縫,石材更是就地選擇一模一樣的青石材質。

六洞橋文物保護修繕工程現場技術負責人喬倫集說到:在清理排水洞過程中,把垃圾清理完以後,發現有一塊石碑,石碑上刻著“監工”、“不負初心”這些文字,我們立即聯繫縣文物管理所,進行實地查看,我們小心的拆除,根據文物管理所的要求,把石碑移交給文物管理所保護起來。

施工現場單體第五拱橋旁,施工人員正聚在一起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這是一塊倒扣的石碑面,鑽到橋洞下依稀可以看見陰刻楷書字跡。

這一發現,讓幹了一輩子文物保護工作的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仕明興奮不已。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威寧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劉仕明表示:碑文大部分字跡還在勉強可以辨識,落款上看到了具體修建的時間,大部分已經看不清了,只能看見“大清某年某月”等字樣,從這個碑文記載,和他以前掌握的歷史資料是相符的,六洞橋場地應該是建於清代初期。

現場勘查發現,碑面已有明顯斷痕。旁邊還有瓦水碑帽、側豎對聯碑、底座等,為一主碑二側碑型制。

發現的碑面為側碑,主碑破碎已找到部分,另一側碑還在進一步發掘中。

據現場勘查推斷,該碑原來立於橋頭,年久風化倒塌了,後因第五石拱橋搭石斷裂,順理成章地被當地群眾搬來此處,碑面朝下鋪在了第五石拱橋上,部分組件也成了過路石。

隨後,經過文管所和施工隊的共同研判,在保護好現存文字的同時,小心翼翼的將石碑挖出。

據現場勘查與測量,該碑為青石質,高120釐米,寬70釐米,厚15釐米。

文字為楷書陰刻,滿行手書21字,文字年久風化鈣化脫落損毀三成。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此次修復過程中,在長堤南側發現單體橋洞3個,加原存單體橋洞2個,長堤南側共有單體橋洞5個,再加跨越較大的中河橋洞,長堤南側共有單體橋洞6個。

據此推測,六洞橋應為長堤南側六洞而得名,不含主橋洞三孔。

“六洞橋長堤是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次修復經國家文物局審核批准,修復全長326米,總投資602萬元。

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馬相告訴記者,修復中發掘的這幾塊清代碑,是六洞橋長堤修建記事碑,從碑文上看,史事記載距今約100餘年。

修復六洞橋長堤,畢節這裡發現清光緒年間記事碑

據威寧縣文體廣電旅遊局副局長馬相介紹:這幾塊碑文記載了六洞橋修建的相關事蹟,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我們將加快修復進度,按文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為研究六洞橋歷史和我縣清代建築工藝提供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