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與健康

一、壓力與人類健康

和生理健康有關的,不僅僅是疾病和病毒而已,我們還要考慮生活中壓力程度以及應對壓力的方式。有許多極端的例證顯示,壓力對人們的健康會有極大的影響。當一個人經歷喪偶、破產、被迫移民,等重大生活變動時,死亡的幾率就會提高。因此我們必須正確的理解,壓力的定義以及與人們健康的關係。

1、負性生活事件的影響

壓力的產生取決於人們應對外在事件所必須做的轉變,以及適應的程度。轉變越多,壓力就越大。

2、知覺壓力與健康

有人認為收到一張罰單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但有人認為這是小事一樁而毫不在意。有人認為是人生的一些重大轉變,如離婚是從混亂關係中得到解脫,而有人會認為那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失敗。一件事情除非被詮釋為壓力來源,否則算不上壓力事件,因此,我們將壓力定義為:當一個人覺得無法應對環境要求時產生的負性感受和消極信念。

人們對負性事件的詮釋,導致的壓力,會直接影響到免疫系統,就拿很普通的感冒來說,當人們受到感冒病毒傳染後,只有20%到60%的人會發病。研究發現那些有較多生活壓力的人更容易患病毒性感冒。其他類似的研究都顯示,當一個人承受越大的壓力時,他對疾病的抵抗力就越低。

壓力會對人們的健康帶來負性影響。究竟是什麼因素會讓人覺得某個情境是有壓力的呢?這當中有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人們自信能夠控制事件的程度。

3、控制感:知覺控制感的重要性

慢性病的研究表明,知覺控制感與健康是有關的。相信自己可以用各種方式來影響周圍環境,至於結果是好是壞,則取決於自己所採取的方式,這種信念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比如,在那些患上冠心病的患者當中,對他們未來持有很高控制感的人,要比低控制感的人更不容易得心臟病。在探討知覺控制感對慢性疾病的重要研究中,我們必須記得它們是相關性研究,而非因果關係的實驗研究。這些研究並不能證明人們知覺對病情的控制程度會使得病情好轉。比如說,有可能因為身體逐漸變得健康後,使人覺得更能控制病情。

一些長期生活在老人院的老人都覺得喪失了對生活的控制能力。這樣的人長期被放在他們無法對其行動、所見,飲食能有所意見的環境中,便會形成這種人生態度。

有研究發現,亞洲人報告,知覺控制感,並沒有那麼重要,並且認為對知覺控制感與心理上焦慮的關係也沒有那麼重要。而西方人卻認為,這些對他們來說都很重要。研究者認為在西方文化下,比較推崇個人主義和強調個人的成就,因此當人們感覺到不能控制自己的命運時,他們就會感到焦慮甚至痛苦。而在亞洲文化中強調的是集體主義,社會目標遠大於個人目標,因此低控制感不會太多影響人的感受。

其次,即使是在西方文化中,如果誇大知覺控制感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也會產生危險。知覺能控制病情的態度,固然有助於患者,但這項策略也有缺點,那就是,如果一個人的病情未見好轉,患者可能會心生自責或感到挫敗。不幸的是,有些疾病就是不治之症,有再強的控制感也沒有用。

幸運的是,一個人即使健康狀況惡化,如果能夠維持他的控制感,還是大有益處的。覺得自己能夠控制某種東西的感覺是很重要的,即使控制了對象不是疾病本身。維持這種控制感,能夠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即使他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好。

4、知道自己能辦得到:自我效能

相信自己能夠控制生活固然重要,但相信我們能夠確實採取一些特定的行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很重要。自我效能的高低可以預測若干重要的健康行為,例如戒菸、減肥、減少膽固醇攝取以及規律運動的可能性。這些行為的預測並非一般性的控制感,而是個人表現在特定行為上的信心。

自我效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提高一個人採取健康行為的可能性:第一、它會影響到我們的做事毅力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低者通常很容易放棄,然而自我效能高的人則常會設定較高的目標,付出更多的努力,並在面對挫敗時更能持之以恆,故而提高了成功的可能。第二、自我效能會影響我們在追求目標時的身體反應。自我效能高者在進行困難的工作時,他們的焦慮比較低,免疫系統的運作也比較良好。

自我效能的運作方式,就好像某種自證預言,你越相信你能夠成就某件事,這件事成功的幾率就越高。

其他人也能幫助我們獲得自我效能。當一個人處於良好的自我效能反饋的環境中,受周圍人的良性影響也能夠獲得成功。有句俏皮話:與成功者同行,你也能夠成為成功者。

由此可見,認為自己辦得到的信念是成功與否的重要決定因素。

5、解釋人生負性事件:習得性無助

所謂的習得性無助指的是,將負性事件的起因歸於穩定,內向與全面性因素所帶來的悲觀狀態。

人們在解釋負性事件時,有三種可能的歸因方式:

一是穩定型歸因,認為事件起因於某些不會隨著時間而改變的因素(例如你的智力),而非隨時間而改變的因素(例如你在一項任務上所付出的努力)。

二是內在性歸因,認為事件起因於你自己(例如你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而非外在的因素(例如考試的難度)。

三是全面性歸因,認為事件起因於某些廣泛適用於許多情境的因素(比如說,你的智力會影響你在許多方面的表現),而非某些只適用於少數特定情境的特殊因素(比如說,你的音樂才能雖然會影響你在音樂課的表現,卻不會影響你在其他科目的表現)。

根據習得性無助理論,對負性事件做穩定、內在和全面性的歸因會導致絕望、沮喪,降低努力程度以及增加學習難度。

歸因理論假設一個人的行為與態度決定於他如何去解釋事件發生的原因,這種假設在習得性無助理論中也存在。

通常在生活中導致我們行為受挫的原因,並不是很清楚,或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事件發生後的歸因可能就變得非常重要了。

有些實驗直接測量人們的歸因,並且發現那些以樂觀態度解釋事件發生原因的人,健康狀況較好,而且在學習和工作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6、刻板印象威脅,成就和健康

人們把某個人擔心自己會強化某個關於自己所屬團體的刻板印象的憂慮稱為為刻板印象威脅。

研究發現,刻板印象的威脅對不同種族的許多不同表現都有負性效應。舉例來說,在其中一個研究中,讓白人運動員和黑人運動員參加一場小型的高爾夫球賽,並且告訴他們說這場比賽是要測試基本運動能力。結果發現,白人運動員的成績要比黑人運動員的成績差,這大概是因為部分白人運動員擔心自己會強化所謂“白人的運動能力,沒有黑人強”的刻板印象。然而當運動員被告知,這場比賽主要是測試運動員的運動技巧才能時,黑人運動員的表現遠不如白人,因為他們形成了“確信自己在運動技巧這方面不如白人有天賦”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威脅,會阻礙和影響人們在重要方面的表現,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刻板印象的威脅還影響到人們的健康。眾所周知,,非裔美國人比歐美人更有可能患高血壓。在高刻板印象情境下,當非裔美國人在進行面試時,他們的血壓普遍升高,並且在面試時持續保持一個高的水平。

總而言之,一個人的情感控制,自我效能,自我表現所做的歸因以及刻板印象的威脅,都是個人心理調試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決定因素。

二、壓力的應對

沒有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時候,當一些糟糕或者不幸的事情發生後,人們很難避免產生悲觀情緒。比如:愛人去世、離婚、失業等,都是給人帶來壓力的事情。人們在這些壓力面前會有不同的反應或者應對方式。

1、應對壓力的性別差異

對於哺乳動物的研究發現:雄性在壓力面前,或者與壓力源作鬥爭,或者逃避。面臨威脅時,哺乳動物由於腎上腺素的釋放而變得精力充沛。雌性動物發展出了一種對待壓力的不同反應方式,叫做:趨向和表現友好的反應。

之前討論過,女性比男性更可能發展親密的友誼關係與他人合作,以及將注意力集中到社會關係上,特別是在壓力下更是如此。女性傾向於尋求社會支持,可能是由於女性和男性社會化的方式不同所致。

雖然在應對壓力的時候確實存在著性別差異。但是差異並不是很大,此外尋求社會支持對男性和女性都有益處。

2、社會支持:獲得他人的幫助

所謂社會支持,即個人需求獲得他人回應和接納的感覺,並且對應對壓力有相當大的幫助。一般來說有依靠的人能夠更好的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且也能增加健康。

生活在強調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患與壓力相關疾病的幾率要比生活在強調個人主義文化中的人要低,可能是因為在集體文化下的人們更容易獲得社會支持。

一項研究發現,低水平社會支持的男性,在接下來的12年的死亡概率是具有高水平社會支持的男性的2~3倍。具有低水平社會知識的女性,在接下來的12年,死亡的概率是具有高水平社會支持女性的1.5~2倍。

這意味著我們經常需要從別人那裡獲得安慰和建議嗎?並不是。我們僅在處於壓力下,才需要社會幫助。社會支持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幫助你,首先它可以幫助你把困難看得不那麼嚴重。其次,即使你認為這件事給你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社會支持同樣可以幫助你應付。

3、人格與應對方式

A型人格,該人格類型的人面對挑戰時通常爭強好勝,缺乏耐心,帶有敵意情緒,控制慾強。

B型人格,該人格類型的人面對挑戰時通常較有耐心,比較放鬆,不好競爭。

A型人格通常學業成績優良,而且事業有成,然而這些成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許多研究表明,a型人格比b型人格更容易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爭強好勝和節奏快速的生活本身或許沒有那麼糟糕,但是一個人如果長期心懷敵意,患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就比較高。

有若干因素影響著一個人是屬於a型或是b型人格,舉例來說,男性城市居民以及父母均為a型人格者,他們成為a型人格的可能性比較高。另外,與一個人所屬的文化可能也有關聯。在西方文化中,比較強調個人主義,也很強調競爭意識,因此可能比較容易鼓勵A性人格的產生。

4、敞開心扉:向他人傾訴

當創傷性的事件發生時,最好的處理辦法是把它儘量埋在心裡,閉口不談,還是敞開心扉,找人談談自己的問題呢?

有一個研究,請一些人將他們自己發生過的創傷性事件寫下來。結果就短期來看,寫下這些創傷性事件,當然會使人難過。寫下創傷性事件的人,報告了更多的負面情緒,並且血壓也升高了很多。但是就長期來看,這樣做是有好處的,因為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這些人較少去健康中心,也較少生病。

敞開心扉向他人傾訴,能夠促進健康的因素是什麼呢?

寫下負性事件的人們,會構造一個更有意義且完整的故事來解釋這些事件。結果發現健康狀況改善最多的是那些在開始對他們自己的問題描述十分不連貫,而後來在解釋這些事件的時候卻十分清晰連貫的人。一旦解釋了這些事件,人們對這些事情就不再多想了。此外人們可能會較少的抑制有關那些負性事件的想法。刻意壓抑負面的想法,可能會讓人們更關注於這些想法,因為越試圖去不想那些事情,實際上會讓我們想的更多。將創傷性事件寫下來或向他人傾訴,可能會幫助人們更好的理解那些事件,然後整裝出發。

三、預防之道:改善健康習慣

1、激發恐懼的溝通

公益廣告通道使用,恐嚇的技術來使人們表現健康的行為。適度激發人們的恐懼感,能夠使人們仔細關注公益廣告的內容,以及其中提到的如何減少恐懼感的信息。

假如激發恐懼感的廣告引發了太多的恐懼,使人們不能理性的思考這些問題,或者沒有提供更健康的行為建議時,這些廣告就是失敗的。

因此我們需要十分小心的對激發恐懼感的廣告進行設計,並且在一部分人中進行測試,然後才能推廣到大眾中去。

2、信息的框架:強調獲利還是損失

當你試圖說服民眾去做疾病檢查時,最好用損失的方式來表達信息,強調不做檢查的損失。當目標是說服民眾從事預防疾病的行為時,最好用獲利的方式來表達信息,強調通過這些行為會帶來什麼好處。

為什麼不同的信息表達方式會造成不同的效果?

損失的信息表達方式會讓人注意到,他們或許有某個健康問題是可以通過檢查行為來加以處理的。獲利的信息表達方式則會讓人們把注意力放在下面的這件事實上:目前他們健康狀況良好,但如果要保持健康,就應該從事預防行為。

3、改變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利用認知失調理論

要使人們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慣,公益性廣告並不能起多大的作用,原因在於一旦談到健康問題就會有很多障礙產生。只有很少的人會遵從。

當你要讓人們改變行為時,要在心理上挑戰其自尊。使對方瞭解,做這樣的改變將會在心理上獲得好處。也就是這樣做會使他們覺得對自己有利,並且能夠維護其自尊。這就是之前講過的認知失調理論的基本原理。

在一項實驗中,研究者要求一群大學生在攝影機前,對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倡導使用安全套發表演說。研究者告訴他們,這些錄像會播放給高中生看。做這樣的演說是否足以使這些大學生改變自己的行為,而更多使用安全套呢?

答案是會的。但學生們必須列出清單,寫出自己生活中難以使用或不可能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使他們意識到自己沒有使用安全套,這樣才會有效果。因為他們意識到,對高中生倡導必須使用安全套的行為時,自己卻沒有做到,他們會認為自己是偽善者。由於沒有人會願意自己感覺像是偽善者,就需要採取措施來找回他們受損的自尊,最好的措施就是按照自己所倡導的方式去做。

有時候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最好的方式是改變他們對行為與社會情境的詮釋方式。

最後運用本篇討論過的原則來改進你的健康習慣,例如,你可能需要減肥,戒菸等。當然這些都不容易做到。以下是一些具體建議:

提高對行為的控制感,尤其是自我效能,你可以慢慢來,從很小的事情做起。

如果你經歷了挫折,避免傷害性的歸因模式,不要認為這次的失敗是起因於內在、穩定而全面的因素,這樣會導致習得性無助的產生。

試著做一個小型認知失調試驗。有兩個步驟,第1,發表演講,鼓勵他人採取你自己正試圖改變的行為。第2,把你沒有身體力行的時間詳細記錄下來,一旦你採用偽善技術,你可能就會覺得改變行為更加容易。

要改變一種根深蒂固的習慣,可能會帶來壓力,而社會支持在這個時候最重要。和你的朋友家人談談你想要改變行為的努力征求他們的建議,並取得他們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