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鳳臺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古稱州來,又謂下蔡,總面積1100平方千米,總人口63.4243萬人。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先進縣、中國民間藝術花鼓燈之鄉、中國民族民間歌舞之鄉、全國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春秋時上蔡、新蔡、下蔡示意圖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西漢時的下蔡縣

1、春秋為州來邑。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自新蔡遷此,稱下蔡。西漢置下蔡縣,屬沛郡。東漢改屬九江郡。三國屬魏郡。西晉屬淮南郡。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明朝時期的下蔡鎮

2、隋屬汝陰郡。唐屬潁州。五代周世宗遷壽州治此。北宋政和末為壽春府治。金仍為壽州治。元屬安豐路。明洪武中併入壽州。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清朝時期的鳳臺縣

3、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析壽州置鳳臺縣,同治四年(1865年)遷今城關鎮,屬鳳陽府。1914年屬淮泗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1949年屬皖北行署區阜陽專區。1952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71年屬阜陽地區,1977年屬淮南市。

二、地名來歷

《清一統志》:“縣有鳳凰臺……相傳曾有鳳凰至,因名”嘉慶《鳳臺縣志》卷1:“以縣北之鳳凰山名縣,曰鳳台。”

三、風景名勝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1、黑龍潭。在縣城東0.5千米處,位於淮河東岸的紫金山下。山勢直出淮河中流,奇山峭壁,山曾萬狀。壁下十幾米有大洞,可容百餘人。壁前水極深,為黑龍潭,潭有泉,深數十丈。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2、硤山口。位於縣城西南約5千米處。為長淮第一硤。被稱作長淮津要的東、西兩硤石各高60米。陡如斧削,隔淮河對峙,相距500多米,扼制著淮河上、下游的水上交通。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3、茅仙洞,道教廟宇。在安徽省鳳臺縣三峰山東峰下。洞深十丈許,傳說西漢時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曾於此幽居修煉,故而得名。

安徽淮南鳳臺縣----古稱下蔡,春秋時蔡國最後的都城

4、壽唐關。位於縣城南3千米,又叫過街樓、梳妝檯。壽唐關始建於五代。為古代鳳台通往壽縣要塞的關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