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古代民俗錢,收藏界新寵

民俗錢的基本特徵:形奈為圓形方孔或圓形圓孔,在錢面上鑄、刻、鏤出各類紋飾,有的兼有文字或僅有文字,以適用於不同用途。目前考古發掘出土實物及傳世民俗錢,其紋飾內容有吉語文字、樓閣人物、佛道神仙、生活場景、器具用品、刀劍兵器、花木蟲魚、飛離走獸、龍鳳洋瑞、日月星辰、八卦生肖、宗教符籙等等,包羅萬象。

根據考古出土資料,民俗錢幣的發展,大致可以五代十國為界,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發現數量少,內容簡單。後期發現數量極多,內容豐富。

據考古出土資料,最早的民俗錢出現在西漢時期,但數量少,且僅限於文字,包括數字及吉語兩類。河南宜陽曾報道一處錢窖中,出土正背面鑄人物形象的錢形飾,有學者認為其時代屬漢代,但該窖藏出土的錢幣中最晩的是北魏"永安五銖",故此錢不能肯定為漢代。遼寧綏中也出土過一枚畫像"五銖"錢,具東漢中期特徵,但魏晉南北朝鑄行的一些五鐵"錢,與東漢"五銖"錢難以區別別。甘肅通渭曾發現過背面鑄四個帶鉤紋的"大泉五十"一枚,只是莽錢背面有紋飾者往往為後世假託,該錢也難脫此嫌。

閒話古代民俗錢,收藏界新寵

洪遵在《泉志》中指出,王莽錢不止鑄於當時,後人多所仿效。戴照在《古泉從話》中說莽錢錢文高挺,因此"大泉五十,後人悉模為壓勝,以泉文高起,易於翻沙耳"。饒登種失在《古歡齋泉說》中說:"又考花文吉語,量為各代當時所鑄,其間有大泉五十一種,銅色甚新,製作粗俗,文字惡劣,斷非莽鑄,亦非當時私鑄,必後世市俗襲其文而仿之。

漢代數字與吉語錢,有兩種形式,一是獨立的吉語錢,據出土資料,保存完好者皆為圓形,雙重錯置方孔,錢上方附一圓穿方形整,下方附一圓環,應屬帶扣一類。文字可見"闢兵莫當""除兇去央""長毋相忘""長生有子""長利百萬""日入千金"等。另外藏家及傳世有"宜官五銖""長宜子孫"五、"宜官秩吉"五銖、"宜官秩高升二千石"五銖、"君宜侯王"五鐵、"君宣高官"五銖等,不真偽。二是數字與吉語配合使用,成為一種遊戲用具,目前最完整的一套。

發現於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人竇綰墓中,學界稱之為"宮中行樂錢",共四十枚,其中二十枚為數字,面文"第一"至"第廿",缺"第三"而重第十九"。另二十枚為韻語,包括吉語與遊戲中的行為說明,應與數字錢相配套使用。

包括:聖主佐、得佳士、常毋苛、驕次己、府庫實、五穀成、金錢施、珠玉行、貴富壽、壽母病、萬民番、天下安、起行酒、樂無憂、飲酒歌、飲其加自飲止、樂乃始……

三國至隋代出土民俗錢極少,河南宜陽錢幣窖藏所出人物形象錢可為一例。圓形方孔,直徑2.5釐米,一面穿左右各浮雕一跪一站人像另一面穿左右各一立姿人像,穿上飾刀,穿下飾魚。香港大嶼山一座晉墓中出土"五銖"錢一枚,直徑2.5釐米,其正面穿兩側篆書"五銖字,穿上北斗七星,穿下魚紋;背面穿上帶鉤,左右各一刀削,穿下紋飾不明。此錢紋飾與宜陽所出錢幣紋飾有異曲同工之處,亦與文獻所載南朝齊武帝所見,有北斗七星、雙刀、雙旗及人形帶劍紋飾的錢幣相呼應,說明此類紋飾確屬常見。

閒話古代民俗錢,收藏界新寵

另外,江蘇贛榆一處錢幣窖藏中,曾出"永通萬國"一枚,其背飾帶穂雙劍。但此錢窖所出錢幣包括唐、五代、宋、金各朝。湖南省博物館收藏一件"永通萬國"厭勝錢銅範母。考傳世民俗錢,所涉魏晉南北朝錢文者主要是"世平百錢""太平百金""永安五銖""常平五銖""五行大布""永通萬國"等,顯然眼它們的面文帶有吉語性質有關,主要是宋代以後借其吉祥錢文而鑄。

一些論著不加區別地將這類民俗錢認定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遺物,是不太妥當的。清代王錫棨《泉貨匯考》:"常平五株、五行大布、永通萬國諸品,是後人借用古錢年號鑄以厭勝者,非出於當時,何以面文與原錢絕不相侔,蓋因古錢精好者,後人易於翻模取故悉模為厭勝錢。"因此,贛榆錢窖所出"永通萬國"為宋代所鑄的可能性極大。總體來說,由於文化背景的關係,這一時期的民俗錢,還遠遠達不到宋元以後的發達程度。另外,安徽馬鞍山東晉墓出土金質"五銖"錢兩枚,圓形方孔,直徑2.9釐米,錢面陰刻"五銖"二字。

江蘇江寧六朝墓出土銀"五銖"兩枚,字為傳形陰文。甘肅嘉峪關魏晉墓出土金錢飾若干,圓形方孔,薄片狀錢面刻"五""十"等字形,直徑2-2.5釐米。唐代典型的民俗錢發現不多,僅見刻花飾種,錢文有"乾封泉寶""開元通寶",發現於寧夏固原,映西西安,河南優師、三門峽,浙江湖州等地。於錢背以細線陰刻四花飾,四花間往住飾花枝,為唐代紋飾的特色。其中寧夏固原所周水波紋,"開"字兩側有"王山"二字,背面八陰線花飾,尤為特殊。河南優師杏園的一座唐墓中,出土一枚鎏金銅"貨布",錢面"貨布"二字篆書,上方以穿為中心飾花一朵,背面亦以穿為中心飾花一朵,花下向錢面兩側各伸出花枝。此錢雖託名新莽"貨布",實應為唐代之物。

閒話古代民俗錢,收藏界新寵

杭州雷峰塔地宮出土"開元通寶"有背飾三雲紋者此外,傳世有"乾元重寶""開元通寶"背飾雲紋、同心結紋、瑞雀紋等,"得壹元寶""順天元寶"背飾水波紋、雲紋。從各地出土的為數不多的金質、銀質、鎏金、包金"開元通寶"可推知此類金銀錢幣承擔著民俗錢的某些功能,女如則博贈、賞賜、撒帳、供奉、陪葬等,因此,它們應屬於民俗錢的一部分。

舉世聞名的法門寺其地官內供奉所用萬餘枚錢幣,為歷代流通銅錢,其中十三枚玳瑁質地的"開元通寶"錢,顯得尤為特殊。

由此可以證明,唐代民俗錢的發展,並未超越漢晉以來的水平,尚處於不發達狀態。

五代十國時期,民俗錢在紋飾的內容上已有所突破。考古發掘出土實物中,河北正定北宋靜志寺塔基內曾出土數十枚"周元通寶",其背有高浮雕雙龍紋。浙江杭州雷峰塔地官中出土一枚"周元通寶",背高浮雕右龍左鳳紋,直徑2.7釐米。正定靜志寺塔基建成年代是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所出錢幣最晚的是北宋太祖鑄行的"宋元通寶";雷峰塔也建成於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它們較後周世宗顯德二年(955)鑄行"周元通寶"晚22年。因此,兩座塔內所出"周元通寶"背龍鳳紋錢,基本可以認為屬五代後周時期遺物。當然傳世的此類錢未必都是這個時期所鑄,其中應有相當一部分鑄於宋代及其以後,尤其是背有星月、刀劍紋者。

清代無名氏《錢幣考》中指出,"周元通寶""有背鑄雙龍者,疑未必盡出當時所鑄"。至於"周元通寶"得到如此廣泛而持久的青睞,其原因當然不是因為它的鑄造質量高。文獻記載,後周世宗"詔悉毀天下銅像以鑄錢",因此人們認為它暗蘊佛法,有辟邪、祛疾、安胎等神奇功效。據王械《秋燈叢話》載,直至清代,民間還對此篤信不疑。

因而歷代都有託名而鑄者。蔡養吾《中國古錢講話》中說:"後世每熔燬之,雜以新銅,另鑄成錢,作周元通寶",背具龍鳳、星月、北斗、寶劍等花紋,專供小兒婦女佩帶之用。"另外,杭州曾發現過十國時楚國馬殷的"天策府寶"一枚背龍紋錢,人皆疑以為偽,唯靈隱寺高僧朗悟法師斷其為真,以"周元通寶"背紋度之,或不謬。五代十國時期民俗錢除上述龍鳳紋外,還有吉語錢,寧夏吳忠出土一枚,圓形方孔,直徑2.1釐米,錢面鑄右旋讀"千秋萬歲四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