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往往不是很有錢的人,喜歡在微信朋友圈晒優質的生活狀態”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個人性格,你覺得人沒有錢,或許人家比你有錢,或者說精神層面比較豐富,一個人一種性格,你要是覺得不喜歡,可以不看


皮特—苗苗苗


記得以前的朋友圈還是一片祥和之地,大家有啥感想,生活中遇到啥有趣的事情,路上走時見到好看的花草都會發到朋友圈一起分享。

那時打開朋友圈給人的是滿滿的煙火氣息。

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變得不再那麼接地氣了,而是變成了冰冷的曬富圈子。

有曬豪車的、有曬名牌包包、名牌首飾、名牌化妝品的、有曬旅遊的、有曬鮑魚海鮮的……

滿屏的精修圖片,滿屏的人民幣影子。

今年七夕節打開朋友圈,各種各樣曬花、曬首飾、曬名牌化妝品的,那些曬簡簡單單戀人之間陪伴的圖片卻很少見。

朋友圈究竟是怎麼了?現在的朋友圈彷彿不是手提lv,開保時捷,都不好意思髮圈了。以前那個隨隨便便發朋友圈的時代再也不復存在。

“朋友圈我最窮”

一個朋友說,每次看完朋友圈都深有感觸:感覺朋友圈只有自己最窮,好像怎麼奮鬥都趕不上別人。

當你辛辛苦苦攢錢好幾個月準備去旅行時,別人已經天南海北都踏遍,當你被房車逼得死去活來每天像陀螺一樣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時,別人出入各大高檔場所瀟灑無比,當你計算著這個月發工資終於能買一個自己早就想買的名牌化妝品時,別人渾身上下都是名牌,每一個都能抵你一個月的花費……

朋友的想法很多人應該都存在,覺得別人過得哪哪都好,自己過得哪哪都差,殊不知,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而朋友圈展示出來的,大多是對方希望旁人看到的一面。

朋友圈的“有錢人”

朋友圈滿屏的曬富場面,難道是大家都變有錢了?還是另有隱情?

之前看了一則新聞,有一個姑娘,每月拿三四千的工資,信用卡欠好幾萬,為了在朋友圈表現自己小資文藝有情調,所以每天下午都要點星巴克,精修照片,發到朋友圈,只為讓大家羨慕她精緻小資的生活。

更有甚者,為了滿足自己奢靡的生活,為了發朋友圈證明自己過得很好,工資不夠花便到各大網貸平臺借錢,以至於最後欠了一屁股債,一點點把自己推進了可怕的深淵。

如果是經濟條件確實富裕,倒也無可厚非,但像上面這種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發朋友圈,大可不必,畢竟,生活是過給自己的,人前光鮮亮麗,人後吃糠咽菜,苦的也只是你自己!


範明亮V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答我持中立的態度。

一、關於朋友圈,既是個人生活的一個櫥窗,想展覽什麼都是自己說了算,更是與大家相互瞭解的一個途徑。

最開始有微信朋友圈時,大家發什麼的都有,自拍的,曬娃的,曬美食旅遊的,發洩怨氣的……

不管怎樣,它是展現自己的最好方法,但久而久之,新鮮勁一過,幾乎沒有人再去發這些了。反正我的微信朋友圈幾乎看不到曬這些東西的了。也可能大家覺得沒啥意思了。


二、朋友圈的合理利用,展示一個人的情商與智商。

前幾年大家喜歡發朋友圈,是因為得到大家的關注,而且還能夠讓別人更加了解你。別人點個贊發個評論還能夠滿足小小的虛榮心。

但是,人與人之間尤其成年人,到了一定年齡願意封閉自己內心,更不願意窺探他人內心。就好比你發你家豪車豪宅,發你貌美如花,大家會覺得和自己沒關係,而過多的曬會讓人心生反感。


三、內心渴望他人關注,虛榮心強的人愛曬自己所謂的優質生活。

曬什麼是自己說了算,看不看是朋友說了算,這個任何人沒有資格去說教。

但是越是曬這些所謂優質生活的,內心越空虛,她希望得到她人關注,或者證明自己過得很好。這種人其實過得不幸福,把這種滿足感建立他人身上永遠得不到真正幸福。

朋友圈的興起滿足了我們的一些需求,是我們與朋友互相瞭解的一種展現,但同時它裡面的利與弊也大大彰選。

雖然說朋友圈發什麼完全是個人主義,但你發出來的目的是什麼我想每個人都心裡有數。若時間久了,沒人關心或者無人與你互動,我想大家也就不發朋友圈了。

我更希望朋友圈裡看到積極健康正能量的信息,也可以發有趣的事情,不僅是對自己的鼓勵,也是告訴朋友,你是一個充滿陽光的人。少曬優質的生活,畢竟窮人太多,即使有錢也要低調,萬一有人管你借錢怎麼辦?


我的名字叫醜石


這說法不贊同。有錢人你怎麼知道他不曬?難道沒錢就不能把普通的日子過得優質嗎?幸福的日子不專屬有錢人,沒錢照樣能過的很幸福。興許,有錢人還羨慕你呢!

朋友圈,是朋友們交流的地方。還分有錢和沒錢嗎?我想,你能在屬於自已真正的朋友圈裡,不會分這些。一個屬於真正朋友組成的圈子,大家水平不會差太多。特有錢的人,他們會有自己的圈子吧。都是普通人,別老用錢衡量事。

朋友圈,應該是個讓你覺得輕鬆舒服的地方。誰會把在這個地方,曬曬日常生活的圖文,看成是某人有心機,浮誇,臭顯擺呢?難道看不得人家過的好嗎?把曬幸福生活歸於沒錢心虛?如果,圈兒里人這麼認為,那你趁早離開這個不屬於你的朋友圈。因為,這種想法,就不是朋友應該有的。

朋友,就是應該能相互交心,相互理解和相互祝福的。朋友之間,用不著玩兒虛的。日子過的好壞,自已心裡有數,誰有閒功夫編排一套假幸福生活照,往自己的朋友圈裡放?也許,你可以覺得那不是幸福。但曬照片的人卻覺得自已很幸福,生活挺優質。因為曬照片時,他們就是沉浸在自已的幸福快樂中,根本就沒往有錢沒錢這個話題上套。

所以,別老事事用錢來衡量,你看重這些,人家曬幸福照的人,看重的卻是快樂,與錢沒半毛關係。按著有些人的意思,錢不多就別過日子了?現實生活中,普通人比有錢的人多。難不成還不讓曬生活照了?什麼都和有錢人比?他們曬不曬生活照,你用不著操心。過好自已認為幸福優質的生活就知足了。

勸勸那些見不得人家好的人,別天天扣帽子或編排人,心地善良點兒多好,祝福了別人,你也會幸福的!


竹笛的生活隨筆


在我的朋友圈裡,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

我的朋友圈裡,我發現倒是比較分明。有的是根據職業,有做房地產的,有做產品經銷的,有做微商的,他們會每天發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內容;有的是根據自身的性格,喜歡發一些與吃、玩等相關的內容;也有個別的喜歡發優質生活狀態的,但這個也確實是我們瞭解的有錢人,喜歡曬自己的豪車,寶馬、保時捷都有,跑車還不止一輛,通過她發的朋友圈,確實知道她特別喜歡旅遊,經常跟朋友、家人到這個國家那個國家,吃的住的都特別的高級。

喜歡在朋友圈曬或者是不喜歡曬的,這也跟每個人的性格有關,有的人可能也沒多想,這就是自己日常生活,發出來也是覺得好玩,有的可能就不喜歡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外。

其實都沒有太大關係,只要自己覺得開心,隨自己的性情生活,健康快樂最重要。



萍子愛生活


我覺得這也情有可原。我們本來就不應該以錢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是否處於幸福的狀態。

作為普通人,我偶爾也會曬朋友圈,內容大多是些出行所見所聞。我不是很有錢,或許在別人看來,總有時間在國外旅行,總有風光旖旎的照片發在朋友圈,就屬於題主所說的這類人。

但是,我感覺我只是在那一刻體會到了幸福和快樂,所以發朋友圈享給大家。這是一種感覺,這與金錢有什麼關係?

有人說人生就像鐘擺,兩個幸福頂點的感覺是短暫的,而更多擺動的過程則是痛苦。——把自己的快樂展現給別人,未必說明這人永遠是幸福的。

至於那些髮圈曬幸福近乎瘋狂的,基本不是微商就是賣保險的,這只是工作而已,談不上什麼有錢沒錢的。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言之有理。我們這兒有句土話:滿瓢不蕩,半瓢蕩。意思是瓢裡有滿滿的水端著不會盪來盪去,半瓢水最容易盪出來。

真正的有錢人都是低調內涵的奢華,很少大張旗鼓的秀優越的生活,或者是優越的生活對於他們來說很平常,他們的圈子都是這樣的生活,不值得炫耀,抑或是見識過更大的場面,深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而吃點、喝點好的,買了件什麼奢侈品,或者上哪去消費了一大筆銀子,都要曬一曬的行為就是折射出一種心理,就是心疼錢。曬優質生活是為了讓別人羨慕而告慰自己:這錢花的不冤。往往是不太富裕而又有點小錢的人才會如此。

董明珠就算帶個玻璃戒指別人都會認為那是鑽戒,我等窮人就算帶個大鑽石別人也會覺得那是塑料做的。所以半瓢水還是老老實實待著,不要亂晃盪。😂


幸福大姐


有的人說在朋友圈曬什麼就表明平時生活裡缺少什麼。

但是我自己並不這麼覺得。

分享什麼是自己的權利,你喜歡看可以點個贊,不喜歡看就划過去,也不影響你什麼。

有的時候人家可能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只是心情好隨手一拍,然後發表一下自己內心的感受,但看的人開始了自己的各種猜測,我覺得完全沒必要。

人家過得好不好,你沒有參與就不要過多發聲;

人家有沒有錢,你沒有具體瞭解就不要過多猜測;

人家幸不幸福,你沒有給予關心就不要過多品味;

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同,肯定會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當下過好自己就好了。


小丫說經驗


喜歡曬自己的生活,說明內心喜悅,對生活知足,有對生活的享受,希望別人看到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這與有錢沒錢、有多少錢無關。一個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的人會很少在朋友圈曬自己的生活的。


通心坊心理


曬什麼,說明渴望被人理解成什麼,有時候越是缺失什麼,越害怕被別人發現,越需要去做一些掩飾,而有時掩飾的一浮誇,反而容易更暴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