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在北京市援建的二二四團和泰新村幼兒園,孩子們快樂地玩耍(資料片)。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北京市援建的四十七團二連富民安居小區一隅(資料片)。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在一牧場中學操場上,學生們在上體育課(資料片)。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皮山農場三連職工麥麥提艾力·麥合木提一家在“北京樓”幸福生活(資料片)。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北京市援建的皮山農場溫室大棚基地(資料片)。

情暖和田大地——北京市援助十四師工作綜述

北京市援建的四十七團京昆小區(資料片)。

深秋的黃昏,走進十四師皮山農場北京二期小區,孩子們在小區操場上踢足球,老人們或聊天或翩翩起舞,小區裡一派輕鬆和諧的氛圍。

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以來,北京市傾力支援十四師崑玉市,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累計投入援助資金4.35億元,各類社會援助資金2340萬元,主要支持精準脫貧、就業及產業、幹部人才、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民族交往交流、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和反恐維穩能力建設等領域。

1 產業援疆為主線

阿依努爾·玉努斯是皮山縣皮亞曼鄉的一名農村婦女,她現在是皮墨北京工業園區內一家紡紗企業的工人,不僅每個月有2500元錢收入,還學到了很多文化知識。得益於北京市的援建,許多像阿依努爾·玉努斯一樣的家庭婦女,走出家門增收致富。

“十三五”期間,北京援疆和田指揮部投入2億元建設了皮墨北京工業園區,重點發展紡織服裝、農產品深加工、生物製藥、電子產品組裝、新型建材、綜合物流等產業,放大人口集聚效應。

北京市充分發揮援疆幹部作用,實施大招商活動,洽談疆外企業300餘家,落地企業54家,到位資金3269億元,帶動2200人就業。

3年來,北京市先後組織20餘批100餘人次赴北京、廣東、福建、浙江等地,開展項目推介和“上門招商”活動,吸引了300餘家疆外企業到十四師崑玉市實地考察和洽談合作事宜。

北京市多措並舉推進十四師崑玉市精準扶貧工作。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與該師市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建設十四師崑玉市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北京市在王府井大街設立和田特色產品展銷店,在西城區金融街設立十四師農特產品展銷中心;在家樂福、京客隆等5家超市的60個賣場設立和田特色產品專櫃;在新發地和順鑫石門南北兩大批發市場設立專區,批發銷售和田地區農副產品;通過與電商領頭企業京東、阿里巴巴等對接,搭建十四師農特產品電商平臺。

2 民生援疆為根本

日前,筆者走進皮山農場三連職工麥麥提艾力·麥合木提的家中,看到手工雕花裝飾的傢俱、冰箱、彩電應有盡有。麥麥提艾力·麥合木提和朋友承包建築工程,他的妻子在皮山農場地毯廠工作,夫妻倆生活富足幸福。

麥麥提艾力·麥合木提說:“我的家這麼漂亮,都是因為北京市對我們的支持,援疆幹部給我們蓋了這麼好的‘北京樓’。我家以前住的是土磚房,哪裡比得上樓房呀!”

皮山農場各族群眾把北京市援建的居民樓親切地稱為“北京樓”。在該場,像麥麥提艾力·麥合木提一樣,從土磚房搬進“北京樓”的還有上千戶居民。

北京市始終把民生優先作為援疆工作的出發點,投入民生領域的援疆資金佔比達80%以上。團場棚戶區改造和連隊安居富民工程的竣工交用,使3074戶1.28萬人居住環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其中234戶連隊職工還住進了“小別墅”,實現了幾代人的夢想。

北京市在建設連隊安居房的同時,配套建設庭院經濟、設施農業、地毯編織、育肥羊圈等多種富民項目,拓寬群眾致富渠道。北京市積極推動該師市特色旅遊精品線路開發工作,打造四十七團紅色旅遊和一牧場“萬山之祖、高山牧場”生態旅遊品牌,開通“京和號”旅遊專列,帶動該師市旅遊產業發展。

3 人才援疆為引領

前不久,孕齡34周的崑玉市民姚豔豔來到崑玉市人民醫院,希望在該院繼續觀察及分娩。“我之前在和田地區人民醫院產檢,來回要幾個小時,特別不方便。聽說崑玉市人民醫院來了北京專家,我便決定在這裡分娩。”姚豔豔說。

援疆醫生用精湛醫術服務患者,並主持開展了多項醫療新技術,填補了該師市醫療空白。北京市投資2500萬元,為崑玉市人民醫院採購CT、Dr、B超、檢驗中心設備等。2018年,崑玉市人民醫院掛牌運營,結束了十四師沒有醫院的歷史,北京市大興區醫院與其建立了一對一幫扶關係,崑玉市人民醫院選派9名醫務骨幹到大興區醫院頂崗培訓,大興區醫院組建流動醫院,組織巡診18次,受益群眾1萬人次;免費贈送藥品、輔助檢查費用共計6萬餘元。

在2019年高考中,二二四團完全中學本科上線人數99人,本科上線率69%,創建校以來的新高。

北京市投入3745萬元,與兵團配套資金完成二二四團完全中學建設,該校於2014年9月正式招生。援疆教師積極投身教育管理和教學第一線,積極探索教學、科研和管理改革,為該校發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唐梅、李朝陽等6位老師還進行了二次援疆。2018年,二二四團完全中學本科上線率68%,比上年提高31.5%,全校專科上線率100%,文科取得和田地區第一名的好成績。

北京市還開展了“北京爸爸媽媽”結對認親活動,聯合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開展“希望之星1+1一家親”幫扶、“熱愛祖國、走進北京”夏令營、京和學校“手拉手”等系列活動。

北京市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幫助十四師崑玉市培訓專業人才。2016年以來,十四師團、連兩級幹部赴北京市輪訓、培訓38人次;利用援疆資金培訓幹部人才1045人次。同時,援疆幹部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十四師崑玉市援疆辦主任付鐵峰說:“北京市對口援助十四師,本著真情打動人心、實幹贏得認同、團結形成合力、奉獻促進發展的工作準則,援疆幹部與十四師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個個感人的民族團結故事正在北京與和田兩地傳頌。”(劉秋月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