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沒翅膀100
我的悟空問答大部分都被推薦頭條首頁,有篇文章一天瀏覽量3O多萬,獲贊1千多,什麼都沒有。只是覺得好玩,也沒覺得它比其他文章寫的好。
瀏覽量與閱讀量有什麼區別,也不懂。我想,可能瀏覽量是有人點開沒有讀完,閱讀量是讀完的吧,那機器人怎麼會知道呢?
我現在對頭條有什麼功能都沒有弄懂,收益更不懂,天天熱衷發幾個問答,從10月3日申請認證到今已近一個月了,4篇優質文章十天已通過,現在興趣還都在怎樣寫的文章能讓人喜歡看。
昨天才發現微頭條也可以插入圖片,還可以編輯,挺高興,原來都不懂。
我來頭條開始是消遣,覺得鮮花雜草都有,五味雜陳,酸甜苦辣挺開胃,後來發現可以回覆可以寫帖,還可以學到許多東西,挺有意思。
我對健康生活有興趣,申請了生活領域認證。剛剛才開始關心別人寫的相關領域貼子,覺得寫作上各人的東西各有特性,很值得自己學習。尤其看到好多人,為了寫個貼引經據典,找資料,條分縷析,令人佩服,雖然這類帖子有質量有內涵,但點贊卻很少。我想,那種貼子的原創者值得我敬佩。
我寫貼回覆也有近30O個了,都只是自己經歷、體會、理念,不喜歡搬書,偶爾轉幾帖作為收藏學習用。
我50歲時,因為身體疾病而修練道家養生功,歷經了練功中可說是脫胎換骨的痛苦,多次曾喪失信心,為了明白練功中的一些疑惑,我讀《黃帝內經》、《道德經》,受益非淺,深感“朝聞道,夕死可矣”。也北上南下到北京、深圳、浙江、甘肅、西安的一些道觀訪道。
現今,通過頭條的寫作給自己提出了許多反思,對我人生很有幫叻,也愈來愈喜歡那些善良的、光明的、有正能量的的東西。從人生百態中看到自己也不過是滄海一滴,粟米一粒。平淡的不能在平淡,普通的不能在普通。既然現在喜歡頭條,就上來逛逛。
圖片拍攝自無夕蠡園、無夕嘉園
用戶龍背山人
雖然說玩兒〈頭條〉不是為了賺錢,但是,收益少了還是心裡有點不舒服,比如,我在今年1~5月期間,平均收益大約500元左右,而7~8月,突然滑坡了,文章沒少寫,總共收益才百餘元,不知是什麼原因,問題是之前沒有絲毫跡象,也沒有接到〈頭條〉通知之類。9月份已接近尾聲,目前為止,剛一百多元……咱也不敢問,生怕人家說咱心眼兒小。
我想,既然是有〈答題得現金〉這個遊戲規則,那麼,作者覺得有什麼委屈,是否可以找哪個主管申訴一下? 也是合法維權吧……如果沒有這個活動項目,也就不惦記了,那該玩兒也得玩兒,到底圖的是什麼?老天爺知道,菩薩也知道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萬惡的舊社會,出了一個楊白勞,就因為這個緣故,我小的時候恨了黃世仁好幾年,知道今天,我才知道,頭條裡的楊白勞如此之多,令人咋舌。
無數個楊白勞在辛苦的耕耘這,黃世仁在偷偷的啥笑著,一群自以為聰明絕頂的人啊,為了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在拼命的打工,曾經記得有一個故事說得好,一匹馬,累了不想跑,主人想了個妙招,在馬的身上綁一根棍子,棍子前面放一把草,馬為了吃到草,於是進拼命的跑,不管再怎麼努力,從永遠是在馬的前面。
什麼推進首頁,你在首頁看到了嗎,年入百萬,不過是組團忽悠,寫寫文章,釋放壓力
未嘗不可,可是老是做夢就是你的過錯了。。
手機用戶遠山的風
我有跟你一樣的感覺。我是從19年3月份註冊頭條。剛開始啥也不懂。只是看新聞,瀏覽視頻。後來刷視頻的時候刷到別人竟然用頭條可以賺錢,我就試了試。一開始是想做視頻拍視頻,賺廣告收益。斷斷續續拍了一個多月的視頻。收入大概有十幾元。也收穫了100多位粉絲。後來有一次很巧的機會,我發現有人說在悟空問答上也可以賺錢。我就查了查。發現確實可以。現在的我沒事就刷刷視頻回答回答問題。至於賺多少錢也沒想過,只是當一個業餘愛好,當然有一點收入是更好,沒有也無所謂。你要是當一個主業去做的話,你會發現在頭條上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很難。我現在是一直當一個副業在做。有時間的話就回答網友問題,晚上沒事的時候寫一兩篇文章。至於有沒有收益,我沒想過順其自然吧。
80huo
我不會放棄,即使再次失敗,我會總結原因,找到癥結所在,克服困難,披荊斬棘,勇攀高峰,學習新知識,跟著大咖的腳步,努力奮鬥,現在我周圍的同事都說我變了,思維超前,真的。我很開心,雖然收益很少,我不氣餒,也不輕言放棄,得知不易的幸福是對我辛勤碼字的獎勵,最起碼我達到了標準,我不會放棄的,朋友!
成功的路上讓我們攜手同行,互幫互助,學習新知識,辛苦互勉,幸福生活是不容易的,掙錢哪有那麼容易,付出才會有回報的。不過我更喜歡腦力勞動,因為腦子更靈活,眼界大開,豐富了閱歷,增長了見識,順便還有額外的收入,豈不美哉?這就是我個人的拙見。每個人對於幸福生活的理解不同,自然就會不同對待。你們怎麼看?
zhangjun230701641
什麼感覺?就像印度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發射一個航天器,上天幾秒鐘炸了,工人在車間幹了很長時間,來了一質檢員,說你產品都是次品。農民種了一季糧食,賣了後,算了算,貼了。養了幾年豬,沒賺到錢,氣得今年不養了,誰知今年豬價漲了好幾倍。總結一點就是一個"氣"字。
一壺濁酒喜相逢
不要指望在頭條裡發文掙錢,沒那麼多好事給你。不必豁出時間拼命寫,閒聊無事,興趣來時寫一兩篇聊以自樂可以,指著它謀生或發財萬萬不能,即使你寫的回答有10w+的閱讀量,頭條也不會給你收益。頭條上有人表白自己寫文章或回答題是賺了多少多少錢,那都是頭條裡的槍手,用來騙人的。頭條就是用各種方式吸引傻子去發文,以充實頭條內容,不然頭條貧聞乏趣誰還看?如果傻子們願意被愚弄,甘願為頭條當義工,頭條當然樂見。本人曾就有在頭條發文賺錢的想法,也曾努力的寫文章,結果寫了近一年,有的文章也有過萬的閱讀量,回答問題達到過17萬的閱讀量,結果你猜怎樣?是分文沒有。我現在已經沒有了寫文章答問的動力,也不互動互粉,還刪掉了幾十篇文章。以後高興了,太無聊了就偶爾寫兩筆,打發老年空虛而矣。
寒堂系民情
天天在頭條上耕耘,大部分回答推到頭條首頁,但是沒有一分收益,感覺這說的就是我吧,很心塞!
從2018年12月10日開始註冊玩頭條,發第一篇文章後看到不斷上漲的閱讀量,當時心裡確實激動,隨後每天更新發文,最高的一篇閱讀量超過10W+。再看看收益,廣告收益少得可憐,感覺付出與收穫根本不成正比,瞬間就沒有了激情和動力,也懶得去發文章了。
荒廢了一段時間後,看到一些作者曬出的收入和心得,才知道頭條除了廣告收益,還有很多變現方式,例如悟空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只可惜錯過了好時機,原先可以通過邀請獲得,現在只有通過審核才能開通收益。於是乎,為了早日跨進那道收益門檻,我開啟了近乎瘋狂的答題模式,從邀請答題到自選答題,只要稍微有點懂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洋洋灑灑或搜腸刮肚、絞盡腦汁作答。
從別人的經驗裡,知道了回答字數要不少於500字,要至少配3張圖,就是不知道要專注於某個領域垂直答題。更可笑可悲的是,我竟然沒有去申請興趣認證,所以斷斷續續回答了近百道題,最高的一個回答閱讀量達到了150萬,而這竟然都是在做無用功。收益自然是沒有一分的。
總結了經驗教訓,前兩天,我終於申請了興趣認證,認認真真答題,基本都被推送到了頭條首頁。然鵝,令人沮喪的是,閱讀量像被卡殼一樣,就是不上去,優質回答的信息也姍姍來遲,一條也沒有。看了別人很容易就通過的說辭,是該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呢,還是懷疑自己能力不夠?
或許,所有的結局都是最好的安排。為了證明自己其實並不差,一起加油吧,騷年!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未來。
子非不是一條魚
是這樣子的。每天從早忙到晚,儘管沒有一分錢的收益,也還是樂此不疲,不為什麼,自娛自樂吧。收穫還是有的,結識了一大群從未謀面的男女老少朋友,大家通過這個平臺,彼此交流思想和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問題的看法。針砭時弊,抨擊邪惡,歌頌英雄,充分發揮新媒體擴散效果,讓廣大普通百姓也過了把過去只有少數人發聲的癮。
信息時代,儘管每個人上網的目的不盡相同,大家集聚到同一個平臺之上,應該說是平等相待。大家看到了喜事,為此而歡乎高興。當看到不痛快的消息,也是義憤填膺。當然看到有爭議的意題,大家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有人喜歡攝影,可以把美圖展示出來。有人喜歡寫詩,也可把大作與人分享。有人喜歡對聯,有人出有人對,不然就不是對聯。還有人喜歡利用平臺,發表不著調的言論,引起不必要的爭論等等。
總之,既然科學技術的發展讓人足不出戶,就能與人遠隔千山萬水視頻通話,還可以讓快遞小哥把自己所需商品送到跟前。大家在同一個平臺上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生疏,似乎就在跟前,卻相距十萬八千里。你說,科技的發展夠神奇吧。(2019/10/30)
吉祥如意
過去買書才有書看,買電影票進電影院才能看電影,書、雜誌、電影、是有質量的。
現在是全民寫作,平常人也可上電視臺節目,上百頻道,在海量的免費視頻、文章面前,人們習慣了不花錢,運作平臺沒有收到大量閱覽者付費以取得收入,換位思考,這樣原創就很難收到稿費。原創也沒有動力。所以,原創精品少,划不來,人們都習慣去“山寨”~複製、粘貼,轉載,因為這樣不費力氣,看個熱鬧,久之,人們創新力、想象力等下降,有原創能力者只好轉行,另謀生路。
運營平臺相當這搭一舞臺,每個人都可上臺表演,臺下人免費看。娛樂而己。XX紅火後,也許在運作什麼獲利。
每個人都可寫作發表,但必然是大多數不適合都當作家。
文章質量水平內容達標,投傳統報刊錄用,是有稿費及影響力。一陣投不上,人倒也死心。
中老年有水平閱歷,有時間,但不瞭解年輕一代流行所需,一聽人唱什麼歌,即知年齡什麼層次。老人都在唱老歌“洪湖水、浪打浪”,年輕人唱當下流行歌“成都”,少年所唱日、韓歌,哇哩哇那聽不懂,中老年人唱歌激情萬分,卻只是自已同齡老人圈中人喜歡而已。
寫文也要認清這個現實、辛苦多寫而為卻沒有效果。
年輕、中年人收集的素材成文適合當下流行之需。
中老年雖然水平境界閱歷深度高,但素材積累己不是年輕人對手。
是否準確定位什麼目標群體?
他們需要什麼?什麼叫有的放矢?
我的能力、時間用在何處?
別人不需要,唱歌、跳舞是噪音,文章白寫沒人看。
需要,則是雪中送炭,飢渴送水,方有價值。
在聊天中,有人習慣“唰”,一下發個圖,不費力氣,快捷打發對方,表達情緒,可是,一個、一個字寫的人,才是真實的表達,可有誰理解這一點呢?
一個人到山上徒步辛苦跋涉採得崖壁野花,這是原創精神。
不費力氣,花錢網購大批鮮花讓快遞送上門,孰輕孰重?
大家都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