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能踢,能寫能說懂經營,足壇全才,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

一般人的印象中,大部分的中國足球運動員,文化素質都普遍不高,不過在上世紀的廣東足壇,有這樣一位球員,不僅踢得好,文筆更是一流,退役之後在報紙上開過專欄,還出版過不少足球方面的專著,他的文章和言論對廣東足球當時的發展作出了獨到的貢獻。他就是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

不僅能踢,能寫能說懂經營,足壇全才,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

1936年,楊霏蓀出生於廣東梅縣,初中時曾就讀於梅江區聯合中學,在中學時,楊霏蓀就加入了強民體育會,師從強民體育會元老藍淦、楊運粦。1954年,廣州組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之前我介紹過的廣州足球教父羅榮滿: 就是這支隊伍的隊長兼教練,而年輕的楊霏蓀也是其中一員。經過4年的努力,這支隊伍成功從全國乙級聯賽衝上了甲級,而且也為廣州刻下了短傳滲透和邊路兩翼齊飛的烙印,開創了廣州足球第一個興盛時期。

1959年,這支廣州隊被打散後,部分隊員和教練被上調至廣東隊,參加第一屆全運會,而楊霏蓀也是其中一員。上調至廣東隊的楊霏蓀由於在場上速度快意識好,而且射門得分能力極強,很快便坐穩了隊內主力左邊鋒的位置。在首屆全運會比賽中,楊霏蓀打入7粒,奪得本屆賽事的最佳射手,為廣東隊最終奪得第五名,立下汗馬功勞。而當時廣東隊中,楊霏蓀、黃福孝、關輝舫、程洪深和廖德營被球迷敬稱為“廣東五虎將”。其中楊霏蓀與程洪深在兩個邊路一左一右的出色表現,更是為日後南派足球的“兩翼齊飛”的打法樹立了榜樣,他二人隨後也雙雙入選國家隊,並最終成長為中國足壇一代名將。

不僅能踢,能寫能說懂經營,足壇全才,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

楊霏蓀(左)、高豐文(中)、程洪森(右)

值得一提的是,楊霏蓀的哥哥楊霞蓀、弟弟楊露蓀均為上世紀50-60年代的專業足球運動員,而他的子侄輩也多從事足球相關的工作,楊霏蓀的兒子楊宇峰、楊寰峰均曾是廣東足壇驍將,而他最小的侄子楊朋鋒曾經效力於原廣州松日隊、四川全興隊等隊。楊家作為足球世家,成為廣東足球的一段佳話。

退役之後的楊霏蓀一直從事廣州足球人才的培養和挖掘工作,之前寫的吳群立: 楊霏蓀將他推薦給了廣州工人隊,才有了後來吳群立的重回專業隊之路。

除了足球踢得好,能寫能說懂經營,更是足壇全才的楊霏蓀人生寫照。

退役之後的楊霏蓀曾經擔任過原《現代體育報》副總編輯,出版過不少足球方面的著作。而他的文化素養也是受到作為中學校長的父親影響,雖然從小踢球,不過父親也從未放鬆過對楊霏蓀文化課程方面的要求。而他經常在廣州當地電視作為評論嘉賓解說足球賽,其專業又不失風趣的解說風格更是頗受球迷喜愛。

上世紀90年代,楊霏蓀還曾擔任過廣州太陽神俱樂部總經理,他同時將俱樂部電視轉播權分別以70萬的價格賣給廣州和廣東兩個電視臺,為中國足球職業化之後,俱樂部商業化運營樹立了典範。而他牽頭將球隊胸前廣告以17萬美金的天價賣給了三菱汽車,更是其經商生涯的點睛之筆。

不僅能踢,能寫能說懂經營,足壇全才,廣東足球名宿楊霏蓀

退休之後,忙碌了一輩子的楊霏蓀並沒有就此停下,老人一直在收集、整理廣東足球歷史資料並編撰成冊,並希望能為南派足球做出最後的貢獻。

肆意調侃,嬉笑怒罵,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哪怕他彎路崎嶇,哪怕他病入膏肓,我是硬腿子,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