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盃決賽,山東魯能獲得的點球是否有爭議?你怎麼看?

綠茵如風


本場比賽山東魯能僅僅派出了兩名外援,而上海申花方面則派出了四名外援都沒有能夠戰勝山東魯能。兩回合的足協盃比賽中山東魯能可以說已經佔據了主動權,沒有給上海申花在客場賺到一粒客場進球。而山東魯能在主場依靠一粒點球獲得了本場的勝利,但是這一粒點球也是遭受到很大的爭議。我們來再次看這一粒點球是否錯判。

蔣聖龍合理衝撞?還是吳興涵假摔?

比賽第38分鐘左右,吳興涵在禁區左側突然帶球進入禁區,而前來防守的上海申花球員蔣聖龍則撞向吳興涵。主裁判毫不猶豫地馬上指向點球點,判罰給山東魯能一粒寶貴的點球。而上海申花隊員一起向主裁判解釋也沒有任何用,當值主裁判馬日奇依然維持原判。

這一粒點球由佩萊主罰,主罰點球的佩萊也是一蹴而就,皮球應聲入網,山東魯能在主場1-0領先上海申花。而對這粒點球各方有各方的說法,山東體育頻道和央視的解說都一致認為這粒點球判罰得毫無疑問。但是知名解說員董路則認為,這不是一粒點球,並且認為這樣的動作算不上是犯規,如果是犯規,這一場比賽可能就有5-6個點球了。

那我們來看看這粒點球是否是錯判呢?從慢鏡頭回放來看,當蔣聖龍防守吳興涵時,前者是直接撞向了正在起速追趕皮球的吳興涵。蔣聖龍撞向瞬間正是吳興涵雙腳離地瞬間,才導致了吳興涵失去了重心而倒地。並且蔣聖龍也是阻擋了吳興涵的前進方向,又是在禁區犯規,點球是走不掉了。

爭議不僅僅是這一粒點球,還有以下幾個瞬間

比賽第72分鐘,山東魯能在右路發起進攻。但是球並沒有能形成射門反被上海申花防守隊員解圍開來,就是這個解圍當值主裁併沒有任何的表示。當莫雷諾在禁區內抬腳過高雖然球解圍開了,但是腳也是碰到了用頭頂球的金敬道。這樣的動作完全可以判罰莫雷諾禁區內抬腳過高,判罰禁區內任意球。

比賽僅僅過了10分鐘,來到了82分鐘。山東魯能在禁區右側獲得任意球機會,這一次由蒿俊閔主罰,蒿俊閔把球傳入禁區內,佩萊頭球直接攻門,但是上海申花門將李帥也是在球門線上把球拿到。但是從這一角度來看認為皮球已經越過了門線,只可惜足協盃還沒有門線技術的引入。

這兩次的爭議其實比點球還更有爭議,你是怎樣看待這幾次爭議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見解。


Q哥談球


11月1日晚,足協盃決賽第一回合比賽在山東濟南打響,山東魯能在主場以1-0戰勝上海申花,贏得了先機。

魯能唯一的進球是一粒點球,製造點球的是吳興涵,犯規的是蔣聖龍,打進點球的是佩萊。

不過,魯能獲得的這粒點球卻有一些爭議。我們先來看一遍蔣聖龍犯規的gif圖。


從圖片可以看出,蔣聖龍手上有小動作,阻擋了吳興涵前進的路線,不過這個動作並不大,是否屬於合理衝撞的範圍呢?另外,這個動作的力度是否能讓吳興涵倒地呢?這都值得討論。

當值主裁判馬日奇果斷判罰點球,申花隊員紛紛圍住馬日奇表達不滿,莫雷諾作為隊長和馬日奇溝通之後,後者維持原判。

本場比賽的解說員名嘴董路當時說到:“蔣聖龍這樣的動作如果判點球的話,一場比賽可能要有5-6個點球了!”很明顯,董路質疑馬日奇對這個球的判罰尺度過嚴了。

不過,央視的名嘴賀煒卻表示這就是個點球,裁判判罰沒問題。

對於這個點球的判罰,球迷的看法也是各不相同。當然了,魯能和申花的球迷各有自己的立場,他們的看法沒有什麼參考意義。

我作為中立球迷認為,這個點球可判可不判,主裁判判了點球也沒有太大問題,申花不是太冤。



除了這個點球的爭議之外,本場比賽還有兩個爭議判罰。

第一,莫雷諾在禁區內解圍時踢到金敬道的頭,後者痛苦倒地。這個球有抬腳過高的嫌疑,雖然不至於判點球,但可以判禁區內間接任意球。可惜馬日奇沒有任何表示。

第二,魯能頭球攻門,申花守門員李帥雙手牢牢抱住球,但是疑似已經過了門線。轉播鏡頭沒有提供很好的角度,這也成了懸案。


綠茵如風


足協盃決賽首回合,山東魯能憑藉佩萊的點球主場1:0戰勝上海申花,獲得了奪冠的主動權。這個點球其實沒什麼爭議,只是對申花來說有點冤。

從慢鏡頭看,吳興涵帶球向禁區內推進的時候,防守他的蔣聖龍確實用手推了他一把,裁判就在身後,肯定看的真切。至於那個動作足不足以讓吳興涵倒地,現在討論也沒什麼意義。畢竟是蔣聖龍自己經驗太淺,給了對方倒地的機會。

那麼申花為什麼冤呢?道理很簡單。吳興涵這場比賽的表現非常糟糕,傳球老是不到位,空門都能打偏,就算蔣聖龍放他過去,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威脅。如果沒有那個點球,比賽說不定就是0:0收場。那樣的話,回到主場的申花無疑是更有利的一方。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後悔藥,蔣聖龍終究還是為自己的年輕付出了代價。現在球員應該放下心理包袱,好好的準備第二回合的比賽。不到最後一分鐘,冠軍就還有懸念,


流星看球


董路解說是信口開河——

1.這不是點球,這樣的球是點球,估計一場五六個。

2.(金敬道被推到在地上,馬日齊沒表示)董路:可能裁判認為力量不至於讓金敬道倒地;(魯能助理裁判抗議被罰上看臺)董路解說:魯能助理教練可能罵人了!

3.(金敬道被莫雷諾踢了頭,裁判沒表示)董路:金敬道太矮了,莫雷諾看不到

董路這解說什麼玩意兒?解說的客觀公正在哪裡?作為解說竟然說魯能的助理教練可能罵人了,不知道就別亂講好不好?


嘉山祥水美不勝收


這個呢??那個點球直接沖人去的,上肢明顯的壓靠動作,申花逃了一張紅牌!!



騎著掃帚去蹦迪


這個點球的判罰沒有什麼問題吧!當值主裁判馬日奇也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將手指向點球點,可是這個判罰在賽後還是引起了一些爭議。著名足球解說員董路質疑道:這樣的動作如果能判點球的話,那麼一場比賽可能有5--6個點球!
昨晚,本年度足協盃決賽首回合的較量在濟南體育中心打響,由山東魯能泰山迎戰上海申花。最終,山東魯能憑藉佩萊上半場罰入的一粒點球以1比0在主場小勝對手,佔得了兩回合比賽的先機,不過上海申花也保留住了爭冠的希望。



此役的最大爭議出現在上半場最後階段。當比賽進行到第38分鐘,山東魯能球員吳興涵帶球內切踩單車殺入禁區,上海申花中後衛蔣聖龍上前補防,用胳膊肘將吳興涵推倒在了禁區內,主裁馬日奇當即吹罰點球,本次判罰十分果斷。
當時的慢鏡頭也交待的很明白,蔣聖龍並沒有阻斷來球,而是直接撞到了帶球突破的吳興涵,身後的馬日奇將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事後面對申花球員的申訴維持原判。董老師的一番說辭也太片面了,畢竟陳主席在看臺上親自坐鎮。


偷回憶的豬


我是足球非球,原創回答,喜歡討論足壇軼事。歡迎大家點點+關注,關注我你不虧!


昨天晚上足協盃首回合在山東魯能主場濟南奧體中心打響,而本場比賽的裁判為馬日奇。上半場從場面來說,上海申花表現比山東魯能差太多了。但是山東魯能半場狂轟爛炸上海申花的球門也是無果,但在比賽第40分鐘場上的平衡被打破了。

合理衝撞還是犯規?

比賽第40分鐘,山東魯能隊員吳興涵帶球突入禁區左側,而上海申花防守隊員蔣聖龍前來防守,前者被蔣聖龍撞到在地。當值主裁判馬日奇馬上判罰了點球,由山東魯能頭號射手佩萊操刀主罰。佩萊一擊致命,場上比分改寫為1-0。山東魯能主場領先上海申花。

但是有球迷認為這根本不是一粒點球,而是合理的衝撞。我們再次看看一次犯規的回放,可以看到上海申花防守隊員蔣聖龍在衝撞瞬間,他的手上有推搡的動作,山東魯能隊員吳興涵也是失去了重心,摔倒在了禁區內。

這不是合理衝撞的範圍,我們可以看到,當吳興涵正要起速追球時,蔣聖龍馬上衝撞了前者。這不是假摔,而且有阻擋犯規的嫌疑。這明顯就是衝著人,而不是向球的。這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這一粒點球一點疑問都沒有。你是怎樣看到呢?



  •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你有個性的評論,最後希望大家把關注點一點,我是足球非球。

足球非球


這球沒什麼爭議吧!



在足協盃決賽首回合,魯能主場憑藉佩萊點球致勝,佔據奪冠先機。這個點球的判罰,引來不同看法,那這個點球有問題嗎?

我認沒沒有。

比賽第38分鐘,吳興涵帶球到禁區,蔣聖龍阻擋犯規,他在沒球權情況下,有個肘部下壓吳興涵的動作,致使吳興涵倒地,主裁判馬日奇判罰點球,申花球員圍著裁判討要說法,但裁判維持原判。

這個球有什麼問題嗎?但是引來了爭議。

知名解說董路老師說:“這樣的動作如果判點球的話,一場比賽可能要有5-6個點球了。”看來,他認為這個裁判對點球的判罰太鬆了。

而央視解說則認為,這就是個點球,判罰沒問題。山東體育解說說:“無可爭議,一個假動作。”


這球,判罰,只能說蔣聖龍交學費了。他這個動作太冒失,禁區內,這麼個壓人阻擋動作,判點球沒什麼說的。

其實,這場球裁判判罰有爭議地方,不是這個點球吧!而是一個是莫雷諾解圍對金敬道的爆頭,一個是蒿俊閔那個打門,球疑似整體約過門線,申花門將是“門裡撈球”,裁判都沒判罰。



說點球有問題的,看看申花怎麼說了嗎?賽後,申花可沒說點球有問題,說了戰術保守。確實是,金信煜在場上“失蹤”了,都沒換下來,敗筆。

整體來說,魯能每個人都是戰士,而申花太軟了,一點節奏都沒有。想奪冠,次回合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變了。

個人感覺,魯能整體實力強於申花。


小言球事


首先恭喜山東魯能1:0戰勝上海申花,取得足協盃決賽的主場勝利✌️,足協盃冠軍在向魯能招手,值得期待。

球迷議論的那個點球,就像央視解說員解說詞:就是點球,沒有問題。


我們可以一遍遍看現場回放,裁判的判罰得當,毫無爭議的點球讓山東魯能獲得了破門的良機。佩萊一腳命中,讓山東魯能佔得先機,值得點贊。

比賽總是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從場面上看,魯能的勝利實際上是必然的事。你可以說魯能運氣好點,但是不能說,點球有問題,也不能否定魯能的勝利✌️。


桃花島主談球論道


足協盃決賽首回合,山東魯能作戰主場迎戰上海申花,憑藉佩萊的點球破門魯能1-0擊敗申花,取得奪冠先機。比賽中雙方都創造了不少機會,不過都沒能再次破門,把握機會能力都有所欠缺。賽後有部分球迷在討論魯能獲得的那粒點球,甚至認為有人認為存在爭議。

其實這粒點球的判罰,是沒有什麼爭議的。吳興涵突破,蔣聖龍對人不對球的對抗中手上有動作放倒了吳興涵。當時吳興涵持球突破,奔跑路線與皮球運行線路一致,身位上也已經突過了一半,而蔣聖龍是從側向過來防守,他沒有選擇去搶球或者卡身位,而是選擇阻擋吳興涵突破的線路,並且是用手肘。這算是一粒"教科書"般的點球判罰,是沒有任何爭議可言的。



之所以賽後有人爭論這粒點球的判罰,主要還是因為"名嘴"董路在直播這場比賽時說的一句話。董路看到馬日奇第一時間指向點球點時說了一句"如果這球判點球,一場比賽下課得有七八個點球",就是這句話字面上是沒說點球判罰有問題,但給人一種"量刑過重"的暗示,對人產生了主觀上的誤導,而不去看動作本身的客觀性質。再加上這粒點球最後成了全場比賽的唯一一粒進球,部分球迷就更要去糾結這次判罰了。
這粒點球的出現,其實是申花蔣聖龍為年輕交了學費。原本吳興涵的這次突破還未形成實質性的絕對機會,蔣聖龍可以有多種方式化解險情,最後卻選擇了阻擋犯規的方式把吳興涵放倒。如果他第一時間去奔著皮球而去,是完全有機會解圍甚至球護出底線的,這就是比賽經驗不足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