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林坑是永嘉楠溪江流域藏得比較深的一個古村,去林坑村純屬偶然,一次戶外穿越回來,車過林坑路口時,時間還早,領隊“綠箭”順手牽羊,把我們牽到了林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走進林坑,一種久違了的似曾相識的印象油然而生,我似乎又看到了童年的故鄉。那清一色的青黑色瓦木屋,層層而上,依著山勢,錯落起伏,一條山溪從村中流過。夕陽如杏,山坡上落葉喬木和青青的林竹,染上一層杏黃色的柔光,陽光很柔,“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是唐詩的手法,江南的冬天,不像北方,北方早已落葉凋盡,一片肅殺,而南方的山村卻猶如深秋。“落日滿秋山”,一個“滿”字將秋色道盡,柔柔的夕陽照得人心裡暖暖的,冬山宜居,冬天的山村最適宜居住。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村裡的瓦屋都為兩層,相同的木支撐結構,層與層之間有屋簷棚,有的人家在底層還有美人靠,房屋的朝向也按地勢,但建在北坡的儘可能的朝南,一棟屋與一棟屋之間,也因地勢的緣故,有的凹進,有的凸出,有的捱得近些,有的離得遠些,近的屋簷幾乎是挨著的,而離得遠的,屋前必有一個道坦。道坦晾曬著薯棗及菜乾,薯棗紅紅的,老遠就能聞到薯香味。村中有三座橋,一座石拱橋,兩座木橋,木橋是廊橋,坐在廊橋可以聽潺潺的流水聲,溪兩邊是路,有溪埠通溪底,供村民洗滌之用。屋前道坦或屋基築得很高,後面人家的地基高出前面人家的二層樓板,村路繞於屋間,上下左右,穿插於村屋。屋邊有雞在覓食,溪中有鴨在嬉鬧,躺在門前曬太陽的家犬,見生人來,也懶得動,大概也是見慣了陌生人,見多不怪了。林鳥起落,隱樹而鳴,最美的是白鳥,悠悠而下,這份寧靜,猶如桃源。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村民多林姓,據說早前這裡是毛姓人的居住地,後來被林姓人家看上,互換了地盤,林坑之名也由此來。兩姓人為何交換住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要求交換的一方一般都要多付出些,這多付出的部分,也許就是林姓人家認定這裡的好風水了。村中多老屋,時間久的,有二百多年,近的也有百年幾十年了,村裡家家種地,林坑出名後,遊人多了,民宿與農家樂便興旺起來,有的人家做農家樂,有的人家做民宿,也有的人家民宿、農家樂一起做,山裡人勤快,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農家樂的食材大都是自家種的農副品、自家養的家禽,還有山上採來的野菜野果,村民也出售些自己吃不完的農付產品。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日薄西山,我們在晚霞中坐車離開了林坑,歸途中我吟成《臘九午後初晴訪林坑古村》一律:

深山隱古屋,耕讀自無憂。

依勢成村落,沿溪聽水流。

雞閒隨處覓,鴨碌傍波搜。

白鳥悠悠下,林煙淡淡愁。

日斜雲靄杏,欲住不能留。

我很喜歡林坑古村式的恬靜生活,也許有一天,我會來此住上一夜或一段時間,靜靜地體會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而這種生活現在離我們漸行漸遠了。

黃南林坑古村

黃南林坑古村

文:溫州旅遊體驗師鄭明曉,字愚之,號云溪山人,喜歡山水與旅行,自雲“心與山俱寂,鳥與林同歡。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圖:胡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