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改變態度?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新進展,80%中國商品有望零收費

日前,整個亞太地區市場都在關注一件事,就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磋商進展情況。11月3日,第35屆東盟峰會及東亞合作系列會議在曼谷正式舉行。據媒體的最新報道,目前RCEP的談判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積極進展,協議將在明年2月簽署,

包括遲遲不肯鬆口的印度也終於改變了態度,這意味著世界最大自貿區可能要出爐。

印度改變態度?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新進展,80%中國商品有望零收費

據悉,2012年,東盟十國發起了RCEP的協議談判,並邀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同參加,目的是通過少收費用和不設置限制的協議,幫助16國建立統一市場。一旦談判成功,該協議將涵蓋約35億人口,GDP總和達23萬億美元,佔全球總量的1/3,成為全球涵蓋人口最多、最具潛力的最大自貿區協定。連美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都感慨,世界貿易正在按照自己的方向發展,貿易已經成了美國的"軟肋"。

不過,由於協議十分龐大、且需要協商各方複雜的利益,迄今為止,RCEP的談判已經耗時長達7年。儘管有15個國家先後達成了簽署協議的共識,但是卻有一個國家成為了特殊存在,遲遲對RCEP抱有異議,它就是印度。一旦16個國家無法達成簽署最終協議,那麼之前的努力都會白費,因此15個國家的商界人士都在盼著印度達成協議。

印度改變態度?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新進展,80%中國商品有望零收費

那麼,印度到底在擔心什麼呢?有業內人士指出,印度製造業落後,印度擔心達成協議後,國外商品會大量流入,衝擊本國的產業,例如在乳品領域,印度擔心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乳製品會威脅本地奶牛養殖戶。

由於製造業落後,大多數情況下印度只能從國外大量進口工業品,這使得印度的進口遠遠大於出口。數據顯示,2018至2019年財年,印度對華的出口與進口的差值為536億美元,佔到了印度方面的一半。

印度改變態度?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新進展,80%中國商品有望零收費

就在大家對前景感到不確定的時候,轉機再次出現。據外媒報道,泰國表示,RCEP已經完成協商,包括印度,但協議簽署要等到明年,將在晚些時候公佈成果。這說明談判取得了重大進展,協議簽署的最大難題幾近解決。

事實上,印度態度之所以發生重大轉變,與該國不斷變差的經濟形勢有很大關係。眾所周知,印度曾經奪得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寶座,不過自去年開始,印度經濟大幅放緩,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僅為5%,創下6年最低,這已經引發了印度外資大幅流出,外國投資者每天撤出規模達數百萬盧比。如果印度不想方設法擴大開放、吸引外資,那麼印度的經濟將會更加糟糕。

印度改變態度?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新進展,80%中國商品有望零收費

在印度有意擴大開放的同時,中國的商品也將有機會擴大出口。據悉,在最後一輪協商中,印度同意對RCEP所有的成員減免進出口費用,其中近8成的中國商品也可以得到優惠待遇,這對中國外貿行業無疑是一個潛在利好。

不過,印度也在借開放的時機,吸引更多在華外資企業赴印投資,日前印度財長表示,印度擁有發展製造業的廉價優勢,鼓勵在華企業轉移到該國,並給予最低15%的企業稅率。可以看到,儘管當前商品製造"落後",但印度也在想方法嘗試崛起,因此不能輕易忽視印度未來可能的競爭優勢。

【精彩內容不夠看,更多猛料等你贊!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輕鬆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