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妞兒”(運-20)是個什麼樣的飛機?較其它飛機有何優勢?

Wendyzw


胖妞是款什麼樣的飛機呢?胖妞的官方編號是運-20,它是我國繼下馬的運-10之後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一種200噸級戰略戰術運輸機,是我國空軍有戰術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有國土防衛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空軍轉型的一款重要武器裝備;主要用於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長距離物資、裝備以及人員的空中運送任務。

我們都知道,發展航空投送能力是世界各國加強軍事現代化建設的通行做法,我國也不例外。在此前人民空軍空中投送主要依靠運-8系列中型戰術運輸機來完成,後來引進了數量不到50架的俄製伊爾-76運輸機,整體上來看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直至,運-20研發成功,我國在軍隊裝備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領域並駕實現跨越式發展。

國內學術界對戰略空軍有三大衡量指標,即亮眼、重拳和長腿。其中長腿主要指的就是空軍的斬月投送能力,運-20就是我國第一款達到這種指標的戰略運輸機。該型機於2007年立項,2013年成功首飛,2016年交付空軍某部服役,2017年編隊飛行標誌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運-20充分發揮科技後發優勢,設計借鑑融合了俄製伊爾-76和美製C-17戰略運輸機的成熟設計優點,大量使用了國內最新航空技術。該型運輸機採用常規佈局,懸臂式上單翼、前緣後掠、無翼梢小翼設計,學術用語表述就是超臨界機翼技術,也叫頂置翼盒設計,它的中央翼盒不穿過機身,而是在外部與機體相連接:這種設計好處在於可以保證機艙內徑的完整性,那就是在機體有效裝載長度保持機艙內部高度的一致,意味著能夠裝備更多大型的武器裝備和貨物,同時引出多功能機型平臺採集特點,具有良好的功能拓展潛力,為後續一機多型拓展空中加油機、大型空中預警機以及其他特種作戰飛機打下基礎。

運-20超臨界機翼設計使得其擁有不錯的貨倉容積,根據前不久空軍披露的信息,運-20的貨倉容積達到了320立方米,較運-8型運輸機提升了一倍,能夠同時容納8個國際標準A型集裝箱,可以運輸99A主戰坦克在內的重型裝備。正式因為其大肚子、短粗的外形特徵,才在面試後被網友親切的稱為“胖妞”。

這也是運-20設計上最大的優勢所有,當前國際上同級別的大型運輸機只有運-20、伊爾-76、伊爾-476以及C-17環球霸王等為數不多的幾個型號,總體對比各項技術指標,我們的胖妞因其較大的承載能力,排名介於C-17和俄製伊爾系列大型運輸機之間。

另外,運-20還有一大設計特色就在航電系統上,該型運輸機使用的國產綜合航電系統,安裝有大屏顯數字座艙,將駕駛員的數量將至3人,大幅的提升了人員工作負荷,更有利於執行長航時、遠距離飛行任務。這一點是其他幾款同類機所不能比的,也是後發優勢的最大體現。

在不久的將來,運-20還將充分發揮其多功能機型平臺採集的特性,不僅僅滿足於戰略投送,發展出大型空中加油機、空中預警機等新興特種祖宗愛恨你飛機,對於完善人民空軍裝備體系建設以及助力人民空軍早日實現“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戰略轉型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值得廣大軍迷朋友拭目以待。


鷹鴿分析


“明明是個狠人,偏偏長了副慫樣。”這是《士兵突擊》中七連連長高城對許三多的評價。其實,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國產運-20。這款綽號為“鯤鵬”的大飛機,自2016年7月6日交付部隊使用以來,始終以其優異的性能表現贏得舉世矚目。它擁有高達22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和7800公里的最大航程,足以確保我軍完成戰略投送任務。

雖說運-20運力強悍,可從外形上看,的確貌不驚人,甚至可以用憨態可掬來形容。它機身短粗,外型圓潤,既沒有C-141“舉重星”那樣霸道硬朗的線條,也沒有C-130“大力神”那樣囂張挺拔的氣勢,它那大腹便便的寬大機艙,多少帶給人以蠢笨之感,難怪網友們親切地稱之為“胖妞兒”。

△ 機型正面對比(左為伊爾-76,右為運-20)

“胖妞兒”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款多用途大型軍用運輸機。“胖妞兒”入列以前,中國空軍只有一種機型可以擔負戰略級運輸任務,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從俄羅斯引進的伊爾-76。2011年利比亞撤僑期間,中國空軍先後出動4架伊爾-76,共計往返12次,才完成艱鉅而又緊張的相關物資設備撤離任務。由於伊爾-76的貨艙內部尺寸為20米×3.5米×3.4米,而運-20貨艙尺寸為20米×4.5米×4.1米,且可以實施雙層裝載,其運力明顯優於伊爾-76,如果以同樣數量的運-20來執行當年撤僑任務,最多隻需往返8次。

雖然運-20是在伊爾-76的基礎上自主研製的,由於採用了超臨界機翼和更為先進的氣動佈局及電子設備,運-20的運載能力獲得極大提升,其載重能力高達66噸,遠超伊爾-76的48噸。目前,中國陸軍最先進的99A型主戰坦克,其自重為58噸。運-20的入列,標誌著中國軍隊具備了地面部隊跨區機動作戰的能力。

國際上通常將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運輸機,稱為大型軍用運輸機。目前世界各國軍隊中,正在服役的同類型飛機主要有美軍的C-5、C-17,俄軍的伊爾-76,歐盟的A-400M,烏軍的安-124和日本自衛隊的C-2。與上述機型相比,運-20的優勢主要在於運力與戰場適應能力的最佳結合上。從運力上看,運-20的載重量遠遠超過伊爾-76、A-400M和C-2,雖不及C-5、C-17和安-124,但由於運-20擁有更小的機身尺寸(機身長47米、翼展45米)、更高的實用升限(13000米)和更短的起降滑跑距離(915米),因而具備更強的戰場適應能力。

△ 機型側面對比(左為C-17,右為運-20)

以上觀點,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我是慕什塔戈,期待您的關注!


慕什塔戈


前段時間回答另一個科學類的問題,和網友討論了我國200噸級的大飛機,對運20做了一個全面的瞭解。

圖釋:運20

運20飛機是我國研究的第一代200噸級的大型運輸機,在此之前我國大型空中運輸一直靠從俄羅斯購買的20架伊爾-76來完成,還有4架伊爾-76後續改裝為空警-2000預警機平臺,因此我國對於大型運輸機的研製非常迫切,畢竟現代局部戰爭中,無論是裝甲車、武裝直升機、還是戰略物資,都需要快速投入到前線中,因此運20的意義是非凡的。

圖釋:運20

運20運輸機2013年試飛,2016年服役,因外型“胖乎乎的”,網友給取了個很親切的外號“胖妞兒”,可以說是其官方代號“鯤鵬”的擬人化,“鯤鵬”的本來含義就是巨大的神鳥的意思。

運20胖乎乎的體內有一個超大的貨艙,最大起飛重力220噸,最大載重量66噸,超過了伊爾-76運輸機60噸的載重量,巡航速度達800公里每小時,滿載時航程達4000公里,可覆蓋我國整個國土面積。

運20的最突出的優勢當然是“大”,大但是一點也不笨重,這和運20主翼採用大展弦比有關,敲黑板,這裡科普一個概念,展弦比的定義是翼展(機翼的長度)的平方除以機翼面積。

如圖所示:展弦比越來越小,超音速飛機一般會選用小展弦比

直觀來看,飛機的展弦比越大,兩個翅膀就越細長,飛機的機動性能就會越強,根據伯努利方程,相同速度下獲得的升力也會越大,也會增加飛機在亞音速下的航程,因此“胖妞兒”雖胖,但是綜合操控性能很強,最少只需要兩人就可以操控,在性能上也是先進的。

今天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更多科普歡迎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