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排名前三的水電站,兩個在河源

廣東排名前三的水電站,兩個在河源

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的阿立,還記得小時候和媽媽在市區鱷湖邊廚房裡昏暗的白熾燈下吃飯的場景,感覺溫馨,帶點苦澀。沒多久,家裡用上了光管,媽媽用做水果生意掙來的錢買了一臺21英寸的彩色電視機,從此他迷上了《多啦A夢》《男兒當入樽》等動畫片。現在,阿立吹著空調,開著40英寸的三洋電視看體育賽事直播,13英寸的蘋果筆記本電腦也沒閒著,放著他還沒製作完成的抖音小視頻。

這種習以為常的生活,在20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這有賴於人們對江河的利用。

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

人類最早的江河利用,以通航為代表。到了工業逐漸發展的年代,對江河的利用也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其代表項目就是通過水力發電的大小水庫與水電站,把水資源變為電力,推動科技的發展,使科技更好地服務於人類。1958年左右,河源現轄各縣區開始了一輪興建水電站的熱潮,電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01 河源水資源十分充沛

地處廣東東北部的河源,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長,颱風雨多,雨量大,水資源十分充沛。從地圖上看,現今河源市轄區水網交錯縱橫密佈,江流蜿蜒,各縣都擁有充足的江河水量。除東江流經全市外,還有浰江(和平)、大席水(連平)、秋香江(紫金)、新豐江(源城、東源)、黃村河、葉潭河等,水力資源非常豐富。據1980年全省水力資源普查統計,河源市的水電資源理論蘊藏量達127萬千瓦,可開發裝機容量102.93千瓦,可開發電量36.8萬千瓦,居全省地級市第4位。

水力資源為可再生能源。水電是我國僅次於煤炭的第二大常規能源資源,開發水電可節約煤炭資源,減少溫室氣體和各種汙染物的排放。我國把水能資源作為能源戰略和能源安全的積極發展領域,強調在

貫徹全面協調、統籌兼顧、保護生態、發揮綜合效益原則的基礎上,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

02 上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水庫

小水電開發風生水起

河源人用電的歷史,尚未滿100年。自1930年河源出現第一部私人電影機後,河源人開始用電了,但這只是極小規模的。真正意義上的電燈廠,應從龍川老隆開始。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龍川縣商人羅源英等在老隆洋溪橋附近建成一座火力電廠,年發電量約0.2萬至0. 25萬千瓦,供谷行街、下大街、老劇院一帶商號照明。

在上世紀50年代之前,遍佈中國大地的小火電站,多數建於民國時期。這些微小型的火力發電站發出來的電,只能供幾條街的人使用。隨著社會發展,這樣的小火電站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河源出現了利用江河水力發電的小水電站。

源城區河流眾多,除有東江、新豐江河道外,還有大小河流共計10條。這些河流的特點是落差大、流速快、彎曲多,山洪時常沖刷農田,沖毀房屋,危害農業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新中國成立後至1987年,原河源縣水電局對源城區域內的東江和新豐江源城段、埔前河、香車河曾作初步治理,分別在河的上游建庫蓄水,削減洪水流量。

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

上世紀50年代,為了提高建設水庫工作效率,工人們用軌車運土。(原圖現藏源城區檔案館)

在新豐江水電站開工之前,1957年12月,河源縣水利科在黃村興建縣第一座小水電站,裝機1臺,容量為28千瓦,1959年建成投產。從此,河源縣小水電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解決部分鄉村的照明到向國家大電網輸送電能支援國家建設。

在原河源縣,最早興建的小(二)型水庫是原東埔鎮的上下園湖水庫,1952年動工,1953年建成,集水面積0.52平方公里,總庫容10萬立方米,最大壩高6.8米,灌溉面積226畝。最早興建的小(一)型水庫是三河大坑小(一)型水庫,最大壩高11米,壩長70米,1956年12月動工,1957年12月建成,1964年擴建為中型水庫。最早興建的中型水庫,是燈塔白磜水庫,1964年9月動工,1965年4月建成,最大壩高42.7米,壩長126米,集水面積23.2平方公里,總庫容112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58萬畝。(《河源文史 第6輯》)

龍川縣的第一座水力發電站,是於1958年開始建庫的上板橋電站,分兩級開發,一級於1963年7月1日投產,二級於1971年竣工,解決了縣城及附近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

1958年,連平縣陂頭鎮橋頭建起了第一座小水電站——惠化公社新東水電站;1966年1月,內莞水電站建成投產;1967年至1978年,連平縣的小型水電站陸續增建,該縣唯一有庫容的骨幹水電站——翁潭電站第一期在1978年12月投產。

1959年,紫金縣以民辦公助的形式,在好義楊梅塘和黃塘九龍江建起社辦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0千瓦和9千瓦。同年11月,該縣撥款27萬元在附城興建水電站,發動在附城、烏石、紫城鎮的農民和縣城幹部及居民,組成專業隊和突擊隊,投入築壩工程建設。奮鬥3年後,該水電站於1962年正式蓄水發電,裝機容量125千瓦,供紫金縣城用電。

1969年10月,和平縣河明亮水電站開始興建,1973年1月建成投產後,加上部分鄉鎮自辦水電,開始形成全縣供電網,結束了該縣用柴油機、木炭機發電的歷史。河明亮水電站是老園、崩兇、聶子石3個發電站的總稱,於1990年12月全部竣工。它的建成,開創了和平縣電力工業的新局面。

上世紀70年代,政府提出努力辦好小水電的號召,以開發山區資源,為社會提供更多的能源。河源各縣區蓬勃興建各類水力發電站,覆蓋了更多的縣城與部分鄉鎮農村,讓更多的人用上了電。同時,還力圖供電保障農田水利化。

1974年10月至1978年,原河源縣建成7座小水電站,裝機8臺,容量4045千瓦。其中,1974年在東埔香車建成小水電站,1979年建成埔前七礤電站;1980年建成埔前龍潭口電站。這些小水電站,全部與新豐江水電廠的大電網併網運行。

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

03 用電量增加,河源建市後

全面推進小水電站建設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至1987年,原河源縣的小水電建設速度加快,新建和擴建小水電站36座,新增機組48臺,容量達1.64萬千瓦。全縣27個鄉鎮有23個建有小水電站,共建有205座,裝機241臺,容量3.03萬千瓦,年發電量6477萬千瓦時。到1987年,仍有204座在運行。

至1979年,紫金縣各公社、大隊建有電站300座,有水輪發電機314臺,總裝機容量1.19萬千瓦。1980年起,紫金縣以集資和貸款等方式,籌資興建水電站,先後建起附城散灘二級、九和西湖、白溪文塘水、古竹新坑一級、臨江斬坑、九和五一(國光)、附城散灘四級、好義高尚、南嶺富坑、烏石白水磜等100千瓦以上的小水電站10座,併入大電網連接運行。

河源建市之前,用電量一路攀升。與此相應,隨著供電硬件的逐年完善,河源的供電量也在逐步增長。

1988年河源建市後,小水電建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96年,省政府組織實施《關於加快農村小水電建設議案》後,小水電利用開發快速發展。1988年至2008年,全市新建電站417座,截至目前,河源共有小水電站916座。其中,以紫金、連平、龍川為前三甲,小水電站均超過200個。

河源對小水電的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分散開發、就地上網和“誰建、誰管、誰有、誰受益”的政策,全市105個鄉鎮建有小水電站,小水電一度成為河源大部分鎮、村集體經濟的主要來源。(《河源市志》)

04 新豐江水庫與楓樹壩水庫

廣東排名前三的水電站河源佔其二

小火電、小水電難以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時代需要大型水力發電站。

河源大規模用電的歷史,從1960年新豐江水電站的建成開始。10年後,龍川楓樹壩水電站始建,建成後的楓樹壩水電站是目前廣東省第三大水力發電站,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15萬千瓦。廣東排名前三的水電站,河源佔了兩個。

新豐江水電站位於市區西邊的雙下村阿婆廟峽谷處,距離市區6公里,為華南地區第一大水電站(水庫)。1956年1月,新豐江水電工程由國家計委立項。1956年至1957年,由國家水利部派出勘探隊對新豐江流域進行全面測量勘探。1958年7月15日,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由新豐江工程局施工。1959年10月20日大壩下閘蓄水,1960年10月25日正式併網發電。新豐江水電站的第三、四臺機組(7.25萬千瓦)在1966和1976年投入運行。

新豐江水電站建成後,河源的電力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新豐江水電站建成發電,為農村用電提供了機遇,在農田灌溉上提供了足夠的電力。1963年,河源遭逢幾十年一遇旱情。為支援農業生產,抗旱保收,1963年架設了新豐江開關站至埔前鎮的1萬伏城南線49.5千米。同時,在各級政府重視下,各地興建了一批電力抽水站,3年共建起電動抽水站38個,裝機48臺。其中埔前建站20個,裝機26臺;東埔建站18個,裝機22臺,基本實現農田水利化。(《源城文史資料 第二輯》)

1970年5月,龍川楓樹壩水庫動工建設,1973年9月下閘蓄水,兩臺機組分別於1973年12月26日和1974年11月29日正式發電。該水庫位於楓樹壩區梅光村,距老隆63公里,是以發電為主、航運防洪為輔的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9.4億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是廣東第二大人工湖。楓樹壩水電站是目前廣東省第三大水力發電站,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5萬千瓦。

新中國成立後,河源縣在1957年、1959年、1964年屢遭洪水襲擊之後,河源縣委、縣政府根據縣城災害情況及工程地質等條件,決定修築源城鎮堤圍。隨著源城堤圍的建成和1959年新豐江水庫竣工,以及1973年楓樹壩水庫相繼建成,源城區洪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源城區志》)

記者:凌麗

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广东排名前三的水电站,两个在河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