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自己有多少芝麻信用分?沒有牌照的芝麻信用還有啥用

馬雲自己有多少芝麻信用分?沒有牌照的芝麻信用還有啥用

今年六月份,馬雲的手下愛將螞蟻金服董事長彭蕾曾在在微博上曬出過她的芝麻信用分——前所未見的856 分。當天下午,芝麻信用即宣佈推出了“芝麻信用分可替代銀行流水辦日本簽證”的服務。三天後,芝麻信用方面就此項剛剛推出的服務發出致歉信,稱該項服務因故停止。這種自己打臉的事兒在波詭雲譎的互聯網徵信領域似乎也不是第一次了。

就在10月31日,與百行徵信充滿恩怨糾葛的股東之一且對此保持長時間沉默的螞蟻金服芝麻信用首次通過其事業群總經理文瀾向外做出回應:“芝麻信用現在不是一個金融機構,也不是個人徵信機構,目前和百行徵信沒有合作 ,但我們之間在技術上有很多交流。”

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沒有獲得個人徵信牌照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當年作為央行首批允許開展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8家機構之一,又在中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獲得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市場化公司中任八大股東之一,卻在後來的審查當中被認為不合格,甚至央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的親自撰文,對八家準備期中的第三方個人徵信機構的工作提出否定與批評。螞蟻金服的徵信市場之路可謂波折坎坷。經過這麼一番較量,從螞蟻金服實際的市場動作上來看,芝麻信用確實正在個人金融方面的業務已經逐步退出市場。

那麼至此,螞蟻金服的高管信用分高達八百多分,也不知道馬雲自己攢了多少信用分了,心裡是個啥滋味?

馬雲自己有多少芝麻信用分?沒有牌照的芝麻信用還有啥用

作為普通老百姓,面對正在逐漸退出個人金融服務業務的芝麻信用,曾經孜孜以求最求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芝麻信用分還能做些啥?從文瀾的此次回應看,普通老百姓使用芝麻信用還有三方面的用途:一是在支付和商業場景,即先享受產品或服務,到期後再結算;二是改變人與人之間信用關係的評估,比如解決房東和房客之間的信任關係。三就是在企業信用領域,此前在互聯網徵信領域打得不可開交的啟信寶、企查查、天眼查等互聯網商業查詢公司恐怕要發抖了。在螞蟻金服進入企業徵信領域之前,這三家頭部企業事實上已經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如果阿里這個互聯網大巨頭下場,那應該是又是一場好鬥。

馬雲自己有多少芝麻信用分?沒有牌照的芝麻信用還有啥用

企業徵信領域的標準化服務:企業信用評估、企業信用評級、信用修復等服務項目都已經形成了行業服務規範,信用修復的服務路徑也已經明確,市場上也有了不少專門針對行業企業、小微企業的企業信用市場化產品,除了對於信用相關信息的佔有和覆蓋之外,對於信用數據追蹤和信息數據之間的挖掘、分析將成為徵信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焦點,目前市場化的企業徵信機構正在運用包括分佈式數據庫、機器學習、可視化大數據分析、雲存儲、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信用數據和企業信用之間的邏輯對應關係進行分析、預判。企業徵信行業的好戲已經上演。

阿里高管文瀾坦言,從有明確的業務到沒有明確的業務,是很痛苦的過程,“但沒有覺得沒有個人徵信牌照,業務就做不了了。”

(文中圖文來自“pingwest品玩”、“源點credit”、“百行徵信”、“信用中國”、“中商企信用”等資料查詢、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