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顯著 獎學金促職校生成長

教育部、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自印發之日起開始施行,其中對優秀職校生多有激勵。為此,記者就獎學金實施情況走訪黃山職業技術學院和安徽省行知學校。

鼓勵職業教育

據悉,《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評審辦法》與以往規定相比,在學科競賽方面,將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列為新增認可的比賽項目;按今年7月教育部宣佈的計劃,將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由5萬名增至6萬名,增加的1萬個名額全部用於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高職院校學生,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8000元。此外,今年我國還設立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用於獎勵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特別優秀的學生,每年獎勵2萬名,獎勵標準為每人6000元。

對上述辦法,行知學校負責人於日錦認為,這有利於立德樹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營造濃厚學風教風校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及積極性、創造性,從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出臺後,該校進一步完善了獎學金制度,結合服務黃山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培養非遺傳人等方向,對市縣開發區緊缺專業、農林專業、非遺專業等予以傾斜,使之成為引領學生積極向上、手腦雙揮、勤奮好學、立志成才的重要抓手,獲獎學生成為全校學生學習的榜樣。

激勵持之以恆

黃山職業技術學院和行知學校實行獎學金制度,多年來持之以恆。

黃山職業技術學院自三校合併前至現在,學生資助工作無一例投訴舉報。專科獎助學金名額由省教育廳發放到校,校領導高度重視,每年成立學院評審委員會和評審領導小組,將名額分配至各系、部。班級成立評議小組,將各獎項推薦名單公示後上報系、部,由系、部評審小組評審後確定申報名單並公示五個工作日,上報學院資助管理中心,再彙總評審後上報學院評審領導小組,確認後上報學院評審委員會,通過後公示五個工作日,無異議後上報省教育廳。

行知學校在2008年秋季即設立校內獎學金,頒佈評定辦法,11年來受獎學生2753人,共發放獎勵金31.8萬元,去年以來達6.5萬元。

促進成長成才

記者調查得知,實行獎學金制度對促進職校生成長成才效果明顯。

吳健豐家在歙縣霞坑鎮石潭村,2017年進入行知學校,獲獎學金。他說,這既改善了生活,更提高了學習積極性,自己曾獲省手工製茶大賽一等獎、全國手工製茶大賽三等獎。目前,他正加緊學習,力爭提高語數英成績,考上本科。方陽華2016年考入行知學校,家在歙縣北岸鎮呈村降村,父母務農,哥哥在外務工,家境較困難。“獲得獎學金,減輕了生活負擔,更激勵我好好學習。”她介紹,今年自己已被銅陵學院金融專業錄取,下一步要多考證、考研。來自行知學校的汪雨翔患肢體殘疾,家住北岸鎮白楊村,父親打工,母親在家,獲獎學金讓他倍添生活、學習信心。經治療,他基本康復,今年又被黃山學院錄取,攻讀市場營銷本科。他表示,在學好自身專業的同時鑽研會計學,以後爭取自力更生。

今年,黃山職業技術學院5位同學(殷迎素、鄭權、羅貝貝、胡晴晴、張喧喧)將獲國家獎學金。他們一致認為,獲獎學金一方面減輕了家庭負擔,一方面也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鄭權來自安徽宿州,在今年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上勇奪建築雕刻項目金牌。他表示將以獲獎學金為動力,努力形成自己的雕刻風格,將來留黃山發展。殷迎素家在淮北農村,兄妹三人,家庭經濟困難。她學習之餘在酒店兼職,曾獲勵志獎學金。對獲國家獎學金,她覺得會激勵自己更優秀,目前正準備專升本。羅貝貝來自安徽寧國市,入校以來每年獲校特等獎學金,專升本是當前追求的目標。張喧喧老家在績溪,父母在杭州居住,妹妹讀高中,全家靠父親一人工資支撐,專升本同樣是她的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