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羯族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不算太長。在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了後趙政權,是北方遊牧民族匈奴族貴族的奴隸軍隊。匈奴造反的時候,羯人強大,最後消滅了匈奴政權。五胡亂華時期的一段時間內在中國北方地區稱霸,成為北方遊牧民族政權之一。

羯族從某種意義上說還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因為它只是當時匈奴族的一個分支(或部落),是晉代入塞匈奴十九種之一的羌渠(晉代入塞匈奴十九種:屠各、鮮支、寇頭、烏譚、赤勒、捍蛭、黑狼、赤沙、鬱鞞、萎莎、禿董、勃蔑、羌渠、賀賴、鍾跋、大樓、雍屈、真樹、力羯,各有部落,不相雜錯)。羯人入塞之前,隸屬於匈奴,即“匈奴別落”。其種族的根源,眾說紛紜,多不足以為實。約於中國漢朝時期被當時的匈奴族所俘而帶入中國。

但就是羯族這樣一個實力著實不怎麼樣的民族在三個關鍵時刻改變了中國歷史走向,堪稱南北朝這幕大戲的最佳反派配角。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第一個關鍵時刻

西晉大亂初起時,羯人出了個首領——石勒。

如果沒有石勒這個牛逼領袖,西晉的大亂不一定會演變為“南北朝”。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石勒像

石勒其人,有過人的武功和神力,自己就是個天生會衝鋒陷陣的猛將且聰明果敢,有識人之明,他排兵佈陣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就連當時西晉名將、“聞雞起舞”的祖逖也也曾敗於他。趙郡中丘人張賓,字孟孫,父親張瑤曾任中山太守。張賓是個博學多才之人,豁達而胸懷大志,常自比西漢張良。石勒攻取崤山以東地區後,張賓對朋友說:據我觀察,現在這些當將軍的,沒誰比得上這位胡人將軍,可以和他一起成就大業!張賓主動去給石勒獻計獻策,石勒起初並沒高看張賓,後來不少事情的結果與張賓預料的一樣,石勒感到這人不尋常了,於是任命他為軍功曹,凡事都向其請教。同時他心狠手辣下得毒手,據《晉書》載,石勒率軍在苦縣,一次就將已經放棄抵抗的漢族軍民二十多萬人基本屠殺了。幾千幾萬殺人的次數那就更多。他率領強悍的羯人軍隊,逐一掃平了北方各族軍閥,又建立明堂、崇儒教,偽裝成正統朝代。還成功阻擋祖逖的北伐、劉琨的光復,使得中原人不得不接受現實,也使得東晉再也無能為力,只能接受南北朝的現實。

其實大亂前期,中原還有諸多地方勢力,胡人也分成多個集團。相互之間戰爭不休,在石勒成功之前,誰也有能力真正統一各方。所以,東晉北伐和中原人自己光復家園,都還可以指望。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西晉胡人壁畫)

但石勒做了這幾點,導致歷史走向了南北對峙:1、他殺掉了西晉的王公大臣和各地反抗者,導致中原的平叛力量被肉體消滅;2、他夷滅主要北方大城市,讓中原再無原來的經濟基礎;3、他在鄴城建立統治中心,又施行種種經濟文化上的和解政策,開啟了全新時代。

東晉的桓溫評價說“胡賊石勒,暴肆華夏,齊民塗炭,煎困讎孽,至使六合殊風,九鼎乖越“。他確實做到了這點,讓整個中原變成了一個異域國度。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石勒畫像圖)

第二個關鍵時刻

北魏孝文帝元宏是一位偉大的改革家,他帶領各族人民普遍接受中原文明,建立了切合中原文化的統治秩序。他的”漢化“政策雖然一直被鮮卑軍事貴族反對,但只限於朝廷爭奪,漢化集團始終都處於很有權力的位置。但誰料這時候羯人出了個領袖——爾朱榮。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孝文帝畫像)


爾朱榮是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契胡族。先世為契胡(或稱羯胡)部酋長,為鮮卑化的羯人。他自幼聰慧機敏,遇事甚有決斷,並且膚色白皙,容貌俊美。 爾朱榮承襲了父爵之後,適逢北魏末年兵亂四起,爾朱榮見四方兵起,趁機驅散了畜牧,招合四方的義勇,併發放戰馬衣物。 逐步發展自己的勢力,組織了一支強悍的契胡軍隊,藉著為北魏朝廷效力的機會,逐步建立自己的霸業。其崛起的過程和早期的曹操極為相似,其勢是在鎮壓反抗暴政的人民的過程中不斷壯大的。

當時北魏朝廷由胡太后把持,胡太后重用寵臣小人,政治腐敗不堪,境內內亂不止,朝廷毫無威信。其子孝明帝元詡逐漸年長,對權力被剝奪深感不滿,對於胡太后的穢行也極度厭惡。母子矛盾日益尖銳。於是,孝明帝私下密詔爾朱榮進兵洛陽,爾朱榮大喜過望,立即發兵。後黨得知風聲後首先採取措施,胡太后和姘頭一起密謀毒死親子孝明帝。興頭正盛的爾朱榮聞訊怒不可遏,發表慷慨激昂的宣言,立元子攸為帝,是為敬宗孝莊帝,勤兵擁眾,直指京師殺來。胡太后的爪牙四散而逃,爾朱榮大軍順利入京,胡太后見了爾朱榮還想辯解,昔日連見天顏機會都極少的爾朱榮牛氣沖天,拂衣而去,派軍士把胡太后和她立的三歲小皇帝扔入黃河淹死。

他除掉靈太后和幼帝后,考慮到自己在朝廷根基尚淺,怕今後不好控制,想誅殺立威,聽從親信費穆勸說,出了一個狠招:莊帝循河西至河陰,引導百官於行宮西北,告之朝臣說要祭天,不能請假。百官聚集之後,爾朱榮撿個高臺四處望,立馬於上,大聲叱責說:“天下喪亂,先帝暴崩,都是你們不能輔弼造成。而且朝臣貪虐,個個該殺!”言畢,縱兵大殺, 史稱“河陰之變”。死難朝臣人數極多,據《北史》、《魏書》記載有一千三百多人,《資治通鑑》記載有兩千多,反正是上至丞相高陽王元雍、司空元欽、義陽王元略,下至正居喪在家的黃門郎王遵業兄弟,包括孝莊帝的兄弟,不分良奸,全部殺個精光。 把遷到洛陽已經腐化的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大族消滅殆盡。

通過”河陰之變“事件,再次在肉體上消滅了主張漢化的2000多個大臣,導致北魏分裂,天下再次大亂。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北魏從此分裂成東西兩部,東面由爾朱榮的部將高歡建立了東魏,西面由宇文泰建立了西魏。二者又分別演變為北齊、北周。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第三個關鍵時刻

北魏分裂而削弱,南方迎來北伐的時間窗口。南朝分別有兩個實力集團,最強的是“楚子集團”,其次是 “雍州集團”。楚子集團曾主導過“祖逖北伐”、“ 桓溫北伐”、“ 劉裕北伐”三次比較成功的光復行動。到了梁朝,實際主導局勢的已經是“雍州集團”。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雍州集團是第二批從關中、河東遷移到南方的中原世族,其軍隊開始結合南方少數民族,戰鬥力不弱。被稱為“南朝第一名將”的陳慶之,即梁武帝蕭衍的扈從。

羯族-南北朝的最佳反派配角,連續3次在關鍵時刻改變中國歷史走向

梁武帝畫像

由於蕭衍昏聵,羯人侯景於太清二年(548年),起兵叛亂,攻入建康,發動“太清之亂”,梁太清三年(549年),侯景攻破臺城,梁武帝蕭衍被其餓死,侯景進入建康後,悉數驅趕滿朝文武,讓他們淨身而出,命士兵誅殺了3000個梁朝大臣,又縱兵殺掠,屍骸填滿道路。侯景其後陸續派軍在三吳地區大肆燒殺搶掠,導致南朝的”雍州集團“覆滅,南朝的經濟、軍事實力遭到極大地削弱,此後南朝再也沒有特別強大的軍事勢力了,經濟實力也大不如前,再無力北伐。江南土著將領陳霸先利用少數民族力量平定侯景之亂後建立的陳朝,已經是“冢中枯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