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俄羅斯派出了空降兵部隊搶佔了南聯盟位於普里什蒂尼的機場行動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馬家灣陽光明媚2018


提拔普京,可能是葉利欽總統在任內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關於科索沃戰爭,在戰前和戰爭初期,俄羅斯是非常被動的,戰前,葉利欽下令把俄駐南聯盟特種部隊撤出,在南聯盟遭到轟炸期間,面對美國政府的“警告威脅”,俄羅斯始終沒能做出什麼反制舉動,而俄羅斯的勢力也永遠地退出了東歐。

而在戰爭結束前後,俄軍小部隊連夜急行軍佔領普裡什蒂納國際機場,總算是為俄羅斯在國際上贏回了一點顏面。

科索沃戰爭,1999年3月24日爆發,6月10日結束,3月,也是普京就任俄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的時候。

這場戰爭,不光俄羅斯很沒面子,南聯盟更是被炸的很慘,1.3萬噸炸彈炸下來,無數建築、設施灰飛煙滅,上千平民喪生,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美元,這場戰爭,也充分的詮釋了“落後就要捱打”的殘酷法則。

到了6月初,南聯盟也實在擋不住了,不得不被迫接受北約的條件,無條件從科索沃撤軍,戰爭宣告結束。

戰爭結束後,科索沃地區要進駐外國軍隊以維持和平,那哪些國家軍隊進駐,進駐在哪些地方,怎麼個進駐法,這個成了俄羅斯和北約國家的爭論焦點。

鑑於葉利欽那幾年面對西方的態度一直很慫,所以美國政府根本對俄羅斯的態度是愛理不理的,完全把俄羅斯視作二三流國家的地位。

自從蘇聯解體以來一直飽受自尊心傷害的俄羅斯人終於“爆發”了,據信是普京直接策劃了本次行動,並且得到了葉利欽的默許。

於是,當6月10日戰爭正式結束,南聯盟軍隊開始逐漸撤出科索沃地區,俄羅斯就開始緊鑼密鼓的行動起來。

6月11日晚,駐紮在波黑地區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俄羅斯駐地接到軍方指令:馬上集結200名空降兵,趕在北約部隊之前,趕到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的國際機場,與那裡的南聯盟駐軍完成交接,並在那裡即可佈防。

很快,200名俄軍士兵乘坐多輛步兵戰車、裝甲車、越野卡車等裝備,帶上武器,向機場開始了急行軍。

經過幾個小時的星夜兼程,他們趕到了波黑與科索沃的交界處,此時,北約旗下的美軍已經佔據這裡,因為大家都是匆匆而來,美軍不明就裡,就眼睜睜地看著這些俄軍直接開進科索沃,揚長而去。

這部分美軍向北約最高指揮官—美國的克拉克將軍做了彙報,克拉克迅速判明瞭俄軍的意圖,於是馬上命令也在趕往駐防地區的英軍迅速前往機場,搶在俄軍前面接管機場。

不過,這部分英軍有6千多人,還攜帶有坦克等許多裝備,大家都是剛來科索沃,還沒弄清楚情況,接到北約的指令後,這幾千英軍不得不再趕緊往機場“狂奔”,不過,他們相對於輕車簡從、人數較少的俄軍顯然慢了不止一點點,等他們到了機場,俄軍早就接管了機場,完成了佈防,處於以逸待勞的狀態。

塞爾維亞人倒是很高興,他們原本受到的指令是把機場移交給北約軍隊,現在俄軍突然出現,讓他們很是驚喜。

英軍晚了一步,向北約高層請示,俄羅斯的動作之快讓北約十分驚訝,又非常惱怒,不過雖然俄軍人少,他們也不想直接和俄軍撕破臉,畢竟一旦交火,後果難以預料。

最終,俄羅斯在戰後的科索沃,也分享了維持和平的權力。

總之,這場突擊行動,為俄羅斯挽回了一些不利的局面,贏得了一些談判的籌碼,而普京,也在此後的半年時間裡,一路從安全會議秘書,升到了俄聯邦第一副總理、代總理、總理、俄聯邦代總統。


雲中史記


1999年的6月12日凌晨4:30,一支來自俄羅斯的200名空降部隊,在6月11日急行了7個小時,跨越500公里的距離,才搶先於北約佔領了普裡什蒂納機場。



在1999年的時候,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了長達78天的轟炸。而此前普裡什蒂納機場也一直在南斯拉夫的控制之下,由於這個機場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成為了各方爭奪的焦點。

尤其是在6月12日的時候,戰局已經非常明朗。南斯拉夫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把科索沃交給北約,並且在當天把所有的軍隊和警察從科索沃撤走。

倘若南斯拉夫撤軍,中間定然會有一段時間的戰略真空。所以英國在北約的部隊,就已經謀劃著開進科索沃。並且暗地部署兩支空中特戰部隊,準備進入科索沃普裡什蒂納搶佔機場。

然而就在1999年的6月11日,駐紮在波黑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突然接到了一條來自上層的命令:立刻召集二百名空降兵,前往普裡什蒂納機場急行軍,搶在北約部隊之前佔領機場,並且部下防線。

據說主持這項任務的,是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普京,不過到現在都沒有證實。接到命令的維和軍長官阿列克謝,從所有的維和人員當中點出來200名精幹的空降兵。

俄羅斯派遣扎瓦爾金將軍,親自指揮這次的行動。由他帶領著一眾車輛,以及所有的200名精銳,向普裡什蒂納機場急行軍。

很快車子就來到了與波黑的邊界,雖然這裡有著美國士兵守衛。但是俄軍直接硬闖卡哨,絲毫不在乎美國士兵的阻攔,繼續向著目的地出發。


就在他們這批人闖關成功之後,北約才清楚他們的軍事目的。駐紮在這裡的美國士兵,也立刻向上面彙報了俄軍的人數、裝備和方向。此時北約派出一支英國部隊,緊急趕往普裡什蒂納機場。

就在闖關之後的幾個小時,俄羅斯的部隊到達了普裡什蒂納機場。由於他們出發的時候還是11號深夜,所以到的時候天還沒有亮(12號)。駐紮在這處機場的塞爾維亞士兵,對趕來的俄軍舉行了熱烈歡迎。

在這些塞爾維亞士兵的幫助之下,俄羅斯的軍隊迅速控制了機場的各個角落,並且把一些重要地區封鎖起來。因為俄軍根據上級反饋來的情報來看,北約的部隊馬上就要趕來。

正在趕來的北約部隊是英軍的第五空降旅,他們接到的任務是趕在俄羅斯人之前佔領機場,和俄羅斯的計劃恰好相反。並且北約要求第五空降旅,如果發現機場已經失守,可以直接將俄軍趕走。

雖然命令上是這麼寫的,但是到底如何趕走並沒有明說。這裡就有問題了,如果事情處理不好,很有可能就是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後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在俄軍剛剛把機場佈置完畢之後,來自北約的運輸機,終於把英軍第五空降旅送到了科索沃地區。從飛機空降到地面之後,英軍開始了前往普裡什蒂納機場的急行軍。

但是他們馬上就遇到了困難,因為在前往機場的過程當中,要通過一處雷區。所以他們在前進的時候,一直是小心翼翼。路上也碰到了一些塞爾維亞士兵,不過並沒有發生交火。

同樣都是急行軍,不過等到英軍到達機場的時候,等待他們的是已經休息完畢的俄羅斯士兵。所有人端著槍,槍口對準英軍。見到這樣的情況,英軍也是毫不示弱,用大喇叭叫囂著讓俄羅斯士兵趕緊走。

然而沒有上級的命令,不能輕易開火。英軍的長官弗里爾向上級作了彙報,得到的答覆竟然是直接開火。發佈這條命令的是北約盟軍最高司令官之一,也就是美國的韋斯利·克拉克。

戰爭一觸即發,甚至有可能只要發出第一聲槍響,很有可能將會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第一聲槍響。正在雙方都非常緊張的時候,英軍部隊又接到第2條命令。

這條命令是來自北約聯軍的英軍指揮官麥克·傑克遜,他在電話當中制止了可能發生的衝突。同樣是來自北約聯軍的命令,為何前後反差這麼大?

先說美國人的指揮,因為在他認為,此處機場作為唯一一處可以停降大型飛機的機場,戰略地位不用多說。而且就算髮生了衝突,也是英國軍隊和俄羅斯軍隊的衝突,與美國關係不大。


不過也幸虧派出的這支部隊是英國人,對於這樣的命令稍微有些猶豫。就在這個猶豫的空檔,收到了來自英國指揮官的停戰命令。

然而除了被上級指示“停火”外,雙方還發生了一次小的摩擦。

原來在兩條命下達之後,俄軍的指揮官瓦爾金,受到了英軍指揮官弗里爾的邀請,希望能夠見上一面。弗里爾最後帶著5名英國軍官,走進了這處機場和俄方談判。

根據後來的報道,整個談判持續了將近半個小時。在這就那個半個小時裡面,有一支來自塞爾維亞的部隊,接到上級的命令,要求他們前去支援俄羅斯人。

還沒有走到機場的時候,就碰到了在外圍僵持著的英軍部隊。最後雙方發生了口角,場面一度演變成拔槍相向。幸虧雙方指揮官開會的時間不長,結束之後就把雙方拉開了。

這次半個小時的會議,主要是因為英軍的指揮官弗里爾,希望可以在機場內宿營。負責指揮俄軍的瓦金將軍,向上級打了報告並得到批准之後,給他們劃了一塊地區用來宿營。

英軍要求在機場內宿營,主要是因為擔心在機外宿營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遭到塞爾維亞武裝,或者是巴爾尼亞族武裝的襲擊。這次沒多久之後,英國軍部隊“識趣地”宣佈了撤離。

其實這場行動當中,俄羅斯也冒著非常大的風險。因為派過去的畢竟只有200人,面對著數以千計的北約部隊,一不小心很有可能被消滅。

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謝爾蓋耶夫卻這麼認為,如果俄羅斯部隊先一步到達機場,那麼很有可能得到塞爾維亞部隊的支援。因為這支部隊遭受了長達78天的轟炸,稀裡糊塗的就從科索沃撤出。

此時的他們心裡面一定憋了一股子氣,只要清楚俄羅斯軍隊佔領機場之後,肯定會趕過來幫忙。如果北約部隊膽敢動手,他們面臨的將會是兩支部隊的進攻。當然根據最後的結果來看,他確實賭對了。


史之策


歷史上將這場戰爭定性為科索沃戰爭,對於這場戰爭俄羅斯自己內部也出現了一個大分歧。在戰爭爆發前期,由於俄羅斯領導人葉利欽輕信了歐美承諾的北約不東擴,使得俄羅斯沒有做足戰備預案,在戰爭爆發時竟然沒有一支部隊處於戰備狀態的。俄羅斯國防在當時就處於半癱瘓,集結一個作戰師竟然需要一年時間,這科索沃戰爭前後也就持續三個月不到時間,俄羅斯的陸戰師沒一支能夠開出國門去支援南聯盟的,這也是當年葉利欽便引咎辭職的主要因素。

當時俄羅斯內部就出現了一種聲音,那就是大仗打不了那就打一場小仗,用漂亮的小仗亮劍北約,盡力阻止北約向東擴張。這個戰略的提出者就是普京。普京認為北約在這次戰爭中完全無視俄羅斯是認為俄羅斯沒有任何反擊能力,假如俄羅斯能夠反擊,那麼北約攝於蘇聯帝國的餘威肯定不敢輕進,這樣就能夠給俄羅斯贏得緩兵的機會。

鑑於俄羅斯陸軍沒有戰力出擊。普京便將俄羅斯的安全部隊調入軍隊,這是當時戰備能力最強的俄軍武裝了,普京直接指揮200名特戰隊向普裡什蒂納(當時南聯盟的科索沃省首府)的斯利季奇機場出擊,搶在北約部隊之前佔領機場,切斷北約軍隊與南斯拉夫武裝的接觸點,阻止北約軍隊向南斯拉夫軍隊發動進攻,最終與俄軍對峙的英軍拒絕執行上峰的與俄軍血戰的命令,雙方協定撤離,科索沃戰爭結束。


優己


這次發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據稱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軍事行動據說是普京的傑作。雖然此一事件並未解密,但依照當時普京擔任俄羅斯國家安全會議秘書的身份以及性格,這一行動帶有典型的普京式風格色彩。


事件背景

普裡什蒂納自古以來一直屬於塞爾維亞,為科索沃共和國(中國未承認)首都所在地。在上世紀末的那場北約軍事集團對前南斯拉夫的戰爭中,北約軍隊對南斯拉夫實施了78天的空中打擊,其中普裡什蒂納機場附近區域也被北約的炸彈翻了個底朝天。在南斯拉夫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之後,入駐科索沃的國際維和部隊該由哪些國家組成?俄羅斯同北約一直在這個問題上分歧明顯爭執不休。俄羅斯出於政治利益和民族感情等方面考慮,最終決定先下手為強,拿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斯利季奇(普裡什蒂納)機場,以便在日後的解決南聯盟問題國際政治鬥爭中佔得先機。



事件經過

1999年6月11日晚間,駐紮在波黑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突然接到高層命令:集合200名空降兵,向普裡什蒂納(當時南聯盟的科索沃省首府)的斯利季奇機場急行軍,搶在北約部隊之前佔領機場,並立即在那裡佈防。

接到命令後,俄羅斯立即挑選了200名最為精幹的空降兵,並準備了輕型吉普車、武器裝備和必要設備與給養。負責指揮俄軍這次行動的扎瓦爾金將軍一聲令下,俄軍突擊隊直奔普裡什蒂納而去。 在經過波黑邊界時,他們遇到了守衛邊界的美國士兵。但他們無視美國人的阻攔,闖過哨卡,繼續向普裡什蒂納挺進。

北約高層從這次闖關行動中猜測到了俄軍意圖,立即下令英國軍隊也快速趕往普裡什蒂納機場,趕在俄軍到達之前將其控制。並命令如果俄羅斯軍隊先行到達就開槍奪回機場控制權。

這是一場速度與意志的較量。俄羅斯這支精幹的空降兵小分隊一路疾馳,途中得到了還受到了塞爾維亞士兵的歡迎和支持,反觀英國軍隊則一路受到排雷和塞爾維亞武裝的騷擾。 俄軍經過七個半小時奔襲五百公里,先期到達了普裡什蒂納機場,並完成了對該機場的佔領和控制。

當英軍經過十個小時的小心行軍趕到機場時發現已經大勢已去。雙方經過一番對峙和請示談判以後,英軍保持了剋制,並拒絕執行上級關於強行佔領機場的命令。最後以俄軍讓出了機場南部一小塊地方,控制了機場大部區域而告終。一場險些演變成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世紀大戰也就此避免。



事件影響

俄羅斯的這一軍事行動可謂一招妙棋。一是眼光獨到。普裡什蒂納機場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誰掌握了它誰就贏得了日後在解決科索沃維和行動中的主動權,俄羅斯敏銳的察覺和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毫不猶豫的下令派奇兵飛奪機場控制權。二是敢於亮劍。彼時北約軍隊在前南已經取得了戰略優勢,僅就普裡什蒂納機場來說,周邊就部署有7000英軍士兵,一路還有北約軍隊設卡控制。而俄羅斯僅僅以200人的精幹力量,輕武器裝備就敢於挑戰強大的北約軍隊,反映了俄羅斯軍人的意志與膽識。同時也試出了北約軍隊的“紙老虎”真相。三是善於謀斷。俄羅斯人以大無畏的勇氣棋高一著,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奪取普裡什蒂納機場控制權,不但令全世界震驚,令北約措手不及,更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大丟其臉,使得本來在這場已經在前南問題國際政治戰略大博弈中佔盡先機的西方世界瞬間喪失了優勢。

如果再聯繫一下俄羅斯近些年來在克里米亞行、敘利亞的行動,人們猜測這一事件是普京的手筆也就不足為怪了!


無坡居士


最近的電影《巴爾幹邊境》引起了不小的關注,電影反應了當年俄羅斯空降兵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的事件。

1999年3月23日,在最後通牒的有效期過後,美國總統克林頓和北約秘書長宣佈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努力失敗,北約決定對南聯盟展開大規模的空襲。6月10日,經受了長達78天的持續空中打擊之後,南聯盟最終在和平協議上簽字。

根據協議,南聯盟將從科索沃撤軍,由聯合國授權組成的多國部隊將進入科索沃維和。隨著南聯盟軍隊從科索沃撤離,俄羅斯和北約開始就誰的部隊進駐科索沃展開爭論。鑑於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在該地區的重要位置,俄羅斯高層決定先下手為強,其計劃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在北約之前搶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普裡什蒂納機場,打破北約獨佔科索沃的企圖。


6月11日中午,駐紮在波黑圖茲拉的俄羅斯駐波黑維和部隊指揮官接到了俄羅斯高層的命令:挑選200名精銳空降兵組成先遣隊,在北約部隊到達前搶佔普裡什蒂納機場並佈置防線。得到命令之後,俄軍的10輛裝甲車和30輛卡車帶著200名空降兵朝普裡什蒂納機場奔馳而去。由於時間緊急,裝甲車上的波黑維和部隊的標籤甚至都沒來得及撕掉,俄軍士兵只是將科索沃維和部隊的標籤貼在了車輛的前面。

由於此時停戰協議還沒有正式生效,科索沃仍然屬於戰區,俄軍選擇借道前往科索沃。俄軍計劃由圖茲拉進入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然後南下經尼什最後進入科索沃,這樣可以迷惑北約。當俄軍車隊到達波黑邊界時,他們遇到了駐紮在那裡的一支美軍部隊。俄軍選擇無視面前的美軍,他們強行闖過哨卡,繼續前進。由於俄羅斯軍隊屬於維和部隊,而且車隊前行的方向是南聯盟的塞爾維亞,所以他們的行動並未引起美軍的重視,美軍只是將情況上報。


6月12日凌晨,經過500公里急行軍的俄軍部隊已經進入普裡什蒂納。在城市街道兩側,人們揮舞著鮮花和旗幟歡迎俄軍的到來。當俄軍到來後,南聯盟士兵立即將機場的控制權交給了對方,他們還幫助俄軍在機場周圍建立了防線。經過大膽的計劃和行動,俄羅斯空降兵成功的搶在了北約部隊之前佔領普裡什蒂納機場,完成了一次精彩絕倫的奇襲。

俄羅斯空降兵長途奔襲佔領普裡什蒂納機場的行動對整個北約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俄軍對機場的佔領徹底打亂了北約的整個戰略部署,在與北約的談判中俄羅斯也從被動變為主動。區區200人的俄軍佔領了最為關鍵的戰略要點,如同一根魚刺一般出其不意的插在了北約的喉嚨之中,既咽不下去也吐不出來。儘管之後有多達15000人的北約部隊進入科索沃,但是卻無法改變200名俄羅斯空降兵搶先佔領普裡什蒂納機場的事實,其中不僅有重要的軍事意義,而且還包含著重要政治意義。俄軍對普裡什蒂納機場的奪佔無疑是一次精彩的軍事行動,這次行動成為世界軍事歷史上的經典戰例。



古生物探索


回想十年前,那場發生在東歐的戰爭,恃強凌弱悍然對主權國家進行狂轟濫炸,迫使其軍隊撤離自己的國土,很讓人氣憤。

當入侵者正在準備擴大戰果的時候,突然,200名士兵搶佔當地最重要的機場,他們是如何在周邊駐紮重兵的情況下,佔領這個戰略要地的呢?

原來在未來如何駐紮維和部隊這個問題上,各方分歧比較嚴重,北約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地盤,被別人染指。冷戰結束後,俄國力已大不如從前,面對別人欺負自己的小兄弟,他也無能無力,但是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實力有限。在南軍準備撤退時,俄軍決定先下手為強,搶佔佔領要地,顯示實力的,同時獲得駐軍權。

於是,在1999年6月11日晚俄最高層命令俄臨近科索沃的維護部隊,馬上派出200名士兵佔領斯利季奇機場。接到命令後,指揮官迅速挑選200名精幹空降兵,在很快準備好車輛、武器和基本供給後,開始向波科邊界進發。

在邊界遇到了守衛的北約軍人,執行命令的俄軍完全無視,直接駕車疾奔闖過哨卡。但這次闖卡暴露了俄軍的行蹤。而此時的對面的軍隊並沒有採取攔截措施,大概想避免雙方直接發生衝突。同時,也希望早已經準備搶佔機場的英軍能夠先一步抵達,讓對方的行動變得徒勞。

經過驚醒動魄的急行軍,俄軍先行抵達機場,這時駐紮在機場的仍然是待命的南軍,他們原來準備把機場移交給北約軍隊,當他們看見俄羅斯士兵時,很意想不到,也很興奮,畢竟不是自己的敵人,而是兄弟。在南軍的幫助下,俄羅斯軍隊迅速完成了對機場的軍事部署,等待北約軍隊的到來。

此時,英軍克服行軍的不利因素,才來到機場。當他們看到眼前的俄羅斯士兵後,意識到自己來晚了。他們最初命令俄羅斯人離開機場,但被拒絕離開。他們被迫向北約高層彙報。對於失去機場控制權的憤怒,讓高層做出了向俄軍進攻的命令。

對於命令,英軍沒辦法不執行,並做好了戰鬥準備。但是誰也不願意挑起衝突,而且是可能引發世界性大戰的衝突。於是指揮官同時向自己的最高指揮官報告了情況,最高指揮官自然也不想發生衝突,讓軍隊原地待命,並和對方展開談判。最終各方默認了俄軍對機場的佔領。

這次佔領科索沃機場的事件,可以看出,雖然俄國力已經不具備和美國爭霸世界,但是憑藉軍事實力和對戰略要地的掌握,實現自己對傳統勢力範圍的掌控。


無筆史官


1999年爆發了科索沃戰爭,戰爭剛結束俄羅斯軍隊突然佔領了科索沃的普裡什蒂納機場,險些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1.科索沃戰爭爆發於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是北約為了把俄羅斯勢力從巴爾幹半島趕出去,對南聯盟發動的一場戰爭。



2.由於當時俄羅斯國力衰弱,無法支持南聯盟打擊北約軍隊,因此導致南聯盟戰敗,科索沃地區將要讓給北約軍隊佔領。俄羅斯為了在巴爾幹半島掌握話語權。決定搶先佔領科索沃首都普裡什蒂納機場。



3.俄羅斯軍隊在1999年6月11日23:30分組織200名軍人,在阿列克謝的指揮下乘坐15輛裝甲車、30多輛卡車從波黑地區的俄羅斯維和部隊營地出發前往科索沃。



4.經過幾個小時的急行軍,俄羅斯軍隊在6月12日凌晨4:30到達了科索沃首都普裡什蒂納機場。此時塞爾維亞士兵激動地向俄羅斯軍隊擁抱。



5.俄羅斯軍隊在塞爾維亞士兵的幫助下,迅速部署在機場的各個角落,將整個機場封鎖起來。俄羅斯軍隊十分清楚北約軍隊馬上就會到來,在沒有接到新命令之前,俄軍絕不能丟棄這塊戰略要地。



6.不久120名英國軍隊趕到,英國軍隊被俄軍拒絕進入機場。後來塞爾維亞士兵也趕往機場,增援俄羅斯軍隊。而北約總司令克拉克將軍下令讓英國軍隊向俄羅斯軍隊開火,從俄軍手裡搶回普裡什蒂納機場。



7.英國軍隊的指揮官傑克遜認為如果英國軍隊向俄羅斯軍隊開火,那麼就將造成英國與俄羅斯兩國發生戰爭,甚至有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俄羅斯擁有眾多的核武器,英國打不過俄羅斯。而其他北約國家又不敢與俄羅斯作對,因此受傷害的是英國,所以英軍沒有攻擊俄羅斯軍隊。



8.後來經過談判,俄羅斯軍隊允許英國士兵在機場宿營。俄羅斯軍隊也可以與北約國家聯合使用普裡什蒂納機場。


香堂風子


這次俄羅斯派出空降兵部隊搶佔普里什蒂尼機場的行動被外界認為差點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那為什麼俄羅斯甘願冒如此大的風險,也要派空降兵部隊搶佔這個機場呢?

時間回到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戰爭正式宣佈停戰,聯合國安理會幾乎全票通過了科索沃“和平決議”案,當時的參戰方南聯盟代表在會上承認戰敗。這次的“和平決議”案還有另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允許“北約”組織的國家軍隊有進入科索沃進行“維和”的權利。

但“北約”卻做了一個不太明智的舉動,這份“和平決議”竟然把在南聯盟地區有著重大戰略意義的俄羅斯排除在外。俄羅斯人不但不是軟柿子,也不是傻子,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在俄羅斯總統的命令下,迅速的做出了應對之策,為了在維和中有更高的發言權,俄羅斯做出了一個讓全世界都不安的舉動,下面筆者就帶大家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俄羅斯派出精銳小分隊搶佔科索沃重要的普里什蒂尼機場

普里什蒂尼機場在科索沃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控制住這個機場就可以控制住飛往北約等國的重要航線。北約在贏得科索沃戰爭後,就是覺得俄羅斯礙手礙腳才把他排除在維和的名單裡。

俄羅斯面對著巨大的壓力,有很高的風險面臨著挑起戰爭的責任,因為北約剛剛贏得了戰爭,整個北約士兵士氣高昂,戰鬥意志強,如若在搶佔機場時一旦與北約發生衝突,甚至交火,後果將不可想象,嚴重的將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6月11日,在經過俄羅斯高層一天的緊急會議之後,還是決定派出俄羅斯最精銳的空降兵部隊200人的加強連前往科索沃搶佔普里什蒂尼機場。



俄羅斯派出空降兵部隊當時到底是選擇了什麼做為交通工具呢?

當時俄羅斯高層在緊急會議進行時,有人提出了用運輸機把俄空降兵部隊快速投放到普里什蒂尼機場的設想,但是很快就被大家否決了,因為當時俄羅斯離科索沃幾百公里的距離,有大批的北約防空部隊駐防,稍有不慎俄空降兵乘坐的飛機將會被北約的防空武器打下來。

後經過大家討論後一致認為選擇乘坐裝甲步兵戰車前往是最可靠的。200餘名空降兵分別乘坐15輛BTR-80輪式步兵戰車和20輛越野卡車,從俄羅斯邊境越過波黑等地,前往科索沃。

俄空降兵在波黑邊界無視守衛邊界的美國士兵

當扎瓦爾金率領的俄羅斯精銳空降兵來到波黑邊界時,他們很遠就看到了駐守在邊界的美國士兵。扎瓦爾金命令車隊全速前進,準備快速的衝過這個關卡,不與美士兵做過多的糾纏。

美國大兵看清楚是俄羅斯的部隊後,也沒有把他們攔下來的打算。雙方各有心思,就這樣俄羅斯空降兵快速的通過了波黑邊界。也正是這一次的美俄雙方士兵會面,讓北約方面猜測到了俄羅斯的劍鋒所指之處。


英俄兩支部隊在進行速度競賽

俄羅斯的空降兵部隊出現在波黑邊界後,北約也猜測到了俄羅斯的意圖,於是北約方面的英國馬上就近組織了將近7000人的機動部隊趕往普里什蒂尼機場,這支部隊擁有坦克以及步兵戰車等重武器裝備。

雙方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普里什蒂尼機場,但由於俄羅斯是200人的精銳小分隊,而英軍則是7000人的大部隊,在行軍的速度上俄羅斯是要佔據優勢的,俄羅斯空降兵在通過7.5個小時,強行軍500公里,提前一小時搶佔了具有重要戰略的科索沃普里什蒂尼國際機場。

俄羅斯空降兵的戰鬥力讓北約軍隊大吃一驚

當英軍7000人的大部隊趕到普里什蒂尼國際機場時,俄羅斯空降兵們已經在機場拉好了警戒線,把守住了進出機場的各個要道。雖然俄軍只有區區200人,但面對英軍7000人的裝甲部隊一點也不膽怯,有的俄空降兵還大膽的爬到北約軍隊的裝甲車上蹲著。


執行這次突襲任務的俄軍分隊,是來自俄羅斯精銳部隊第76空降師,這支部隊有非常豐富的作戰經驗,基本上都是參加過兩次車臣戰爭的老兵。

當時的北約盟軍最高指揮官克拉克將軍(美國人)曾經下令,讓聯軍務必在俄羅斯之前趕到機場,搶先控制住這個重要的國際機場,但奈何英軍還是比俄軍晚到。

英軍到達後,把現場的情況反饋給了最高指揮官克拉克將軍。克拉克將軍沉思了很久,命令包圍機場的英軍向俄空降兵開火。戰爭即將一觸即發,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英國人當時拒絕了克拉克將軍的這個瘋狂的命令。

被稱為“英國刀郎”的英國著名歌手詹姆斯·布朗特當時就在這支7000人的英軍中,那個時候他是裝甲部隊的一名上尉。他在回憶中說到:“當時他所乘坐的坦克就在最前面與俄軍對峙,如果英軍發起對俄軍的攻擊,那麼以後在音樂界也沒有他這個英國的紅歌手。”

俄羅斯就是以區區200人的空降兵部隊,震懾住了英軍7000人的裝甲部隊,並在後面牢牢的控制住了整個機場。


達到目的的俄羅斯放低姿態,與北約方面達成協議

俄羅斯在達到自己的目的之後,也不想把問題擴大化,對於英軍請求進駐機場的要求,俄羅斯空降兵分隊指揮官在請求到允許英軍進駐的命令後,雙方在機場實行分區域管治,互不干涉的方針。

俄羅斯的這次行動讓北約想把他排除在維和名單之外的願望打破,讓北約不得不承認俄羅斯在科索沃的軍事成在,就這樣俄羅斯已經達到了他的最終目的。

結語:對於這一次教科書般的行動,可以看出北極熊還真是敢說敢幹!


瀚海說史


1999年6月10日深夜,聯合國安理會對科索沃問題的磋商正在緊張進行。南聯盟此時已經開始逐漸退出科索沃地區,由北約軍隊佔領該地區開始執行維和任務。此舉極大傷害了俄羅斯戰略利益,面對北約的歧視與步步緊逼,俄羅斯高層和軍方毅然決然派出200名的精銳的俄羅斯空降兵,閃電出擊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而此時,人們的目光早已投向了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沒有任何人會想到一支奇兵勁旅已經開始了秘密行動。

在波黑的圖茲拉。在此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的俄軍空降旅司令部裡一片緊張氣,旅長雷布金神色激動地傳達著俄軍總參謀部的緊急命令:1個加強連立即由扎瓦爾津中將率領向科索沃首府普裡什蒂納機場開進,並佔領機場。

夜光錶的指針指向了23時30分。大約200名俄羅斯空降兵乘15輛BTR-80裝甲車30輛卡車及5輛烏阿斯牌汽車,帶著5天的給養從波黑向南斯拉夫進發了。1小時後,帶著KFOR(KOSOVO FORCE的縮寫,直譯為科索沃部隊)標誌的車隊越過邊界,伴著塞族警察的引導下進入南聯盟腹地。

到了凌晨4時30分,加強連穿過貝爾格萊德轉而南下,繼續向普裡什蒂納開進。破曉時分,普裡什蒂納機場已經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直到8時,還在吃早餐的北約各國首腦和軍隊將領才聽到這消息,無不瞠目結舌。

而當英國軍隊開到普裡什蒂納的時候,俄軍空降兵已經佔領了機場。而英軍要求俄軍撤出時,俄軍空降兵軍官這樣回答:“要我退出陣地可以,但是你問下我的士兵,他們同不同意。他們可是來自戰勝了拿破崙和希特勒的偉大的俄羅斯軍隊!”


兵器


1999年,俄羅斯派出空降部隊佔了位於普里什蒂尼的機場!那麼這次行動的具體情況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俄羅斯和北約其實一直在爭執著入駐國際維和的國家組成,具體應該由哪些國家入駐國際維和部隊的這個問題一直爭執不下,所以俄羅斯決定轉被動為主動,先下手為強,因此他們才派出了空降兵,搶先佔領了位於普里什蒂尼的斯利季奇機場!這個機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的,很多國家都對它虎視眈眈。

1999年6月1日晚上的時候,俄羅斯派出的駐紮在波黑的軍隊突然接到了上層的指令,要求他們立刻集結200名的空降兵,並且前往斯利季奇機場!他們需要在北約的部隊到達之前首先佔領機場,並且要進行嚴格的佈防。人們都說這次行動的總指揮是普京,但是這個說法沒有得到確切的證明,不過卻是至今為止人們所猜測的總指揮,可信度最高的一種說法了。

200名空降兵集合完畢之後,他們立刻搭乘輕型的吉普車,然後帶了必要的設備和食物,還有一些精密的武器裝備就立刻前往機場!這支臨時組成的部隊很快就到達了波黑邊界,在波黑邊界他們遇到了來自美國的士兵,但是這支軍隊無視美國士兵的存在,闖過了哨卡,直奔斯利季奇機場機場!其實美國士兵在此之前根本就不知道他們的行動,這次任務執行完成之後,俄羅斯的軍官才得到確切的消息,原來這些美國士兵在俄羅斯空降兵闖關之後,才知道他們的這次行動!不過當美國的士兵把他們闖關的人數,還有裝備數量和所行駛的方向告知高層領導之後,高層領導立刻就明白了俄羅斯的意圖!在俄羅斯軍隊出發後不久,英國的部隊也急忙從集結地出發前往普里什蒂尼的斯利季奇機場,兩支部隊分別向機場出發,此時速度決定了勝利。

這還沒亮,俄國的軍隊就已經到達了機場了,此時駐紮在機場的塞爾維亞士兵們看到了俄國軍隊的到來興奮不已,並且問俄國的士兵們為何現在才來,還表示說他們已經等了很久了。塞爾維亞士兵們並沒有穿士兵服,而是都穿著普通人的衣裳,他們看到俄羅斯軍隊後也在第一時間把機場移交給了對方。據俄羅斯的士兵回憶稱,他們在前往機場的途中,遇到了很多的男聯盟居民,他們在看到軍隊後都歡呼不已,並且向他們拋灑鮮花。俄羅斯空降部隊到達機場之後,在塞爾維亞士兵的協助下,迅速的在機場的各個角落進行了部署,並且把整個機場封鎖起來了。每一個人都在與時間賽跑,因為他們知道若是不抓緊時間的話,那麼北約部隊很有可能就會在下一秒到達,在他們沒有接到新的指令之前,他們一定要佔領這一塊戰略要地!

俄羅斯空降部隊還在部署機場時,英國的軍隊仍在途中,他們的命令是趕在俄羅斯人之前佔領機場,但此時他們已經晚了。不過命令中還提及了,若是讓俄羅斯人搶先佔領的話,就要把他們趕走,不過具體要他們如何趕走俄羅斯軍隊,我們就無從得知了。最終英國的軍隊也終於到達了機場,但是此時俄羅斯的士兵們已經在這兒等候許久了,並且以原地休息好幾個小時,英國軍隊到達之後,面對他們的是俄國士兵的槍。此時英國人也不膽怯,立刻放話讓俄羅斯人離開,但俄羅斯士兵也不是吃素的,他們果斷的拒絕了對方!

之後,英國的指揮官向上級進行申請,這位上級是北約聯盟的最高司令,來自美國的克拉克!克拉克命令他們立刻消滅俄羅斯人,這個命令讓英國的士兵們感到不可思議。要知道兩方開戰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並不是克拉克一個人就能說的算的,而是需要由北約的最高委員會進行決定,而委員會應該不會下達這樣的指令,所以當時的指揮官拒絕了這個命令,因為指揮官不希望他的士兵們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責任人。最終,俄羅斯在此次行動中獲得了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