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張雲雷上房揭瓦,但請遠離叫做"應該"的獵人

恭喜張雲雷上房揭瓦,但請遠離叫做

張雲雷:"你看我這命。"

"似乎我每一次想要做一件事,都要經歷一次磨難。"


其實不必這樣想。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了用"痛苦"去換"歡心",用"得到"去安慰"失去",但是給你歡心的人不會想你痛苦。

一天中,我們總是跟隨著別人的思想,如行屍走肉,掰著指頭算算有幾分鐘獨立思考?是什麼讓我們的思想產生慣性?

是一名叫做"應該"的獵人。

從前,有一名叫做"應該"的獵人,他一輩子只做打獵這件事,因此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人們也都相信他的忠告。

應該常常說:"如果誰倒黴,遇到了熊,就要裝死,這樣熊就不會要了你的小命……"

直到有一天,應該出去打獵,卻再也沒有回來。

人們最終弄清楚了真像:應該遇到了一隻熊,於是他裝死,但是那隻熊很善良,他不忍心看到應該的屍體躺在路邊,於是把應該扛到山腳下,安葬了。

……

其實大可不必過度地苛求自己,

大可不必對成千上萬的愛意誠惶誠恐,

大可不必被"應該"綁架:

娃娃腿啊,就應該紅啊……

顏值高啊,就應該吸引小姑娘啊……

有靠山啊,就應該有恃無恐啊……

紅了啊,就應該承受各種攻擊啊……

工作啊,就應該犧牲健康啊……

紅了眼的人,看不到別人的堅韌、感恩、善良和敬業,只會認為自己的聰明應該換來成功,自己的才能應該受人追捧,為什麼紅的不是我?

這,就是人之常情啊。

那誰又能意料,什麼時候會遇見那隻"善良的熊"呢?

落難時,人們都同情、關心,因為你無力影響任何人,你享受著最大的善意;上升時,人們的心態產生了變化——遠離、嫉妒、不平衡……撲面而來,似乎面臨著最大的惡意;等積累到一定的高度,一切就會穩定下來,人們又會習慣性的只可遠觀了。

張先生向來通透、懂事,即便有痛,只要有人懂,就有解。

只因為能感受到痛,人才能安全;就因為有壓力,每一個腳印才更堅實。

應該握緊的是立身之本,憑實力說話,靠自身能量,方能長遠。

好在,一切都恰到好處,雲淡風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