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研究」田文林:中東去除病根才能擺脫困境

田文林:中東去除病根才能擺脫困境

作者:田文林,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中東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本文原載於 2019年11月1日《環球時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總體看,因西方干涉所導致的發展滯後是中東國家政局不穩的最大症結。中東歷史上過於熱衷與西方自由主義“接軌”,而資本主導的全球化是對伊斯蘭世界進行軟性控制的主導性力量,西方也會毫不猶豫地在必要時用武力來維護國際經濟舊秩序。中東國家要想擺脫困境、實現工業化進程,必須警惕並反擊西方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

「中东研究」田文林:中东去除病根才能摆脱困境

圖片源自Pixabay

近期以來,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中東國家相繼發生大規模民眾抗議。儘管引發抗議的導火索不盡相同,但總體看,因西方干涉所導致的發展滯後是中東國家政局不穩的最大症結。

首先,中東發展滯後的內因是歷史上過於熱衷與西方自由主義“接軌”。當年奧斯曼帝國納入國際分工體系時,正值歐洲列強完成工業化之際,伊斯蘭世界沒有意識到看似公平的全球化暗含的不平等性和殘酷性,人們普遍認為奧斯曼經濟從屬於西方是合理和正常的。二戰結束後,伊斯蘭世界湧現出納賽爾等一批傑出的民族解放運動領導人。他們推行“進口替代”戰略,倡導“不結盟運動”,目的就是要實現政治經濟獨立,擺脫對西方的殖民依附。後來的歷史證明,那是伊斯蘭世界經濟蓬勃向上、政治自主程度最高的時期。

可惜好景不長。由於地緣政治衝突、國內大資本根深蒂固以及西方的刻意詆譭,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伊斯蘭世界逐漸放棄“進口替代”戰略,重新奉行“經濟自由化”政策。然而,過度融入全球化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實際是一種短視發展戰略,伊斯蘭世界工業化進程最終半途而廢。據世界銀行2011年數據,幾乎每個阿拉伯國家的製造業投資比例都在下降,製造業佔GDP比重也比其他地區低得多(撒哈拉以南地區除外);高新技術在製造業出口產品中比例僅佔1.2‰。由於缺乏工業能力,許多伊斯蘭國家不得不依靠旅遊、僑匯、出口石油等原材料維持生計。

過度參與資本主義全球化,使伊斯蘭世界被鎖定在全球產業鏈下游位置,而且這些國家參與全球化程度越深,經濟邊緣化、貧困化處境就越明顯。中東國家4.6億人口中1/3生活在貧困線以下。2008年金融危機後,處在全球產業鏈下游、經濟極度脆弱的伊斯蘭世界,成為主要受害者,2011年中東劇變就是具體體現。

其次,資本主導的全球化是對伊斯蘭世界進行軟性控制的主導性力量,一旦必要,西方也會毫不猶豫地用武力來維護國際經濟舊秩序。據美國學者統計,二戰結束後的70年當中,美國在中東地區共實施過41次軍事行動。這些戰爭的結果之一,就是使跨國資本從中受益。而那些遭受打擊的國家則普遍元氣大傷。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都是這方面的典型。

僅以伊拉克為例。在l991年海灣戰爭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美國不僅打擊伊拉克軍事目標,還有意識地轟炸、摧毀了伊拉克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設施,如自來水和能源供給系統、汙水處理系統、農業灌溉系統,以及伊拉克的工業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甚至連公路、橋樑、發電廠、自來水廠、博物館、學校等文明社會的物質特徵也被炸燬殆盡。美國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伊拉克重新退回到工業化以前的時代。正是這種突如其來的戰爭打擊,使伊拉克從“穩定綠洲”變成教派矛盾激化、

政府日漸癱瘓、腐敗盛行的“失敗國家”。

中東國家要想擺脫困境、實現工業化進程,必須警惕並反擊西方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在這方面,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和新型全球化理念,為中東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選擇和希望。

「中东研究」田文林:中东去除病根才能摆脱困境

數字經濟智庫

「中东研究」田文林:中东去除病根才能摆脱困境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