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名偷渡者的教訓:沒有什麼比給人一份賺錢的工作更大的善

有讀者留言想聽英國“死亡貨車”的事情,這事太慘了,沒法展開。

零下二十幾度的冰櫃裡有中年人,也有未成年的少女,其中25人都來自越南的同一個村莊,他們企圖偷渡到英國打工,因為據說那裡有月薪RMB一萬八的工作。

要知道越南大城市裡很多人月薪只有1000塊。他們是賣了房子湊的錢去完成這次偷渡,沒想到折戟沉沙。

關於這種話題可以展開一千個維度,一萬個維度,但實際上如果你撇開個人情感,能鼓舞這些人偷渡的終極原因是什麼?

是一個賺錢的機會。

很多人都忽視了這一點,把話題扯偏了。

你想想大航海時代那麼多遠航的冒險家,他們為啥?難道是為了理想?

全都是為了掙錢。

五月花號當年那幫船員去美國,也是一樣的,因為新大陸,新興市場,意味著高利潤,雖然伴隨著高風險。

要知道這一點對於窮人和富人是一樣的。

對一個收入低於1000塊的越南人,月薪18000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因為翻了18倍。

那我告訴你,對於月收入過千萬的,假如有個月收入2個小目標的機會擺在他面前,他也會心動,也會無法抗拒這種誘惑。

你看到了,鋌而走險的不是資本的原罪,而是人性的本來。

這裡面唯一的差別是什麼?

是我們的評價不同。

月收入1000萬的鋌而走險,我們會罵他,人心不足蛇吞象。

月收入1000塊的鋌而走險,我們會很心酸,因為他有太多不得已,而非貪婪。

我一直有個觀點,就是不同處境的人,需要不同的答案。

我們號成立之初,聊過很多悲天憫人的話題,而後來,聊過很多現實的話題。

有些跟了兩年的老讀者不解,問我為啥。

我今天來告訴你為啥。

我們號最初是在企業主,投資人,上市公司高管這個群體裡散佈的,那時候人極少。

後來擴大了一些,開始散步到海外移民群體裡去了,我查過後臺數據,一度海外的人比國內的都多。

這些人的特點是什麼?是沒有那麼強的現實訴求,說的直白點,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大家都有能力解決。

比如孩子要讀國際學校,生病了要自費去日本治療,或者不想做事了決定周遊世界,這些事情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的。

後來人數在擴大,在往更廣闊的群體裡擴散,我看到了很多白領,比如醫生,律師,工程師。

這些人的收入是不錯的,每年總有個幾十萬進賬,但生活沒那麼自在,還是有很多現實中的經濟壓力,以及各種職業上的困惑。

再後來人群就更擴大了,人群越擴大,就越靠近社會平均水平,那你的話題就得越接地氣。

我給你打這麼個比方。

你和一個月收入在500萬的企業主聊天,你說盧旺達人民是不是需要關心一下 ,他也許會聽進去,想一想。無論要不要無非就是捐錢的事兒嘛,讓秘書去捐個十萬塊,對他也不難。

你和一個月收入在5萬塊的白領聊天,你說盧旺達人民是不是需要關心一下 ,他會想,你說的有理,但我這會兒沒空,也沒錢,我也有很多問題急需處理。

你和一個月收入在5千塊的服務員聊天,你說盧旺達人民是不是需要關心一下 ,他會告訴你,我特麼還需要被關心一下呢,誰先來關心關心我?

所以,你現在明白為什麼我理想主義的話題越來越少了,因為對著後兩者,空談無益。

你對著第一種人空談,無非就是指望他捐錢,對著第二種人,人家暫時無力捐錢;對著第三種人,人家等著收錢呢。

所以,後兩者需要的是什麼?是實在。

我當年研二的時候做實習生,包吃住,月入2000塊。

我們CTO對我說話就很實在。他不會跟我說要改變什麼,要實現什麼,因為那不是我這個層面該關心的,也不是我這個層面能關心的。

那時候我們做電信設備,他就很實在的跟我說,雖然電信的收入是遠不如從前,沒落了。

但你一畢業,好歹月薪是從7000塊拿起,相對於絕大多數行業不算低,這是他建議我做下去的唯一原因。

你注意唯一,這就是實在話,這就是實在人。

我第一個CTO是天水人,去清華讀書,泡走了教授的閨女,中科院讀完後去了美國,工作了很多年回國創業。

我講這番履歷就是告訴你他也算讀書人,但他告訴你的就是那些最樸實的道理。

掙錢吃飯,硬道理,就這點,沒別的。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掙錢,買大房子,開好一點的車,讓孩子讀好學校,有不錯的醫療以及可以周遊世界,基本上一輩子耗盡了。

他認為這就是一個人的基礎目標,這是你該得的,你為了這個努力工作本來就很說的通。

如果你真的像比爾蓋茨一樣,自己的公司上市了,那是另一回事,但只要你不是,那就過好你的日子。

很多人都對這些不以為然,他們總認為生活中應該有更宏大的東西。但事實上中科院一年要畢業很多研究生,大部分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中產階級。

實際上,正是因為每個普普通通的中產階級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工作,或者創業提供就業崗位,才使得社會能夠創造出巨大的財富,而非空想。

很多人都會YY高福利,可是他們想過嗎,沒有財富,哪兒來的福利?沒有工作崗位,哪兒來的財富?

一切脫離就業的空想,都是神經病的YY!

我們現在回到這輛“死亡貨車”,你覺得車上的39個人最缺什麼?

缺關愛?缺道義?缺支持?缺廉價的同情?

都不是,他們缺一份工作,缺一份18000塊的工作。

事實上,假如他們會說漢語,假如他們偷渡來北京,上海,深圳,適合他們的工作裡18000的不一定有,13000的還是有很多,比如快遞,推拿,美甲,月嫂........

起碼我們兩個國家離的比較近,他說不定可以游過來,天氣熱,不至於凍死。

當然我只是打比方,偷渡是違法的,我可不是建議,這一點請不要誤解。

我知道有很多人非常理想主義,他們覺得,憑啥我得做快遞,而你在淘寶上買買買。

這麼想是正常的,但我問你一句很實在的話。

當你沒有別的技能的時候,你覺得,有一份13000塊的快遞擺在你面前,和一份你能做的事情都沒有,兩者,誰更好?

我知道拿13000塊的問題有很多,房價貴,工作強度大,沒法生活,沒希望定居,一堆又一堆。

可是,在有和沒有之間,你覺得誰好?

我告訴你,是有好。

假如那39個偷渡者的國家裡也有一些大城市,可以提供他們能勝任的一萬多塊錢的中等收入工作,那他們犯不著花那麼昂貴的費用給蛇頭,還把命搭進去。

13000肯定是不夠的,但它是個起點,有這點錢,意味著很多事兒。起碼有能力攢點學費,起碼有能力在大城市裡生活下去,起碼有機會去觀摩去尋找別的更好的就業崗位。

騎驢找馬嘛。

13年前我是個月收入只有2000塊的實習生,5年前,經濟上我就已經不依賴工作了。

你看,其實也沒多久。

我相信有一天我的能量會比今天大很多,就像13年前我也是這麼想;

我相信有一天我能回饋給社會的也比今天大很多,就像13年前我也是這麼想。

我能這麼想,是因為我遇見的大都是實在人,他們告訴我的都是實在話,他們做給我看的,都是實在事兒。

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把自己變得更好,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就是你能做的,也是你該做的。

一個勤奮的人,一個上進的人,需要的僅僅是一個起點,哪怕是一份2000塊的實習工作,有這個起點,起碼有了可能。

今天,是我連續十三年全職工作的最後一天。

在這裡,感謝所有給過我工作機會的老闆,感謝所有給過我工作機會的客戶。

更感謝我自己,這十三年來,我沒有休息過一天,我沒有浪費過一秒。

未來我會提供我能提供的就業機會,我也會把自己在市場裡賺到的錢都投入到企業裡,向這個社會提供就業機會。

正如同昔日它對我做的那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