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偉:如何用好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潘光偉:如何用好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亞洲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器”。亞洲地區如何加強金融合作,互聯互通?

10月31日,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在泰國曼谷舉辦第三屆金融高峰論壇。主題為“加強金融合作 助力互聯互通”,分設“金融合作與互聯互通”“資金融通與產品創新”和“普惠金融與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演講以及“金融科技:金融技術創新與風險防範”專題研討。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出席論壇並發表了題為《開啟亞洲金融互聯互通的新徵程》的主旨講話。

亞洲金融合作協會第一副理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在主題發言中表示,金融可以成為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會美好目標的最佳推動力。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爭端加劇,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頭,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加大的背景下,亞洲金融業如何應對挑戰、防範風險,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潘光偉指出,亞洲金融業共同面臨六大課題,即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扶貧減困、綠色金融、提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金融科技和國際金融治理。

在談及國際金融治理時,潘光偉表示,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資本更迅速、更頻繁、更隱蔽地跨越行業、國家等界限,在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也易誘發系統性“金融亂象”,引發全球性“金融泡沫”和“非理性繁榮”。潘光偉表示,要創新金融產品的風險對沖、緩釋和轉移功能;要深化金融風險協防與處置、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推動制定公平有效的國際金融新規則,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金融體系。

附潘光偉主要發言內容節選:

金融是經濟發展的血脈,也是互聯互通治理之重器。通過多樣化金融機構、多元化金融產品、多層次金融市場,金融將服務“觸角”伸向社會經濟發展的每個角落,如同人的心臟將資金之“血液”輸送到經濟體的每個部位、每個組織、甚至每個細胞,牽動著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民心相通等互聯互通的每條“神經”。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所說,金融不是隻為了賺錢而存在,而是為了實現社會的發展目標而存在,金融可以成為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社會美好目標的最佳推動力。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貿易爭端加劇,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頭,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加大的背景下,我們不由地要思考,亞洲金融業如何應對挑戰、防範風險,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拋磚引玉,就我們亞洲金融業共同面臨的六大課題,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建議,請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如何用好金融這把“溫柔的手術刀”,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一難題?亞洲各國、各地區的中小企業佔比多超過90%,在改善民生和就業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於信息不對稱以及治理不規範、缺少抵押擔保物等瓶頸問題,普遍存在融資“難”與“貴”的難題。這需要我們思考,如何根據中小企業融資“短、小、頻、急”的特點,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一是合理考量中小企業技術、人才、市場前景等“軟信息”,大力發展信用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貸款等信貸工具,加大銀行信貸間接融資的支持力度。

二是根據中小企業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發展階段,綜合運用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投貸聯動、債券融資等金融工具,充當好創新企業的“孵化器”和“助推器”,加大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的支持力度。據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近日研究預測,亞洲將成為全球風險投資融資中心。自2010年以來,以北美為中心的風險資本基金年均增長9%,而以亞洲為重點的風險資本基金年均增長達30%,其中東南亞增長勢頭尤為明顯。

三是創新發展保險產品與模式,分擔中小企業經營風險,發揮好“減震器”和“穩定器”功能。

四是加強財政、稅務、監管等部門之間的聯動,借鑑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國家的經驗做法,在財政方面,設立中小企業專項投資基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金”的槓桿撬動作用,吸引大量社會資本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在稅務方面,進一步為中小企業減稅,降低其生產成本。在監管方面,推動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不良貸款容忍度。如中國將小微企業融資實際利率從去年的6.16%降至5.16%,不良貸款容忍度從去年的不高於3.83%放寬到了4.83%。做好政策傳導,構建資源共享、風險共擔、商業可持續的金融生態,為互聯互通培養生生不息的企業“生力軍”。

第二,如何助力扶貧減困,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研究貧困問題的三位學者,進一步引發國際社會各界對全球扶貧減困的關注與熱議。據世界銀行最新統計,全球難以滿足基本生存需求的人口仍有46%,飽受飢餓的人口仍佔1/9,其中亞洲地區的貧困程度尤為嚴重,按每人每天1.9美元的國際貧困標準核算,貧困人口數量為2.63億,佔全世界貧困人口的36%,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對此,需要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延伸服務廣度,拓展服務深度,讓金融之水精準滴灌薄弱環節。

一是加強惠農金融機構網點建設,擴大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藉此機會,分享一下中國金融業助力“鄉村振興”的做法。除了設置固定的機構網點外,藉助電子機具等終端、便民服務點、流動服務站等代理模式,使得中國全國鄉鎮銀行業金融機構覆蓋率達到95.65%,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到99.2%。

二是推出多種量身定製的金融產品,創新服務流程和模式,增加農業金融供給。如孟加拉格萊珉銀行提供小額短期貸款,幫扶農村最貧困的農戶。泰國財政部成立小額信貸委員會,引領金融機構開展了“一村一百萬”項目,為鄉村基金提供無息貸款,支持農村最低收入群體脫貧。這些扶貧金融案例都值得推廣與借鑑。

三是探索建立農業大災風險分散與補償機制,實施農業保險大災風險準備金制度,提高疾病、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等風險的保障水平,降低農民生產和生活所面臨的高不確定性,促進互聯互通平衡和諧發展。

第三,如何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有效統一?綠色發展是全球治理千秋萬代之業,也是我們留給子孫後代最寶貴的財富。作為綠色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綠色金融是金融業履行社會責任和實現商業利益的最佳領域。

一是強化綠色發展理念,金融機構需要遵循ESG原則(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 Governance Criteria),將潛在的環境影響納入戰略決策以及日常業務,在自身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汙染的評估。

二是創新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基金等產品和業務,提高金融機構的綠色發展能力和水平。

三是共同探索推動綠色金融區域及國際規則制定,努力建立綠色低碳的全球金融體系。在這方面,亞金協發佈了《綠色金融實踐報告》,探索建立起一套適合亞洲的綠色金融評價體系。中國銀行業協會組織編寫了全球第一本中英文《綠色信貸》教材和《中國銀行業綠色信貸優秀案例彙編》,得到世界銀行的認可與推廣,為綠色金融發展貢獻了“中國實踐”與“中國做法”。

第四,如何提升普惠金融的包容性,用金融這杯“甜水”潤澤普羅萬眾?田國立理事長指出,從自動櫃員機問世到無人銀行的出現,金融業經歷數輪變革之後,就像一顆糖放進水中,糖看似消失了,但水變甜了,糖只是融在了水中。因此,金融需要具有“潤物細無聲”的耐心與包容,特別關注低收入者、殘障人士、特殊人群等弱勢群體,從服務理念、產品、流程、設施等方面入手,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多元化和包容性,讓金融這隻“舊時王謝堂前燕”迴歸本源初心,“飛入尋常百姓家”,助力人類實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這方面,我也分享一下中銀協的做法。經過十多年的探索與嘗試,我們不斷完善《銀行業營業網點文明規範服務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分標準(4.0版本)》,包括銀行網點環境、網點設施、服務功能、員工管理、崗位規範、制度建設、服務文化、經營業績、社會責任九個模塊,各模塊環環相扣、相互促進,每項指標都設有不同分值,共計1000分。連續14年在全國22萬家營業網點中組織開展銀行營業網點文明規範服務評估活動,逐層推選出“五星級”、“千佳”、“百佳”網點,搭建起“金字塔式”銀行營業網點文明規範服務標杆體系。在此基礎上,去年我們又發佈了《銀行無障礙環境建設規範》,關愛殘障人士,從無障礙機動停車位、盲道、盲文及無障礙標識系統、應急設施等方面進行了統一規範,努力打造有溫度、有情懷的銀行。

第五,如何給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讓優質的金融服務觸手可及?當前,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變革正在興起,作為高新技術運用的最佳場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乃大勢所趨,也將大有作為。

根據安永《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採納率指數》報告,中國和印度的消費者金融科技採納率為87%,並列世界第一。但是金融科技發展仍不均衡,據七國集團(G7)穩定幣工作組近期披露,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儘管有11億成年人已擁有手機,但仍有17億成年人無法使用交易賬戶。交易賬戶作為信貸、儲蓄和保險等其他金融服務的門戶,這一金融服務“缺口”會阻礙金融的包容性。

為此,需要做出三方面努力。

一是積極推進金融機構智能化和數字化轉型。加強電子渠道業務場景化和綜合化發展,優化業務辦理流程,使以前無法覆蓋和滿足的長尾客戶服務能夠通過網絡、移動通信、自助設備、智能終端等渠道得以實現,讓優質金融服務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近年來,中國銀行業全行業離櫃率逐年穩步提升,從10年前的64%提升到了2018年的88.67%。

二是提升金融產品創新能力。將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將科技作為核心生產工具,將平臺生態作為主要生產方式,實現“融資”與“融智”相結合,為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改善客戶體驗,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三是提高金融風控能力。改變傳統的人工識別風險模式,開發針對性的智能風控模型,擴大信息數據收集範圍,提升數據分析的維度和精準度,加強合規科技和監管科技建設,加強客戶隱私保護,提高風險抵禦和防範能力,助力互聯互通更深入更有效發展。

第六,如何加強國際金融治理,助力互聯互通行穩致遠?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資本更迅速、更頻繁、更隱蔽地跨越行業、國家等界限,在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也易誘發系統性“金融亂象”,引發全球性“金融泡沫”和“非理性繁榮”。

前不久,聯合國剛發佈報告指出,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10年後,全球經濟仍過度金融化且較為脆弱。這需要各國、各地區通力合作,共同應對。

一是合力發揮金融跨時空的“風險共擔”作用,創新金融產品的風險對沖、緩釋和轉移功能,賦能個體、企業和社會,降低互聯互通所面臨的不確定性。

二是深化金融風險協防與處置、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既防止“黑天鵝”事件,也防止“灰犀牛”事件,為互聯互通營造健康穩定的國際環境。

三是推動制定公平有效的國際金融新規則,構建開放包容的國際金融體系,通過共商共治,共破難題,讓金融更好地服務亞洲實體經濟和人民美好生活。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